免费ie运用实务和技巧(25页)-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檢查 流程程序圖 ● 進一步對整個制程序作說細的記錄 ● 由作業、 檢驗、搬運、等待、貯存五种符號構成 ● 特別是用於分析搬運距离、等待、貯存等隱藏成本的浪費 ● 因較工藝程序圖詳盡和復雜 ,所以常單獨對每一主要零件作圖 ● 可分為物料型及人型兩种 . 工業工程 . 10. 用量規核對工件尺寸 (人型流程程序圖 ) 1 到儀器柜 (5m) ○ 開儀器柜 ○ 拿起量規 現時方法 2 帶量規回工作台 (5m) ○ 5 ○ 調整量規 □ 1 □ 用量規核對工件尺寸 4 (20m) 3 帶量規至儀器柜 (5m) ○ 放回量規 ○ 關儀器柜 4 回工作台 (5m) 線路圖 ● 線路圖是以作業現場為對象 ,對現場布置及物料 (包括零件、產品、設備 ) 和作業者的實際流通路線進行分析 . ● 常与流程程序圖配合使用 ,以達到改進現場布置和移動路線 ,縮短搬運距 离的目的 . ● 主要用于 ‚ 搬運 ‛ 或 ‚ 移動 ‛ 路線的分析 . 作業分析 作業分析的類型 動作分析 動作分析方法 即以觀測的方法尋求改進 素分析 人完成工作的動作 ,可由 17 個基本動素構成 即用攝影机將各個動作拍下來再詳加分析 工業工程 . 11. 動作分析 動 素 ( T ranspor t E m pty , 用 T E 表示 ) 定義 :空手移動 ,伸向目標 ,又稱運空 2 . 移動 ( T ransport L oaded , 用 TL 表示 ) 定義 :手持物從一處移至另一處的動作 ,又稱運實 3 . 握取 ( G r as p, 用 G 表示 ) 定義 :利用手指充分控制物体 4 . 裝配 ( A ssemble, 用 A 表示 ) 定義 :為了兩個以上的物件的組合而做的動作 5 . 使用 ( U s e , 用 U 表示 ) 定義 :利用器具或裝置所做的動作 ,稱使用或應用 ( D is as semble, 用 DA 表示 ) 定義 :對兩個以上的組合的物体 ,作分解動作 7 . 放手 ( R eleas e L oad, 用 RL 表示 ) 定義 :從手中放掉東西 ,稱放手或放開 8 . 檢查 ( I ns pect , 用 I 表示 ) 定義 :將產品和所制定的標准作比較的動作 ,叫檢查或檢驗 9 . 尋找 ( S earch, 用 Sh 表示 ) 定義 :確定目的物的位置的動作 1 0 . 選擇 ( Select, 用 St 表示 ) 定義 :在同類物件中 ,選取其中一個 ( Pl an, 用 Pn 表示 ) 定義 :在操作進行中 ,為決定下一步驟所做的考慮 1 2 . 定位 ( Pos ition, 用 P 表示 ) 定義 :將物体放置于所需的正确位置為目的而進行的動作 ,又稱對准 1 3 . 預定位 ( Pre Positi on, 用 PP 表示 ) 定義 :物体定位前 ,先將物体安置到預定位置 1 4 . 持住 ( H old, 用 H 表示 ) 定義 :手握物并保持靜止狀態 ,又稱拿住 15. 休息 ( R est, 用 R 表示 ) 定義 :因疲勞而停止工作 1 6 . 遲延 ( U navoidable D e l ay, 用 UD 表示 ) 定義 :不可避免的停頓 ( A voi dabl e D elay, 用 AD 表示 ) 定義 :可以避免的停頓 1 8 . 發現 ( Fi nd , 用 F 表示 ) 定義 :東西已找到的瞬間動作 工業工程 . 12 . 動素性質划分 按對操作的影響 ,動素可分為有效動素与無效動素兩大類 1. 有效動素 :對操作有直接貢獻者 . 如 : 裝配、拆卸、使用等。 伸手、握取、移物及放手為操作中最常用的有效動素 2 . 無效動素 :輔助及消耗性的動素 如 : 尋找、選擇、檢查、持住、定位及預定位等為輔助動素。 休息、故延及計划為消耗性的動素 . 動 作 經 濟 原 則 ,雙手不應同時空閑 ,反向并同時進行 利用 ,但是如果需要肌力制止時 ,則應將其減至最小的程度 6. 連續的曲線運動 ,比方向突變的直線運動為佳 7. 彈道式的運動 ,較受限制或受控制的運動輕快自如 8. 動作應盡可能地運用輕快的自然節奏 ,因節奏能使動作流利及自發 9. 工具物料應放置地固定的地方 10. 工具物料及裝置應布置在工作者前面近處 11. 零件物料的供給 ,應利用其重量墜送至工作者的手邊 12. 墮落應盡量利用重力實現 13. 工具物料應依最佳的工作順序排列 14. 應有适當的照明 ,使視覺舒适 15. 工作臺及坐椅的高度 ,應保証工作者坐立适宜 16. 工作椅式樣及高度 ,應能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勢 工 業工程 . 13 . 17. 盡量解除手的工作 ,而以夾具或腳踏工具代替 18. 可能時 ,應將兩种工具合并使用 19. 工具物料應盡可能放在工作位置上 20. 手指分別工作時 ,其各指負荷應按照其本有予以分配 21. 設計手柄時 ,應盡可能增大與手的接触面 22. 機器上的杠杆、十字 杆及手輪的位置 ,應能使工作者极少變動姿勢 ,且能最大地利用机械力 凡任何工作動作 ,合乎 22 條經濟原則 ,皆為經濟有效的動作。 否則 ,就應改進 .動作經濟原則有兩大功用 :即幫助發掘問題和提供建立新方法的方向 . 下面將對這些原則進行分析 . 雙手的動作應同時而對稱 有人曾經做過一個詴驗 ,即一只手持兩磅半重的物体 (1 磅 =),在254m m 的兩點間兩回移動 ,到 200 次 ,手發酸 . 休息后 ,再雙手各持兩磅半重的物体 ,同時分別來回于 254mm 兩點移動 ,結果到 400 次時 ,仍未感覺疲勞 . 所以雙手 同時對稱的動作能适應人体的對稱 ,使動作得以相互帄衡不易疲勞 . 如果只有一只手運動 ,則身体肌肉必頇一方面維持靜態 ,而另一方面保持動態 ,肌肉無法休息 ,故易疲勞 . 人体的動作等級 關于人体的運用的第 4 條 :人体的動作應以盡量應用最低級而能得到滿意結果為妥 . 工作時人体的動作可分為 5 級 (見下表) 級別 運動樞軸 人体運動部位 1 指節 手指 2 手腕 手指及手腕 3 肘 手指、手腕及小臂 4 肩 手指、手腕、小臂及大臂 5 身体 手指、手腕、小臂、大臂及肩 工業工程 . 14 . 動作運行的路線和節奏 關於人体的運用的第5至8條均互相關連: 1.工作物運動時,自然產生動能,應盡可能利用這种動能來改進工作. 2.連續曲線運動,較方向突變的直線運動為佳 3.彈道式運動,較受限制的運動輕快 4.動 作應盡盡可能輕松 工具和物料的放置 動作經濟原則第 9、10 及 13 條:即工具和物料應置于固定處及工作者前面近處,並依最佳的工作順序排列. 1.工具、物料應置於固定處 2.工具物料依照較佳的工作順序排列 3.工具物料及裝置應布置在工作者前面近處 利用物料的自重 關于第11條及第13條:零件、物料應盡量利用其重量墮送至工作者前面近處. 适當照明、坐椅及工作台 1.适當的照明可以改善精細工作的視力疲勞 2.關于坐椅及工作台 **盡量解除手的工作,以夾具或足踏工具代替 **工具合并 **工具及物料應盡可 能預放在工作位置 工業工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