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意义和功用技巧及讲解话术-75页-保险话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具备财务能力再买房,努着买房就是房奴。 车奴更甚,车子是持续消费。 日本的富翁每天拎着饭盒坐公交。 检查观众的钱包:大学生,月消费 1800。 北京硕士毕业月薪 3000,本科 2020,年轻人 不要对未来生活抱着虚无的幻想。 改变生活要从小钱开始还,还卡 – 还车 – 还房 – 攒钱 – 投资。 你永远算不过银行,摆脱财务要还本而不是还息。 一夫一妻一个孩 结婚不是最大的财就是最大的债。 不要轻易离婚。 专心一项 投资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一招鲜,吃遍天,一生做好一件投资你就会过上美满和幸福的生活,不是去赌。 不熟不做,不懂不投,不要从众。 有些钱不是你的。 开户三天的新股民:心里没底。 不主张现在进股市,没有好的机会就把钱放银行,等机会来了再投。 准备生孩子的女士: 生孩子要做好财务准备。 生孩子会使支出增多,收入减少,动用水库的储备。 保险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买的 [ 2020619 16:46:00 | By: lele781110 ] 0 推荐 买保险是买倍数 如果我今天买了一份保险 ,明天或者后天就发生了风险,那么保险公司赔给我的钱是我今天所花的钱的多少倍,这是衡量一张保单保障意义的有力数据。 对于四十岁以下的人,这个数字应该不低于 20,如果是消费型的寿险,则有可能趋近于 200。 由此看来,在银行柜台销售的保险大多不具有这样的特征(不包含意外险)。 保险保的是明天的风险 有人说,我现在买一份 30 万的保险,如果交 20 年的话,每年交的保费算下来也有 30 万了,可是每年的物价都在涨, 30 万到那个时候还能干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我们要回归到对风险的定义:不确定什么 时候发生的才叫风险。 如果我们确定能够交满 20年的钱,那么从保障的意义上就不用买保险。 问题是我们用什么办法来保证你在未来的 20 年中都会是平安的和健康的呢。 因为意外都是在瞬间发生的,疾病的发生也不过是一夜之间的事。 保险是理财,不是投资 我们经常看到客户在计算现在买的保险将来可以赚多少钱。 其实保障是有成本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拿钱买保障型保险比把钱放到任何投资渠道的回报来得都要低。 我们只要考虑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我在保险公司买了 100 万的重疾险,如果刚交了一年的钱就得了大病, 保险公司就要赔偿我 100 万,这 100 万真的是保险公司赔的吗。 保险公司是商业机构而不是慈善机构,它从哪里拿钱来赔。 说白了是拿没出事的人交的保费赔给了出事的人,摊到每一个没出事的人头上的钱叫保障成本。 所以要想投资赚钱就不要买保险,买保险赚钱的可能只有一个,就是在交费过程中发生风险。 换句话说,保险是不可以算的,能算得出来的都不叫保险。 保险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买的 有人觉得目前很年轻,既注意饮食又注重锻炼,出门也是很小心,暂时应该不会有风险,等年龄大些了再买保险也不迟。 有一个 朋友就是这样的想法,有一天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说前几天觉得胃疼,去医院检查发现是心梗,装了两个支架花了七万多块,后悔没能让保险公司报销。 我说,你还有更应该后悔的,就是你这一辈子再也不能买保险了,因为保险只卖给健康的人。 保险不是想买多少就可以买多少 保险从本质上说保障的是被保险人未来所能创造价值的能力。 比如一个四十岁的人,年收入五万,他可以买到一千万的保额吗。 答案是否定的,保险公司会认为这个投保的要约存在道德风险而拒保。 买保险就是写遗嘱 中国人不像西方人一样有年轻的时候写遗嘱的习惯,其实细想 一下,也没有什么好忌讳的,一个写好了遗嘱的人面对任何突发事件和生活中的逆境都会是非常坦然的,因为他知道:他对家人的梦想和关爱在经济上已经数字化和落实化了,对每一个他所爱的人在经济上想要给予的报答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保险首先满足的是被保险人的最后费用 有人说,保险是死了以后才给钱,我自己享用不到,所以我不会买。 我们设想:一个人如果得了一个很严重的病,需要 80 万的治疗费,此时他如果向他的亲弟弟求助会是什么结果呢。 他弟弟可能非常愿意帮他,可是他弟弟的太太会同意吗。 因为她知 道这笔自己赖以养老的钱有可能永远不会归还了。 而此时如果这个病人自己有一张 100 万的寿险保单,结果又会是怎么样呢。 他只要把受益人变更成他的弟弟,他弟弟一定会借他 80 万。 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有效补充 很多人在单位都享有非常好的福利,觉得看病都可以报销,没有必要再买商业保险。 这里涉及到健康保险的分类:医疗保险保障的是由于看病产生的费用,疾病保险保障的是由于得病而造成的损失。 显然我们的社会保险属于前者的范畴。 曾经遇到一位客户,公司提供非常周到的保险,到他六 十岁光荣退休的时候,突然得知公司给他们买的是团体保险,被保险人是所有在公司工作的人,不包括退休人员。 无奈,他又找到各大商业保险公司,想重新给自己买一份保险,得到的回答都是:已经超过投保年龄,无法承保。 保险分为保障型和保证型 很多有钱人都觉得自己现有的资产足以应对任何生活中的风险,所以不再需要购买商业保险。 其实这只是从保障的角度来理解。 换一个角度:如果你有一个亿的资产,你如何保证这一个亿一定就是你的呢。 当你躺在病床上,对这一个亿的资产失去管控能力的时候,你又如何确保你会拥有生命的尊严呢。 这就是西方国家有钱人大多会购买高额寿险的原因:或者凭空创造一个亿,或者免税转移一个亿。 一个发育成熟的保险市场,保证型保险的市场份额一定远远大于保障型保险,而在中国,目前保证型保险的市场份额几乎是零。 我要再考虑一下。 当我们看报时,一定会发现,每天都有那么多丧事新闻。 我们打个赌,你相不相信,这些人在离开人世之前一定有许多事情尚待考虑而未作决定,但是如今他们再做决定时,一切已经太晚。 朋友,你还在考虑和犹豫吗。 行动、行动、行动 ...请赶快行动 ... 意外总是静悄悄的来 ,轰轰烈烈的走 ... 对于明天与意外哪一个来的更早我们永远未知 ...... 拥有保险 至少说明三种情况 [ 2020619 16:49:00 | By: lele781110 ] 0 推荐 在日本没有购买保险的男人是娶不到老婆的。 很多的女孩通常这样认为,一个人 能买保险,至少说明了三种情况:一、具有责任感;二、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三、身体足够健康,否则保险公司不会为他保险。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资保险,我国内地人寿保单覆盖率仅约 10%左右,而全世界寿险保单覆盖率平均为150%,日本接近 600% 人从一出生就要面对一个必修课题 即人生的风险管理。 从出生、求学、就业到结婚生子、养育子女、退休养老,方方面面都需要认真规划。 怎样明确了解个人不同时期的保险需求,并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康保驾护航。 本期财富课堂上,拥有十余年海内外寿险经验的信诚人寿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方志男,为听 众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全面保障讲座。 ■寿险意外险健康险互为补充 方志男将寿险比作一套房子,一个家。 我们买了房子,拥有了自己的家,不应该让房子空着,要装修,买家具家电。 他将健康险、意外险比作 家电家具。 寿险,即人寿保险,是一种以人的生死为保险对象的保险。 是被保险人在保险责任期内生存或死亡,由保险公司根据契约规定给付保险金的一种保险。 意外险,即意外伤害保险。 是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作为保险标的,以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而造成的死亡、残疾、医疗费用支出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 而健康险的保障责 任包括,疾病、住院、手术、护理。 人的生命具有长期性的属性,所以人寿保险合同都是长期的;而意外险是短期险种一般一年一保;健康险一般是短期或定期险种,目前保险公司通常是把长期寿险产品和健康险、意外险结合起来搭配销售。 方志男认为,要实现尽责任、保未来的功能,寿险产品的保障额度至少应为家庭年收入的 510 倍。 整笔给付、按年给付、随时给付、确定给付 ,寿险产品强大的给付功能,将积小钱成大钱,保证家庭在不确定的未来有一笔确定可知的资金。 法航客机坠毁、成都公交车燃烧,以及重庆武隆县山体崩塌„„近来噩耗不断,但值得 欣慰的是,保险公司理赔的消息也不断传来。 方志男表示,现代社会意外事件频繁,意外险必不可少。 人的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几率高达 72%,方志男介绍,健康险对重大疾病具有很强的保障作用,其提供的住院津贴、手术津贴、 营养费 、 误工费 等,可弥补现有社保的不足。 ■购买保险是表达爱的行动 我很健康不需要保险,我很年轻不需要保险,我没有闲钱不需要保险„„ 方志男表示,人们不买保险的理由多种多样,但保险公司的客户往往在理赔时才发现当初买的保障太少。 保险是什么,很多人觉得保险是消费,是额外的负担。 事实上,保 险是一笔解决未来问题的钱,这笔钱通过保险的形式存下来。 方志男通过一张人生风险规划表,向听众展示了保险的意义与功能。 每个人从出生到终止,整个过程都要支出金钱。 欲望增减、需求强弱随着年龄而变化,并形成一条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支出曲线。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从 20 岁以后开始工作并有所收入,收入曲线也由此开始。 随着年龄、资历的增长,收入也由低到高。 然而,人过中年后收入逐步减少的事实,又让收入曲线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到达高点后逐步回落。 收入、支出两条曲线分别产生前后两次交叉,将人生分为三个期间 父母为自己付出的 养育期;成家立业并担负责任的奋斗期;以及退休后的养老期。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如果 走得太早、责任未了 怎么办。 活得太长会产生养老问题;如果不幸丧失了工作能力„„ 方志男这样讲述一个人成家后在奋斗阶段,可能遭遇到的风险。 ■保险是创造现金的财务计划 人寿保险是什么。 保险是一项独特的 创造现金 的财务计划。 当变化发生时,保险将提供一笔你最迫切需要的现金。 据介绍,我国内地人寿保单的覆盖率仅约 10%左右,最高的城市上海也小于 40%,而全世界寿险保单覆盖率平均为 150%,日本接近 600%。 当意外发生 后,如果一个人没有购买足够的保险,他的亲人将成为受害人。 爱是一种感觉,也应该是行动,为自己保险就是一种行动。 保险理财规划的基本参考比例 [ 2020619 16:52:00 | By: lele781110 ] 0 推荐 多数客户都知道人寿保险。 但是,我们仔细问一问,你是不是购买了人寿保险。 是不是你的保险足够覆盖。 是不是根据需求随时调整。 是不是明白赔付和免责条款。 如果你不是很清楚这些问题,那么就来听听寿险 规划师的建议吧。 买人寿保险的 8 个原则 1. 保险比储蓄重要 每个人的 财富结构形如金字塔,从下往上分别是:保险、储蓄、股票,对应的是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 很多人都拥有储蓄、基金、股票等项投资,但是往往忽视了最基础的安全性需要。 安全性对投资的重要,就好比健康对于人的重要。 保险需要的投资并不多,但可以为你的个人和家庭买来未来的保障,保障你们的生活水平不会突然跌入社会底层。 中国人对保险有抵触思想,这是因为害怕面对死亡,觉得小概率事件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 其实社会进步了,人的生命延长,但交通发达导致意外概率提升。 大家庭转化为小家庭,经济更加独立,也使得可以分担风险的人越来 越少。 2. 保险是你对家庭的责任 东方人忌讳谈论死亡,有些客户觉得买了寿险就增加了死亡的概率,缺乏理性风险意识。 要主动采取应对之策,有些人每年抽烟花几千元,也不愿用同样的钱买保险来落实对家人的责任。 保险其实是买给你最爱的人,买给你的配偶、家人,体现了你在家庭的责任。 另外一些人比较懒,觉得保险都一样,不愿花时间货比三家,对保险不重视,主要买人情单,买了保险甚至都不知道保什么、保额多少、什么情况不赔。 严格来说,每个人随着贷款、结婚、生子,他的财务缺口是不断变化的,买了保险就束之高阁是错误的。 3. 四种家庭尤其需要保险 单引擎家庭; 存在债务缺口的家庭; 刚步入婚姻的家庭; (计划)有小孩子的家庭 单引擎家庭,是指只有一方有收入,一旦唯一家庭支柱出险,财务安全度降低,最需要保险;如果有大量房贷、车贷或其他借款的家庭,也需要保险,以解决一旦收入中断的偿债压力;有需供养的子女、老人或配偶的家庭,存在财务安全缺口,很需要保险;刚步入婚姻的家庭处于财富积累期,面临未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小孩子的家庭需要准备教育费用,以保障下一代的成长。 例如,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供养一个子女从幼儿园到 大学毕业的基本费用是 40 万元左右。 4. 计算财务风险。 用保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