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分类doc6-食品饮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黄酮属于黄烷酮在橘皮、青皮、枳壳、枳实、香橼、柠檬等植物中广泛存在。 此类黄酮具有解痉挛、升血压、抗溃疡、祛痰抗炎等方面作用。 异黄酮 异黄酮由于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广泛注意的热点之一。 已知的异黄酮超过 1000 种,其中金雀异黄素( Genistein)、芒柄花素( formonoin)、大豆苷元( Daidzein)、鸡豆黄素( Biochanin)为 4种具有明确的雌激素样作用的异黄酮苷元,动物试验证明异黄酮 与雌二醇一样,能阻止切除卵巢后骨矿物质密度降低。 此外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 LDL 胆固醇的氧化;促进钙离子在细胞内潴留,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金雀异黄素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异黄酮主要分布在豆科植物中,如黄豆中含有很高的大豆苷元、金雀异黄酮为苷元的异黄酮苷,这些糖苷在小肠上端被吸收,由肠道微生物水解成苷元起作用。 豆科植物红三叶草( Trifolium pratense)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它含有较高含量的上述四种异黄酮,是一种很好的异黄酮来源,也是国际上异黄酮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葛根是一种常用的药 食两用品种,也是一种豆科植物,其中所含的异黄酮含量可高达 15%,其中主要成分为葛根素( Puerarin)和大豆苷( Daidzin)以及大豆苷元,其中葛根素是以大豆苷元为苷元的 8 位接葡萄糖的碳苷,大豆苷为大豆苷元的7 位葡萄糖苷。 此外葛根还含有金雀异黄素、芒柄花素以及葛根苷 A, B 等多种异黄酮苷。 葛根总黄酮具有调节心脏功能和代谢,扩张冠状血管和脑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糖、调节血脂、解毒、解酒等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开发保健食品的品种。 豆科植物补骨脂除了含有香豆精类、查耳酮类等有效成分,也含有异黄酮成分如新补骨脂异 黄酮( Neobavaisoflavone)、补骨脂异黄酮( Corylin)等。 补骨脂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抗衰老、强心等方面的作用。 中药射干是鸢尾苷、鸢尾苷元、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鸢尾异黄酮等多种成分、射干除了具有抗炎解热等作用外,在体外试验中也表现出结合雌激素受体的作用。 苯丙基类化合物 苯丙基类化合物包括香豆素、木脂素等。 香豆素( Coumarins) 香豆素分为简单香豆素包括双分子和三分子香豆素的聚合物,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 简单香豆素一般具有抗炎、消肿、解痉挛、镇静、抗菌等 作用。 伞花内酯( Umbelliferone)存在于芸香、柚皮、花椒等植物中,具有抗菌、降压、抗肿瘤作用。 花椒中还含有脱肠草素( Herniarin)。 花椒中所含的香柑内酯( Bergapten)和补骨脂所含的补骨脂内酯( Psoralen)是典型的呋喃香豆素,它们均对皮肤有光敏活性和抗菌作用。 花椒中还含有吡喃香豆素花椒内酯。 木脂素 木脂素是由 2 分子或 3 分子苯丙基以不同形式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白藜芦醇( Resveratrol)存在于葡萄皮及籽中,酿制的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有抗氧化和预防肿瘤的作用。 土大黄苷( Rhaponticin)有调节血糖的作用。 厚朴中的厚朴酚( Magnolol)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五味子中所含的木脂素高达 10% 以上,其中主要有五味子素( Schisandrin )、去氧五味子素( Deoxyschisandrin)、五味子乙素( WuweizisuB)等 20 余种。 五味子木脂素具有明确的降酶保肝、抗氧化、中枢镇静、调节血压等多种作用。 黑芝麻中含芝麻素( Sesamine)和芝麻林素( Sesamolin)等木脂素,黑芝麻具有降血糖、抗衰老、降血脂等方面功能。 酚酸成分 此类成分包 括咖啡酸( Caffeic acid)、阿魏酸( Ferulic acid)、迷迭香酸( Rosmarinic acid)、丹酚酸( Salvinolic acids)、紫草酸( Lithospermic acid)等。 存在于杜仲、莱菔子、泽兰、单参、紫草、莳罗等植物中。 它们多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止痛等作用。 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丹酚酸等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多酚类化合物 儿茶素及表儿茶素在植物界广泛存在,常形成各种聚合物。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绿茶、葡萄籽等保健食品,均是取自茶多酚或其多聚物。 儿茶素属于黄 烷醇类,在自然界多以其衍生物或者聚合物形式存在。 儿茶素在茶叶、银杏、罗布麻、槟榔存在,表儿茶素在茶叶、银杏、越橘、贯叶。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分类doc6-食品饮料(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芽肿净量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 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清咽人体试食试验 • 按咽部症状、体征随机分组 • 病程、年龄、性别等,进行均衡性检验 • 阳性物或安慰剂对照 • 咽部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明显降低 • 且症状、体征改善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 • 差异有显著性 • 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清咽的作用。 辅助降血压动物实验 • 体重 • 血压 • 心率 • 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
营养素的化合物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如其原料来源、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有关要求,一般不要求进行毒性试验。 • ( 五 ) 针对不同食用人群和 ( 或 ) 不同功能的保健食品 , 必要时应针对性的增加敏感指标及敏感试验。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五、 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目的和结果判定 •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毒理学试验的目的 • 急性毒性试验:测定
9 7 E)需进行四阶段毒性实验的 非普通食品(含药食同源)且在卫生部 51号文件容许作为 保健食品原料以外的,国内外没有食用历史的。 2020/9/19 8 1)急性毒性实验: 测定 LD50,了解受试物的毒性强度、性质及可能的靶器官,为进一步实验的计量和毒性观察指标提供依据,进行毒性分级。 2)遗传毒性实验: 对受试物的遗传毒性及是否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进行筛选。
020 4 三、功效成分的选择 9/19/2020 5 四、功效成分检测依据 2.《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
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 PigB6= 450: 530: 20: 20 色谱柱: mBondapak C18 检测波长: 280nm B6(吡哆醇)、 烟酸、烟酰胺 分析维生素 B烟酸、烟酰胺可采用愈创木酚甘油醚作为内标。 样品采用甲醇 +水 +磷酸提取。 食品论坛,食品技术,食品安全 j。 @}^39。 sQ0o x 流动相为 1-癸烷磺酸钠溶液( ):乙腈:磷酸=850: 150: 色谱柱
对广东 1997 年 150 种保健食品调查研究 保健品剂型和使用原料: 保健食品剂型与普通食品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以一般食品形式生产的保健食品如液体饮料和酒类仅占 14%,而以口服液、胶囊、片剂、冲剂生产的保健食品分别占 33%、 25% 、 16%和 8%,膏状和其它剂型的保健食品各占 3%。 保健食品使用的原料中不含药食两用品种仅占 10%,使用卫生部规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 77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