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测定-时间研究(ppt120)-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外来单元 ” T栏记录外来单元时间,并将内容记入 “ 说明 ” 栏内(见第 4周程)。 此种情况下,该单元会有三个时间值 t1,t2,t3。 其中该单元作业时间为 t1+t3。 外来单元时间为t2。 作业测定 40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外来单元在某单元内任何时间发生:在该单元的T栏内记下英文字母,其他同前(见第 5 周程)。 外来单元时间很短:此时,无法照上述方法记录时间,如物掉地上,拾起后随即开始工作。 则不必分开,同单元时间一起记录在该单元时间内,同时在该单元 T栏内记一英文字母,并于说明栏内说明该单元情况(见第 6周程)。 作业测定 41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周程 符号 说明⑤ 外来单元更换皮带更换并调整螺丝工具掉地上,拾起擦灰,并调整① ② ③ ④F67 G 4 D5 E1687 3 CT1 A2 B∕T T X T T T 附表 连续测时记录 失去记录 省略单元 外来单元( 1) 外来单元( 2) 外来单元( 3) A B C 作业测定 42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 3)剔除异常值 记录 之后 即着手计算和综合。 首先应计算各单元的平均值,但在计算平均值之前,必须检查分析并剔除观测数值内的异常值。 美国机械工程协会( SAM)对异常值定义为: “ 某一单元的秒表读数,由于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而超出正常范围的数值 ”。 作业测定 43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剔除异常值的方法有多种,此处介绍最常 用的方法 三倍标准差法,如下: 设对某一操作单元观测 n次,所得时间为: x1,x2,x3,xn 则平均值为: x = x1+x2+x3++xn n = xi n 标准差为: = (x1x)2+(x2x)2+(xnx)2 n1 = (xix)2 n1 说明: i=1 n 以 表示 样本 的公式 作业测定 44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正常值为 x 3 内的数值,超过者为异常值。 X % % % 1 2 3 1 2 3 正态分布曲线      异常值区域 异常值区域 管制上限( UCL) 管制下限( LCL) 作业测定 45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例如,某一操作单元观测 20次(其中漏记一次,记 为 M),观测数据如下: 20, 20, 21, 20, 22, 20, 19, 24, 20, 22, 19, 21, 20, 28, 21, 20, 20, 22, M, 20 则: x= xi n = 399 19 =21 = (xix)2 n1 = 78 18 ==2 管制上限 UCL=21+( 3x2)=27。 下限 LCL=21(3x2)=15 28的数值大于 27,在上限之外,为异常值,应剔除。 作业测定 46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 4)决定观测次数 1) 为什麽同样操作要做若干次观测。 同一操作者连续操作,因下列各种原因,使各单元每一次所用时间并非完全相同。 ①因为工具、材料、零件等放置位置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取用时间也就不相同; ②读取秒表的误差; ③物件品质的差异等。 2)影响观测次数的因素 ①操作者的技术程度; ②操作本身的稳定性(如材料规格不一,品质时有变化等); ③测时的精度要求不一,观测次数亦不同。 作业测定 47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3)决定观测次数的误差界限法 此法计算观测次数的公式如下(误差为 5% ,可靠度为 95%): N = n i=1 n xi2( i=1 n xi)2 i=1 n xi 2 xi每一次秒表读数 n试行先观测的次数 ; 例如,某一单元试行观测 10次,结果如下: 7, 5, 6, 8, 7, 6, 7, 6, 6, 7 平均误差 5% ,可靠度 95%,问需观测多少次。 先求 i=1 n xi和 ( i=1 n xi)2 ,列表如下:    40 作业测定 48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i xi ( xi)2 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7 5 6 8 7 6 7 6 6 7 65 49 25 36 64 49 36 49 36 36 49 429 代入公式得: N = 40 10X429( 65)2 65 2 ==25(次) 此结果表示在 177。 5%精确度和 95%信赖水平要求之下, 必须至少观测 25次,即还需再观测 15次。 作业测定 49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 5) 决定每一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 剔除了异常值后,每一操作单元所有时间 值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该单元的平均操作 时间。 即: 每一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 = (观测时间值) 观测次数 作业测定 50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第四步:评定正常时间 评比与正常时间 上述平均操作时间为该操作者的平均操作时间,因此人的动作可能比标准动作快,也可能比标准动作慢,所以还不能作为标准时间,必须利用“评比”予以修正,使其成为不快不慢的正常时间。 所谓“ 评比 ”,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所认为的理想速度(正常速度) 作一想象的比较。 因此,时间研究人员必须能在自己头脑中建立一个理想的速度(正常速度),然后再根据这个理想速度去评比操作者动作的快慢。 作业测定 51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理想速度(正常速度)的建立,有以下几种国际公认的: •走行:平均体力的男子,不带任何负荷,在平坦道路 上以 /小时的速度行走。 •分发扑克牌 : 30秒内将 52张扑克牌分成四堆的速度。 230 230 80 80 图中 230和 80为 发牌起点到终点 的距离。 作业测定 52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插销子:将 30只销子插入到 30只孔内,用。 时间研究人员必须通过训练,逐渐在自己头脑中建立起 正常速度的标准,以便能正确判断。 评比尺度 评比时需将观测到的操作者的速度与理想速度(正常 速度)作精确比较,所以必需有具体的数字表示其快慢 ,为此必须有一个评比的尺度,通常采用以下两法: •60分法 •100分法 这两种方法是建立在同一水平之上,凡观测速度与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给予 60分或 100分。 观测速度大于理想 速度的就给予 60或 100分以上的分数;如观测速度小于 理想速度则给予 60或 100分以下的分数。 至于 60分或 100 分以上或以下多少分,则全凭经验与判断。 作业测定 53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各种操作水平与评比的例子,见下表: 正常 =60 正常 =75 正常 =100 英里 /h km/h40 50 67甚慢;笨拙,搜索之动作;操作人似在半睡状态,对操作无兴趣。 2 60 75 100稳定,审慎,从容不迫,似非按件计酬,操作随似乎缓慢,但经观察并无故意浪费行为(正规操作)。 3 80 100 133敏捷,动作干净利落、实际;很象平均合格之工人;确实可达到必要的质量标准及精度。 4 100 125 167甚快;操作人表现高度的自信与把握,动作敏捷,协调,远远超过一般训练有素的工人。 5 120 150 200非常快;需要特别努力及集中注意,但似乎不能保持长久;“美妙而精巧的操作”,只有少数杰出工人才可办到。 6 操作水平相当行走速度评比注: 1 mile(英里 )= m。 作业测定 54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单元观测时间与正常时间的关系 正常时间 =每个操作单元的观测时间 X 研究人员的评比 正常评比 式中:正常评比为 60分法为 60分, 100分法为 100分 研究人员的评比即研究人员对操作人员所给予 的分数。 举例如下: 观测时间为 18秒 你的评比为 80 60分法 100分法 正常时间 =18X 80 60 =24秒 观测时间为 18秒 你的评比为 133 正常时间 =18X 133 100 =24秒 作业测定 55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评比时的注意事项 评比最主要的作用,是将观测的时间修正为一不快不慢, 在正常情况下所需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还必须注意 以下各点,以求得正确可用的时间。 •有效操作速度 评比时不应只注意其动作的速度,因为操作者可能加入了许多 不必要的动作,所以动作快的,不一定是高速度的动作。 有时 看起来动作似慢,但也许是经济有效的动作,所以评比时应注 意其有效操作的速度。 •用力大小 影响作业者动作的快慢,用力大小往往是原因之一,例如荷重 物的行走同无负担的行走,是不可能同样快速的。 •困难操作的评比 •需要思考的操作的评比 例如各种检验工作,必须要对操作有实际经验,才能给予正确的评比。 作业测定 56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决定正常时间的代表值 整个操作的正常时间为每个操作单元的观测时间乘以 每个单元的评比百分率(时间研究人员的评比 /正常评比) 相加,并除以观测次数: 正常时间 = (单元观测时间 X单元评比百分率) 观测次数 = (单元正常时间) 观测次数 作业测定 57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课堂实验:评比的训练( 30min) 分发扑克牌 :将 52张扑克牌分成四堆 B C A D 230 230 80 80 图中 230mm和 80mm为发牌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操作要求: ①每张牌要分发到指定的区域内。 ②发出的每张牌的牌面向下。 ③每一堆扑克牌的数量均一。 ④发牌按顺时针顺序进行。 ⑤第一次发牌终点为 A处。 发牌点 作业测定 58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第五步:确定宽放时间 第四步骤的工作是获得不快不慢的为任何人均能依照其速度稳定工作所需的正常时间。 但是如果以正常时间为标准,则必然使操作者从早到晚工作,而不能有任何的停顿或休息。 所以在制定标准时间之前,必须找出操作时所需的停顿或休息,加入正常时间,这才符合实际的需要,也才能使操作者稳定的维持正常的操作。 这种进一步进行修正的时间称为“ 宽放时间 ”。 作业测定 59 169。 RAOZHONG 2020 来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