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维-企业如何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doc12)-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了企业的位势,有了好的品牌就有比较高的地位,就有比较高的竞争优势。 【案例】 海尔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名牌,它不仅是一个名牌产品,而且代表了一种竞争优势。 海尔电冰箱销售很好,海尔洗衣机、海尔空调器、海尔电视机之所以都能够顺利打开市场,就是因为海尔 品牌已经占领了很好的位势。 这个位势是一种无形资产,有了这样的位势,企业的销售利润就会倍增。 市场营销渠道也是一种位势,有了好的营销渠道就能有效地推销产品,但营销渠道不是短时间就能开拓的,而是需要长时期的不断拓展。 通过培育核心能力和提高核心竞争力,营销渠道才能构成特定的位势。 4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 现在跨国公司大举进军国际市场,首先是通过位势来实现的。 它的位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垄断优势。 跨国公司开发的先进技术,市场上还没有多少家企业可以与之抗衡,这样它就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这个垄断 利润来源于它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所以它的价位定的高,获得的利润就多。 区位优势。 跨国公司到某国去投资首先注重该国的区位,包括:交通、人文景观、社会环境、投资环境„„这些位势决定了跨国公司有独到的竞争力。 【案例】 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公司都愿意到中国沿海特别是上海、深圳这些地方投资,因为这里的投资环境好,水陆交通便利,对打开中国市场、同别的跨国公司竞争有一种客观的地域优势。 所以区位优势是一种特殊的位势,它可以使跨国公司节省成本,创造低廉的产品价位优势,进而去占领国际市场。 内部一体化优势。 跨国公司都有许 多子公司,子公司和总部之间实行内部一体化管理,各个子公司之间由总部统一定价、统一核算,这种内部化优势也是一种特殊的位势,别的企业很难达到。 跨国公司利用这种优势打击新的进入者,逃税避税。 国内企业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位势是值得研究的。 要提高竞争位势,只模仿不行,关键是要打造企业核心能力,提升企业核心技术专长。 使企业获得超额收益 企业不仅想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利润,而且也想永远占有这种超额收益。 但是一般的企业没有核心能力就不可能达到,超额收益与其说是一般竞争的结果,不如说是核心能力达到一定层次的客观表现。 跨国公司的垄断利润实际就是一种超额收益,在能力理论里这叫垄断租金或超额租金,这一部分利润就是通过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上市,降低成本抬高价格获得的。 “用户看重的价值” 如何实现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不是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要看市场上对产品的价格能否接受,顾客就是上帝。 提高用户所看重的价值,就是提高市场竞争位势,提高企业的超额收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案例】 丰田汽车的口号是“有路必有丰田车”。 说明丰田的市场很大,但丰田竞争力的提高是提高用户所看重的价值,比如省油、车况稳定、价格低廉。 这 些价值让用户满意,那么用户就买你的产品。 企业内部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的能力上不去,资源也不够,特别是知识积累达不到一个档次,想获得超额收益是办不到的,企业的超额收益还得从核心能力出发寻找出路。 企业要想获得高的利润必须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有这样几种途径值得借鉴: ◆ 提高规模效应 现在企业规模都很小,像我国前几年汽车行业有几百家大大小小的汽车企业,还不如日本或者美国一家企业的销售量。 如何能够降低成本,任何企业都 要遵从规模效益理论,即产品成本是随着产量增高和规模扩大而降低。 就是说我们的规模效益是通过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产品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的。 ◆ 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产品结构 任何产品都是刚生产出来成本很高,通过技术创新变得既简单又省原材料,性能又好,这样成本就低了。 ◆ 加强企业管理 国内企业成本高的关键问题就是管理上不去,仓库管理,原材料采购,企业的生产管理等环节造成了企业的极大的浪费。 企业成本降不下来,企业的竞争力就上不去。 所以在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 营销渠道 营销 渠道也是降低成本的很重要的方面,如果订货采购价格比较低,成本就会相应地降低。 现在一些企业为什么特别注重和批发商、销售商、采购商搞好关系,原因就在于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维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维持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主要通过以下方式: 核心能力难于仿制 组织设计 防止知识扩散的机制 先进的价值观 ◆ 核心能力难于仿制 企业核心能力大小源于企业可经营知识的多少。 知识越丰富,越不容易被别人学到,越有利于竞争优势的长期巩固。 企业的竞争力是丰富知识含量的一种表现,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增加知识含量,企业核 心竞争力才会长期巩固。 ◆ 组织设计 企业组织形式在不断的变化,一定的组织形式就代表一定的竞争能力,组织设计是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 防止知识扩散的机制 企业核心能力所以能够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因为企业具备一种防止知识扩散的机制。 企业内部管理锁定机密,可以通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