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概论(ppt113)-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政府经营管理的企业80多个,产值在美国经济中仅占1%),但在科学技术研究、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方面,国家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次大战后美国政府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财政拨款迅速增加,1954-1976年,国家用于科学技术研究的投资占全国科技研究费用的2/3,其中对尖端科学技术研究的投资占80%-90%。 正是由于政府的巨额投资,使美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导致一些新兴产业部门崛起,对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法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近60年的时间里进行过3次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 第一次是在1936-1937年人民阵线政府时期。 当时,执政的社会党为了缓和公众与庞大的垄断组织之间的尖锐矛盾,对铁路和航空业实行国有化,建立了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控制了两大飞机制造厂,并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将许奈特军火厂、豪契吉斯军火厂和雷诺坦克厂等军工企业变成国有企业。 政府还采取加强“监督”的办法,对法兰西银行进行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迅速完成经济恢复和重建,在依靠美国经济援助的同时,更需要利用国家的力量集中解决所需要的资金和物资,遂开始第二次国有化运动。 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将雷诺汽车公司、法兰西电力公司、法兰西煤气公司、法兰西银行、里昂信贷银行、国民工商银行、巴黎国民贴现银行以及30多家保险公司等收归国有,加强了对经济命脉的控制。 第三次国有化运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初,此前的石油危机使法国经济在经历了15年较快增长后进入到一个缓慢发展期,滞胀、失业等问题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为此,政府试图通过“计划化”与“国有化”的结合来调整经济结构,缓和社会矛盾。 经过这次主要涉及工业和金融领域的国有化,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大提高。 到1991年,法国的国有企业达2268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投资额占全国总投资的27.5%,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有化程度最高。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开始大规模私有化之前,英国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 1945年7月到1951年10月,艾德礼任战后第一届内阁首相的工党政府掀起了第一次国有化高潮,英国议会通过了英格兰银行法等8个国有化法令,将银行、煤炭、航空、运输、电力、邮电以及钢铁等诸多部门与行业收归国有,政府完全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并左右着经济的发展。 1974年2月至1979年5月,威尔逊和卡拉汉工党政府掀起了第二次国有化浪潮,国有经济成份进一步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也进一步加强。 到1979年,英国国有企业的营业额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5%,投资额占英国投资总额的20%。 虽然英国没有法国走得远,但作为市场经济与自由竞争理论的发源地,这一段历史足以让人们久久回味:究竟是什么影响着决策者们的选择。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意大利国有资产的形成和存在方式与众不同,如果对有关背景缺乏了解,往往会产生一些偏颇或错误的结论。 意大利早期是通过政府控股公司接管因经营不善或受经济危机影响陷于困境的私有企业实现国有经济的存在形式,即国家参与制企业。 国家参与制企业在意大利具有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垄断程度高、涉及部门广、对经济和社会影响大等特点。 意大利先后成立了多家政府控股公司以逐级参股的方式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影响和控制。 到八十年代中期,在全国100个最大工业公司的增加值中,国家参与制企业占50%,这在西方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 考察一下新加坡国有经济的发展历程或许会让我们某些模式化的思维方式有所改变。 新加坡在刚刚获得独立时,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国内市场狭小,私人资本少,投资能力极其有限,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政府做出的选择是集中全国的财力和人力直接创办了一批国有企业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只不过新加坡搞国有企业从一开始就没有排斥市场,恰恰相反,其指导思想认为国有企业完全可以被纳入市场经济的体系之中按照市场的规律运行,甚至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比如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国有企业能够更快地参与国际竞争和促进经济发展。 正是在这种背景和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新加坡国有企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并藉此实现了国家振兴,且以较强的竞争力及较好的经营效益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亮点。 1989年国立新加坡大学的3位经济学家曾对全新500家最大企业(包括国有和私有)进行了调查,发现国有企业、外国跨国公司和本地私有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分别28.8%、7.3%和2%,国有企业的效益明显高于私有企业。 这一“反常”现象能否 为我们破解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难题提供一些线索呢。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从管理方式来看 国有未必国营权责务必分明 一、 行使出资人所有权代表方式 从政府是否直接作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行使所有权的角度来看,国外基本上存在着两种做法。 (1)国家设立专门主管部门行使出资者所有权。 采用这种做法的国家最典型的是联邦德国和法国。 在联邦德国,财政部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行使所有权。 它不仅在批准国有企业成立及资金供给等重大决策上大权在握,更主要的是通过监事会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并通过对监事会和董事会成员的聘任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而在法国,财政经济和预算部代表国家拥有国有资产,对国有企业管理拥有较大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权力,包括制定和实施有关经济立法和宏观经济政策;任免董事长或决定董事长的人选提名;派代表参加董事会,参与公司发展政策的制定;与企业谈判签订计划合同;向国有企业派遣常驻代表和专门调查组;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审计检查,实施监督等。 总的来看,专门主管部门行使所有权的主要目标是:把握国有企业运作的进程,建立一个高效的董事会,协调政府各部门的政策,避免政府对董事会决策的过多干预,监督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2)建立国家控股公司代行出资者所有权。 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家都是以国家控股公司的形式代行出资者所有权。 意大利最为典型,其国家控股公司宛如一座金字塔,位于塔尖的是控股公司总部,中间是二级控股公司或行业性牵头业务公司,底层是众多企业。 新加坡则是通过政府控股公司和法定机构这一中间层割断了国家与企业间的直接联系。 国家控股公司负责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管理国家拥有的股份,代行国家所有权,是法人管理机构。 其主要职责:一是充当隔离层和保护层,使企业免受不必要的政治干预,实现政企分开;二是对所有权进行专业化管理,如提供比政府专业部门更有效的战略指导和实行完善的财务纪律;三是协调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有关政策,防止各部门之间政策不一带来的矛盾;四是督促下属运行公司和企业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决策,保护其利益不受侵害。 二、经营方式 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在本质上反映了所有者对资产经营中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准备以多大的监督成本取得控制并享有相应的预期收益。 虽然在现实当中资产经营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从性质上来看可分为资产性经营和资本 性经营两类,其相应的具体实现形式为股权经营和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债权经营。 所谓股权经营,即所有者以企业股票形式持有资产,所有者成为企业股东,参与企业经营;而债权经营是所有者以企业债券形式持有资产,所有者成为企业债权人,不参与企业经营。 不同的资产经营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监督成本和期望收益,并决定着所有者不同的收入索取权和控制权。 股份制作为股权经营的一种最普遍形式,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管理国有资产中被广泛采用。 股份制既是一种产权安排,也是一种经营方式。 国家以国有企业股东的身份通过持有企业股份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并通过任免董事、董事长以及同企业签订计划合同等方式来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方针。 总的来说,股份制实现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是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 但是,股份制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尤其在处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面前往往显得无能为力。 比如在法国,政府对国有企业一直采取比较集权的管理方式,从而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导致企业经营缺乏活力、财务预算约束软化,经营效益低下,且国家目标与企业之间经常发生矛盾。 因此,作为股份制经营基础上的一种补充形式,计划合同制经营方式应运而生。 1969年,法国财政总监诺哈提出报告,建议国家与企业签订项目合同,从法律上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提出了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的基本原则。 到20世纪90年代,法国政府陆续与一半以上的大型国有企业签订了计划合同。 计划合同一般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充分体现政府政策目标的企业发展目标;二是企业的具体发展计划,包括发展战略、投资计划、财务计划、研究与发展、外贸平衡、就业计划、职工培训以及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三是企业同国家股东的财政关系,包括国家对企业应承担的财政义务和应提供的预算资金。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基于资产性经营理念,自然会衍生出沉重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监督成本很高,政府往往扮演出力不讨好的角色。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政府则表现得非常潇洒。 从资本性经营的理念出发,美国政府对大部分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采取了租赁制经营和系统承包制的经营方式。 所谓国有资产的租赁制经营,是指在不改变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以国家授权单位为出租方,将国有企业有期限地交给承租方经营,承租方向出租方交付租金,并依照合同规定由企业自主经营。 可以说,这种一直延续至今的租赁制经营方式较好地发挥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作为主要原因之一,恰恰在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没有赶时髦掀起私有化浪潮系统承包制是基于资本性经营理念的另一种经营方式。 作为美国政府管理和经营混合制国有企业的一种主要方式,系统承包制是一种国家只需与主承包商签订承包合同并监督承包合同的履行而不需插手任何企业业务活动的经营方式。 具体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做法是:由政府作为产品(往往是公共产品)供给计划的招标人,按照择优原则,选择一家或数家投标公司(混合制国有企业)为主承包商。 被选定为主承包商的混合制国有企业既是这些产品的生产者又是与该产品有关的经济系统的管理组织者,有权把自己得到的订货任务转包给其它分包商,各分包商作为下一级系统组织者可将部分任务进一步转包给次级分包商。 如此层层转包或分包而形成的按系统工程原则组织、以某一产品或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分工协作系统,是系统承包制的核心内容。 采用系统承包制的经营管理方式,国家既能贯彻宏观经济政策,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又可以保障混合制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调动其生产经营积极性。 实践证明,系统承包制这一操作简便、容易控制及监督成本较低的债权经营方式在国家管理国有企业的实践中是行之有效的。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三、监督方式 国外在对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状况的监督方面,尽管在形式上大都采用了政府主管部门监督、审计部门监督及议会监督等做法,但或许是源于不同的历史遗产,或许是出于对管理思想的不同理解,亦或是民族性格使然,各国在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上不乏特色。 法国政府为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向企业派驻稽查特派员的做法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 稽查员拥有调查、参加管理部门会议并发表意见和调阅企业文件的权力,在诸如原材料采购、工资和价格管理等方面也享有较大的发言权。 新加坡政府设立的由国有大企业董事长组成、由高级公务员兼任董事长的专事监督和挑选董事委员,往往是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到那些亏损或经营不善的企业身上。 但这决不意味着任何企业将有机可乘,事实上,在新加坡,除了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政府作为所有者可以随时对国有企业进行检查之外,所谓社会公共监督也是非常有效的。 任何机构或个人,只须交纳很少费用,都可以在注册局调阅任何一家企业的资料,在这一点上,政府对国有企。企业管理概论(ppt113)-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就是信息的寄载性。 反映经济信息的数据,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记录下来的。 由于信息的寄载性,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处理实际上是对载送这些信息的数据的处理。 有关数据处理的详细内容,在计算机的有关课程中将有详细讨论。 (共享性) 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一种要 素。 在管理科学中,人们把信息看成是一种资源。 信息资源与其它资源不同,并不因为使用的用户增加而感到资源紧张,相反,一条经济信息,它的使用越宽
HP公司的 EMS体系 电子原件供应商 金属零件供应商 塑料零件供应商 机芯组装 总装和测试 北美配送中心 欧洲配送中心 亚太配送中心 PCBA 惠普打印机 EMS供应链模式 客户 制造工程 Manufacturing 采购工程部 Procurement Dept. 产品制造部 Product Dept. 质量开发部 Quality Dept. 采购计划部 Purchasing Dept.
性化色彩的觀點 • 從霍桑研究的時代到今天,工業界一直努力克服的最大的挑戰,尌是提升人力資源的素質,並且最終達到提升生產力的目的 • 由於每天面對的都是單調的工作,工人很容易陷入懷有敵意的幻想中,累積成對社會的怨恨,可以透過工業研究找出並解決影響生產力的不理性因素,讓工人在耽於幻想和專心工作之間找到平衡 • 梅育最早的實驗,讓工人每隔幾小時休息一下,証明了這種短暫的休息將某些部門的生產力提升了
辅助及配合部门 销售部(提供客户信息和协助) 客户服务部(提供信息和协助) 财务部(预算控制及财务监督) 公共关系部(提供信息和协助) 相关的外部机构 公关及策划机构(专业顾问) 广告及设计机构(专业服务) 媒体及 活动场所、礼品供应商 市场营销效果评估与监控 销售队伍销售绩效考评 市场份额分析 分销效率分析 成本及费用率分析 广告及市场推广活动的效率分析
安达信企业咨询 流程风险-营运风险(续) 13. 产品或服务失败-由于某种产品的失败给企业的整个形象造成影响 14. 环境 -由于企业破坏环境而受到第三方或政府的罚款 15. 健康和安全 -由于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造成员工的伤亡,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6. 商标被侵蚀 -由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不佳,造成企业名誉受损 11 安达信企业咨询 流程风险-金融风险 -货币汇率的波动直接影响企业的业绩
财务管理办法 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程序 船舶购置与退役管理程序;经济合同管理程序;投资管理办法 资本管理 资产管理及资本运营程序 宏观协调 运输管理程序、陆上产业及海外公司管理程序 外事管理程序;企业文化建设与宣传程序;科技及 IT管理程序;应急处置程序;党组工作程序;直属党委工作程序;集团团委工作程序;工会工作程序;行政管理程序(同决策支持系统中);公共关系程序(同决策支持系统中) 外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