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商检、索赔、不可抗力、仲裁(doc16)-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最终未履约。 中方提出仲裁,最后我方败诉。 原因:巴西未交货是由于在规定交货时间前大雨连续,属不可抗力,未能交货。 (三)索赔条款 异议与索赔条款( discrepancy and claim clause) 一般针对卖方交货质量、数量或包装不符合同规定而订立的。 内容包括: ( 1)索赔的依据:法律依据(合同)和事实依据(有关证明材料) ( 2)索赔的期限:约定期限和法定期限 ( 3)赔偿损失的金额 原则: ①与实际损失额相等(包括利润在内) ②以违 约方在订立合同时可预料的合理损失为限 ③受害方未采取合理措施使有可能减轻而未减轻的损失应扣除 ( 4)赔偿(索赔)方法 罚金条款 ( penalty clause) 用于卖方延期交货,或买方延期开证或接货 特点:预先规定罚金的数额或罚金的百分率。 (四)索赔责任范围划分 买方责任 卖方责任 船方责任 保险公司责任 案例:进口乳酪索赔案 我方向法国采购乳酪 3 吨,价值 3 万美元, CIF 合同,凭 B/L提货,结果无货可提。 经查询,在途中乳酪被海水浸湿,被船方扔入海中,我方向保险公司索赔,一直 未有结果。 评析:应由船方负责理赔,退还运费,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一起索赔案的合理解决 1997 年底,大连某公司出口水镁石到美国台商, 75%用即期 L/C支付(约 54 万), 25%货到后合格用 T/T(约 18 万)支付。 买方说货物中掺石头,倒入大海,索赔 13 万(其中齿轮 8 万,停工损失 万,电厂索赔 万)。 我人员直飞费城电厂了解情况,齿轮损失仅 8000 美元,之后飞到西海岸找台商,并指出台商要求的佣金如果直接打入香港,证明他想逃税。 台商最后接受 万的赔偿。 (五)索赔补救方法(违约救济方法) 损 害赔偿 减价 交付替代货物 宣告合同无效 案例:替代履行是违约补救的重要方式 中国某进出口公司与外国某贸易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协议。 协议规定,外国某贸易公司向中国公司提供 8000 只计算器,价格条件为 CIF广州。 外国公司依合同规定的时间将合同项下的货物运抵广州。 经广东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对计算器进行品质检验,证明计算器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 中国公司遂与外国公司达成了索赔协议,要求外国公司在2 个月期限内将质量合格的计算器发运给中国公司。 但外国公司交来的货物仍不符合合同规定。 中国公司经再三考虑,要求外国公司 提交替代货物。 外国公司同意。 本案例中,外国公司提交的计算器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属根本违反合同。 此时,中国公司享有的救济权利有三:( 1)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2)要求替代履行并赔偿损失;( 3)要求降价。 本案例中,我公司选择第二种救济方法是可行的。 三、仲裁( Arbitration) (一)解决争议的方式 协商( negotiation) 调解( conciliation) 仲裁( arbitration)。企业管理-商检、索赔、不可抗力、仲裁(doc16)-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