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利润doc23-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直接达到,还是要经过一个收集存货的预备阶段而间接达到,则 是完全无关紧要的事情。 是否所有参与其事的人们都赞同新的目标,并且都愿意去收集 存货,也同样是无关紧要的。 首领们不会有任何牺牲,而且只要权力在握,不会削弱, 他们也就不会去关怀他们属下的人们可能要付出的暂时的牺牲。 如果由于执行影响深远 的计划而减少了他们属下的人们的消费 —— 这不是必要的,然而是可能的 —— 如果可能, 这些人是会反对这些计划的。 他们的反对可能使这些计划难以施行。 如果对这种情况略 而不计,那么,那些属下的人民对于事情的进程可以说是不会产生什么直接的和经济的 影响,特别是压缩消费和积累存货并非出自他们的自愿。 因此,这里也并不具有什么应 纳入我们要描述的发展过程图景的特殊职能。 如果这位首领对人民许诺他们将得到一些 额外的好处,至多象一位将军对他的士兵许诺他们将得到某种特别的报偿;那只是旨在 使人民更为驯顺的一种赠与,而并不构成我们所研究的问题的实质的一部分,从而也不 构成任何特定的、纯经济的范畴。 所 以,“领主”与共产主义经济的领导者之间的差别, 只是一种程度上的差别。 按照共产主义社会的观点,增长的利益属于整个社会,而在领 主心目中则可能只有他个人的利益,这一事实并不构成任何根本性的差别。 从这里我们又可以进一步看出,时间因素在这里并不具有独立的影响。 诚然,领导 者必然会把正在计议中的某一组合的结果,拿来和同样的生产诸要素以原先的方式加以 利用,在同等的时间内可以取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还要和其它新的组合用同样的 生产手段可以带来的结果,进行比较。 如果后者需时较少,其它可供选择的若干组合在 那 可以节省下来的时间内能够产生的结果,就必须加以考虑,以便估量各种互相竞争的 利用方式的相对重要性。 因此,时间要素必将出现在一个非交换经济中,而在资本主义 中国最庞大的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9 页 共 19 页 制度下,其影响是由利息来表现的,这点我们在后边将要谈到。 不过,这一点是不言自 明的。 甚至在这里,时间也不起什么别的作用。 比方说,它并不会使等待的必要性,或 对于未来享受的欲望变得更小,成为特殊的因素。 人们之所以不情愿等待,只不过是由 于在这个时期内能够做些别的事情。 未来的享受之所以显得较小,只不过是由于实现这 种享受的时间越晚,则对照“可在其它情况下来实现 的享受”来说,应该打的折扣就越 大。 于是这样一个社会的这位领导人,不论其地位如何,把一定数量的生产手段从它们 原先的用途中抽取出来,用以实现一种新的组合,例如生产一种新商品,或以一种更好 的方法生产某种已有的商品。 在后一种情况下,这位领导人究竟是从至今制造同一商品 的工业分支中抽取这些必需的生产手段,或者他容许现有的厂商以惯常的方式继续工作, 而同时开始应用新方法与之并肩进行生产,并且从完全不同的工业分支抽回必需的生产 手段,这些都是关系不大的。 根据假定,新产品较之原先以同等数量的生产手段制造出 来的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 —— 不管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估价是怎样形成的。 关于新产品 的归属过程,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呢。 当新的组合已经完成而产品已经生产出来之时,其 价值就决定了。 所有参予新组合的诸要素的价值将会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最好还是以 决定实行新组合的那个时刻为基准,并假定一切都是按照那个决定进行的。 首先,生产者们必然要进行价值评定:新产品的价值,必然要和前此在正常的循环 流转中以同样的生产手段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相互比较。 显然,为了要估量新组 合的优越性,进行这样的价值评定是必要的,否则下一步 就不知该怎么办。 现在我们所 研究的问题的核心是,在用那些生产手段生产出来的两个价值中,哪一个将被归属于那 些生产手段。 有一点是清楚的:在决定实行新组合之前,只能是与旧法生产相符合的价 值。 因为事先就把新组合的剩余价值归属于生产手段是没有意义的,其原因是:如果那 样办,实行新组合就显得没有什么好处了,从而对新旧两种办法产出的价值加以必要的 比较的基础也就丧失了。 但是,当实行新组合的决定一经作出,情况将又如何呢。 难道 这些生产手段这时实现了更高的价值,需要得到的全部满足不该象门格尔所说的那样, 全部归属于生产手 段,正如在循环流转中那样;从而使新产品的全部价值,如果一切都 运转完善的话,能够在所使用的生产手段中得到反映,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认为甚至在这里,劳动和土地的服务都应该按它们的老的价 值来估价。 这实际上是由于以下两点理由:第一,老的价值是人们习惯了的价值。 长久 以来的体验已经决定了这些价值,而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些价值是确定了的。 这些价值, 中国最庞大的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10 页 共 19 页 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并在更为长久的体验的压力之下,才能更改。 这种价值是高度稳定的, 特别是由于劳动和土地的服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它就更加稳定。 与此相反,新产品 的价 值乃是现有的价值体系之外的东西,就象资本主义制度下新产品的价格那样。 新产 品的价值与老的价值不是互相连贯的,而且是各自分开独立的。 因此,任何生产品的价 值只能按照并非它的现实使用方式所实现的价值来估量的这种说法,还是有道理的。 因 为只有这个价值,亦即我们所说的前此流行的价值,才是与具体的生产手段相关联的。 如果这些产品不存在了,它们也将会被从其它的使用方式所产生的其它单位所替代。 任 何一个单位商品都不能把价值定得比同样的另一个单位要高,如果它们要同时存在的话。 现在,新组合中雇佣的劳力和租用的土地的服务 ,与那些同时存在的其它组合中雇佣的 劳力和租用的土地的服务是同质的 —— 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就肯定会出现价值差异,但 对这种差异我们很容易说明其原委而不致影响原则 —— 因此,前者与后者的价值不应该 有差异。 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如果这一经济体系的全部生产力都投入到新组合中使用, 在这个阶段,这些生产力也必须是按前此流行的价值来投资。 如果新组合失败,这些生 产力的价值还可以再实现;如果这些生产力完全赔光,那么,损失多少也要以前此流行 的价值作为基础来计量。 因此,成功的新组合,也会在非交换经济中导致价值的剩余, 而不只 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才如此;事实上这种价值的剩余,可以说,乃是一定的价值 量,对于它,生产手段并没有相应的要求归属的权利,它不仅仅是超过原来状态的一种 满足的剩余。 我们还可以说,发展中的剩余价值不只是一个与个人有关的现象,而且也 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我们迄今在前边谈到的资本主义的企业家利润,在各方面都是同 一的东西。 第二,通过另一途径也可达到同样的结果。 领导人的企业家性质的活动 —— 它的确 是实现这个组合的一个必要条件 —— 可以看作是一种生产手段。 通常我不这样去设想它, 因为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将其活动和生 产手段来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 但是在这里,这样 的想法有好处。 为此,让我们暂时把领导者的作用看成是第三种独立的生产要素。 于是, 显而易见,新产品的某些价值应归属到它的名下。 但是,那是多大的一部分呢。 领导人 和生产手段是同等重要的,而新产品的整个剩余价值仰赖于他们两者的合作。 对此我们 无庸置评,而且它与我们在前段里的论述并不矛盾。 所有价值范畴的适当份量只有由竞 争力量来决定,对商品如此,对个人亦然。 由于在非交换经济中不存在第二种竞争,而 且由于什么是利润与什么不是利润的差别在非交换经济中也不象在交换经济中那么重 要 (我们立刻就将谈到这一点),因此,其价值在非交换经济中,常常就不象在这种差别 中国最庞大的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11 页 共 19 页 非常重要的交换经济中,那样清楚。 尽管如此,但我们仍可就大多数情况具体说明,有 多少价值应归属到企业家的作用项下去。 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如我们已经论述过的那样, 生产手段是可以被替代的,但领导人却不能。 因此,在必要实行生产手段的替代的情况 下将会损失掉的那一部分价值,应该归属于生产手段,其余则应归属于领导工作所起的 作用。 而应归属于领导者作用项下的价值,乃是新产品的价值减去在没有这种领导的情 况下所能实现的价值之后的差额。 因此,剩 余在这里是同对价值归属的特殊要求相对应 的,从而发源于生产手段的那一部分要求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夸大的。 但在这里切切不可忘记,如果我们始终是就迄今流行的价值来谈论生产手段的价值 归属问题,那也是不很正确的。 由于生产手段从原先的用途中抽调了出去,原先使用的 生产手段的边际价值确实是增长了。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我们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在资 本主义制度下由于企业家的新需求而导致生产手段价格的上涨,恰好符合于这种价值变 化的过程。 为此我们的表述方法也必须相应修正。 但在根本上并无什么更改。 当然,价 值的这种增长,决 不可以同发展所导致的对生产手段的价值归属,混为一谈。 谁也不能说,上述估价过程是不真实的;也不能说,作为一种特定的价值量度的利 润,在非交换经济中没有意义。 即令是一个非交换经济,也必须确切地知道它正在做些 什么,它的新组合将会产生些什么好处,以及这种好处从何而来。 但是人们或许可以说, 在一个非交换经济中,利润作为一个分配范畴,没有什么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 是这样。 在封建式的非交换经济中,领主确实可以根据对他的“服役”任意地支配产品 的数量,他可以任意地处置一切收益,他给予劳动者们的报酬可以高于 也可以低于他们 的边际劳动生产率。 而在共产主义式的非交换经济中,利润完全归于全体人民 —— 至少 在理论上是如此。 这一点本身与我们的论述无关。 但是我们能不能推断说,特别是就共 产主义方式而言,利润是被工资吸收了,现实生活把价值理论撇到一边去了,而工资吞 没了全部产值,不,我们必须区分开报酬的经济性质和人们对它的处置。 报酬的经济性 质是以其生产性服务为根据的。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工资称呼为应该归属于劳务的那 一部分报酬。 在交换经济的自由竞争下,这一部分报酬或收益归之劳动者,但这纯然是 由于按照自由竞争的原则,报酬 是按边际的重要性来取得的。 其所以必须如此,则仅仅 是由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恰恰是这种工资起着鼓励努力的作用。 如果这种努力依靠了 另外一种方法得到保证,例如靠社会责任感或靠强制,那么这个工人所得将较少;但他 的工资仍然取决于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并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