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创造动因及其可持续性(ppt61)-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黑名单 ” ,其中的一些人可能被解职。 • 这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企业的价值。 2020/9/19 25 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 • 客观地说 , 经济附加值并不是什么财务创新 , 但是 ,它却改变了企业管理行为。 • 什么样的绩效评价指标便造就什么样的企业管理。 如果改变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就会改变企业管理行为。 • 经济附加值指标促使企业经理人对企业所有资产都考虑资本成本,从而促使企业经理人直接关注与库存、应收账款以及机器设备有关的成本,更为谨慎地使用资产,快速处理不良资产,减少消耗性资产的占用量(比如美国有些企业的总裁开始更换原先使用的豪华汽车,以便减少消耗性资产的占用量),减少不必要的规模扩张。 2020/9/19 26 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 • 很多习以为常的观念将受到彻底冲击,规模大不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除非经理人的确能完全收回资本成本。 • 在美国,采用经济附加值指标之后,企业股票回购事项增加了,把自由现金流量返还给股东,由股东自己去投资。 • 从另一个角度看,考虑资本成本之后,实际上就是把企业资产负债表转化为另一种支出项目清单。 2020/9/19 27 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 • 因此,采用经济附加值指标可以促使经理人考虑资产负债表,更为关注资产负债表上资产项目的利用,而不仅仅考虑收益表。 • 这对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020/9/19 28 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 • 我国许多国有企业热衷于 “ 债转股 ”。 的确 , “ 债转股 ” 可以 “ 立竿见影 ” 地“ 扭亏为盈 ” , 但是 , 如果没有以此为契机 , 实现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 , 充其量只是实现了 “ 财务解困 ” , 而没有真正实现 “ 体制解困 ”。 • 如果以经济附加值作为评价指标 , 恐怕连 “ 财务解困 ” 都谈不上。 2020/9/19 29 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 •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 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热衷于 “ 配股 ” , 通过 “ 配股 ” 筹集资金归还银行借款 , 人为地 “ 创造 ” 业绩。 • 在 “ 经济附加值 ” 指标下 , 所有这些人为 “ 创造 ” 利润的行为都将 “ 原形毕露 ” , “ 徒劳无益 ” , 甚至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2020/9/19 30 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 • 我们必须思考: • 1。 会计真实 、 完整吗。 • 2。 会计是一门科学还是艺术 , 或者根本就是一门魔术。 • 3。 何谓赚钱。 利润代表赚钱吗。 • 4。 经济附加值 ( EVA) 能否取代每股收益( EPS)。 • 5。 如果说每股收益 ( EPS) 归股东所有 , 那么 ,经济附加值 ( EVA) 归谁所有。 2020/9/19 31 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 • 无论杜邦分析系统还是经济附加值都是一种结果导向的财务评价。 • 以利润为例,企业发展战略、财务政策、营销政策都可以影响利润指标的信息含量。 • 尽管可以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经济附加值等指标对利润质量进行分析。 • 然而,问题在于这种结果能够持续多久。 这就涉及到企业价值创造动因及其可持续问题。 2020/9/19 32 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 • 如果我们将企业绩效评价主要构建在财务指标之上,就会鼓励或驱使企业管理当局去人为操纵财务指标,以获得良好的绩效评价。 • 这种操纵有时对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损害是致命性的。 2020/9/19 33 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 • 例如,企业管理当局为了提高利润指标,大幅度削减研究与开发费用、人力资源投资、环境保护支出等。 • 这种人为操纵利润的做法对企业的损害在短期内不一定会显现出来。 企业依然可以依靠原有的技术储备和人力资源,但是,在更远的未来,它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损害将是致命性的。 2020/9/19 34 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 • 以企业财务导向指标为基础构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前提是企业经营绩效的取得不能以损害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代价。 • 然而,这是一个悖论。 以企业财务导向指标为基础构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怎能确保企业管理当局遵守这个前提呢。 2020/9/19 35 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 • 目前我们评价一个企业经营绩效的好坏主要看利润。 • 在中国,普天之下都存在 “ 利润至上 ” 或 “ 利润锁定功能 ” 现象。 更要命的是许多事情都跟利润指标挂钩。 无论是评价企业经营绩效、企业贷款融资、公司上市和增资扩股,还是国有企业的 “ 脱困 ” 或 “ 扭亏为盈 ” 乃至企业领导人的仕途与升迁等等无不与利润指标挂钩。 只要有利润,一切问题都好办。 难怪有人戏言“ 我们的一切都与利润挂钩,我们不做假账,做什么 ”。 2020/9/19 36 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 • 因此,我以为造成我国当前会计信息严重虚假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与其绩效评价指标过分集中在财务指标不无关系。 •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是多维的(财务指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人为操纵财务指标以谋取良好的绩效评价,其效果就不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