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缺陷分析所有专业(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5 第三章 现行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缺陷分析 虽然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在对于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完善财务分析、规范企业业绩评价方面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但是它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 [6]。 业绩评价未考虑权益资本成本 依照当今财务理论,企业的资本成本包括 债务成本 、 普通股成本与留存收益成本。 但当前 的财务会计指标仅仅 对债务资本的构成成本进行 确认和计量,但对于应该弥补的权益资本成本却只是进行 收益分派操作 ,从而使得 实际利润和权益资本成本构成了企业的财务报告中的利润 两 个组成 部分。 该处的实际利润其实就是 现代财务理论中的经济利润。 从企业的经营者的角度出发, 使用权益资本一般不耗费 成本的, 是因为它是一项无成本而又可以循环利用 的资本 , 即当前股票市场上真实 存在的圈钱现象 , 从本质上来说它是由于 无视权益资本成本的存在而导致的 ,从而导致企业的经营者没有 充分 有效使用和重视资本,甚至 不断出现重复投资、投资低效益、投资失误等不符合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决策行为 , 同时 也侵害了企业所有者的权益,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国家是企业的所有者 , 所以侵害的便是国家的利益,而带来的便是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现行使用 的会计评价体系最大的缺陷是因为它是建立在传统的会计指标的基础 上,所以不可避免的带有传统会计指标的致命弊端 —— 没有考虑股权资本的成本。 企业在资金筹集过程中 , 不管是 自己拥有的资金 还是 从外借的 , 基本上需要对 资金成本 进行 分析,来保证 资金构成结构的合 理,以最低的融资成本 去获得 企业所需 要 的资金。 现行实施的会计制度在权益资本与 债务资本的处理是各异的: 即直接将 债务资本的成本当作该 期的费 用从而 计入当期损益 , 同时把 权益资本成本 当作 收益分配 进行 处理。 对那些 占用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未 进行 说明, 可能使经 营者理解权益资本是一项 免费资本。 而未确认和计量的权益资本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虚增了利润,从而影响 投资者制定 错误的投资决策。 对现金流量指标重视不够 客观评价体系的 4 个类别的 基本指标中没有一个指标与现金流量有关,在修正指标中也只有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和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两个指标 [7], 在市场主导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的作用是反映企业的财务安全性和流动性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偿债和发展能力。 它以收付实现制为确认基础 , 可靠性较高 , 它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 现行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评价指标 , 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 盈余的确 认存在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可以在没有违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原则下对应计项目进行适当控制从而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如果企业又不重视现金管理,盈利的背后可能是现金的严重短缺。 很多企业在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因现金支付能力差,甚至无力偿债而导致破产清算。 因此,仅仅以公司的盈余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6 计算出来的指标不够科学,其数据也不够真实,有待进一步确认。 该体系主要采用的是静态分析 目前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以财务指标为中心,非财务方面的指标很少,指标的计算是根据会计报表上的数据计算出来的 , 因此不可避免 地具有缺陷。 这财务评价指标的弊端表现在以下方面 [8]:其一, 仅仅重视财务方面的业绩评价,而不能全面地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者的业绩水平。 其二,它 只能反映结果不能反映过程这种现象,将会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企业容易急功近利或仅在数字上下功夫。 其三, 虽然 能比较好地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但无法反映企业现在和未来的业绩水平,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其四, 过多关注财务数据,对影响企业成长的其他方面不重视,将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当今世界科 学 技 术的快速 发展, 信息的不断更新,企业 运营环境 复杂万变 , 从而带给 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更多 的风险和挑战。 并且由于目前我国的市场经的济迅速 发展,卖方市场 早已向 买方市场 转变 , 国内市场竞争尤其 激烈, 微观的企业经营政策与 宏观的国家经济政策 都在进行不断地更新、 改善 和调整。 这个时代里处处充满机遇和挑战 , 仅仅静态分析是不能 正确 合理的 反映企业的动态经营状况,而且静态分析也未能充分关注企业或有事项及期后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这不仅削弱了企业长期的竞争能力 , 而且严重地损害了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 业绩评价体系不能完全适合对企业经营者的评价 业绩评价体系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监督管理,完善企业效绩评价方法,更好规范企业经营绩效评价行为,确保企业效绩评价结果的客观、科学和公正,因此更侧重监管和反映,利用它来满足企业全部利益关系人的评价:如市场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评价;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持续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和偿债能力评价;投资者对拟投资企业的股票价格和股票价格投资回报评价;但对于不同的利益关系人,企业业绩评价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知识经济 时代这一 新 的 形势下 ,股东更加注重企业 经营者是 否 能让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动力以及 竞争优势。 由于 企业 业绩 财务指标化所以它不能准确的对 经营者业绩 进行评价。 现行评价体系 对企业业绩进行考核评价时 ,仅仅 重视在 短期经营成果或 者对 企业内部某一方面 的经营状况进行衡量 , 反而忽视了 经营管理者战略业绩 和 高层管理 带给企业的无形价值这些 方面 [9]。 不能充分关注企业的长远目标 利润在现行业绩评价体系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衡量 指标 , 所以企业的经营者应该致力于提高季度和年度的盈利状况 ,因此企业短期的盈利能力应当引起特别重视 [10]。 企业为了获得更高 的账面利润, 企业 管理 者往往使用他们手中掌握 的经营权来制定 使企业的短期利润增加的决 策,但 经营决策中的短期行为 容易造成 长期利益受损的经营决策 产生 ,企业 追求短期目标是通过缩 减研究与开发经费、机器维修和广告经费来增加当年利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7 润等,这些都严重的影响 了企业长远利益 发展。 企业的短期行为与利润成正比,也就是说业绩 评价体系中利润成分越高, 将会导致更高频率的企业 短期行为, 由于会计利润 反映 的是过去的事实而不能合理的衡量企业的发展能 力。 就算有 最好的会计准则 与 公正的审计, 以及客观的核算 , 但也不能解决企业为了眼前的利润忽视甚至损害企业长远利益这一问题。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8 第四 章 完善现行国有企业业绩评价 体系的对策 对于 目前 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 不足 , 充分吸收 西方业绩评价的研究成果 , 根据 我国国有企业的 实际情况 , 应当从企业业绩 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增加 现金流量指标比重、引入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模式、 有关智力资产的评价指标、经济增加值引入绩效评价体系这 几个方 面 来促进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不断 完善 [11]。 国有企业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不仅 要能够 科学、合理 和 全面的 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 而且 还应当有利于提升 企业 的 自我发展能力 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 将 EVA 即经济附加值引入业绩 评价体系 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即经济增加值 , 是资本在特定时期内创造的一项剩余收益即 企业收入扣除所有成本 (包括股东权益成本 )。 它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业绩管理手段和衡量工具,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企业界 的重视和应用, 一般包括 以下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