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doc35)-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 中心 第 8 页 共 32 页 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那么这个“义”、“道义”又是什么呢。 那是一种内心的约制。 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 (《论语里仁》)一个人内心有所约制,就会在行为上减少过失。 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真能“见贤思齐焉,见 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就做到了约制。 而能够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这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 后来苏轼在《留侯论》中也曾经论述过勇敢,他把那种真正的勇敢叫做“大勇”。 他说: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 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 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在苏轼看来,真正的勇者有一种“过人之节”,他们能够忍受像韩信那样的胯下之辱,而成就辅佐刘邦决胜千里、扫平天下那样的大业。 他不会像平常人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 这是因为他的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所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可以要求自己做一个有修养的道德君子,不去冒犯别人,但当别人没有任何缘由地时常冒犯你,你能做到不怒吗。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这种情况: 比如一个人在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了一顿暴打,他星期二就开始向各个朋友复述这件事,到星期三的时候,他已经郁闷得不想出去见人了,到星期四的时候就开始找碴儿跟家人吵架了„„ 其实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 每复述一遍就像又被打了一顿,意味着事情过去之后,你每天还在继续挨打。 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宋人的笔记中记载过苏轼与佛印交往的故事。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 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 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 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 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第二部分 于丹《论语》心得之三 处世之道( 1) 现代社会 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 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 简单地说,它告诉我们的是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 中心 第 9 页 共 32 页 我们常常会说,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 其实,很多时 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 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 孔子特别强调做事情的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有人问他:“以德报怨,何如。 ” 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孔子给出的答案让我们乍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 孔夫子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 他当然不赞成以怨报怨。 如果永远以 一种恶意,一种怨恨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无止无休。 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幸福,还有子孙的幸福。 而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 也就是说,你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 在两者之外,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 孔夫子的这种态度,就是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却忽视了心灵 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物质的繁荣,生活节奏的加快,更要求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要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属于自己的、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 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 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却常常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来; 有时费尽心机想和领导、同事拉近关系,却常常适得其反。 为什么会这样。 怎样的关系才能称作“好”呢。 孔夫子认为,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 为什么两个人很亲密却不是相处的最佳状态呢。 孔子的学生子游 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数”( shuH)是“屡次”的意思。 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有一个哲学寓言 ,名叫《豪猪的哲学》。 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尖利的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 它们老是不知道大家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才最好,离得稍微远些,互相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了,就又开始疏离;离得远了,大家又觉得寒 冷„„经过很多次磨合以后,豪猪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尤其是都市里,原来的大杂院都拆了,建成了单元楼,已经没有这院里头一家包饺子、十家挨着都送到的事了,已经没有大院一起过年、大人一桌小孩一桌的情形了。 往往是同在一个单元里边住了三四年,邻居都认不全。 因为周围人际关系冷漠,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障碍越来越多了。 这种障碍多了以后会怎么样呢。 就会加重我们所信赖的几个朋友身上的负担。 你会觉得:我的好朋友应当对我好一点,我也会自觉地 对他好一点。 你会觉得:你们家有什么私事,比如两口子打架了,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我可以给你们调停啊。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大家真的应该听听子游的这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距离过近,必然要伤及他人。 那么,应该怎样与朋友相处呢。 子贡曾经问过他的老师,孔夫子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 ”(《论语颜渊》)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 所以,与好朋友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都大包大揽。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 中心 第 10 页 共 32 页 第二部分 于丹《论语》心得之三 处世之道( 2) 《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 那么,对待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是不是就可以亲密无间了呢。 父母和子女之间、夫妻之间、恋人之间,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吗。 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 什么意思呢。 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 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 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 不少母亲也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看看,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变老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呢。 所有这些,都可以称为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我曾经看到有一本写如何为人父母的书,作者是一个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 她在书的开头说了一段非常好的话。 她说: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 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无论父子母女之间,还是多年夫妻之间,一旦没有了这种距离、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到了《论语》中说的“数”这个阶段,彼此已经不独立了,就产生了隐患,离疏远甚至崩溃就不远了。 《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这非常像禅宗所 推崇的一个境界,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 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 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 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 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 那么对待工作是不是应该越热情越好呢。 无论是份内的工作还是份外的工作,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做得越多越好呢。 对待工作,也有分寸需要把握吗。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宪问》)也就是说,你在什 么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 这是当代社会特别应该提倡的一种职业化的工作态度。 可能有许多大学生去外企实习过。 你一进去,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会给你一个jobdescription,就是关于你的工作岗位的描述,告诉你,这个岗位是干嘛的。 从一个文秘打字员,一直到高级主管,都有自己的岗位描述。 我们很多单位现在所缺失的正是这种岗位描述。 我们对岗位往往有定性却没有定量。 我们老是说:年轻人要好好干,一个人干仨人的活才好呢。 认为这样是替领导分忧。 实际上这并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精神,谁 的活儿谁操心,这样的话,大家合起来才是一盘棋。 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先把你自己那个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 那么,在其位,怎么谋其政呢。 首先是做事的原则。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什么叫做“义之于比”。 就是用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 中心 第 11 页 共 32 页 “义”作为比照,作为法则。 孔子的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疏,一切按道义行事。 道义,就是行事的原则和标准。 其次是做事的方式。 在“言”与“行”之间,孔夫子更看重“行”。 他很不喜欢那些夸夸其谈的人。 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爱说漂亮话,做出取悦于人的样子,在这种人里找不着真正的仁者。 孔夫子鼓励的是什么呢。 是少说多做。 做事要积极,说话要谨慎。 孔夫子提出“慎言”,就是说话要小心,不要说自己做不到的事。 用老百姓的话说叫“祸从口出”,没那么严重的话,起码也是“言多语失”。 孔夫子的学生子张,要学习干禄。 什么是干禄呢。 就是做官。 子张想到社会上担任点职务,请教老师应该怎么做。 孔子告诉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 ,则寡尤;多。于丹论语心得(doc35)-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如果单价乘数量不 等于总价,应以单价为准修正总价; 如果以文字表示的数据与数字表示的有差别,应以文字为准修正数字; 投标人不同意以上修正,则其投标将被拒绝,投标保证金将被没收。 与招标文件有重大偏离的投标文件将被视为具有非实质响应性的投标文件而被拒绝。 重大偏离是指投标文件明显不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 (具体详见第九章评标办法 )。 这些偏离不允许在开标后修正。
发展。 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为 亿元,比上年增长 %。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 %。 其中,铁路 亿吨公里,增长 %;公路 亿吨公里,增长 %;航空 亿吨公里,增长 %;水运 亿吨 公里,增长 %。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 %。 其中,铁路 亿人公里,增长 %;公路 亿人公里,增长 %;航空 亿人公里,增长 %;水运 亿人公里
144 16 47 81 134 10 0 1 12 131 临沧地区 124 36 38 50 107 14 3 3 7 114 丽江地区 97 16 49 32 71 25 1 0 14 83 迪庆州 42 8 6 28 40 1 1 4 1 37 怒江州 30 15 14 1 24 6 0 0 3 27 第十二条 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工作无法可依。 由于国家没有出台现行成品油管理办法
I026 制订日期 2020 年 8 月 2 日 保安值班及巡查时间 生效日期 2020 年 8 月 2 日 1.值班时间 公司保安分三组,轮流值班,规定如下: 8: 00―― 16: 00,早值班,门卫值班及巡查; 16: 00―― 0: 00,中值班,门卫值班及巡查;
下列化合物都属于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 它们都可与碱作用可生成具有亲核性的 碳负离子 ,与: RX C=O C=C CO、发生亲核反应,形成新的碳-碳健,这在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 C H 3 C C H 2 C C H 3O O d +有 酸 性乙 酰 丙 酮2 , 4 戊 二 酮R C H 2 NOO +硝 基 化 合 物氰 基 乙 酸 乙 酯CN C H 2 C O C 2 H 5O来自
丁二烯CH 2 =CHC=CH 2Cl 氯丁橡胶的耐油性、耐老化性和化学稳定性比天然橡胶好。 其单体 2氯 1,3丁二烯一般可由乙烯基乙炔加 HCl制得: CH 2 =CHC=CH 2ClCH 2 =CHC CH + HCl CuCl,NH 4 Cl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上述反应实际上是乙烯基乙炔经 1,4加成后,生成的中间体经重排得到的产物: CH 2 =CH C CH +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