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doc66-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好习惯结好果 坏习惯酿恶果 实干家的标志便是他们的实际行动。 不仅是偶然为之,更是持续的、有目的的行动。 前面的那些章节已经让我们明白,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比别人更聪明、更加能说会道、更勤奋、或者更有恒心和毅力。 他们不过是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正是这些习惯,不仅让他 们着眼于行动,也让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变得更有毅力,使他们沟通 更有效果、工作更有效率。 闭上眼睛,憧憬一下,我们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我们也因此变得更有效率。 然而,这个愿望该如何去实现呢。 这里列出了一些好习惯,你不妨再把自己的不良习惯一一列出。 然后,让好习惯取代你自己清单中的每一项 “ 恶习 ”。 那些好习惯将影响你的一生,比如: * 永远信守承诺; * 开会和约会不迟到; * 从来不忘记回复电话; * 与同事、客户、家人的沟通更充分一些; * 总是明确告知他人自己将做什么以及日期安排; * 快速处理各种琐碎的行政事务; * 积极倾听; * 永远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做计划; * 一经介绍,就永远记住对方的名字; * 与人交谈时,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 * 保证每天的饮食健康; * 定期锻炼身体; * 少看电视; * 多读书; * 常与家人共进晚餐; * 控制情绪和脾气; * 至少把每月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于适合自己的某种投资; * 定期给家人或朋友打电话或写信。 是的,这样点点滴滴的好习惯将会改变你的一生。 第三章 习惯的益处( 6) [美 ]杰克 霍吉 小习惯与大习惯 培养小习惯意 义非凡。 举例来说。 假定你养成了下面这 3个小习惯: 1. 你总是及时处理日常事务,而不任由它们堆积如山; 2. 你总是快速响应客户和同事的请求; 3. 你第一次读到收件箱里的邮件时,就及时处理好。 上述的 3个小习惯将给你带来如下好处: 从不拖沓日常事务; 客户和同事们相信你会及时响应他们的请求; 你会及时处理各项事务并得到大家认可。 这样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好习惯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 更多、更有意义的结果会很快接踵而至 —— 你开始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不 再拖沓,变得有条理,有效率。 渐渐地,你还会发现你的闲暇时间因你的井井有条而多了起来,你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 这些,都是好习惯的结果。 小习惯带来小成果,也将逐渐变成你的日常习惯,并取得更大、更有意义的成果。 大成果也许难以准确推断,或是难以预料,但是,它们对于生活的影响无疑是相当深远的。 “ 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 ” 的好处太多了,我们甚至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你究竟能在成功之路上走多远,完全取决于你的习惯。 好习惯造就好结果,坏习惯酿成坏结局。 成年人大多局限于某种思想、行动和结果当中。 他们很少跨越那条自己强加于自己的人为界限。 “Many intelligent adults are restrained in thoughts , actions, and results. They never move further than the boundaries of their selfimposed limitation.” —— 约翰 ?马克斯韦尔( John C. Maxwell) ,《领导力 21法则》的作者 你的习惯是否已经阻碍了你的进步呢。 小时候,我很喜欢到叔叔的农庄玩耍, 在农场里无拘无束地奔跑,自由自在地嬉戏。 不过,除了游戏,农庄还教会了我许多农活,也让我懂得了很多生活中的道理。 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这样的一课。 电篱笆的故事 一天早晨,我和叔叔步行穿过农场。 当叔叔带着我慢慢靠近用来阻挡家畜的电篱笆时,我不禁暗自揣测起来,我们怎么能从电篱笆那儿穿过呢。 就在我疑惑不解之际,叔叔令人吃惊地用手压住电线,挺身跨过了篱笆。 他竟然没有遭到电击。 我惊讶得目瞪口呆,叔叔回头招呼时,我还是犹豫了。 这毕竟是一道能让人致命的电网啊,而我曾无数次听到过切勿靠近的警告。 叔叔看出了 我的犹豫,便向我解释,其实电篱笆没有必要一直都带电。 家畜遭到几次电击后,记住了这个教训,就再不会靠近篱笆了,这时电篱笆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我看到篱笆外的草甸是那么的青葱,与篱笆内稀稀浅浅的草坪相比,一定会让家畜垂涎三尺。 可就是过去的经验导致的习惯最终战胜了美食的诱惑,让它们在篱笆前永远踯躅不前。 我们过去的成就并不代表我们所有的潜能。 “Our past is not our potential.“ —— 玛丽琳 .弗格森( Marilyn Ferguson),《宝瓶同谋》的作者 在你 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一堵并不带电的篱笆墙呢。 这些自我强加的条条框框,最终演变成了阻碍你充分发挥潜能的习惯。 当旧习惯阻碍了你,那么去改掉它们吧,去跨过那道根本没有实质意义的篱笆吧。 千万不要任由过去的经验扼杀了你的未来。 记住,改变习惯是关键。 第四章 习惯的主人 [美 ]杰克 霍吉 日常行为规律 1. 有规律地采取的预先确定的具体行为过程;标准智能流程; 2. 一整套惯例性的、并经常自动执行的流程或活动。 —— 《美国传统词典》 除非你去改变一些你每天都做的事情,否则,你的生活只能一 如既往。 成功的秘密就隐藏在你的日常行为中。 “You will never change your life until you change something you do daily. The secret of your success is found in your daily routine.” —— 约翰 ?马克斯韦尔( John C. Maxwell) 事如其人,你每天做的事情就决定了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就这么简单,不论你是变好还是变坏,抑或什么也没有变,都是你日复一日的行动决定的, 可见你的日常行为真的很重要。 你或许会问, “ 习惯 ” 和 “ 日常行为规律 ” 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 习惯 ” 和 “ 日常行为规律 ” 常常可以相互替代。 但是,在这里,我们探讨问题时,我们就把日常行为规律定义为人们的习惯总和。 换句话说,你的习惯将决定你的日常行为规律。 无论如何强调日常行为规律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所有成功人士的一个共同特征便是基于良好习惯之上的一整套日常行为规律。 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选择习惯的能力。 我们完全可以有目的地改变习惯,构建一整套有助于我们成功的日常行为规律。 自己做主,选择生活 我们被锁链束缚,却从来不知道钥匙在自己手中。 “We live our lives in chains and we never even know we have the key.” —— 老鹰乐队( The Eagles),选自歌曲 Already Gone 让我们回到空想家和行动者的话题。 并非生活眷顾行动者,而是行动者选择了生活。 行动者有目的地选择生活,而不是随遇而安。 我们知道,生活总是把那些我们无法控制、更难以预料的事情强加于我们身上。 有这么一个笑话我很喜欢: “ 如何让上帝发笑。 告诉他你的计划吧。 ” 我们无法掌控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所有事情。 我们能控制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我们每天怎么做。 我们可以去选择,每天、每月、或是每个时刻,我们都在做出行动的选择。 问题只是,我们时常是选择“ 不去选择 ”。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吗。 日常活动的 90%源自于习惯和个人的惯性。 至于我们的行动,只是在潜意识支配下的被编辑好的程序。 也就是说,生活中 90%的选择早已做出,并被记录到固定的程序当中。 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程序,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却意识不到我们能够选择,或者,领会不到 这样的选择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习惯,并可以有目的地建立起自己的一整套日常行为规律,我们的显意识完全有能力训练我们的潜意识。 因此,我们再也不能无意识地任由不良的行为习惯继续下去了,而必须有意识地构建新的日常行为方式。 这便是有目的地去生活。 驾驭你的习惯,和你每天的日常行为,乃至你的生活吧。 让我们再次回顾前面那段 “ 我是谁 ” 的最后几句: 我是谁 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脚下。 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 我是谁。 我 就是习惯。 第五章 从空想家到行动者 [美 ]杰克 霍吉 一个新习惯就可以给我们完全陌生的惊喜。 “A single new habit can awaken within us a stranger totally unknown to us.” —— 圣 ?德克旭贝里( Antoine de SaintExupery),《小王子》的作者 每天都尝试去做一点儿你原本不喜欢的事吧,就当成是对自己的磨练。 “Do something you hate everyday, just for the practice.” —— 约翰 ?马克斯韦尔( John C. Maxwell) 从空想家转变为行动者的第一步至关重要: “ 每天都尝试去做一点儿你原本不喜欢的事。 ” 乍一看,这一建议似乎不合逻辑,不仅有点儿冒傻气,还带着点儿自虐的意味。 然而,我第一次看这句话的时候,便感受到了它所蕴含的智慧。 早起跑步是个苦差事 我是一位长跑爱好者,每天早上我都会做 5公里慢跑。 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我 的晨跑总是坚持着。 其实开始时,情况并不如此。 我曾经十分厌恶早起,每天早晨我都赖在被窝里为起床 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我总是使出吃奶的劲头,才勉强把自己从被窝里拽出来。 真的,你也许会有同感,早上在床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如此让人珍惜,很多次我都又迷迷糊糊地打上几个盹儿。 我也同样不喜欢跑步,尤其是长跑,我觉得它又艰苦又乏味,还会让人腰酸背痛。 因此,早起跑步,对我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那么,我,这个最不可能坚持下去的懒虫,究竟是如何转变成今天的长跑爱好者呢。 答案还是要追溯到我的祖父那番改变了我一生的教诲。 祖父告诉我说,为了成为一位“ 行动者 ” ,一定要做到自律。 他解释道,不论我做什么,也不论我多么努力,如果我不能 做到掌握自己,那么,将永远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 .这便是祖父的 “ 空想家 ” 与“ 行动者 ” 学说的核心思想,即克己自制。 祖父引用他最喜欢的名人马克 ?吐温( Mark Twain)的一句话,来解释如何做到克己自制: “ 关键在于每天去做一点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你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这就是养成自觉习惯的黄金定律。 ” 祖父把这叫做 “ 磨练法则 ” ,并鼓励我说,只要我能够坚持一个月,我一定能把自己改造成行动者。 我听从了祖父的建议,并选定了晨跑这件对身体有好处但对我来说是那么艰苦的差事,开始亲 身实践祖父的 “ 磨练法则 ”。 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苦差事呀。 虽然我知道长跑益处多多,但我仍然讨厌它。 我的身体状况很差劲,从家门口到 40码开外的信箱,往返一趟就让我气喘吁吁了。 我确实是需要某种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可我一定不会选择长跑。 于是,长跑便成了一件不折不扣的,我每天都必须做的不感兴趣的事情。 我的转变非常缓慢。 每天的早起,却只能得到腰酸背痛的奖励,我有时会感到无比的畏惧。 我跑不了几步便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这样子下去,估计 “ 磨练法则 ” 对我很难生效了,我的克己自制的目标也渺茫了起来。 但惟一让我 牢记心中的是,我必须强迫自己坚持一个月。 我做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就开始发生了。 随着身体状况的慢慢变好,跑步逐渐变得轻松起来,起床也变得不再那么艰难了。 月底的时候,跑步这份苦差事似乎不再那么恐怖了,尽管早起仍然有点儿困难,有点儿费劲,但似乎可以克服。 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然,直到我竟然不自觉地渴望晨跑。 这时,我才开始真正感觉到,原来清晨长跑是一种享受。 让我们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只不过是每天早上都爬起床去跑步罢了。 然而,清晨长跑竟成了我的一个习惯,成了我的日常行为的一个部分,我也不用 强迫自己了,每天的晨跑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习惯。 “ 磨练法则 ” 对于培养克己自制的品质至关重要,克己自制则是充分发挥潜能的关键所在。 自我控制并不单是一种非凡的美德,它更是使其他美德焕发光彩的源泉。 “Self mand is not only itself a great virtue, but from it all the other virtues seem to derive their principle luster.” —— 亚当 ?斯密( Adam Smith),经济学家,《国富 论》作者 掌握自己才能掌握一切。 战胜自己才是最完美的胜利。 “If you can win plete mastery over self, you will easily master all else. To。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