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茶色素胶囊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9)-食品饮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平。 其中,中药材出口 26440 万美元,增长 %; 中国管理资讯网 中国管理资讯网 植物提取物出口 13691 万美元,增长 %;中成药及保健品出口8204 万美元,增长 %,中药发展正面临有史以来最好的国际及国内环境。 (四 )本项目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 茶色素胶囊经过十余年的研发试验,全国 29 个省市和部队医院, 20 万余例临床大协作研究,其药理、功效已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认识,具有推广应用的广泛基础。 茶色素胶囊已获得国家专利,列入国家“九五”医药科技攻关计划“ 135 工程”项目及国家基本中药目录、二级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茶色素胶囊问世后,受到国家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也得到国家科技和各种政策的支持,近 几年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的许多客商对茶色素胶囊表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要求大批量定货,本项目具备了实现产业化,做大做强产品的条件。 茶色素胶囊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据统计,我国仅高血压病患者达 亿人,加上患不同程度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保守估计总人数为 2- 3 亿人,假设茶色素胶囊能够占据此类药物 10%的市场份额,按茶色素胶囊的用药方法 (每天 3 粒, 4 周为一疗程,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则国内市场年需求量约为 27 亿粒。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 )正 式实施,伴随着医药行业等相关政策的实施,医药消费将逐渐由医院转向另外的消费终端 —— 零售药店。 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口感良好,服用方便、副作用小,便于携带等特点,适应 中国管理资讯网 中国管理资讯网 当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需要,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防病重于治病的观念正在形成,加上国际市场对中成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的提高,因而本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呈现良好势头。 三、总图运输 (一 )总平面布置方案 按照《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的要求,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本项目厂区进行合理规划,使各功 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流向合理。 厂区在总平面布置上按功能分为四大区域,即行政办公区、生产区、辅助动力区和仓储区。 (二 )道路 工厂内部设 3m 宽车道和 7m 宽双车道,车间引道与各主干道相互连接车间引道宽度与对应的车间大门宽度相同,道路用混凝土路面结构。 (三 )运输 本项目建成后,年总运输总量为 16313 吨 /年,其中运进 9738吨 /年,运出 6575 吨 /年,运输方式可采取供货商送货,销售公司自提或委托专业运输公司包运,也可自购车辆运输。 (四 )绿化 按总平面布置方案,建议厂区内绿化系数为 19%。 四、工艺技术方案 (一 )工艺设计原则 整个工艺设计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 中国管理资讯网 中国管理资讯网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根据先进、成熟、适用、可靠的原则,确定工艺流程并立足于国内先进工艺设备,在严格执行 GMP 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投资和提高整体制药水平。 按照“工艺流程顺畅,合理组织人流、物流”的原则进行工艺布置,设备尽可能安装成可移动性的半固定式,以便于设备的清洗维修。 按照“三同时”的原则,搞好环保,职业安全卫生,节能、节水、消防等设施的设计、施工。 (二 )生产工艺流程 本项目产品的生产包括茶叶的预处理、煮泡、浓缩、干燥及包装,按照药品生产质量要求,在生产工艺上划分成干浸膏提取和茶色素胶囊两个车间,因此,生产工艺流程分为干浸膏提取和茶色素胶囊。 干浸膏提取生产工艺 茶色素胶囊车间生产工艺 茶 叶包 装 入 库检 验成 品喷 雾 干 燥过 滤溶 解半 成 品分 离回 收 酒 精 渣酒 精纯 碱酸纯 碱结 晶中 和过 滤提 取浓 缩氧 化煮 泡 中国管理资讯网 中国管理资讯网 (三 )设备选型 本项目所选设备均为国内市场采购,详见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胶囊车间 (1) 粉碎机组 GF- 300A 套 2 (2) 旋振筛 X2S500 台 4 (3) 热风循环烘箱 CT-Ⅱ 台 2 (4) 三维运动混合机 GH- 1000 台 2 (5) 全自动胶囊充填机 NZP1500 台 6 (6) 全自动铝塑包装机 DGB- 500 台 6 (7) 全自动盒装机 AS120 台 4 (8) 捆扎机 SK- 1A 台 2 2 提取车间 (1) 多功能提取罐 6m3 台 6 (2) 板柜过滤器 BABL- 12M2 台 6 (3) 三效浓缩器 SJN- 2020B 台 6 (4) 茶渣输送机 台 6 (5) 反应釜 台 6 (6) 白流釜 台 2 (7) 板柜过滤器 BABL- 8M2 台 6 (8) 喷雾干燥机 150LPG 台 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