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前景分析(ppt43)-汽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94 博世 1 万向集团 160 德尔福 2 湘火炬 213 电装 7 延锋伟世通 215 江森控制 8 富奥 250 普利斯通 14 联合电子 288 米其林 23 无锡威孚 293 伟世通 30 江阴模塑 328 曼格纳国际 35 戴卡轮毂 336 李尔 57 深圳航盛 356 固特异 100 上海金亭 问题二:边缘化风险和本土化趋势 边缘化风险论 中国威胁论 新形势下的我国零部件结构体系 本土化趋势 本土化的思考 边缘化风险论 行业部分专家和领导在不同的场合都提到了要防止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我在长春零部件年会上曾经这样描述过我国零部件行业的一个现实:外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投资正在发生三个转变,即从参股向控股转变,从合资向独资转变,从占有市场向垄断市场转变。 而外资企业具有技术实力强、规模大、丰富的跨国经营的经验,开发能力强等优势。 而且,外资零部件企业掌控着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拥有为主机厂优先配套的优势,继续享受着中国的部分优惠政策,具备比其他厂家更强的竞争力。 以上论述被有些专家引证为存在边缘化风险的一种解释 边缘化风险就是我国传统概念上的零部件企业有被外资和合资企业挤跨的危险。 换个角度来重新定位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 新产业政策对整车和零部件的不同基调 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基本是一个完全对外开放的市场,今后的零部件行业是一个国际大组合 下一个五年期间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兴旺期,也是原有零部件体系的大变革期,本土化概念更能反映新的零部件体系的特征 边缘化理论的提出是否恰当有待商量,但从积极的角度看,中国的企业要研究化解风险的措施,从如何更好地融入零部件本土化体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目前有许多具备较强竞争能力的中国零部件企业。 他们已经站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进一步作强做大是完全可能的。 汽车零部件本土化趋势的特点 中国汽车零部件 =所有在中国生产的汽车零部件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 =所有在中国注册的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 =所有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生产汽车零部件,为国内整车厂配套,为国内市场提供服务备件,向海外出口OEM和售后备件及服务的零部件产业。 汽车零部件本土化的趋势 =有实力的外国公司来中国独资或寻求合作伙伴合资建厂,为在中国生产的整车配套,为到中国采购的外国厂商供货;在中国的整车合资企业加大在国内采购的配套量。 本土化的结果:改变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面目,外商占据了一块市场,导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分化和重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制造的零部件水平,有利于整车企业的国内采购,有利于中国成为全球采购中心的形成。 但是外商对部分关键件的核心技术的控制和对和价格垄断的局面还将延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化解边缘化风险的积极态度是顺应本土化的趋势,主动参与重组兼并,提升整体合力,而不能指望国家变更政策,对外商投资的限制来保护现存的缺乏竞争力的格局。 这个重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一个凤凰磐孽再生的痛苦过程。 对本土化演变的思考 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必然参与融合到本土化演变的潮流中,重新洗牌定位。 完全独立的中国零部件企业的比重会逐渐下降,企业素质会有所提高,竞争的格局更为严峻 零部件本土化趋势的发展会趋向于增加外商独资,合资的比例,会促进现有零部件企业的重组和变革。 会增加众多小企业目前还赖以生存的艰难程度。 具备开发能力的零部件厂,具备价格优势的零部件厂,具备系统供货,模块供货能力的零部件厂,不管它是什么性质的,一定是今后市场的佼佼者。 谁掌控了核心技术,谁就能垄断关键零部件供货的地位,谁具备了成本和质量的优势,谁就能从全球采购商那里获取相对高附加值产品的利润 全球采购的直接定义就是主机厂在全球寻求能稳定满足其质量和供货期要求的最便宜的产品,今后的零部件产地的属性将会愈来愈淡化。 有实力的中国零部件企业应定位在 “ 世界供应商 ” 的概念上,中国的企业,为世界品牌整车配套,到海外有需求的地方建厂,就地生产配套。 成为世界级零部件企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