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之路(ppt46)-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累计出口 27万辆,仅为上年同期的 2/5,出口额下降 48%。 其中对越南出口 111万美元,同比下降92%。  2020年,重庆所生产的摩托车出口 10辆就有 7辆到越南。 2020年,越南政府为提高本土摩托车的国产化率出台了很多政策,如限制整车的出口,要求国产化率为 5068%方可享受 30%关税优惠。 进口国设置贸易壁垒,出口乏力  2020年 10月 13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发了 《 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 》。 《 通知 》 指出,自 2020年 1月 1日起,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率。 摩托车产品恰在此列,意味着摩托车企业将无利可图。 国家退税率降低 中国摩托车行业 SWOT分析 S(强势) W(劣势) O(机会) T(威胁) S(强势)  1.生产与市场规模大。 随着国内大众消费能力的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未来 10年内摩托车的生产和销售将维持在 1000万辆以上。 国产摩托车一般的使用期限为 7年左右,每年都有大量的旧摩托车淘汰,国内市场的保有量中有半数的摩托车将在 5年内更新。 专家预测:到 2020年国内年产销量可以达到 1500— 2020万辆。  2.产品出售价格低。 中国企业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及原料,生产出成本低廉的摩托车产品,使得市场出售价格具有竞争力。 3.工艺装备水平有所提高。 中国的大型的摩托车生产企业都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测量仪器,逐步达到了国外的先进水平。 4.营销服务网络已初步建成。 几乎所有的经营者都意识到营销渠道的重要性,有些摩托车企业还专门成立销售公司经销自身的产品及配件,并不断完善。 5.生产配套体系逐步完善。 中国的摩托车行业已步入成熟期,有专业的生产厂家和响应的配套厂家,构成中国比较完善的生产配套体系。 W(劣势)  不言而喻,中国是摩托车产销大国,但不是强国,我们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无力去竞争高端市场。 我国摩托车产品开发能力弱,虽有世界一流的设备,却没有水平很高的设计开发人才;虽有名目繁多的车型品种,却始终走不出仿制的怪圈。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规模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 我国摩托车产品非法生产比较普遍,产量过于分散。  2.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可靠性差。 来自中国贸促会的消息称,国内知识产权研发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国内与国外摩托车企业之间,国内摩托车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大量抄袭的现象。 而且尽管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摩托车知名企业都能开发出部分专利产品,但零部件方面取得的进步尚不能说是整体行业的进步。 3.品牌竞争力弱,没有形成世界品牌。 中国摩托车行业第一品牌重庆嘉陵集团品牌价值 ,与日本 “ 四大家族 ” 和美国 “ 哈雷 ” 摩托车品牌的影响力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 O(机会)  政策支持 2020年 9月 17- 20日,中国重庆(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上,马来西亚、缅甸等东盟国家都组成了商业考察团,向占中国摩托车半壁江山的重庆摩托车企业(以下简称重庆摩帮)频抛媚眼,希望它们前去投资设厂。 而在 10月中旬,印度尼西亚的商业考察团也将因同样目的而到重庆。 这些国家为了打动重庆摩帮,都抛出了一个大大的诱饵: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 2020年启动,在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投资设厂,产品出口其他九国,将可享受零关税。  市场空间 据新加坡贸发局统计,新加坡 401万人口中 77%是华人。 本地华人消费心理同我国国内消费者差别不大。 2020年新加坡进口各类摩托车总额约 7300万美元,其中转口约 2500万美元。 虽然日本企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但近年以来,新加坡及周边国家经济衰退,人民有紧缩消费的迹象。 而我国产品价廉物美,正是进军本区域市场的大好时机。 T(威胁)  贸易壁垒 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随着我国摩托车出口量的快速增长,近年将成为国际摩托车市场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