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造景艺术与研究(doc7)-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多的是注意观赏和造园的艺术效果。 在宋朝出现了以花木为主的园林 ,如天王花园子、归仁园、李氏仁丰园。 《洛阳名园记》 [4]中记载归仁园 :“归仁其坊名也 ,园盖尽些一坊 ,广输皆里余。 北有牡丹、芍药数千株 ,中有竹千亩 ,南有桃李弥望” ,说明此园为一个花簇锦绣 ,植物配置种类繁多 ,以花木取胜的园子。 元朝的版图大 ,宗教活动多且复杂 ,寺、观庙宇也很多 ,其中多有建置园林的 ,其中又以位于西湖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景观最美。 当时到过大都的朝鲜人写的《朴通事》 [5]对其有详 尽生动的描写 :“殿前阁后 ,擎天耐寒傲雪苍松 ,也有带雾披烟翠竹 ,诸杂名花奇树不知其数。 ”可见 ,在优美的园林景观中 ,植物的造景作用是必须的。 清朝中叶和清末随着园林的日趋成熟 ,造园时对植物的配置及造景作用 ,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 清代晚中期园林 ,因建筑物增多 ,花木不可能密集种植 ,因此改为同种植物少数植株进行丛植 ,如丛桂之内 ,不以其它花木杂之。 或采用几种花木 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载 少数植株进行群植 ,如在粉墙前面竖以湖石 ,再配置芭蕉、翠竹和其它花木 ,使富于诗情画意 ,或在大树周围用砖石砌成花坛 ,杂莳各种花卉 ,或在漏窗、景窗前配置园林植物 ,使之构成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图画。 尤其在庭园中还运用盆花以弥补永久性灌木景观缺乏变化的不足 ,开花季节 ,选择佳种 ,置于台阶回廊两侧 ,或置于客厅、书斋内 ,使园景更加美丽而又不失季相变化。 纵观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 ,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学会了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许多植物用于园林中创造植物景观 ,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园林文化。 众所周知 ,中国传统园林独树一帜 ,为世界造园史上的艺术瑰宝 [4]。 我国植物造景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 ,重视园林建设 ,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 场经济的建立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运用种种园林植物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建设生态园林 ,改善环境质量 ,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是时代的召唤 ,历史的潮流。 建国以来有很多以植物景观著称的公园 ,如早期的杭州花港观鱼公园 [6],突出“花”和“鱼”的主题 ,全园面积18hm2,草坪就占了 40%左右 ,尤其是雪松草坪区 ,以雪松与广玉兰树群组合为背景 ,构成空阔景面 ,气势豪迈。 还有柳林草坪区与合欢草坪区 ,配植以四时花木。 全园观赏植物共采用 157 个树种 ,以传统名花中牡丹、海棠、樱花为主调。 另外 ,成都望江楼 公园是我国最大的以竹景为主的公园。 植物景观不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