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全球化与中国企业(doc135)-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下载 ) 8 个台子上不应该比印度的企业差。 但尽管这个年会的主题是中国经济,但年会的主角是印度的企业家,这使我感到非常不匹配。 我们中国企业家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走向世界。 承担起这样一个历史的责任。 在这里我还特别想谈一个小故事,国外为什么最后二十名候选人没有中国企业。 我们评委主席告诉我一个故事,说我曾给你们中国一个公司发过邀请,给董事长和总经理每人发了一份问卷,但是董事长和总经理报回来的财务数据都是不一样的,这使我感到非常镇静。 他说我们一个中国的企业领导班子董事长和 总经理之间的沟通居然这么少。 但是我希望这是个别的现象,不代表普遍。 中国能否产生出世界级的企业领袖。 我们首先要问的是什么是企业领袖。 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要理解为什么需要企业领袖。 我们需要企业领袖第一是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当中,芸芸众生,不知所措,所以我们需要有人给我们指明方向,告诉我们应该往那里去。 所以一个企业领袖一定要高瞻远瞩。 我们需要企业领袖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但我们合作中又有冲突,企业中一千个人可能就要有一千个目标。 所以我们需要有人,把不同的个人目标 ,推动成为一个主人成长的目标。 所以一个企业领导人应该有魅力,应该有组织。 我们需要企业领导人是因为世界在不断地变化,新的环境不断地出现,所以我们需要创新才能够适应这个变化,才能够成长,才能够具有竞争力。 所以作为一个企业领袖一定要有创新的素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能力。 但是企业领袖不是一个个人行为,而是一个公司行为。 因此,如果你想成为企业领袖最重要的你要倡导一个可以持续生存、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而不是单单地塑造个人的形象。 在我们国家可以看到,确实有好多的企业领导人,企业家他们花了大量的钱,大量的时间都在塑 造个人的形象而不是企业的竞争力。 我们好多领导人、个人非常有名,但我们的消费者并不知道它的企业究竟在干什么,有没有核心竞争力。 我们每一个企业领导人必须记住,如果历史将来能够记住你,那并不是因为你做人的魅力,而是因为你所创办的事业,这个事业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方式。 或者说你所创立的商业模式,改变了企业运作的方式,使得大量的企业在模仿你。 为了做到这一点,每个企业家都要有一个意识,就是选好接班人。 但我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家都在忙自己的事务,没有想企业要长远发展,要更早地培养好的接班人。 一个优秀接班人不可能靠空降兵,世 界上 99%的优秀企业,接班人都是从低层培养起来的人。 GE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每年都有一个选接班人的制度,联想的经验可能值得好多企业借鉴。 柳总从92年开始,即企业发展只有七、八年的时候就开始选择接班人,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他选了两个接班人,现在也成了掌门人,现在在业界都非常有影响。 我们现在很多企业看起来很红火,但我非常担心,如果他离开了,就像青岛啤酒 (相关 ,行情 )的老总,在 2020年的时候我曾给他颁过奖,但很遗憾心脏病发作了,但是这样的情况每个人都可能发生。 所以要使你的事业持续地发展,我们就应该培养好自己的接班人。 企业领袖是一种团体的行为,不是个体的所为,所以中国能否产生世界级的企业领袖,不是因为单个的英雄,而是整个中国企业家团队是否能够成长。 是否能够在世界 的舞台上传递起来,连起来,打造一个形象。 我们需要合作,有些企业经常盼敌人快快地倒下。 但是如果想,中国企业家那么多人倒下,单个的人太孤单了,也不可能真正成为世界领袖。 在这里企业家有好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点,我想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是一个遵守法律的企业领导人,我们必须看到,我们有好多的企业都是在违法违规下成长起来的。 但是到了今天,我想一定要改变,胸无大志的企业无所谓,但是如果你想成为百年老店,在你离开后,企业仍然存在,你应该是一个守法的企业家。 这就像在美国,如果你只想当一个普通的居民,社会对你的约束很少。 但你 未来想当总统,从十八岁开始,你跟女朋友的交往都要特别注意,否则可能成为别人整你一下的材料。 第二我们要重视信誉。 信誉之所以难是因为注重信誉意味着我们要牺牲好多眼前的利益,如果不牺牲眼前利益都可以有信誉,每个企业都会非常讲信誉。 正因为要牺牲眼前利益,所以重视信誉很困难。 因为有太多的诱惑,我们的产品给客户带来损害,我们可以用各种理由说不是自己的责任,说是经销商的责任或者客户自己的责任。 但是这样下去,有谁还会相信你。 我们应该向国际上大的公司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像强生公司,九十年代初,它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9 的产品太广,被个 别的人偷换药后,引起几人死亡的时候,有技术检验证明这不是产品质量问题,但是强生把所有这个产品回收,损失几亿,但树立了负责任的形象,我们中国的企业应该认真总结。 第三应该尽量地非政治化,中国的企业,要完全非政治化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们的经济仍然处在高度的政府控制之下。 但是跟那些部分政治领导人,拉关系做好自己企业的人,我们提出警告,从历史上看,从全世界的范围看,部分政治化的企业都没有好结果,都不可能持续存在,因为政治老是要变化,但是做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 如果你为了政治而过分地来不断地改变自己企业 的目标,那么这个企业是不可能长期地存在。 我也欣喜地看到,在中国现在已经有了非政治化的条件,我们看到不少的外国公司已经开始把他们的总部由北京迁向上海,这是中国非政治化的非常重要的体现。 但是政治统治经济的时候,首都是经济总部的地方。 如果政治关系弱化,上海这样的地方,可能比北京更适合商业企业的生存,所以这是一个好现象。 第四我们企业家必须讲求社会责任。 我们企业生存是要赚钱的,但是赚钱并不是我们存在的理由,我们要存在是因为我们要为社会创造价值,这种价值好多情况下,可以通过内容表现,一个企业如果老是亏损,就说明 你在社会上没有尽到责任,但是你必须看到,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的社会价值都可以表现为利润,所以企业在讲究利润的同时,要注重你的社会形象、社会责任,包括你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包括你在推动社会教育、文明化、社会信任分析的责任。 这一点也是全世界企业界都强调的一点。 但是我们评价一个企业是否是优秀企业的时候,始终不要忘一点,你是不是一个优秀的公司公民。 如果你不是一个优秀的公司公民你就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企业。 企业领袖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依赖于各方面创造的环境,特别是政府为我们创造的环境。 在这里我要强调我 们的政府依然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政府的责任是什么。 就是为企业家,为企业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稳定、可以预测的法律环境。 这里就必须规范政府的行为,我们必须承认,到目前为止,我们好多政府部门的行为,不是在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而是在不断地改变这个环境,使我们企业家无所适从,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点,有关税收制度的问题。 就我所知,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家是惶惶不可终日的。 他们不仅在想办法在国外办一个绿卡、一个身份证,把资金转到国外。 现在国家在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税收监管,这个政策是非常振奋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仅仅加强监管是不够 的,最重要的是要设计一个合理的税收体制。 如果一个税收体制下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在逃税就说明这个税收体制肯定是有问题的。 我们要设计一个税收体制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就是说富人要纳税,但要调动起生产的积极性,如果富人都不愿意投资,穷人也不会有好的生活。 所以要想损害穷人,最好的办法是杀掉富人。 所以就这个问题,政府比较要向前看。 特别是税收现在实行无限期的追溯,对我们小康社会来看,从向前看的角度是不利的。 如果抓住一个人犯的错不放,他可能犯更大的错误。 一个人意见没有交税,如果你长期追溯,他今天还不敢交税,他今天交税,你如果问他为什么你昨天没有交税,他可能会继续造假,所以这样的制度,对加强税收监管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要提出,政府是不是可以考虑实行一个税收特免。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过去的事既往不咎,因为过去的事是好多的历史条件造成的。 如果我们想想所有的企业都是按照单纯的税率交税的话,没有几个企业可以生存下来,中国也不会有这么方便的经济,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农民能够搬到城里来就业,我们在世界上也不会有这么重要的地位。 所以我们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能不能说从现在开始,你要注意任何人偷税漏税都会严加惩罚,这是我们的企业家,是我们的民营企业 能够放下负担,从现在开始,大胆地为国家做贡献,为国家纳税。 这里我举一个香港的例子,我们知道香港是全世界最廉洁的政府之一,之所以廉洁一方面是政府的工资比较高。 就像刚才柳总讲到高薪是廉洁的必要条件。 高薪刚开始的时候,警察也不配合,甚至罢工,当时召见警署署长,说你们警察以前有问题不追究,现在再有问题一定严惩不贷,从而使香港警察成为世界上最廉洁的警察。 中国的企业家是愿意交税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10 的,我们应该找到一个双赢的办法,只有这样我们中国才有可能真正产生出世界级的企业领袖。 谢谢大家。 TCL 集团总裁李东生先生发言 主持 人:下面掌声有请 TCL 集团总裁李东生先生。 李东生:各位来宾上午好,非常容幸有机会参加这次论坛。 在这里有很多我的老师、前辈。 我把 TCL这几年在全球化经营的一些体会和想法跟各位做一个交流。 我的发言题目是 TCL的全球化之路。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经济全球化首先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 以往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区域经济的格局还是比较明显的。 中国的区域经济和市场界限还是比较清晰的。 但是中国加入 WTO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随着我们对加入 WTO承诺的逐步落实。 我们的市场和产业将会完全开放,整个 中国经济体系将会逐步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当中。 另外也要求中国企业要在经济全球化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资源配制的全球化。 简单来讲,以往中国企业的发展,更多是从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做一个考量和规划,在未来对中国企业特别是一些大的企业,在行业中比较有规模效益的企业,在规划的时候更多要从整个行业的全球市场总资源发展的定位来考量,定位自己发展的规划。 所以加入 WTO在经济层面上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另外一方面的影响可能是超出了企业和经济的范围,但是和企业和经济发展又会有密切关系。 就是加入 WTO,经济 全球化引发了中国经济体制变革和对中国体制变革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反过来又会加速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决策,这一点我觉得从三方面来看,传统产业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企业所处的地位,在传统产业中我们有成本优势,现在在全世界主要市场,低价产品、低端产品基本上都是中国制造。 当然现在我们还没有办法做到品牌的成熟化,这是我们中国企业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但是中国企业成为中低档世界工厂的格局已经形成。 中高端产品这一块正在发展之中。 第二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角色 TCL所处的电子信息产业中,中 国企业初步掌握了制造技术,而且有比较强的管理能力,而且在部分产业中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像彩电今年我们可以达到 800万台,这样的规模在全球来讲肯定是冲入前十名。 而且按照发展的趋势,我们相信在一部分终端产品里,对 TCL来讲,手机、彩电在未来几年要争取进入全球的前五名。 相信其他的中国企业在未来也有更好的机会。 像今天发言的联想的柳总,他们的联想品牌 PC机在亚洲的销售已是第一位,而且依托于这个品牌的其他的产品,也有可能进入前五名的目标。 从发展方向来看,主要有几种模式,一是韩国的模式,就是创造一个品牌,加强驾驭经济的能力,来发展自己的国际级的企业。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韩国的一些大企业,像三星、LG和现代,他们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规模实力,他们已经可以和包括日本企业、美国企业之间竞争。 另外一种模式是台湾模式,比较关注供应链的环节,通过提高规模和效率,加强应用技术的创新能力,形成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不可取代的一个环节。 今天的发言者也有台湾的企业,在业界我们交流比较多,台湾企业在 IT 这个行业里面,在 IT供应链中的地位,在全球产业的地位已经是不可取代的,它的笔记本电脑的产量占全球制造产量的 50%以上。 未来中国企业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我觉得向这两个方向都会有机会,但我在这里强调一点,我个人认为中国必须要有一批第一个模式的企业成长起来,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自己的经营网络,要有自己独立的、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要发展中国自己的世界型企业。 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形成中国强大经济的基础,而强大的经济才能支撑一个强大的中国。 台湾的地域比较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11 小,作为供应链的一个环节是能够生存和发展的。 中国是一个 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要成为一个经济的强国,必须要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 我觉得这才是中国能够成为经济强国的基础。 当然也会 有相当一大批的中国企业会专注于全球行业价值链中扮演某一个环节。 在这一块做得特别大,成为难以取代的一个角色。 在中国的话,有一个产业虽然不大,但是比较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就是和我们比较相近的家电领域的格兰仕,它的微波炉的竞争力达到一些国际大公司都难以动摇它的地位。 所以未来中国企业是有两个发展方向,对一个企业来说,应该选哪个发展方向作为自己主要的发展方向呢。 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决定。 对 TCL来说,我们比较明确,我们要建立一个具有国际能力的世界级企业。 我们要建立自己比较完整的价值链,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创立一个国际品牌。 三、 TCL集团近年拓展国际市场的做法 所以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过往几年 TCL分享国际市场的做法。 我们首先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首先在国内市场建立我们领先的优势,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向海外市场发展。 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比较现实的道路。 因为如果你本身在中国都不能建立一个领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