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doc73-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69 治病求本 .......................................................................................................... 70 扶正祛邪 .......................................................................................................... 71 调整阴阳 .......................................................................................................... 72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 73 第 4 页 共 73 页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 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方法,多以 “ 取类比象 ” 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 因此,中医学 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 整体观念 ,一是 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 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于 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 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 也就是说,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 “ 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 的作用而实现的。 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 包括在这个系统之中。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 每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在认识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状况时,中医学也是首先从整体出 发,将重点放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上,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 一般来说,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 由于脏腑、组织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就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以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 第 5 页 共 73 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治疗局部病变时,也必须从整体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 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 它如 “ 从阴 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 ” (《灵枢 终始》)等等,都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 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 故曰: “ 人与天地相应也 ” (《灵枢 邪客》), “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 (《灵枢 岁露》)。 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被中国 古代学者称为 “ 天人合一 ”。 季节气候以人体的影响: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 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 人体也与之相适应,如: “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 (《灵枢 五癃津液别》),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驰、腠理开、汗多;而秋冬季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的变化。 人体的脉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 许多疾 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如春季常见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季常见燥症,冬季多有伤寒。 在昼夜晨昏的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 白昼为阳,夜晚为阴,人体也是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隆盛,到了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人体休息,恢复精力。 许多疾病的发病时间及引起死亡的时间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如研究表明,五脏衰竭所致死亡的高峰时间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春夏季时期急性心肌梗塞多发生在子时至巳时,而秋冬季,该病的发作多在午时至亥时。 此外据观察,人的脉搏、体温、耗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激素的分泌等,都具有 24 小时的节律变化。 根据中医运气学说,气候有着十二年和六十年的周期性变化,因而人体的发病也会受其影响。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十二年或六十年的变化规律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 11 年或 12 年)有关。 太阳黑子的活动会使太阳光辐射产生周期性变化,并强烈干扰地磁,改变气候,从而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 地域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也有很大不同。 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从致密。 因此每个地区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病。 甚至不同地区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很大的差别。 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家就对此有所认识,在《素问》中就这个问题作了较详尽的论述。 如《素问 五常政大论》说: “ 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 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 „„”。 第 6 页 共 73 页 正是由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对待疾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 因此在对病人作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时,必须注意分析和考虑外在环境与人体情况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有机联系,这就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 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 辨证 ” 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为 “ 施治 ” ,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 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 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 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 “ 病 ” 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 “ 证 ” 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 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 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 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对于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 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 同病异治 ” 或 “ 异病同治 ” 的原则。 “ 同病异治 ” 即对同一疾病 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 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 “ 异病同治 ” 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 比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 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 第 7 页 共 73 页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 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 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 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 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 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 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正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 “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 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 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 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第 8 页 共 73 页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 基本内容 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 阴阳学说被用以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 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 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这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医学的基本特点doc73-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7 CDMA系统中信号、干扰、噪声 比值 符号辨析及关系 密级 confidentiality level 20200920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4页 ,共 7页 Page 4 , Total7 CDMA系统中信号、干扰、噪声 及比值 符号辨析及关系 关 键词 Key words: 摘 要 Abstract: 本文分析了
开发和利用技术的国际合作。 要加强对重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的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和信息引导,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15)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城乡居民生活服务的文化、商贸、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服 务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 以现代物流配送业为龙头,建设区域性专业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大企业,提升特色专业市场,打造会展品牌,培育行业协会,不断满足产业聚集升级对配套服务的需要。 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积极实施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工程,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特别说明: 投保一年内因非意外原因导致重大疾病、全残或身故,只按所交保费(不计息)给付相应保险金; 投保一年以上两年以内因非意外原因导致重大疾病、全残或身故,只按所交保费的。 产品介绍 康盛人生 超级组合 基本 责任 康盛人生 保险责任 特别 责任 三年生存金 70岁祝寿金 保单红利金 自动 垫付 减额交清 保单贷款 健康保障金 身价保障金 意 外 保 险 (销售篇) • A款老少皆宜
8 史晓琦 背景: 中交建设集团 2020年底由原中国港湾建设集团和原中国路桥集团合并而成,中交股份于 2020年 10月重组成立。 主营基础建设、基建设计、疏浚和港口机械制造,其中疏浚业务位列全球第三,港口机械制造业务以订单台数计位列全球首位 已经于去年下半年进入铁路建设市场,将进一步改善整体利润率 12月 8日已完成 H股 IPO,发行定价 ,作为中国第一家整体上市的中国大型基建企业将于
在于增员渠道窄,准增员名单积累不足以及增员技能欠缺几个方面。 项目组以支公 司的需求为出发点,将解决这几个难题作为本项目的切入点。 全面着力,以会议经营、基础管理和技能训练体系为平台,拉动分、支公司各层面人员积极参与到常态招募子项目运作工作中来,逐步养成常态招募的运作习惯。 1)会议经营方面,开好三个会 A、 每周一次创业说明会 通过每周一次创业说明会,检验增员拜访、客户积累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