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开题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电网并联的电压器改为与电网串联的变压器,就成为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Static Syncho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它能实现对线路潮流的快速控制。 把一台 SVG与一台 SSSC的直流侧通过直流电容祸合,就构成了统一潮流控制器 UPFC。 SVG 与 SSSC 既可配合使用也可解藕独立运行。 ( 4)可转换静止补偿器( CSC) 由纽约电力局 NYPA 与 EPRI 专家共同建议,并联合西屋公司和 PTI 合作研究的可转换静止补偿器( CSC)是强功能新型控制器。 正在安装中的美国 Marcy 变电站中的 CSC由多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构成,可同时控制 2 条以上线路潮流(有功、无功)、电压、阻抗和相角,并能实现线路间功率转换。 其实质是一种 UPFC 的多重组 合。 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设计成果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 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 总的组成设计 ( 2) 无功补偿控制器 系统的硬件设计 ( 3) 无功补偿控制器 系统的 软件设计 主要难点: ( 1) 硬件电路抗干扰设计 ( 2) 软件抗干扰设计 关键技术: ( 1) 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 总的组成设计 ( 2) 无功补偿控制器 系统的硬件设计 设计成果的应用价值 电力系统网络元件的阻抗主要是电感性的,因此,为了输送有功功率,就要求送电端和受电端的电压有一相位差,这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可以实 现;而为了输送无功功率,则要求两端电压有一幅值差,这只能在很窄的范围内实现。 不仅大多数网络元件消耗无功功率,大多数负载也需要消耗无功功率。 显然,这些无功功率如果都要由发电机提供并经过长距离传送是不合理的,通常也是不可能的。 合理的方法应是在需要消耗无功功率的地方产生无功功率,即无功补偿。 无功补偿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 1)提高供用电系统及负载的功率因数,降低设备容量,减少功率损耗。 ( 2)稳定受电端及电网的电压,提高供电质量。 在长距离输电线中合适的地点设置动态补偿装置还可以改善输电系统的稳定性,提高输电 能力。 ( 3)在电气化铁道中等三相负载不平衡的场合,通过适当的无功补偿可以平衡三相的有功及无功负载。 我国平均每年因为无功分量过大造成的线损高达 15%左右,折算成线损电量约为1200 亿千瓦时。 假设全国电力网负载总功率因数为 ,采用无功补偿装置将功率因数从 提高到 时,则每年可以降低线损约 240 亿千瓦时。 近年来,随着电网负荷的增加,对无功功率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由于无功功率同有功功率一样,是保证电能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在电力系统中需要进行无功功率补偿,这 对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5 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 ( 1) 2020 年秋季学期第 11 周前 接受毕业设计任务书,学习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有关规定。 ( 2) 2020 年秋季学期第 16 周 阅读指定的参考资料及文献(包括 510 万个印刷符号 与课题或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 )。 ( 3) 2020 年秋季学期第 18 周 完成开题报告、外文翻译初稿。 ( 4) 2020 年秋季学期第 19 周 上交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指导教师批阅。 ( 5) 2020 年春季学期第 1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