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佗医药中药管理表格汇编doc(22页)-医药保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心脾胃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水肿、小便不利 脾虚诸证 心悸,失眠 猪苓 甘淡 平 , 肾膀胱 利水渗湿 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浊,带下 泽泻 甘淡寒, 肾膀胱 利水渗湿,泻热 水肿、小便不利,痰饮,泄泻 湿热带下,淋浊 薏苡仁 甘 淡,微寒 , 脾胃肺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 水肿、小便不利 脾虚泄泻 肺痈,肠痈 湿痹筋脉拘挛 赤小豆 甘,平 , 心小肠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利湿退黄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用于痈 疮肿毒 用于黄疸 * 冬瓜皮 甘微寒, 肺小肠 利水消肿 水肿;暑热烦渴 * 玉米须 甘平, 膀胱肝胆 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1 水肿,小便不利,淋证。 *葫芦 甘平, 肺小肠 利水消肿 面目浮肿,大腹水肿,脚气肿胀。 * 香加皮 辛苦温,有毒,肝肾心 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小便不利, , ,筋骨痿软无力。 *泽漆 辛苦微寒,有毒, 大肠小肠肺 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 ,四肢面目浮肿。 疬,痰核,廯疮。 *蝼蛄 咸寒, 膀胱胃 利 水消肿 ,小便不利, ,癃闭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甘,寒 , 肾肝肺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用于热淋,水肿、小便不利 用于暑湿泄泻 用于目赤肿痛,目暗昏花 用于热痰咳嗽 滑石 甘、淡,寒 , 膀胱胃 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 热淋,石淋 暑热烦渴、湿温初起 收湿敛疮 关木通 苦,寒 , 心小肠膀胱 清热利水通淋, 痛经下乳 用于热淋,脚气肿胀 用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用于血瘀闭经 、乳少 用于湿热痹痛 通草 甘、淡,微寒 , 肺胃膀胱 利尿通淋,下乳 用于湿热淋证 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乳少 瞿麦 苦,寒 , 心小肠膀胱 利尿通淋 用于热淋 扁蓄 苦 微寒 , 膀胱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用于热淋,血淋 用于湿疹阴痒,虫积腹痛 地肤子 苦,寒 , 膀胱 清热利湿,止痒 用于热淋 用于湿疹,风疹,皮肤瘙痒,阴痒 海金沙 甘 寒 , 膀胱小肠 利尿通淋 用于各种淋证 石韦 苦 甘,微寒 , 肺膀胱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热淋,石淋,血淋 肺热咳喘 血热出血证 * 冬葵 甘寒 , 大肠小肠膀胱 利水通淋,下乳,润肠 ,水肿。 ,乳房胀痛。 , 子 通便 灯心草 甘淡 微寒 , 心肺小肠 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热淋 心烦失眠,小儿夜啼 治口舌生疮,咽痛 萆薢 苦 平 脾胃膀胱 利湿浊,祛风湿 用于膏淋、白浊 用于风湿痹证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茵陈 苦 寒 , 脾胃肝胆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用于黄疸 用于湿温,湿疮,湿疹 金钱草 甘、淡,微寒 , 肝胆肾膀胱 除湿退黄,利尿通淋, 解毒 消肿 用于湿热黄疸 用于石淋、热淋 用于痈、 恶疮肿毒、毒蛇咬伤 用治烧伤,烫伤 虎杖 苦,微寒 , 肝胆肺 利胆退黄,清热解毒, 活血祛瘀,祛痰止咳 湿热黄疸淋浊,带下 痈疮肿毒、烧烫伤、毒蛇咬伤 血瘀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癥瘕 肺热咳嗽 * 地耳草 苦平, 肝胆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 ,肠痈,痈疮肿毒, * 垂盆草 甘淡微酸凉, 肝胆小肠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 ,毒蛇咬伤 * 积雪草 苦辛寒, 肝脾肾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湿热黄 疸;痈疮肿毒,中暑腹泻。 利水通淋,活血疗伤 溪黄草 苦,寒 , 肝胆大肠 清热利湿,利湿退黄, 凉血散瘀 用于湿热黄疸,湿热泻痢 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第七章 温里药 凡能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附子 辛、甘,大热;有毒 , 心肾脾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用于亡阳证 用于阳虚证 用于寒痹证 肉桂 辛、甘,热 , 肾脾心肝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用于肾阳虚证 用于寒凝血滞的脘腹冷 痛,寒湿痹痛,胸痹,寒疝腹痛 用于寒凝血滞的痛经,经闭 用于阴疽 干姜 辛,热 , 脾胃心肺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用于脾胃寒证 用于亡阳证 用于寒饮伏肺喘咳 吴茱萸 辛、苦,热;有小毒 , 肝脾胃肾 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 用于寒凝肝脉诸痛 用于呕吐吞酸 用于虚寒泄泻证 丁香 辛,温 , 脾胃肾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用于胃寒呕吐、呃逆 用于脘腹冷痛 用于肾虚阳痿 小茴香 辛,温 , 肝肾脾胃 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少腹冷痛,痛经 用于中寒气滞证 花椒 辛,热 , 脾胃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用于脾胃寒证 用于湿疹瘙痒,阴痒,蛔虫腹痛 高良姜 辛,热 , 脾胃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用于胃寒腹痛 用于胃寒呕吐 *胡椒 辛热, 胃大肠 温中止痛,下气消痰。 , *荜茇 辛热, 胃大肠 温中散寒 脾胃寒证 *荜澄茄 辛温, 脾胃肾膀胱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 ,。 *山柰 辛温, 胃 温中止痛,健胃消食 ,胸膈胀满。 第八章 理气药 凡以疏里气机、消 除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理气药,又谓行气药。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陈皮 辛、苦,温 , 脾肺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用于脾胃气滞证 用于痰湿壅滞证 橘红 辛、苦,温 , 脾肺 散寒、燥湿、利气、 化痰 用于风寒咳嗽候痒痰多 用于食积伤酒, 呕恶痞闷 青皮 苦、辛,温 , 肝胆胃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肝气郁结诸证 食积气滞证 气滞血瘀证 枳实 苦辛 微寒 , 脾胃大肠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食积气滞,脘腹痞满证 痰浊阻滞,胸脘痞满 证 木香 辛苦 温 , 脾胃大肠胆 行气,调中,止痛 脾胃气滞诸证 大肠气滞,泻下后重 肝胆气滞证 香附 辛微苦微甘 平 肝三焦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肝郁气滞诸痛证 月经不调诸证 乌药 辛,温 , 肺脾肾膀胱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寒凝气滞所致胸腹诸痛证 下元虚冷之尿频、遗尿证 沉香 辛、苦,温 , 脾胃肾 行气止痛,降逆止呕,温肾纳气 寒凝气滞之胸腹胀痛证 胃寒呕吐 用于虚喘 檀香 辛,温 , 脾胃肺 理气调中,散寒止痛 寒凝气滞,胃脘冷痛,呕吐食少等证 川楝子 苦,寒;有小毒 , 肝胃小肠膀 胱 行气止痛,疏肝泻热,杀虫疗癣 肝郁化 火,胁肋胀痛之证 虫积腹痛 *荔枝核 辛微苦温, 肝胆 理气止痛,祛寒散结 ,睾丸肿痛。 ,产后腹痛 *佛手 辛苦温, 肝胆胃肺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 玫瑰花 甘、微苦,温 , 肝胃 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用于肝胃不和证 用于气滞血瘀证 用于外伤肿痛 *薤白 辛苦温, 肺心胃大肠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 ,泻痢后重。 *青木香 辛苦微寒, 肝胃 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 ,秽浊内阻之腹痛吐泻, 3.痈疮疔毒,皮肤湿疮,毒蛇咬伤。 大腹皮 辛 微温 脾胃大肠小肠 行气导滞,利水消肿 用于胃肠气滞证 用于水肿,脚气肿痛 *柿蒂 苦平, 胃 降气止呃 1 用于呃逆证 *刀豆 甘温, 胃肾 降气止呃,温肾助阳 , *甘松 辛肝温, 脾胃 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 ,。 单泡含漱治龋齿作痛。 *九香虫 咸温, 肝脾肾 理气止痛,温肾助阳 ,胸胁胀痛。 第九章 消食药 凡以消积导滞、促进消化,治疗饮食积滞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消食药,又谓消导药。 山楂 酸 甘,微温 , 脾胃肝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用于肉食积滞证 用于泻痢腹痛 用于瘀阻肿痛 神曲 甘、辛,温 ,脾胃 消食和胃 用于饮食积滞证 麦芽 甘,平 , 脾胃肝 消食和中,回乳消胀 用于食积不化 用于妇女断乳,乳汁郁积、乳房胀痛 谷芽 甘,平 , 脾胃 消食健胃 用于食积停滞证 莱菔子 辛、甘,平 , 脾胃肺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用于食积气滞证 用于痰盛气喘证 * 鸡矢藤 甘苦微寒, 脾胃肝肺 消食健胃,化 痰止咳,清热解毒,止痛 ,小儿疳积,。 ,咽喉肿痛,疮痈肿毒。 4。 多种痛证 鸡内金 甘,平 , 脾胃小肠膀胱 消食健胃,固精止遗 用于饮食积滞,小儿疳积 用于遗精遗尿 用于结石癥块 第十章 驱虫药 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虫证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使君子 甘,温 , 脾胃 驱虫消积 用于蛔虫证,蛲虫证 用于小儿疳积 苦楝皮 苦,寒;有毒 , 肝脾胃 杀虫,疗癣 用于蛔虫 证、蛲虫、钩虫病 用于 疥癣湿疮 槟榔 苦、辛,温 , 大肠胃 驱虫消积, 行气利水 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 用于食积气滞,泻痢后重,小儿疳积 用于水肿,脚气肿痛 南瓜子 甘 平 , 胃大肠 杀虫 用于绦虫证 鹤草芽 苦涩凉, 肝小肠大肠 杀虫 用于绦虫证 雷丸 苦寒,有小毒, 胃大肠 杀虫 用于绦虫证,钩虫病,蛔虫病 芜荑 辛苦 温 , 脾胃 杀虫,消积 用于虫积腹痛 用于小儿疳积 外用祛湿杀虫止痒 鹤虱 苦辛平,有小毒, 脾胃 杀虫消积 用于虫积腹痛 榧子 甘平, 肺胃大肠 杀虫消积,通便,润肺 , ,。 第十一章 止血药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出血证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大蓟 苦、甘,凉 , 心肝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用于学热出血证 用于热毒疮痈 降血压,利胆退黄 小蓟 苦甘 凉 , 心肝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 用于血热妄行出血证 用于热毒疮痈 地榆 苦、酸, 微寒 , 肝胃大肠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用于各种血热出血证 用于痈疽肿毒 用于水火烫伤,湿疹,皮肤溃烂 槐花 苦 微寒 , 肝大肠 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用于血热出血证 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头痛 侧柏叶 苦 涩,微寒 , 肺肝大肠 凉血止血,祛痰止咳 用于各种出血证 用于咳嗽痰多证 外敷可治丹毒、痄腮等 白茅 根 甘,寒 , 肺胃大肠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用于血热出血证 用于热淋,水肿,小便不利及湿热黄疸 苎麻根 甘,寒 , 心肝 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 用于血热出血证 用于胎漏下血,胎 动不安 用于热毒疮痈,蛇虫咬伤 利尿 荠菜 甘、淡,凉 , 肝胃 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清热理湿 用于血热出血证 用于肝经热甚之头痛目胀,翳障 用于湿热之泻痢,水肿,淋浊 景天三七 甘、微酸,平 , 肝心 化瘀止血,消肿止痛,宁心安神 用于各种出血证 用于跌打损伤 用于惊悸,失眠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三七 甘 微苦 温 , 肝胃 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证 用于跌仆瘀肿疼痛 茜草 苦,寒 , 肝 凉血止血,活血通经 用于血热夹瘀之出血证 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蒲黄 甘微辛 平 , 肝心 化瘀,止血,利尿 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证 用于瘀滞心腹疼痛 用于血淋 五灵脂 苦甘 温 , 肝脾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用于瘀血内阻之出血证 用于瘀血内阻诸痛证 治小儿疳积。金华佗医药中药管理表格汇编doc(22页)-医药保健(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