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61页)-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人均用地 58平方米。 规划 2020 年人口为 3000 人,总用地 公顷,人均用地 平方米。 《云集场规划》 云集场是长寿湖镇的经济次中心,是长寿湖镇的夏橙 基地和主要粮产区之一,是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的山水风景小场镇。 场镇现状建成区面积 公顷,人口 3200 人。 预测到 2020 年常驻人口可发展到 6000 人,场区用地面积为 公顷,人均 平方米。 《双龙镇建设规划》 双龙镇是长寿区重要的粮油及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是以农副产品集散、加工及开采天然气和盐卤矿为主的综合性场镇。 双龙场是双龙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双龙镇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盐卤矿资源,在规划区东南面及南面,既镇区的下风向规划为天然气和盐卤加工业用地,在南面规划为污染较小的木制品和农副产 品加工用地。 双龙镇现已成为幅员面积 ,区域人口为近 4万人的中心集镇。 镇区现有人口 11522 人。 规划城镇总用地 公顷,规划人口为 30000 人。 《邻封镇建设规划》 邻封镇位于长寿区中部偏东方向,距长寿约 25 千米,北面与双龙镇接壤,南面与但渡镇相邻,西靠渡舟镇、东面与长寿湖镇相连。 政府驻地邻封场其东南面紧靠龙溪河,主要为文教、旅游观光区。 该区有较好的天然植被和人文景观,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14 “明清”风情街是旅游观光的一道风景线,位于东面龙溪河上的电站水坝,在雨季有“龙溪飞瀑”可作为旅游景点。 临封镇 域幅员面积 平方千米,人口 37086 人。 规划城镇总用地 公顷,现规划区常驻人口为 2891 人。 其他相关规划 《长寿湖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是国际旅游热线三峡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节点和长寿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景区。 是以山岛湖风光、长寿文化、乡土文化为主要景观特色的旅游度假区。 《长寿湖旅游策划报告》 长寿湖区应抓住近郊休闲、假日旅游这一契机,充分发挥长寿湖山、岛、湖、寺等特色景观,打造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商务会议、水上综合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精品,要强 化长寿湖风景区的定位与特色,夯实旅游基础设施,积极策划高层次的商务会议主题,将长寿湖打造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具有一定影响力和高规格商务会议中心。 争创长寿湖“ AAAA”国家级风景区,将长寿湖建设成为重庆一流的湖泊旅游度假胜地。 编制动因 近年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已成为第三产业中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在发展实现第三步战略的过程中,旅游已日益成为大众生活的必需部分,九五期间国内旅游迅速由 3亿多人次增长到 7亿多人次。 但比照发达国家国内旅游的规模和结构,我国国内旅游仍然具有相当广阔的 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 预测至 2020 年,我国海外游客将占全球国际旅游总人数的%,成为世界最大旅游接待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 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8%,旅游业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 重庆市直辖八年以来,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加强,人均消费水平逐年上升,特别是随着小汽车逐渐走近重庆普通老百姓家庭,人们对周末休闲度假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重庆市政府也在大力建设“都市后花园”以保证重庆优质的人居环境和扩展周末休闲游带来的经济效益。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15 长寿湖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具备敏感的生态条件、丰富的 湖泊景观、良好的人居条件。 在此,编制切实可行的《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能更为有效的保护长寿湖生态环境,挖掘长寿湖的旅游休闲功能,使它能为大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服务。 第二章 发展优劣势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重庆市成为直辖市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带动了长寿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长寿区是联系渝东南和渝东北的枢纽,是重庆通往华中和东部沿海地区桥头堡,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长寿湖则处于重庆市域的几何中心的位置,在方圆150 千米范围内,周围分布着重庆主城区、渝北区、涪陵区、长寿区、垫江县、梁平县等经济 强区和资源大县,集中了重庆市大部分人口,旅游开发具备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 村镇与产业现状分析 长寿湖风景区规划范围涉及 4个场镇,分别是:长寿湖镇、邻封镇、龙河镇以及云集镇。 这些村镇基本上为农业资源村镇,其产业形态多是为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服务农业服务或农副产品加工业;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少,少数村镇具备一定的旅游服务功能。 从长寿区 2020 年的产业经济构成情况来看,其产业经济发展态势概况为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产业的相对重要性逐渐下降 长寿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呈现缓慢增长态势。 由 2020年的 2020年的 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长寿区 GDP 的比重不断下降, 2020 年比上年下降了 个百分点,比 1996 年下降了 12 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在调整优化中成长 第二产业是长寿区 GDP 的主要贡献者, 2020 年实现增加值 亿元,占全区 GDP 总额的 %。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16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第三产业是长寿区发展最快的部门。 2020 年以来。 第三产业平均增长率为11%, 2020 年产出达到 亿元。 第三产业占全区 GDP 比重不断加大, 1996 年仅占 %,2020 年上升到 %。 长 寿区第三产业主要由物流业和旅游业构成。 旅游业将是未来长寿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经济飞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基础设施支撑条件分析 整体而言,长寿湖风景名胜区周边道路交通条件比较成熟,与长寿城区、涪陵区、垫江县等均有较为便捷的交通联系。 因其临近高速公路和长江航线,与重庆主城区、万州等也有较强的辐射关系。 长寿湖风景名胜区周边也具备比较完善的水、电、气的基础设施条件,能够满足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未来的发展需求。 第三章 风景资源评价 景源调查 本次规划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试行稿 )与《风景名 胜区规划规范》 ,对 长寿湖 风景区所辖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周密的普查,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其资源构成如下。 自然景观资源 长寿湖及西部岛群 长寿湖 位于龙溪河中游狮子滩,距城区 公里 ,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湖泊。 湖面面积达 平方千米,呈“ V”字型发散, 长寿湖湖面辽阔,碧波万顷,水中倒影粲然若画,气势极为壮观;若临暮春三秋,浅云遮日,烟波浩渺 ,水天一色,另是一番情趣 ,是目前重庆市最大的湖泊型旅游风景。 湖中岛屿 密布 200 余坐岛屿,景观资源较为丰富的有同心岛、壶梁、瀛洲、方丈、蓬莱、心悦 岛、心印岛、连理岛、天伦岛,岛上 林木葱茏,建有多处园林景点。 湖岸峰丛状山峰以其独特的形态打破了天际山脊一线的单调景观,成为整个风景构成中的远景,是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景观的核心主体部分。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17 龙溪河(跳石瀑布) 龙溪河位于龙河镇境内,源于梁平县天台乡龙马村文家沟,始称小沙河,经垫江县永安乡纳回龙河、桂溪河、经高安至澄溪镇纳卧龙河,继至高垌纳大沙河,水量大增,始称龙溪河,在龙河镇东面绕行通过,流经长度约 8公里,在狮子湾处汇入长寿湖。 龙溪河经长寿区境的狮子滩后,河床悬崖跌落,水流陡险滩多,形成多级瀑布。 总落差达 140余米,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 人头山 人头山位于长寿湖东岸,安顺岛的正南方。 相对高大狭长的山体是长寿湖水道地标性的自然景观特征。 沿湖岩壁陡峭,植被丰富。 相传是由 老寿翁化作的这座大山,被人们称为 “ 人头山 ”。 此一景色被称为 “ 寿翁观瀑 ”。 长寿湖建成后,“ 寿翁观瀑 ” 随之亦变成 “ 寿翁观湖 ”。 寿翁观瀑的传说 的 美妙神奇 为人头山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高峰岛与大坪岛 高峰岛以绿色著称,是景区内现有植被最好岛屿,苍松翠柏、茂林修竹,遮天蔽日, 是天然的氧吧;岛内古迹遗址众多,有映月潭、尼姑庵、古寨门等;高峰岛西北面危崖 高耸、东面则平缓临湖,景色富于变化。 沿岸向内延伸出众多港汊湖湾,环境幽静,气氛恬静。 大坪岛位于高峰岛南部, 面积约 162 公顷 ,是湖区最大岛屿,地形富于变化,岸线上的大滩湾和兴龙湾, 受外界气候变化影响较小,便于开展各项水上体育运动。 安顺岛 安顺岛位于长寿湖外围,距长寿湖大坝码头约 800 米,与浴滨岛,三星岛遥遥相望。 该岛占地约 1000 亩,岛内自然植被良好,森林面积约 300 亩,岛内有常住人口 250 人,岛内四季常绿,花果飘香,风景优美,有三湾三叉,岛上盛产长寿沙田轴、夏橙、脐橙 等水果。 罗山岛 罗山半 岛位于长寿湖腹心,紧邻即将竣工的景区北大门入口广场,北望大坪岛,东南隔湖与人头山半岛相望,面积约 1650 亩。 半岛西高东低,属浅丘地形地貌, 现 有常住人口 175 户共 600 人。 岛上植被葱郁,与湖光相应,空气倾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18 景色宜人。 适合开发植物园、疗养等旅游项目。 林地 林地主要分布在长寿湖东岸万寿与万胜两地,原生植被保存完好,树木种类繁多,例如红枫、盐肤木、乌桕、银杏、桃树等。 这些植物并非珍稀植物,但旅游者在其他地方很难见到这样大的数量,很难有这样深的感受,故为其特有景色。 林地内空气清新,含氧量极高,对人类的身 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价值。 人文景观资源 沙田柚基地 沙田柚基地位于邻封镇,紧临龙溪河畔。 柚林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绿叶飘摆、黄柚镶嵌,景色颇为壮观,其“柚林绿海”与龙溪河的“龙溪画廊”、东林寺的“东林古刹”并称为邻封“三绝”。 长寿湖大坝 长寿湖大坝位于湖面南部边缘, 拦河坝长 1014 米,大坝底宽 98 米、高 52米,顶宽 8 米,受水面 3020 平方公里 ,大坝区内植被覆盖度较高,两端花木扶疏,翠柏成行,两尊石狮雄居坝首;坝中南树林中,建有长寿湖水电纪念亭等景点。 大坝主坝区雄伟壮观,远眺水波浩渺,岛屿星 罗棋布,为长寿湖观景的最佳区域。 坝下湿地是为了泄洪而预留地块,部分地区养鱼所占用,部分已形成特有的草甸景观。 东林寺 东林寺坐落于林峰林场东邻寨,聚场 1公里左右,始建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历经兵火损坏。 明成化十一年( 1475 年)三月和清咸丰三年( 1853 年)八月两次重修。 寺庙以木建筑结构,歇山式屋顶,抬梁式屋架。 庙宇分上、正、下、左、右五殿。 各殿四壁均有斗拱。 上殿中梁题有“咸丰三年八月溯八日重建”字迹,清晰可见。 各殿塑有形态各异的佛像,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正殿高耸、殿前有3 个工艺精湛的石香炉,有石狮分卧两两 旁。 山寨入门右侧有“白马坟”,据传为建庙时白马驮银积劳而死埋葬于此。 今正殿尚存,其他多有破损。 近年来,寺内香火鼎盛,慕名而来的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并筹资新建文殊塔,每年几次法会吸引僧侣和信徒有几万余之多,成为远近闻名宗教活动场所。 此外还有跳石瀑布、黑沟水库等自然景点,基本上处于原生状态。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19 六角亭与周恩来视察长寿塑像群 六角亭位于大 坝中南侧丛林中,亭内石碑镌刻有 1958 年周恩来、李先念、李富春、刘澜波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视察狮子滩大坝的题词。 在其旁边便是 《周总理来到长寿湖》汉白玉群雕 ,记录了这位伟人在长寿湖 所留下的足迹和长寿湖发展的历史。 恐龙化石 在修建狮子滩发电站栏河大坝坝基时,还意外地挖掘出一条长 20 余米,距今已有 6700 余万年的白垩纪末恐龙化石,陈列于重庆市博物馆。 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我国研究古生物活动及其相关的地理、气候、植被等,提供了实物标本和科学依据 ,具有深远的科普教育意义。 湘子山 湘子山寨坐落于长寿湖镇长寿湖畔,传说八仙中,韩湘子来此得名。 寨分大小寨。 小寨头们用石头砌成。 门联题有:谋算何须题霜节;地险自能勇气正。 横联大观。 如门数十步右行,有一巨石,在石中凿有一门,即第二刀寨门,入门上寨 ,有一平台,长约 20 米,平均宽 6 米,台内有一石峰突起,高 12米,直径约2米,大寨与小寨相连形式马鞍。 大寨南边石壁腰间有一室龛宽高各 5米,深 米,龛内有 8 尊办园雕摩崖八仙石像。 赵云寨 位于长寿湖大坝不远处狮子滩口 的 麻竹岩,因其紧靠狮子滩,故又称为狮子寨。 相传赵云寨是三国时期,刘备占领成都建立蜀国后,指派五虎大将之一的赵云在此征战、驻防。 赵云为了抗御外敌、巩固防区,便在麻竹岩上垒石、筑营、建寨,而修建成的山寨。 人们为了纪念赵云在此建寨驻防,便将此寨取名为赵云寨。 登上高耸的赵云寨,但见用条石垒砌的古寨墙 巍峨矗立。 古寨墙上,一棵棵合抱古榕,盘根抱石,苍劲挺拔。 寨内,藤蔓缠绕,树木参天。 置身其间,仿佛当年古战场上驰骋拼杀的吼声又在响起,常山赵子龙(赵云字号)驻防征战的威武英姿又在眼前闪现。 长寿湖水产、柑橘和沙田柚土特产 长寿湖是西南最大的淡水鱼产地之一,以所产鱼类为主要原料各种特色美食更是异彩纷呈。 据统计长寿湖仅鱼的烹饪方法就有 100 多种,以长寿湖独有红鲫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20 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