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教与学互动的探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在“摩擦力”这节课中讲 到 “静摩擦力 的 方向” 时,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缺乏相关感性经验的支持,很难 猜测 两个相对静止而又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接触面间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我初中《科学》教学中教与学互动的探讨 4 选用了两支牙刷 (如图 1) ,将其中一支固定 在讲台上 ,另一只叠放在它的上面,水平方向慢慢推动这支牙刷,让学生观察 刷毛 上发生的变化并开展讨论,就可以明显的看到上下牙刷毛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学生很容易的会想到 是 力的作用 的结果 ,而且, 通过观察牙刷毛的变化方向,来讨论受到静摩擦力的两个物体的受力方向,由此就可以推想上下物体间受到静摩擦力时力的方向是怎样的,之后又做了一个筷子提米的实验 (如图 2) ,让大家来讨论筷子和米所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由此,学生对静摩擦力的方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之后的习题应用中的出错率也会大大降低。 图 1:两支牙刷的实验 图 2:筷子提米 角色扮演中的“互动式教学” “角色扮演”是依据知识内容的体系来组织策划情节,通过角色来展现出真实和想象的事件,进而增加环境的 真实感,刺激学生的感官,塑造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位,陶冶学生享受情趣的互动体验模式。 [7] 例如学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这节时,我安排学生相互合作,进行角色分工扮演来展开 互动教学。 在上课之前,先选出 12位学生组成一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学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 再进行角色分配,分别扮演食物和 11个消化器官。 其余同学在看完表演后进行评价,所以这样一来其他同学也还是要去预习的。 课上,该小组成员的胸前都挂着角色的名称,用自编自导的台词进行表演。 在表演中学生充分的展现了个性与才艺,如在表演中不断的脱去外衣,表示被消化的 状态和学生丰富的表情等。 在表演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掌握了人体消化系统的知识,并了解了各种消化器官在人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而作为观众的其他同学,在给这组同学进行评 论 的同时,也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和寓教于乐的特点。 实验操作中的“互动式教学”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与学生是否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有关,依据心理学统计表明,学生听老师讲解能记住 10%~20%的内容,假如边听边表演交流能记住 70%的内容,而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则能记住 近 90%,这说明学生动手做实验会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掌握得更为牢固。 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发现问题,感受方法,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猜想和结论。 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这节课,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实验的规律,就有必要让学 5 生亲自动手操作一下,找一找像的位置,看看像的大小,形状和性质。 在此过程中,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拓展延伸问题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解决。 如当光屏呈现出倒立缩小的实像时,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那么在光屏上你能找到一 个怎么样的像。 用一块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你在光屏中能找到一个怎样的像。 如果将像上下、前后移动,在光屏中像是如何移动的等。 经过一系列的提问,学生能够将问题迅速转化为实际操作,通过现象的观察,强化理解,加深记忆,并很快的得到了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图 3:凸透镜成像实验 3 互动式教学的问卷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 的 对象是初一 年级 的学生,分别是慈溪市慈吉中学初一( 1)班、( 2)班和 奉化锦屏中学初一( 11)、( 16) 班 共 190位学生。 共发问卷 190份,收回 190份,有效问卷 为 190份。 本次问卷内容 的设计 主要围绕以下 四个维度 进行 :①认知: 针 对互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体现在第 6, 10和 11题上。 ②情感: 针 对互动教学的兴趣和参与 程 度。 体现在第 1题和第 2题上。 ③行为:参与互动教学的 组织 形式 与 方式。 体现在第 3, 4和 7题上。 ④效果:互动教学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体现在第 5,8和 9题上。 问卷的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 对数据进行统计总结后,得出以下的统计表: 认知维度的结果分析 第 6 题: 在科学课堂上,你希望阅读哪些方面的知识。 ( ) A 本节教材的内容 36% B 本节中的小资料或视窗中的内容 53% C 老师布置的阅读 10% D 不想阅读 1% 第 10题: 《火山与地震》这节课你认为可以在讲授的过程中穿插什么样的师生互动。 ( ) 本 题 可 以 多 选 , 也 可 以 写 上 自 己 的 建议:。 初中《科学》教学中教与学互动的探讨 6 A 通过看视频来探究火山成因问题 74% B 通过玩游戏来学地震来临时的逃生方法 77% C 通过摇晃可乐来感受火山喷发 62% D 通过组与组开展竞争来学习和巩固知识 36% 第 11题:在这半个学期的科学课上,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师生互动是 ______。 第 11题为主观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回答。 从第 6题的结果可以明显的发现,学生对于书本中的视窗和小知识比较感兴趣,教师在选择和组织互动教学内容时可以关注这部分知识,适时的将这些知识渗透到重点知识的学习中,比如可以用在创设情境方面,实际操作应用方面使用或借鉴这部分知识,来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兴趣。 从第 10题 的 结果中发现对于本节课要学的重点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凭借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水平加以理解时,学生更希望借助视频播放,构建模型等感性经验来加以支持,帮助新概念的建立。 而在巩固这 部分 概念时 , 更希望通过游戏互动,答题互动等方式来巩固和强化,自然而然的加深印象。 这也就是在 11题中能看到的学生对于课堂教学中互动的反馈。 根据这部分的调查,让我知道要增加互动式教学的有效性,选择和组织教学的内容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出发,并合理设计教学情境加以引导启发,是非常关键的。 情感维度的结果分析 第 1题: 你喜欢在科学课堂上通过相互讨论、展示表演、亲自动手操作尝试等方式来学习科学知识吗。 ( ) A 非常喜欢 54% B 喜欢 27% C 一般 13% D 不喜欢 6% 如果选 D,那你为什么不喜欢。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如果你对这些互动不感兴趣,你希望用什么形式进行互动。 _ 第 2 题: 科学课上,你会参与到相互讨论中去吗。 ( ) A 会,因为不用怕讲错,可以放开思维去讲 49% B 会,因为对这个讨论的内容比较感兴趣 36% C 会,因为是老师让我们讨论 12% D 不会,比较内向,不太喜欢和别人交流 2% 7 E 不会,对这讨论不感兴趣 1% 从第 1题的结果可以明显的发现 ,学生喜欢有互动的课堂,喜欢通过互动的不同方式来参与体验和感受学习的过程,使习得的知识更加的深刻,而且也能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从第 2题得结果可以看出,作为互动教学的一种常用而且重要的方式 —— 讨论,学生是非常喜欢参与进入的,不仅是学生对讨论的内容感兴趣和好奇,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在讨论的氛围中放开自己的思维,进行畅所欲言,产生思维的碰撞。 并且,也逐渐养成能够从多方面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以,一堂课要被学生所喜欢,学生才会踊跃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行为维度的结果分析 第 3题: 在相互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 ,你会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出来。 ( ) A 主动举手发言 25% B 让我们组的代表发言 61% C 保持沉默,听老师来分析 14% 第 4 题: 在科学课堂上,你希望( ) A 老师抛出引导问题,我们自己通过讨论交流来探究知识 36% B 老师和我们一起根据知识的线索一步步来寻找探索知识 49% C 老师讲授给我们,我们认真听讲来学习知识 15% 第 7 题: 你喜欢老师是用什么方式和你进行互动。 ( ) A 讨论 27% B 实验 49% C 小组竞赛 14% D 对话 9% E 其他 (自己填写) 1% 从第 3题的结果可以发现,初中学生虽然既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但是表达能力尚有待提高,所以回答问题时比较拘谨,不太善于主动回答,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在互动教学中更要鼓励学生,启发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帮助者。 从第 4题的结果发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还是略带有依赖性,此时,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不能直接的将答案揭晓,而是要留给学生一初中《科学》教学中教与学互动的探讨 8 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讨论,进行尝试,这样才能充分显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第 7题的结果恰好验证了科学知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通过实验来传递知识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有时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对实验则是一带而过,概念这虽然能够靠之后的习题有所巩固,但是效果是事倍功半的。 因此,在每节新课教学中,要重视实验的地位,并充分发挥好实验的作用。 效果维度的结果分析 第 5 题: 通过实验操作,你最后能得出相关的科学结论吗。 ( ) A 每次都能 18% B 基本上都能 73% C 偶尔能 9% D 基本不能 0% 第 8题: 通过开展相互讨论、展示表演、亲 自动手操作尝试等方式让课堂的气氛变得 ( ) A 几乎全班同学都激情活跃 84% B 和用一般方式的上课氛围一样(就那么几个同学在活跃) 15% C 死气沉沉,积极活跃的人更少了 1% 第 9题: 你觉得 课堂上通过开展相互讨论,展示表演,亲自动手操作尝试等方式学到的科学知识 ( ) A 更有助于自己的理解 95% B 有没有都一样,无所谓 4% C 反而令自己难以理解 1% 第 5题得结果中能看出与上面第 7题得结果具有一定的联系,无论是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也好,还是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实验,都 能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起到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第 7题的结果从侧面角度说明了学生希望一个怎样的学习环境,而互动式教学恰好能营造出这种有效的学习氛围。 第 9题的结果似乎应征了所有的题目的结论和目的, 发现学生通过参与互。初中科学教学中教与学互动的探讨(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