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协同治理专题资料收集整理打包(69页)-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革命者不可能接受协同治理的妥协方案。 再者,协同治理的前提是尊重国家的领土完整。 但是在有领土争端的地方(如巴斯克,苏格兰,科西嘉,魁北克等地),协同治理的思想遇到极其严重的挑战。 按照协同治理的逻辑,有关国家与民族独立运动的代表应当坐下来谈判,在中央集权和国家分裂的两极方案之间寻找中间道路。 由于一般民众很难接受习以为常的领土被重新划分,而极端分离主义分子几乎无不将独立建国作为终极目标,所以协同治理在两者之间几乎无计可施。 最后,协同治理有意推动人类尽快结束 “战 争文化 ”阶段,早日进入 “和平文化 ”阶段。 然而目前,人类并没有放弃将战争作为解决争端的有效手段。 需要和平环境的协同治理无法对付战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 在全球笼罩着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和真伪难辨的反恐战争阴影的今天,无法想象排除暴力手段的协同治理能够代替雷厉风行、敢作敢为的政府;也无法想象民主国家能与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一起实践协同治理倡导的谈判、妥协、共赢的理念。 四 . 小结 确切地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惊讶地,但却是无可争辩地发现,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人类自身,人类的永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处置 他们自己发明的核武器;如何对待他们几百年来疯狂掠夺的大自然;如何应对暗潮汹涌的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如何放弃各种争端,协力应付共同的挑战。 于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有关协同治理的著作和文献就在欧美世界广为传播,先后提出过三个重要的概念:一是旨在建立新型管理方式的 “企业治理 ”( Corporate Governance),它以企业内部权力互动为基础,尤其重视股东与企业领导之间的权力平衡;二是国际金融机构提出的 “善治 ”概念( Good Governance),它要求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实行必要的体制改革,使公共事物 的管理规范化、透明化,具有可预见性;三是以整合国际社会为总体目标的 “全球治理 ”( Global Governance),它首先要在世界多边关系中建立新的调控方式。 尽管协同治理分别在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和多边关系领域提出了共同的原则,但是这个思想至今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发明适合所有国家的模式。 原因可能是协同治理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矛盾的、发展的概念。 它力图建立的不是某种理论体系,而是一套方法。 这套方法或许可以用以下几点来总结: “鉴别问题;联合不同的权能(科学家,工程师,经济学家,执政者,文化问题专家) ;确定不同层次的标准(总原则,基本职责,含成本核算的目标,规章制度,制裁措施);推动保持参与者接触和随时调整目标的进程;建立监督机制。 ”30 正是在方法论的意义上,菲利浦 施米特总结说: “协同治理是一系列广泛的问题和冲 突的调节方法或机制,通过这一方法 /机制,参与者按谈判与合作的规则做出既能使各方满意,又对各方有约束力的决定 ”。 31 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和权力的多极化,协同治理思想的社会实践至少使执政者的态度发生了两个转变。 一方面,国家和政府不再是唯一的决策者,无论对内部事务,还是外部事物,执政者需要考虑其他 社会组织和人士的意见,允许他们正式地或非正式地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并保证集体参与贯穿整个决策过程;另一方面,执政者不仅要放弃独断专行的作风,接受与社会力量平等协商,而且还要将建立在协商、谈判和妥协基础上的共识作为唯一可行的选项。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乌托邦,如果说二十世纪人类最大的乌托邦是马克思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那么它的地位在世纪交替的时候已经被协同治理的思想所取代。 不可否认,协同治理思想的确含有某些乌托邦成分 —— 例如,它要求打破国有和私有的藩篱,取消地方、国家、地区、国际的差异,最终让国家寿终正寝 —— ,因此在实践中必然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现阶段,它只能在具合法权力的主权国家和全球治理的愿景之间寻找平衡,但是这个平衡必然是不稳定的,全球治理也必然是不完善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协同治理的概念有时是描述性的 ——描述一种现实,有时是规范性的 —— 构勒一种趋势,表达一种应然状态。 这种双重性可能构成了理解协同治理这一概念的主要困难。 作为描述性的概念,协同治理指的是所有可变的组织形式,特别是体制内的,还有所有可变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 ……。 但是在规范的意义上,这个概念涉及一种乌托邦,瞄准一种既复杂又和谐,并引导 社会演变的体系。 无论如何,协同治理现在只是这个体系的进展不一,前景不一的整体草案。 这是一个局部的调节过程,已在区域层次产生了整合及标准化的作用。 …… 它是一种实质性的变化,然而,既不是协调一致的,也还不具有普遍性。 ”32 综上所述,我们或许可以给协同治理做这样一个总结:它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所有管理共同利益的机制的统称。 它的任务是更好地发挥这些机制的功能,更好地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以解决人类社会面对的一系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国际化、多极化、多层化的问题。 协同治理本身不是目的,它是处于特殊历史阶段的人类社 会探讨最佳的治理方式,确定不同治理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处理这些关系的合理程序的一种手段。 注释 1 本文所讨论的 “治理 ”概念是法文 gouvernance 和英文 governance 的意译,由于 “治理 ”这个词在汉语中有 “统治 ”和 “管理 ”的涵义,通常指政府行为,所以在多数情况下,我们用 “协同治理 ”的提法来表述这一概念。 据《法语历史辞典》 解释, gouvernance 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十三世纪的法国,意思相当于gouvernement,泛指统治和管理,这两个词的希腊文和拉丁文词源分别是Kubernan 和 gubernare,意思是航行、掌舵 ( Alain Rey [dir.],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fran?aise, Paris, Dictionnaires LE ROBERT, 2020, .)。 按《小罗伯特词典》的解释, gouvernance 一词在十三世纪还特指法国北部阿图瓦( l’Artois)和弗朗德勒( la Flandre)两省的管辖区 ( Alain Rey et Josette ReyDebove [dir.], Le petit Robert 1, Paris, Dictionnaires LE ROBERT, 1989, .)。 中世纪的英国史学家用英语中的对应词 governance 描述封建权力组织形式的特征( Philippe Moreau Defarges, La gouvernance, Que saisje? No. 3676, PUF, 2020, .)。 2 伊拉斯谟( Desiderius Erasmus Roterodamus, 14671536),出生于荷兰的欧洲人文主义者,拉丁文作家,被誉为第一 个自觉的欧洲人和国际主义者。 3 马基雅维里( Nic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意大利政治家,哲学家,作家。 其代表作《君主论》一反古希腊政治哲学的传统,背离政治道德,宣扬以追求强权为目标的实用主义政治思想。 4 参见本文后的参考书目。 5 圣 西蒙( Claude Henri de Rouvroy, Comte de SaintSimon,17601825),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著有《工业家入门》。 6 1987 年联合国的一篇题为《我们所有人的未来》的报告将 “可 持续发展 ”定义为: “满足现时需要,但不影响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 见Christoph Eberhard, “Droit, gouvernance et d233。 veloppement durable”, Revue Interdisciplinaire d’Etudes Juridiques, No. 53, d233。 cembre, 2020. 7 同上。 8 埃德加 莫兰, “超越全球化与发展:社会世界还是帝国世界。 ”,《跨文化对话》第 13 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0,第 8 页。 9 皮 埃尔 卡蓝默,《破碎的民主 —— 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北京,三联书店, 2020,第一章,第 6 页。 10 雅克 泰斯塔, “要让公民参与科研方向的选择 ”,《科技中国》, 2020年 7 月号,第 42 页。 11 皮埃尔 卡蓝默,《破碎的民主 —— 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北京,三联书店, 2020,第一章,第 7 页。 12 Fondation Sciences Citoyennes, “Face 224。 la marchandisation, mettre les sciences en d233。 mocratie”. 13 Sylvain Lavelle, “L’esprit de la gouvernance: La technique, l’233。 thique et la d233。 mocratie”. 14 一译 “良治 ”或 “善政 ”。 15 Philippe Moreau Defarges, La gouvernance, Que saisje? No. 3676, PUF, 2020, . 16 《全球公约》是联合国与五十家跨国公司,工会及非政府组织结成的合作联盟, 2020 年 7 月正式开始运作。 《全球公约》要求入盟者只需作出承诺,但不设监督机构,也不实行制裁。 17 Philippe Moreau Defarges, La gouvernance, Que saisje? No. 3676, PUF, 2020, . 18 1992 年,伦敦经济学院成立了全球治理研究中心, 1995 年全球治理杂志创刊,联合国成立了由二十八位著名人士组成的全球治理委员会。 19 Sylvain Lavelle, “L’esprit de la gouvernance: La technique, l’233。 thique et la d233。 mocratie”. 20 Thomas Mouri232。 s, “La gouvernance: Note de lecture sur l’ouvrage de Philippe Moreau Defarges”. 21 James Rosenau amp。 Ernest Czempiel,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2 皮埃尔 卡蓝默,《破碎的民主 —— 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北京,三联书店, 2020,引言,第 6 页。 23 Maurice Demers, La gouvernance de la gouvernance : Fautil freiner l’engouement ? in Governance : concepts et applications, Corkery Joan (ed.) with IIAS Working Group,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dministrative Studies, 1999, . 24 皮埃尔 卡蓝默,《破碎的民主 —— 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北京,三联书店, 2020,引言,第 7 页。 25 “治理改革讨论与比较研究国际网络 —— 法国夏尔 雷奥波 马耶人类进步基金会的一项建议 ”,《跨文化对话》,第 17 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20,第 49 页。 26 Philippe Moreau Defarges, La gouvernance, Que saisje? No. 3676, PUF, 2020, . 27 Kettl, DeWitt, Dyer, PAR, Mars/Avril 1994. Voir Maurice Demers, La gouvernance de la gouvernance : Fautil freiner l’engouement ? in Governance : concepts et applications, Corkery Joan (ed.) with IIAS Working Group,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dministrative Studies, 1999, . 28 Voir Maurice Demers, La gouvernance de la gouvernance : Fautil freiner l’engouement ? in Governance : concepts et applications, Corkery Joan (ed.) with IIAS Working Group,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dministrative Studies, 1999, . 29 Sylvain Lavelle, “L’esprit de la gouvernance: La technique, l’233。 thique et la d233。 mocratie”.。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