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前期介入与接管验收(35页)-物业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细心查验竣工验收资料,保证资料齐全、准确。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与接管验收 16 2020/9/19 三、竣工验收的种类 隐蔽工程验收 —— 是指被其他工序所隐蔽的部分工程,是在该工程完成后,被下一道工序或工程隐蔽前,所进行的检查验收。 是防止留有质量隐患的重要措施。 单项工程验收 —— 是指工程项目的某个单项工程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具备使用条件,能满足投产要求时的交工验收。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与接管验收 17 2020/9/19 分期验收 —— 是指在一个群体工程中分期分批进行建设工程项目,或个别单位工程在达到使用条件,需要提前动用时进行的验收。 全部工程验收 —— 整个建设项目按设计要求全部落成并达到竣工验收标准时,即可进行全部工程验收。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与接管验收 18 2020/9/19 四、竣工验收的实施 (一)竣工验收的工作程序 —— 详见教材 P74 反复验收 (对存在的问题定出整改期限,整改后再次反复验收,直至全部合格) 意见及时 (物业管理公司在合议时,应及时提出意见) 验收全面 (室内的装修、水电设施;室外的公共部分等) 科学验收 (不单凭眼力和经验,更应增加一些测试仪器、仪表)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与接管验收 19 2020/9/19 (二)竣工验收时需移交的材料 —— 详见书 P7576 (三)竣工验收的依据与标准 —— 详见书 P7677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 《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 》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与接管验收 20 2020/9/19 五、竣工验收后的物业保修 物业质量保修 —— 是指物业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后在保修期限内出现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质量缺陷的应予以修复。 建设部, 2020年 6月 30日, 《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 》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与接管验收 21 2020/9/19 (一)保修的范围和期限 (二)保修责任 —— 详见书 P7778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与接管验收 22 2020/9/19 接管验收及其重要作用 物业接管验收的实施 物业接管验收时的注意事项。物业管理前期介入与接管验收(35页)-物业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元;六级土地每平方米年税额 元。 三、城市房地产税的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财字第 133 号令公布)规定,城市房地产税是对拥有房屋产权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港澳台胞,按照房产原值征收的一税种。 城市房地产税按房产原值计税,税率为 %,对其缴纳的税款给予减征 30%的照顾。 计算公式:年应纳 税额 =房产原值 *税率 *( 130%)。
杂志、社区报刊、社区网站,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区文艺、体育活动,在业主与业主、业主与物管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而融洽的工作关系,增加了彼此间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业主门的居住乐趣; 物业管理公司 将适时地在 举行 一些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社会文化活动,例如节假日的业主联欢、暑期的儿童游泳、书法培训、社会实践等活动以及老年人的休身养心、医疗咨询、旅游观光等活动以及重大节日的特殊活动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8 页 共 18 页 再次感谢客户的好意。 将礼物上交。 11. 当面对客户,忍不住要打哈欠或喷嚏时 切忌在客户面前无所顾忌,直接打哈欠或喷嚏。 应用手、手帕或餐巾纸遮住嘴,侧过脸。 最后应向客户表示抱歉。 12. 客户对你大发脾气、大声叫嚷时 不可与客户对吵或置之不理。 设法使客户平静,再作说明。 答应客户的合理要求。 引导客户离开公共场所至较僻静的地方予以劝说或解释
子放平稳,人不要爬上装饰物,防止人员摔伤。 清洁宣传栏玻璃时,小心划伤手。 HR369 人力资源网 清洁工具不要损伤被清洁物。 第八章 地下雨、污水管井疏通操作标准 一、工作范围:物业管辖区内有地下雨、污水管道和检查井的井底。 二、作业程序: 铁钩打开检查井盖,人下到管段两边检查井的井底。 用长竹片捅管内的粘附物。 用压力水枪冲刷管 道内壁。 用铁铲把粘在检查井内壁的杂物清理干净。
环境绿化 应特别重视对 综合功能 的验收 由开发建设单位和物业管理企业 共同组织验收小组 进行 Page 6 接管验收的基本操作 1. 查验应提交的相关资料 2. 掌握接管验收的标准 3. 现场验收 4. 落实整改 Page 7 新建物业接管验收移交的资料 竣工验收资料: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 技术资料:设施设备的安装
分公司有关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7. 严格维护消防设备、按分公司规定定期进行测试检查,保证设备完好。 二、防火安全“三级”检查制度 1. 一级检查由班组组织实施 ① 每个人每天对本岗位,本地段进行一次火情安全的检查,排除本身能够排除的一般不安全因 素,上报本身不能解决的火情隐患及不安全因素。 ②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及时报告,否则发生事故则由本岗位当班人员负责。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