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黄兴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议书(53页)-医药保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率为千分之 17。 六 、 湖南 医疗资源分布及需求分析 (一)、 湖南 省的卫生资源概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作、生活压力的逐步加大,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医疗卫生服务受到了各级党委、党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湖南医疗卫生服务业正处于稳 步发展之中。 1.医疗服务业资源稳步增长 近年来,湖南省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2020 年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 4150 个,较 2020 年增加 53 个。 其中,医院、卫生院 3229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 137 个,专科疾病防治院 (所、站) 91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 151 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 117 个。 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 万张,与上年基本持平;卫生技术人员 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 万人,注册护士 万人。 湖南卫生资源相对全国来讲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由 2020 年统计数据可知,湖南医疗卫生机构总数是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床位总数是全国的 %,卫生技术人员所占百分比是 %,湖南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以及注册护士也仅占全国的 %,而湖南人口总数占全国的比重为 %。 比较而言,湖南的卫生资源还相对不足,医疗资源增长的空间还比较大 2.医疗服务水平明显上升 “十五 ”以来湖南省继续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调整医疗服务收费价格,适当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价格,县以上医院普遍实行住院病人费用一日一清单制度。 在县以上医院开展的 “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 ”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完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标准,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2020 年统计资料表明,湖南省医 疗机构总体运营良好,总共诊疗人次85823358 人 ,其中门诊、急诊人次 82020914 人,住院人数 3911588人。 3.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自 2020 年新的《湖南省妇女发展规划( 20202020)》和《湖南省儿童发展规划( 20202020)》(以下简称妇儿规划)实施以来,各级加大了医疗、卫生保健经费的投入,医疗卫生保健设施日趋完善,同时加强了各种突发病变事件的应急救助举措,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保障基本得到了落实。 湖南省 “十一五 ”规划明确提出: “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 策,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社保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加强妇女卫生保健工作;改善儿童成长环境,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据 2020 年统计资料显示,全省共有妇幼保健机构 125 个,比 2020年增长 %;病床 4681 张,比 2020 年增加 2545 张,增长 %;医生 7617 人,比 2020 年增加 5688 人,增长 %。 2020 年,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 %,比 2020 年增加 个百分点。 近年来湖南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保健覆盖率继续扩大,到 2020年,湖南有 妇幼保健机构 135 个,较 2020 年增加了 10 个,卫生技术人员 7567 人,基本持平。 4. 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初具成效 截止 2020 年 6 月份,全省共报告 15 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发病 687 人,死亡 3 人。 其中,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 起,占同 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 80%;传染病暴发疫情 13 起,食物中毒 2 起,均已得到有效控制。 我省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整体上来看初具成效。 以艾滋病为例,截至 2020 年 11 月 30 日,我省累计报告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4974 例,其中艾滋病病人 904 例,累计报告死亡 492 例。 2020 年 111 月,全省新报告 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125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 174 例,死亡 151 例。 湖南省艾滋病疫情相对来讲较为严重,艾滋病防治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近几年我省从预防监测、医疗救治、关爱救助、行为干预和宣传教育等各个环节全面加强了防治工作,有效地控制了艾滋病的流行蔓延。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覆盖面不断增加 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2020 年湖南省在长沙、华容、花垣、桂阳、涟源 5 个县市启动了新农合试点,2020 年增加了醴陵、澧县、芷江 、隆回、新田、耒阳、桑植、桃江、湘潭等 9 个试点县市。 截止 2020 年底,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县(市) 43 个,比上年增加 29 个县(市);覆盖农村人口 万人,增加 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 万人,增加 万人。 在政府的主导之下, 2020 年,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县市区在原有 43 个的基础上新增了 56 个,共达到 99 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 81%,覆盖农业人口 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 %。 1 至 6 月份,全省共补助参合农民 万人次,支出 合作医疗费用 万元。 其中,住院医疗补助 万人次, 补助金额 万元,参合农民住院费用人均补助为 元,费用补偿率为 %;住院分娩补助 万人次,补助金额 万元;特殊慢病门诊 万人次,补助金额 万元;体检补助 万人次,补助 万元;其他补助 万人次,补助金额 万元;家庭门诊帐户补助 万人次,补助金额 万元。 全省合作医疗基金运行基本平稳。 但是,各地基金运行效益还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2020 年 16 月,99 个县市区统筹基金使用率为 %,实际住院补助率为 %,人均住院补助为 元,其中 43 个原有实施县市区统筹基金使用率为 %,实际住院补助率为 %,人均住院补助为 元;56 个新增县市区由于其中 24 个县市区兑付工作启动较晚( 4 月 1 日启动),造成统筹基金使用率仅为 %,实际住院补助率为 %,人均住院补助为 元。 原有实施县市区与新增县市区之间基金运行效益差别明显,这直接影响了农村合作医疗的服务质量 6.社区卫生服务初具规模 1997 年,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 1998 年,我省 7 个委办厅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并在长沙市岳麓区启动了试点。 经过几年努力,湖南省 14 个市州已全部完成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的起草工作, 12 个市的 31 个市辖区、 10 个县级市不同程度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 2020 年,全省已批准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7 个,社区服务站 283 个,服务人口 830 万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数比 2020 年增加 了 52%,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人员达到6600 多人,比 2020 年增加近一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原来主要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已转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服务。 一些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儿童保健、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便民服务受到群众欢迎。 长、株、潭三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快,其中岳麓、天心、石峰、雨湖 4 区经国家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考核,被授予 “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 试点城市湘潭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已基本建立。 2020 年该市设立了 19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提供健康教育服务 37 万多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2 万多份,传染病规范报告率 100%,高危孕产妇管理对象 1594 人(无一例死亡),为60 岁老人免费健康体检 5 万多人次,家庭病床建立 1278 张,接受社区服务较 2020 年增长 11 万人次,同种疾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药费用比一级医院降低了 20%左右。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大大解决了社区居民看病难和住院贵的问题。 2020 年 1 月,省卫生厅公布了《湖南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试行 )》,这意味着我省 17 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将免费。 省卫生厅有关领导表示,将按照国家政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 卫生服务由政府免费提供。 在我省各级政府补偿全部到位的情况 下,我省城市居民能免费享受到诸如建家庭健康档案、防治艾滋病、定期测量血压、访视新生儿家庭等 17 项公共卫生服务。 (三) 长沙市 卫生资源状况 卫生事业投入加大,卫生资源总量增加。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尽可能地在财政预算内增加对卫生经费的支付力度,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基本、有效的卫生服务。 2020 年,长沙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的医疗卫生支出为 亿元,比上年增长 %。 医疗卫生基础水平不断提高,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到 2020 年底,全市已建立各类卫生机构 1557 个,共有床位数 万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为 张,分别比上年增长 %、 %和 %;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万人,注册护士 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 %、 %和 %,全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人,其中医生 人,分别比上年增长 %和 %。 医疗服务能力增强。 2020 年全市医疗机构入 院人数、出院人数分别为 万人和 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 %和 %,除诊所以外的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和门诊人次数都超过了 1000 万人次,分别达到 万人次和 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和 %,健康检查人数首次突破 100 万人,达到 万人,比上年增长 %,防病治病的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医疗机构 病床使用率为 %,比上年上升 个百分点;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 日,比上年缩短 日。 城市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 初见成效,到 2020 年底,市区 95%以上的街道建立了卫生服务中心。 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条件正在逐步改善,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有所提高。 2020 年,我市继续在长沙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66 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20 年在全市九个区县(市)全面开展,有 330 万农民参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妇幼保健工作成效显著。 2020 年末,全市 11 家妇幼保健机构拥有病床数 731 张,比上年增长 %,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451 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随着妇幼保健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的稳步发展, 2020 年,全市 新生儿死亡率由上年的 ‟ 下降至 ‟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上年的 ‟ 下降至 ‟ ,孕产妇死亡率由上年的。 (四) 长沙市 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城乡卫生资源差异明显。 长沙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区,而市区卫生资源又主要集中在大医院,县以下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差、技术力量匮乏的情况。 2020 年长沙四县(市)卫生技术人员和床位数分别只占全市的 %和 %,而长沙有63%的人口分布在四县(市)。 农村卫生机构设 施条件较差,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致贫的问题时有 发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制约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不佳。 目前的情况是大医院拥有我市大部分卫生资源,并且由于人们只信任大医院的就医心理,很多人不论是大病还是小病,也不论是疑难病还是常见病,都往大医院就诊,使得我市各大医院长期人满为患。 大医院过多地处理常见病,不仅阻碍了自身医疗效率的提高,而且妨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专科医院等非综合医院经营规模非 常有限,发展不足。 我市医院分为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三类,综合类医院的规模、人员设备、业务量占据了绝对份额,其他非综合医院所占份额非常小。 综合医院的床位数、医生数、诊疗人次数、入院人数分别占全部医院的 %、 %、 %和 %,其他各类医院规模有限,发展相对不足。 城乡居民的人均医疗保健费用逐步增加。 2020 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费为 867 元,比上年增长 %,其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重达到 %;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费为 元,比上年增长 %,其占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重达到 %。 人均医疗保健费支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城乡居民医疗保健的经济负担有所加重。 传染病发病率有所上升。 2020 年,长沙市传染病发病率为,比上年上升了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待加强。 黄兴医院 规划 规划依据 根据 《长沙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长沙市卫生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1)、卫生资源配置及调整工作。 严格实施《长沙市区域卫生规划》,坚持“合理控制总量,重点调整存量,严格审批增量,切实提高质量” 的原则,加强全市范围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宏观规划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县(区)、乡(镇、街)三级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体系。 2)、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 进一步完善“一个机制、六个体系”,重点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卫生监督执法、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体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