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香港上市公司驻内地物业管理机构员工培训教材资料(17页)-物业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地下水反溢,应当暂时将反溢的地下水道能往大厦的入口封闭,并用排水水泵将大厦的积水抽排出大厦外;如水浸来自大厦机管设施的损坏或故障,应当先关闭控制有关故障部位的水闸或供水泵。 5. 4.组织当值人员根据水浸情况,协同工程部采取有效措施,如将电梯开高离开受浸范围、关闭受浸区域的电闸、在水漫延的通道上摆放拦水沙包、疏通排水沟、开启排水泵、用吸水机等,尽可能减少水浸所致的损失。 5. 5.水浸排除后,立即通知清洁公司人员清除积水并清理现场环境,通知工程部查明原因,修复受损的设 施,尽快恢复大厦的正常运作。 5. 6.当值领班、管理员主管填写特发事件报告,写出事件详细经过。 6.停电事故的处理程序 6. 1.接通知大厦将在短时间内停电,应在停电前 10 分钟,用紧急广播通知用户,工程部安排电梯工,提前将电梯停在大厦首层;物业部派管理员提前 10 分钟到达电梯厅维持秩序,阻止客人使用电梯,以免停电期间有客人困梯。 6. 2.未预知的情况下大厦突然发生停电,立即联系工程部,尽快采取措施恢复供电。 6. 3.使用紧急照明, 保证公共地方及主要通道的照明。 6. 4.派管理员到各主要电梯厅及大厦出入口维持秩序。 6. 5.消防监控中心和巡楼保安员密切注视大厦各楼层,以防有人趁机制造治安问题。 6. 6.当值领班、管理员主管填写特发事件报告,写出事情详细经过。 7.业主 /租户单元内发生刑事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处理程序。 7. 1.当值管理员应迅速向当值领班、管理员主管、物业主任、物业经理汇报或向公安部门报案,业主 /租户受侵害的财物投购保险的,由被保人通知承保的保 险公司。 7. 2.当值领班、管理员主管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把整个现场保护起来,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以免破坏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影响证据的收集。 7. 3.抓紧时机向发现人或周围群众了解案件、事故发生发现经过,收集群众的反映和议论,了解更多的情况并认真记录。 7. 4.向到达现场的公安人员认真汇报案件发生情况,协助破案。 7. 5.当值领班、管理员主管填写特发事件报告,写出事情详细经过。 8.抢劫的处理程序 在当值中如遇有公开使用暴力,威迫或其他手段如打、砸、抢、强行掠取公司或业主 /租户财物的犯罪行为时,必须立即按如下程序处理。 8. 1.迅速制止犯罪,设法擒获或召集组织其他人员擒获罪犯,同时向当值领班、管理员主管、物业主任、物业经理报告或公安部门报案。 8. 2.如在楼内发生劫案,应通知大堂管理员留意,严格检查,组织人员进行清查,如罪犯逃走,追不上时,应看清楚犯罪分子的人数、衣着、面貌明显特征、身体特点、所用的交通工具及其型号、品牌、特征等,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公安部门。 8. 3.保护好现场,劫匪遗留凶器、作案工具等不要用手触摸,不要让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如无固定的现场的、无法将劫匪遗留的物品留在原处,要一一收拾起来,交给公安部门处理。 8. 4.访问目击群众收集发生劫案情况,提供给公安部门,同时公安部门未勘查现场或未勘查完毕不能离开。 8. 5.事主或在场如有受伤的,要立即设法将伤者送医院抢救医治,并迅速报告公安部门。 8. 6.当值领班、管理员主管填写特发事件报告,写出事件详细经过。 9.对不执行规定不听劝阻的处理程序 在当值过程中如遇到不登记不出示证件强行进入,强行在不准停车的地方停车,在不该堆放垃圾的地方堆放垃圾等,可按如下程序处理: 9. 1.处理问题时要有礼貌、态度和蔼、说话和气、以理服人。 9. 2.对不停劝阻者,尽量想办法查清其姓名或单位,如实记录下来以便向领导汇报。 9. 3.发生纠纷,管理人员一定要保持冷静,避免争吵。 9. 4.若遇到个别人员蛮横无理,打骂管理人 员,可通知上级领导同此人共同协商妥善处理,若情节严重,报告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9. 5.当值领班、管理员主管填写特发事件报告,写出事件详细经过。 10.对醉酒闹事或精神病人的处理程序 醉酒者或精神病人失去了正常的理智,有些处于不能自控的状态,很容易造成伤害,当值人员应按如下程序处理: 10. 1.进行劝阻或阻拦,让其离开大厦管辖范围。 10. 2.如果熟悉或认识醉酒者或精神病人,应设法立即通知其家人或工作单位,请 他们派人领回,并采取监控和监护措施。 10. 3.若醉酒者或精神病人有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可将其强制送交 公安部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 11.在当值中拾到遗失物品的处理程序 11. 1.群众交来或拾获群众遗失或遗留的物品,都要一一登记清楚,并报告当值保安主任或上级领导。 11. 2.处理拾遗物品,拾遗物品中有证件提供失主的详细地址或电话的,可通知失主前来认领,但要问明情况,如是贵重物品,必须交由部门领导处理。 11. 3.如拾遗 物品是属于违禁品的登记后上报部门、公司领导与公安部门协调处理。 11. 4.对拾遗物品,必须报告部门领导,不得拾物不报、少报或私自挪用,违者重处,情节严重的以贪污论处。 (九)、常见的几种可疑情况及处理措施: 加强巡逻检查是治安防范工作中预防、发现和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而对可疑情况视级别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巡逻工作的重点,以下几种常见可疑情况及处理方法: 1. 可疑情况:在大厦内游荡或借口找人说不出被访人姓名及所在单元和 公司名 称,或接二连三的进去单元内的。 处理方法:密切注意其举动,必要时劝其离开。 2. 可疑情况:发现其身上带有铁棒、刀具、钳子、螺丝刀等工具的。 处理方法:检查其扔带工具的用途,如用途不明的,先约束起来,送公安部门。 3. 可疑情况:携带物品繁多,如电脑、打印机等贵重物品,又无任何证明的(搬家有管理处放行条的除外)。 处理方法:暂时将人、物扣留,待其出具可靠证明后放行,如无任何证明,即通知部门领导或公安部门审查。 4. 可疑情况:在偏避、隐蔽处清理皮包或钱包的 处理方法:立即设法拦截,询问证实,如属盗窃、抢劫财物的,报告部门领导 或送交公安部门处理。 5. 可疑情况:单车、摩托车无牌、无证行驶、无钢印、有耗损痕迹的,或将未开锁的单车背走或提走的 处理方法:当即扣留人、车,待查明后方行。 6. 可疑情况:遇到保安即转身远离或逃跑的人。 处理问题:设法阻截(用对讲机向各岗位通告及当值保安主任报告)擒获。 7. 可疑情况:低价出售物品与实际价值相差较大的。 处理方法:暂扣留人、物,查明情况后放行。 8. 可疑情况:三五成群,鬼鬼祟祟。 处理方法:密切监视,将情况报告上级领导。 9. 可疑情况:长时间一个人留在单元里面不离开的。 处理方法:上前询问,非本大厦业主 /租户劝 其离开,如有做案嫌疑要详细盘查。 10. 可疑情况:发现天台隔热层、消火栓内等隐蔽地方放有刀具、钳子、 铁棒等工具。 处理方法:不动隐蔽的工具,采取伏击的方法,监视作案者的行动,发现作案,将其擒获。 (十)、消防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