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金型制造公司模具验收报告(doc)-五金塑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4 顶杆是否上下串动。 检验项目 序号 标准 合格 可接受 不可接受 顶出复位、抽插芯、取件 35 制品顶出时易跟着斜顶走,顶杆上是否加槽或蚀纹,并不影响制品外 观。 36 有推板顶出的情况,顶杆是否为延迟顶出,防止顶白。 37 回程杆端面平整,无点焊,胚头底部无垫垫片、点焊。 38 斜顶在模架上的避空孔是否因太大影响外观。 39 固定在顶杆上的顶块是否可靠固定,四周非成型部分应加工 35度的斜度,下部周边倒角。 40 制品是否利于机械手取件。 41 三板模在机械手取料把时,限位拉杆是否布置在模具 安装方向的两侧,防止限位拉杆与机械手干涉,或在模架外加拉板。 42 三板模水口板是否导向滑动顺利,水口板易拉开。 43 对于油路加工在模架上的模具,是否将油路内的铁屑吹干净,防止损 坏设备的液压系统。 44 油路、气道是否顺畅,并且液压顶出复位到位。 45 用机械手取件,导柱是否影响机械手取件。 46 自制模架是否有一个导柱采取 OFFSET偏置,防止装错。 47 导套底部是否加排气口,以便将导柱进入导套时形成的封闭空腔的空 气排出。 48 定 位销安装不能有间隙。 冷却 1 冷却水道是否充分、畅通,符合图纸要求。 2 密封是否可靠,无漏水,易于检修,水嘴安装时缠生料带。 3 试模前是否进行通水试验,进水压力为 4Mpa,通水 5分钟。 4 放置密封圈的密封槽是否按相关企业标准加工尺寸和形状,并开设在 模架上。 5 密封圈安放时是否涂抹黄油,安放后高出模架面。 6 水道隔水片是否采用不易受腐蚀的材料,一般用黄铜片。 7 前、后模是否采用集中运水方式。 一般浇注系统(不含热流道) 1 浇口套内主流道表面是否抛光至▽。 2 浇道是否抛光至▽ 320#油石。 3 三板模分浇道出在前模板背面的部分截面是否为梯形或圆形。 4 三板模在水口板上断料把,浇道入口直径是否小于¢ 3,球头处有凹进水口板的一个深 3mm的台阶。 5 球头拉料杆是否可靠固定,可以压在定位圈下面,可以用无头螺丝固 定,也可以用压板压住。 6 顶板和水口板间是否有 1012mm左右开距。 7 水口板和前模板之间的开距是否适于取料把,一般情况下,开距 =料把长度247。 2025,且大于 120mm以上。 8 三板模前模板限位是否用限位拉杆。 9 浇口、流道是否按图纸尺寸用机床( CNC、铣床、 EDM)加工,不允许手工甩打磨机加工。 10 点浇口浇口处是否按浇口规范加工。 11 点浇口处前模有一小凸起,后模相应有一凹坑。 12 分流道前端是否有一段延长部分作为冷料穴。 检验项目 序号 标准 合格 可接受 不可接受 一般浇注系统(不含热流道) 13 拉 料杆 Z形倒扣是否圆滑过渡。 14 分型面上的分流道是否表面为圆形,前后模无错位。 15 出在顶杆上的潜伏式浇口是否存在表面收缩。 16 透明制品冷料穴的直径、深度是否符合设计标准。 17 料把是否易于去除,制品外观面无浇口痕迹,制品有装配处无残余料 把。 18 弯钩潜伏式浇口,两部分镶块是否进行氮化处理,硬度 HV700。 热流道系统 1 热流道接线布局是否合理,易于检修,接线有线号并一一对应。 2 是否进行安全测试,以免发生漏电等安全事故。 3 温控柜及热喷咀、集流板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4 主浇口套是否用螺纹与集流板连接,底面平面接触密封,四周烧焊密 封。 5 集流板与加热板或加热棒是否接触良好,加热板用螺丝或螺柱固定,表面贴合良好不闪缝,加热棒与集流板不大于 的配合间隙( h7/g6),便于更换、维修。 6 是否采用 J型热电偶并与温控表对应。某金型制造公司模具验收报告(doc)-五金塑胶(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