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医药产业链规划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68页)-医药保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产业在整个生物产业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 生物医药学科内容广泛,最具有形成新兴产业的显著特征。 生 物医药技术与人的生存关系最密切,最有希望率先突破,也最容易形成产业化。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无论是对于加快医药工业发展,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还是对于丰富生物产业内涵,促进生物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 XX县医药产业继续保持优势地位的需要。 XX县是 XX市乃至 XX省重要的医药工业基地,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品牌影响力,在全国都处于优势的位置。 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医药市场也面临重新洗牌。 如果 XX联合制药 医药产业还固守传统,不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很可 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落伍,要保住医药产业的优势地位,必须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化 开发是改造传统产业的需要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我国传统中药产业,不仅能建立起我国自己的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体系,开发出高效、长效、低毒、优质的现代 生物医药 ,调整产品结构,而且能够提高我国医药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降低高速增长的医疗卫生费用,增强出口创汇。 另外,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天然药物资源,有组织地开展中药材的人工种植,还可以在保证中药材质量和来源的同时,为农民开辟一条致富之路,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生物医药 现代化与产业开发是发展提高 医药 学术水平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健康观念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卫生保健要求的提高,要求医药卫生事业要突破传统,不断创新; 生物医药 现代化是其自身发展之必然,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生物医药 如不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其生存空间将受到威胁。 由于目前 生物医药 的现代发展 滞后于 生物医药 现代化发展,所以 生物医药 现代化的项目的实施,必将推动和促进 医药 学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生物医药 产业现代化与产业开发是我国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 国民的医药消费水平也将有急速的增长,因此医药产业也将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我们只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提高我国 医药 产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开发生产出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符合国际认可的标准规范的现代中药,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使 医药 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市场经济的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 生物医药 的特殊性,如原料的地域性、 组成的复杂性等,更加之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缺乏科学的、严格的工艺操作参数及系统的量化指标,致使中 医药 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难于推向国际 市场。 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中,中国仅占其中的 3%左右,且大部分为原料药、半成品、保健品。 相反,日本、南韩以中国药方为基础开发的汉方制剂,其原料亦大部分源于中国,但因重视技术研究与开发,其产品却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这无疑对我国 医药 产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另外, 生物医药 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制约着中医药 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的发展,制约着创新药物和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 医药 创新药物的开发和研究。 在我国实现中 医药 现代化,对确立中医药在世界医学的地位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 3章 规划实施条件 区位条件 项目区概况 XX 县位于 XX 西北部。 面积 1822 平方公里,耕地 1758601 亩,人口 1481757 人,非农业人口 117056 人,辖 24 个镇, 7 个乡, 772 个村委会, 25 个居委会, 3757 个自然村。 地处东径 115176。 25′ — 115176。 55′,北纬 33176。 04′ — 33176。 35′之间。 南北长约 53 公里,东西宽约 60 公里。 市区位于市域的最南部颍河与漯阜铁路之间,南距 XX 市 35 公里,北距亳州市 75 公里,东距涡阳县城 66 公里,西距界首市 27 公里。 区内地势平坦,自然坡降很小,市区地面标高在 ~ 之间(黄海高程),东北略 高,西南略低。 自然 条件 地形:境内全是平原坡地,河间地貌较低洼,全县西北略高,海拔最高处为 米,东南略低,海拔最低处为 米,自然坡降 1:7000至 1:10000。 气象: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太阳辐射总量年均 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年均 小时,年均气温 ℃,大于 0℃的活动积温年均 ℃,大于 10℃的活动积温年均 ℃。 年无霜期平均 215 天,降雨量年均 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 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年极端最高气 温 ℃,极端最 低气温- ℃;平均湿度 73%;冰冻深度 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次之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水文:全年平均降雨量 820~ 950 毫米。 境内主要河流有颍河、谷河、黑茨河、界洪新河 ( 人工河 ) 、西淝河,均属淮河水系,其中茨河流域面积最大,占全县总面积的 54%。 该地区为松散岩系孔隙水分布区,含水层颗粒较细,厚度较大,坡度平缓,水量丰富,水质优良,埋藏浅,便于开发利用。 土壤:土壤分砂礓黑土和潮土两大类,以砂礓黑土为主,占耕地面积的 %,其次为黄潮土。 生物:生物资源种 类繁多,以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为主,出产香椿、樱桃、金针菜,有“三宝”之称;种植业主要包括麦类、豆类、杂粮、油料、薄荷、药材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林业主要有桐、椿、杨、桑、槐、榆等树木;畜牧业以养殖大牲畜、猪、羊、兔、家禽等为主;水产业以鱼类为主。 矿产资源:县境北部发现有石油和天然气蕴藏。 交通 XX 地理位置重要,交通发达,铁路、公路、水运条件好。 现已形成公、铁、水综合运输网络,京(北京)九(九龙)铁路从县域东部穿江,过境长 33 公里,设有三堂、二郎、三塔 3 个火车站。 漯(河)阜(阳)铁路经县城从县域西南部 穿过,过境长 34 公里,设有城关镇、旧县、税镇、界牌 4 个 火 车站。 过境公路有 105 国道(北京-广州)自北向南横 贯全县。 境内长 50 公里。 308 省道从县境穿过,境内长 50 公里。 内河航运有颍河、茨河,颍河枯水期通行 100 吨,洪水期通行 500 吨,沿河设有 35 个码头。 经济状况 2020 年,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GDP)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三次产业比例由 2020 年的 35: : 调整为 ::, 实现了二产首超一产的历史性突破。 资源条件 XX 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农业种植呈粮、经、饲三元结构,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尤其是薄荷,年种植面积稳定在 25万亩左右,薄荷油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以上,油质特佳,素有“ 亚洲薄荷在中国,中国薄荷在 XX” 的美誉。 中药材主要品种有桔梗、板兰根、白术、白芍、党参、牡丹、药菊等,均以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中外,其中桔梗更是远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成为全国桔梗生产加工三大集散 地之一。 XX 又是椿城樱乡, XX 椿芽、樱桃清时即为贡品,在国外也久负盛名。 地下蕴藏的石油、煤炭、高碘矿泉水等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经地矿部、卫生部鉴定,均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XX 工业城乡并举,门类齐全。 医药、化工、纺织、食品、塑料、建 材、机械、造纸、香料、木材加工等是全县工业中的支柱行业。 以加工、出口薄荷油、木线条、撕膜绳、中药材、筛网、人畜毛发等产品的一批乡镇企业正在蓬勃发展。 XX 商贸活跃,市场繁荣。 尼龙绳、木装饰条、薄荷油、中药材、红芋三粉、毛发、筛网等众多的专业市场日益壮大,辐射全国。 医药商业与新兴的医 药工业相互促进,形成了发展势头强劲的医药经济,成为带动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的 “ 龙头 ”。 地质条件 地质状况 XXXX 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北郊,处于颍河的半怀抱之中,使得原河漫滩较为发育,造成 XX 县城工程地质特征较为复杂,大体分为四个区: Ⅰ 区:旧城以北、以西。 上部粉土较薄,一般 1— 2m,再向被渐灭。 其粉土以下的粘土层,土质较密实,承载力一般大于 200kPa。 Ⅱ 区:老城区。 上部分为素填土,局部为杂填土或淤泥,厚度在2— 4m。 大部分素填土无固结,土质强度较差,承载力在 70— 90kPa 间,局部小于 70kPa。 Ⅲ 区:老城区以南至颍河,细阳路与国泰路之间的地段。 该区为黄泛冲积土复杂,表现为粉土与淤泥质粉土互存,镜湖古暗滨处为淤泥粉质粘土,厚度一般在 3— 4m,镜湖古暗滨处厚达 12m 左右,其土质松软,承载力一般都小于 90kPa。 Ⅳ 区:以上区域外地段。 大多数是颍河河漫滩冲击面形成的粉土,厚度在 4m 左右,其密实性相对较好,承载力在 120— 140kPa 之间。 以上区域中, Ⅰ 、 Ⅳ 区相对较安全,而 Ⅱ 、 Ⅲ 区及护城河周围地段可能在强地震时出现沉陷。 XXXX 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北郊,旧城以北,位于 Ⅰ 区,地质状况良好。 地震灾害分析 XX 县位于周口坳陷的东部,淮南至许昌断裂带的中段,区内均为第四纪浮土,厚度达 600— 800m,土质疏松。 东西走向有 XX— 五河断裂带、南北走向的亳州淮滨断裂带和东南、西北走向的阜颍断裂带从 XX 城郊交叉穿过。 另有近东西走向的原墙断裂带距项目区约 18km,南北走向的王老人断裂带距项目区约 29km,东西走向的明龙山断裂带距项目区约22 公里。 以上断裂带中, XX 五河断裂带和明龙山断裂带属控制性断裂带,历史上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和多次发生有感地震,其他断裂带也曾发生有感地震,因此,项目区属小地震多发区。 据《 XX 地震目录》和《 XX 县志》记载: 1598 年到 1993 年共发生过 14 次地震,其中 级以上的 11 次, 3 级 2 次。 凤台地震波及 XX 烈度 度一次。 因与 XX 涡阳两个地震烈度 7 度区相邻,有发生烈度 7度地震的可能性。 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 年度)划定该地区属于地震烈度 6 度地区。 第 4章 生物医药发展状况 国外 生物 医药发展现状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人类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各种形式的新药研究、开发和生产以来,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便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以年均近 30%的速度高速增长。 美国 ( 1)发展 现状 到 20 世纪末,美国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中 51%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在全球 500 强大公司的前 50 位中,生物制药企业有 13 家,其资本利润率接近 20%,远高于信息产业。 美国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较早的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无论是在研究水平和投资强度、还是在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上,美国均领先于世界。 美国拥有世界上约一半的生物技术公司和一半的生物技术专利;美国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产品市场的90%以上。 英国生物医药 发展现状 及特点 ( 1)发展现状 英国生物技术产业的科学基础是其他欧洲国家无法 比拟的 , 在这一领域 , 英国已经获得了 20 多个诺贝尔奖。 DNA 结构及单克隆抗体构造的发现 DNA 指纹印的发明 , 以及抗体工程的进展等发明创造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英国在人类基因测序 ( 英国是人类 基因组计划的重要参与者 , 承担了 1/3 的测序工作。 剑桥桑格中心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克隆技术 ( 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 “ 多莉”就诞生在英国 ) 以及基因治疗等方面都有不俗表现。 英国生物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伦敦 、 牛津 、 剑桥、爱丁堡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集的地区。 目前仍屠欧洲第一 , 全球第二 ( 仅次于美国 )从业人员有 万多 人 , 年销售额约 40 亿英镑 , 生物制药是该产业中的强项。 目前 , 涉及这一产业的公司除了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国公司 Zeneca Glaxo Welle 和 SmithKlihe Beacham 之外还有约 250 多家较小的独立公司 , 且每星期约有一家新的生物技术公司诞生 , 数量约占欧洲同类公司的 1/4。 ( 2)发展特点 在英国 , 凡是受益于生物技术的部门,如制药农业、食品与饮料业、化工和环境技术工业都是最成功、最具活力和最宦创新的。 这些部门雇佣的工人超过 175 万 , 约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10%。 英国生物技术得以发展的基础是它散 布在大学、研究委员会研究机构、医学慈善团体实验室、政府研究机构和临床医学设施的生物科学研究基地 , 这是英国的强大实力之一。 英国现拥有约 270 家专业生物技术公司,雇佣了 万名员工,其中很多人直接来自生物科学研究基地。 德国生物医药 发展现状 及特点 ( 1)生物医药 发展现状 截止 2020 年底 , 德国生物技术领 域从业人员为 34408 人 , 较之 2020 年增长 35%, 企业数增长 10%, 低于此前高速膨胀阶段的增长速度,说明该行业已进入整合,巩固阶段。 据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 2020 年 5 月发表的报告指出 , 2020 年德国生物 技术行业销售额 达 30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