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终稿公示中山市汇恒照明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2014 2017 年 )》 的相关要求。 本 项目 对于 注塑 产 生 的 有 机 废 气 , 由于注塑 机周 边工件需要及时转移 、 人员进出频密等 , 无法对车间进行密闭处理 , 项目在每 台注塑机处设置圆形集气罩收集 , 经有效收集 + U V 光解 + 活性炭吸附 处理 , 经 15m 排气筒排放 , 治理效率可达到 80%。 对 于 擦拭 、 封胶工序 所 产 生 的 有 机 废 气 , 由于 酒精擦拭与封胶工序车间 , 人员出入 、 货物周转频繁 , 无法对车间进行密闭处理 , 本项目 对 于 封 胶工序产生有机废气和擦拭工序产生有机废气 经 集气 罩 收 集 通 过 1 5 米 高 的 排 气 筒 排 放 , ; 本项 目使用少量酒精用于工件擦拭用途 , 不属于涂料 、 油墨 、 胶粘剂用途 , 不涉及的涂料 、 油墨 、 胶粘剂的管理。 灌封胶挥发份 ≤ 2% , 为 低 V O C s 胶 粘 剂 ,达 到 上 述 要 求。 《 中 山 市 差 别 化环 保 准入 促 进 区 域 协 调发 展 实施 细 则 》 中 第 六条 “ 加强 特 别 区 域 控 制 , 守 住生态红线 ” 要求 : 7① 生态红线管理制度。 将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划定的严格控制区和中山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发区纳入生态红线进行严格管理 , 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 红线范围内禁止建设任何有污染物排放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项目 ; 除文化自然遗产保护 、 森林防火 、 应急救援 、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及必要的旅游 、 交通 、 电网 、 通 讯等基础设施外 , 原则上不得在生态红线区域内建设基础设施工程。 ② 水环境保护制度。 要严格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制度 ,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 、改建 、 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 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 、 改建 、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供水通道 、 岐江 河水环境生态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严禁新建排污口。 ③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禁止在生态严格控制区从事所有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无关的开发活动。 禁止在五桂山从事不利于生态保护的开发活动 , 严格限制村镇建设 、 工业开发规模在水源涵养区 、 水土保持区和海 岸生态防护带等生态功能区实施限制开发 , 严 格限制可能危害生态功能的产业发展。 本项目位于中山市小榄镇祥丰北路 30 号 , 不 属于中山市生态红线管理范围 , 项目选址不属于中山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 不属于中山市生态严格控制区。 因此 , 本项目的建设与 《 中山市差别化环保准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细则 》 相符。 4 、 中山 市涉挥 发性 有机 物项 目环保 准入 管理规 定的 相符性 分析 本项目主要从事 L E D 筒灯 、 L E D 天花灯 、 L E D 导轨灯的生产 , 本项目主要为五金加工工艺 ,本项目位于中山市小榄镇祥丰北路 30 号 , 不在主城区范围内。 本项目主要从事 L E D 筒灯 、 L E D 天花灯 、 L ED 导轨灯的生产 , 本项目 对于 注塑 产 生 的 有 机废 气 , 由于注塑机周边 工件需要及时转移 、 人员进出频密等 , 无法对车间进行密闭处理 , 项目在每台注塑机处设置圆形集气罩收集 , 经 有效收 集 + U V 光解 + 活性炭吸 附处理 , 经 15m 排气筒排放。 由于废气产生浓度较低 , “ U V 光解 + 活性炭吸 附处理 ” 治理效率达到 80%。 对 于 封胶工序产生有机 废气和擦拭工序产生有机废气 , 由于酒精擦拭与封胶工序车间 , 人员出入 、 货物周转频繁 , 无法对车间进行密闭处理 , 本项目本项目 对 于 擦拭 、 封胶工序工序 所 产 生的 有 机 废 气 经 集 气 罩 收 集 通 过 1 5 米 高 的 排 气 筒 排 放 ; 本项目使用少量酒精用于工件擦拭用途 , 不属于涂料 、 油墨 、 胶粘剂用途 , 不涉及的涂料 、油墨 、 胶粘剂的管理。 灌封胶挥发份 ≤2% , 为 低 V O C s 胶 粘 剂。 符 合 《 中山市涉挥发性 有机物项 目环保准入管理规定 》 要 求。 8与该项 目有关的原有污染 情况及主要环境问 题 : 本项目位于中山市小榄镇祥丰北路 30 号 , 项 目东面为祥丰村居民 , 南面为祥丰村居民 , 西面为五金厂 、 北面为商铺。 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污染源为项目和周围多家厂企 , 在其生产期间产生的 “ 三废 ” 以及道路的汽车尾气 、 噪声等。 9建 设项 目所 在地 自然 环境 社会 环境 简况 自然环 境简况 ( 地形 、 地 貌 、 气候 、 气象 、 水文 、 植被 、 生物 多样性等 ): 1 、 地质 、 地貌 及水 文情 况 中山市地质发展历史悠久 , 地壳变动频繁 , 地 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中坳陷 ,中山位于此坳陷中增城至台山隆断束的西南段。 地形以平原为主 , 地势中部高亢 , 四周平坦 ,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五桂山 、 竹嵩岭等山脉突屹于市中南部 , 五桂山主峰海拔 531米 , 为全市最高峰。 地 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 、 丘陵 、 台地和珠江口 的冲积平原 、 海滩组成。 其中低山 、 丘陵 、 台地占全境面积的 24% , 一般海拔为 10 ~ 200 米 , 土壤类型为赤红壤。 平原和滩涂占全境面积的 68% , 一般海拔为 0. 5 ~ 1 米 , 其中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基水地 ,滩涂广泛分布有滨海盐渍沼泽土及滨海沙土。 2 、 气候 、 气象 中山市地处低纬 , 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 ,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 气候特征为光热充足 、雨量充沛 、 干湿分明。 市境太阳高度角大 , 全年境内各地均有 2 次太阳直射 , 太阳辐射能量丰富。 总辐射量以 7 月最多 , 达 51 焦耳 /平方厘米 ; 2 月最少 , 仅 焦耳 /平方厘米。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小时 , 占年可照时数的 42%。 年最多日照时数为 小时( 1955 年 ), 占年可照时数的 54 分 % ; 年最少日照时数为 小时 ( 1961 年 ), 占年可照时数的 33%。 终年气温较高 , 历年平均为 ℃ , 月平均气温以 1 月 最低 , 为 ℃ , 7月最高 , 达 ℃。 极端最高气温 ℃ ( 1980 年 7 月 10 日 ) , 极端最低气温 ℃ ( 195 5年 1 月 12 日 )。 濒临 南海 , 夏季风带来大量水汽 , 成为降水的主要来源 ,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 毫米。 影响全市的灾害性天气有台风 、 霜冻 、 低温阴雨 、 寒露风和暴雨。 常 年 主 导 风向 东 北 偏 北 , 静 风 频 率 2 7 %。 3 、 土壤 、 植被 区域土 壤类 型主 要分为 两大类 : 运 积土 和自成 土。 运 积土 主要 分布在 平原阶 地上 ; 自成土是在 当地 基岩和 变质 岩上直 接发 育而成 的 , 为赤红 壤。 中山的 地质 发展历 史悠 久 , 地 壳变动频繁 , 但地层分布 比较简单 , 富矿地层缺乏 , 现已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产仅有花岗岩石料 、沙料和 耐火 黏土。 其中 石料主 要是 黑云母 花岗 岩 、 黑 云母 二长花 岗岩 和花岗 闪长 岩 , 广 泛分布于市内的低山 、 丘陵和台地 , 以五桂山和竹嵩岭储量最为丰富 ; 沙料以中粗粒石英砂为主 ,主要分布于市内东部龙穴 、 下沙一带沿海地区 ; 耐火黏土主要分布于火炬开发区濠头村附近。 中山大 中型 兽类的 主要 活动场 所分 布于五 桂山 低山丘 陵和 白水林 山高 丘陵地 区 , 现存的 经济动物主 要有 小灵猫 、 食 蟹獴 、 豹猫 、 南狐 、 穿 山甲 、 板齿 鼠和各 种鸟 类 、 蛇 类等 ; 平原 地区以爬行 类 、 两栖类 、 鸟 类和鼠 类为 主 ; 水 生动 物有 鱼 类 、 甲壳类 和多 种贝类。 植 被代表 类型 1 0 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 , 植被主要种类有 610 多种 , 隶属于 1 05 科 358 属 , 森林覆 盖率为 %。 4. 水文 河流面积占全境的 8% , 西江下游的西海水道 、 磨刀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市西部边界 , 由磨刀门出南海 ; 北江下游的洪奇沥水道自西北向东南经过市东北边界由洪奇门出珠江口。 其间汊道纵横交错 , 其中小榄水道 、 鸡鸦水道横贯市北半部 , 汇入横门水道由横门出珠江口。 水系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部分 , 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响 , 具典型河口区特色。 项目纳污河道为横琴海 , 起 始于 海洲迳口 , 终止于小榄镇乐丰村 , 全长为 公里 , 为Ⅳ 类水区。 1 1 环 境质 量状 况 1 、 空气 环境质 量现 状 ( 1 ) 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引用 《 中山市 2018 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 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 表 6 区 域空气 质量 现状 评价 表 污染物 年评价指标 现状浓度 / ( 181。 g / m3) 标准值 / ( 181。 g / m3) 占标率 / % 达标情况 年平均质量浓度 9 60 15 达标 S O2 百分位数日平均 17 150 1 达标 年平均质 量浓度 32 40 80 达标 N 02 百分位数日平均 79 80 达标 年平均质量浓度 45 70 达标 P M1 0 百分位数日平均 79 150 达标 年平均质量浓度 30 35 达标 P M2 . 5 百分位数日平均 58 75 达标 O3 8h 平均质量浓度 165 160 不达标 C O 百分位数日平均 1 100 4000 达标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 , 所在评价区域为不达标区域。 ( 2 ) 评价项目所在区域污染物环境 质量现状 ① 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 执行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 B 3095- 2012 ) 中 的 二 级 标 准。 引用 《 中山市 2018 年 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日均值数据公报 》 中距离本项目最近的小榄镇监测站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 表 7 基本 污染 物环境质 量现 状 监测点坐标 / m 点位名称 X Y 污染物 年评价 指标 评价标 准 / ( 181。 g/ m3) 现状浓 度 /( 181。 g/ m3) 最大浓 度占标率 / % 超标频率 / % 达标情况 中山 小榄镇 SO2 年平均 值 60 9 / / 达标 1 2 年平均 值 40 41 / / 不达标 N 02 24 小 时均 值第 9 8 百分位数 浓度 值 80 90 不 达标 年平均 值 70 57 / / 达标 PM10 24 小 时均 值第 9 5 百分位数 浓度 值 150 1 13 126 达标 年平均 值 35 30 / / 达标 PM2. 5 24 小 时均 值第 9 5 百分位数 浓度 值 75 69 161 达标 O3 日最大 8 小时 滑动 平均值 的 90 百分 位数浓度值 160 173 1 不达标 镇监测站 C O 24 小 时均 值第 9 5 百分位数 浓度 值 4000 1300 0 达标 评价项目所在区域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引用 《 中山市 2018 年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日均值数据公报 》 中小榄镇监测站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 二氧化硫的年平均值及 24 小 时均值第 98 百分位数浓度值 、 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值及 24 小时均值第 95 百分位数浓度值 、 细颗粒物的年平均值和 24 小时均值第 95 百分位数浓度值 、 一氧化碳 日 24 小时均值第 95 百分位数浓度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 B 3095 20 12 ) 二级标表 , 氮氧化物的年平均值和 24 小时均值第 98 百分位数浓度值 、 臭氧日最大 8 小 时滑动平均值的 90 百分位数浓度值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 B 3095 20 12 ) 二级标准。 ② 其 他 污 染 物 环境质量 现状 T V O C 的质量现状参照 广州市恒力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 《 中山市小榄镇长实汽车修配厂新建项目 》 的监测数据 , 监测时间为 2019 年 3 月 1 1 日 ~3 月 17 日 , 连续采样 7 天 , T V O C的 8 小时均值需至少连续采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