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8页)-石油化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人员氨中毒,应急处理人员在穿戴好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的情况下,应至少两作业,迅速将中毒者救离泄漏区。 急救 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三) 火灾、爆炸事故 现场 处置方案 大多数火灾都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在生产过程中,初起火灾 的发现和扑救,意义重大。 生产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一旦发现火情,根据火势大小应果断采取措施;如果是小火,应使用就近配备的一定数量的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 2020 版制造业企业管理大全》内容更丰富、查 看更轻松、利用更便利、价格更实惠、购买更放心。 电话: 02568698690,68698693 手机: 15895950966 : 961531377 376977591 616843241 8 灭火器材及时扑灭(干粉灭火器:拉掉插消,压下压把对准火源喷出);如果火势不能扑灭,火势扩展速度快不能有效控制(或发生大火)时,应立即 拨打消防 报警 电话 119报警 , 并通知 应急救援指挥部。 视情况尽量 扑救,为专业消防队伍赶到现场扑救赢得时间。 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停车处理。 发生爆炸事故时,当班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应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无人员受伤时,采取自救,可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氧气呼吸器、滤毒罐等)或逆风脱离现场;有人员受伤时,采取互救,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氧气呼吸器、滤毒罐等)协助受伤人员逆风脱离现场,脱离现场后必要采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向 应急救援指挥部 、消防队报警。 七、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事故发生后,现场当班负责人或到达现场的指挥人员作为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若指挥不在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作为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 撤离方式:事故现场人员向上风或侧向风方向转移,指定专门人员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逐一清点人数。 在疏散和撤离的路线上设立 哨位,指明方向,人员不要在低洼处滞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如有没有及时撤离人员,应指派配戴适宜防护装备的抢险队员两人进入现场搜寻,并实施救助。 当事故威胁到周边地区的群众时,要及时向当地政府部门或上级应急救援中心求援,由公安、民政部门、街道组织抽调力量负责组织实施。 撤离路线描述:依据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化学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 2020 版制造业企业管理大全》内容更丰富、查 看更轻松、利用更便利、价格更实惠、购买更放心。 电话: 02568698690,68698693 手机: 15895950966 : 961531377 376977591 616843241 9 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当时的风向等气象情况确定撤离路线。 非事故原发点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 现场指挥人员,根据事故可能扩大的范围和当时气象条件,抢险进展情况及预计延展 趋势,综合分析判断,对可能涉及的生产装置决定是否紧急停车和疏散人员,并向他们通报这一决定。 防止引起恐慌或引发派生事故。 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的疏散 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特性和事故的涉及或影响范围,由总指挥决定是否需要向周边地区发布信息,并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如给政府部门决定对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进行疏散时,立即组织广播车辆和专业人员协助公安及其他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进行动员和疏导,使周边区域的人员安全疏散。 八、危险区的隔离 危险区设定依据、初始危险区域设定的一般原则:根据事故原发点泄漏危 险化学品(易燃或可燃物质及有毒物质)的危害特性,危及或影响的半径进行确定,一般以地面建筑物或道路作为间隔参照物。 事故现场隔离方法:在事故发生后,在确定的隔离范围内拉红绳,并在明显的路段标明警示标志; 隔离措施:现场在主要进出点需要有人把守,禁止与事故处理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进入现场的有关人员,禁止携带手机、 BP机和火种,禁止穿易产生静电的衣物进入现场。 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交通 在事故报警发生后,根据需要对厂区和周边区域的相关道路进行交通管制,在相关路口设治安人员疏导交通。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 2020 版制造业企业管理大全》内容更丰富、查 看更轻松、利用更便利、价格更实惠、购买更放心。 电话: 02568698690,68698693 手机: 15895950966 : 961531377 376977591 616843241 10 九、检测,抢险,救援及 控制措施 检测方法: ( 1)有毒有害气体和可燃气体的快速检测仪进行现场检测 ( 2)化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人员、采样人员应同抢险救援人员同样,配戴个人防护用品,一人检测或取样、专人监护,直至完成检测或采样工作并离开危险区。 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对人员的防护和监护 ( 1)在有毒场所,抢险救援人员要从上风向或侧风向逼近现场,在有火现场禁止使用能打出火花的工具;在有高温、火焰和烟雾的场所,要近可能保持低体位逼近火源。 ( 2)需切断毒物或可燃物源头(即泄漏点)时,可采取关闭阀门、打卡子堵漏、堵漏剂堵漏,打塞堵漏等 有效办法。 ( 3)危险物质泄漏点无法封堵时,要及时将发生事故的设备、管道中的危险物质,强制导入同类设备、容器中,以减少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 ( 4)向泄漏点喷水雾或可中和吸收危险化学品的溶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