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监理大纲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规范的施工工艺来保证每一道工序的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六)、外观质量控制 工程外观质量是影响优良工程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场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监理人员、指挥部检查人员都要严格控制工程外观质量,凡是外观不合格、不规范的要进行返工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处理,使任何一个分项工程的外观达到“平、直、顺、美”的要求;但处理措施和时间必 20 须经监理和业主同意,严禁擅自处理。 (七)、工 序质量控制 任何一道工序完工后,承包人首先按要求对各项技术质量指标(包括平面位置、纵断高程、几何尺寸、质量指标、外观质量、地质情况等)进行自检,检测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填报《工程质量检验申请批复单》。 监理工程师对工序质量进行现场复核,使用监理专用控制点对各技术质量指标进行测量校核,确认承包人的自检无误,各项技术质量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方能签认批准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上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通过对每一道工序的严格检验把关,保证分项工程的质量。 (八)、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某一分项工程完工后, 承包人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07198的规定进行自检评定,基本要求符合规定,外观鉴定达到要求,质量保证资料完整齐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优良时,将《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员利用监理专用控制点,对各项指标进行现场测量检验校校,查对《现场工程质量检验表》,确认无误后给予签证;如发现工程质量不合格或质量问题时(包括外观质量),要及时向高监汇报,组织承包人进行复查、研究处理措施;如遇有争议问题,须报告指挥部进行协调处理。 (九)、中间交工质量控制 某一分 项工程完工后承包人要按规定进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各项技术质量指标满足规定,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优良时,向监理工程师填报《中间交工证书》。 167。 路基土石方 (一)、土方路基(挖方) 21 使用监理专用控制点抽检测量承包人的施工放样开挖线。 废弃方的堆放地点应由承包人、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三方共同核实,按照运距最短,符合环保、水保规定的原则确定。 当边坡高度大于 10 米时,开挖高度达到 5 米进行一次边坡控制测量,及时修整边坡,使其坡比符合设计,坡面平整顺适。 边坡经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防护工程施。 挖方路段的弯沉值 和路床以下 30 厘米范围的压实度必须达到技术规范要求。 对高边坡必须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其稳定性。 (二)、土方路基(填方) 使用监理专用控制点抽检测量承包人的施放样填方坡脚线按照设计宽度每侧加宽 0. 5 米的压实宽度进行放线施工。 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质量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进行填前处理、填挖结合部处理。 土方路堤填筑应选用质量指标符合规定的土作为填料,从底到顶插杆拉线分层填筑压实,任意一层的松铺厚度不得大于 30 厘米,压实厚度不大于 25 厘米,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15 厘米;在接近最佳含水量(177。 2% )的状态下进行碾压,压实度整层全厚度检测,每一层的检测评定结果符合标准规定;超高横坡采用先填后挖法,即整幅填至外测高度后,再按照设计横被挖低内侧。 每填高 1 米进行一次中线和高程测量控制,确保压实宽度符合设计宽每侧加 50 厘米的规定和平均压实层厚度不超 25 厘米的规定。 填方填至路床高度为止,当填至路床高度后,检测平面位置、纵断高程符合规定,即开始进行清削边坡,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按设计 22 施工边坡防护工程。 边坡比符合设计,坡面平整顺适,护脚坡顶、涵洞帽石、八字墙、一字墙全部清除外露,坡脚以外的废止清理整 平,涵洞进出口清理干净。 填方路基在正式填筑前须进行试验路段填筑,施工方法和检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方能正式施工。 (三)、石方路基(挖方) 使用监理专用控制点抽检测量承包人的施工放样开挖线。 爆破方案应合理设计,严禁超爆。 因超爆引起的边放松动坍塌所增加的工程数量,不给予承认,由承包人完全负责。 边坡高度大于 10 米时,开挖高度达到 5 米进行一次控制测量,清理悬石,采用光面爆破清理边坡,使边坡坡比符合设计,坡面平整顺适。 (四)、石方路基(填方) 当填石路基压实度无法使用灌砂法进行检 测的,使用碾压遍数和弯沉值检测控制压实质量,填写《填石路基施工工艺检验记录》,但必须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 填石路堤在填筑前必须按填土路堤的规定进行施工放样和填前处理。 填石路堤应采用人工逐层摆放,大石垫底,大面向下,小面向上,细料嵌逢,表面平整;层厚不得超过 0. 5 米,最大粒径不超过 35 厘米;使用 12 吨以上振动压路机碾压 10 遍以上。 填石路堤边坡坡比符合设计,坡面外观须达到干砌片石标准。 填石路堤在正式填筑前须进行试验路段填筑,施工方法和检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方能正式施工。 167。 特殊路基 (一)、冻土路基 处治 23 冻胀路基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调查、核对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法,采取合理有效的抗冻措施。 冻胀路基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冻害状况,发现冻胀、软弹、变形、纵向横向裂缝及翻浆等病害时应及时处理。 路基填挖交界过渡段基底,根据填、挖段不同的冻胀量进行处理,使挖方终点的冻胀量和填方段的冻胀量基本一致。 路基填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路床填料宜优先选择矿渣、炉渣、粉煤灰、砂、砂砾石及碎石等抗冻稳定性较好的材料。 2 路床或上路堤采用粉土、粘土填筑时,可按设计要求使用石灰、水泥、土壤固 化剂等单独或混合进行稳定处理,填料的改善或处理应根据路基抗冻胀性能要求,结合填料性质经试验确定。 3 冻土、非透水性过湿土不得直接填筑下路堤。 挖方段路基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路床换填 : 1)路床地基土挖除、换填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应分层开挖,一般宜从外侧向内侧挖掘,最后一层应从内向外挖掘。 3)使用粗颗粒填料换填时,填料应均匀,小于 的含量应不大于5%; 4)采用石灰、水泥对填料进行改性处理时,应掺拌均匀,改性剂的剂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经试验确定。 5)换填应分层填筑,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 2 排水 : 1)施工前应完成截水沟,填筑拦水埂,填平坡顶的冲沟、水坑。 2)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阻止边界外的水流入路基中;应保持排水沟通畅, 24 将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 3)填挖交界段应设置过渡边沟。 4)在路基开挖面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及时施工地下排水构造物,尽快形成各式沟、管、井、涵等,组成完整、有效的排水系统,严禁路基完成后才进行地下排水构造物施工。 石质挖方、零填路段不宜超挖。 超挖或清除软层后的凸凹面,严禁用挖方料和未经稳定处理的混合料回填,岩面凸出部分应凿除,超挖的坑槽及岩石凹面可用贫水泥混凝土浇注,混凝 土最小厚度应大于 80mm。 非全冻路堤在冻深范围内的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冻深范围内的填土严禁混杂,冻胀性质不同的土,应分层填筑;同一类土的填筑,总厚度不宜小于 600mm;抗冻性强的土应填在高层位。 2 同一层土的含水量应基本一致,允许偏差为 2 个百分点。 3 施工期间每层土顶面应设置不小于 %的排水横坡。 全冻路堤施工前,应在路堤两侧先完成排水沟或边沟,应结合永久排水设计完成渗沟、渗井等地下排水设施。 (二)、 泥石流、滑坡和崩塌不良地质 现象 的 防治措施 : 泥石流: 当线路必须通过时,应 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线路应避免直穿堆积扇,可以在沟上设桥通过。 采用桥梁跨越时,桥梁跨径宜大勿小,净 空宜高勿低,基础宜深勿浅,安全系数宜偏大一些,这是由于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受到气候 、地形等条件的影响,冲淤变化幅度较大,不易作出准确的估算。 必须满足泥石流集中排泄 固体物质的要求,既要考虑淤积问题,又要考虑冲刷问题。 确定桥梁孔径时,除考虑设计流 量外,还应考虑泥石流的阵流特征,应有足够的净空和跨径,保证泥石流能顺利通过。 桥位 应选择在沟道 25 顺直、沟床稳定处,并应尽量与沟床正交,不应把桥位设在沟床纵坡由陡变缓 的变坡点附近。 同时采用排导沟、急流槽、导流堤等措施将泥石流顺利排走,以防止掩埋道 路,堵塞桥涵。 另外四处规模较小的泥石流地段,线路可在堆积扇通过,但要分段设桥和采取排洪、导流、 拦截等措施。 可以采用桥梁、涵洞、引水路面、明硐等方式跨越泥石流。 当设计涵洞时,应 留有足够的净空,并留足抗冲蚀的顶板厚度。 同时,应做好水土保持。 对一些规模小的泥石 流还可采取滞流措施,即在泥石流沟中修筑低矮的拦挡坝,拦蓄部分泥砂石块,减弱泥石流 的规模和对公路的影响。 滑坡: 1)清除滑坡体:对于一些无向上及两侧发展可能的 小型滑坡 ,可考虑将整个滑坡体挖除; 2)排水:在滑坡体上缘及两侧设置截水沟 ,截排地表水流; 3)卸荷 (减重 ):对推动式滑坡,在上部主滑地段挖除地表已滑动面被松动的土层,减轻荷载 ,减小其滑动力,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设计抗滑工程: ①抗滑挡土墙:设置在滑坡体前缘,以增加滑坡前缘的抗滑力。 ②抗滑桩:适用于深层滑坡。 一般设置在滑坡体前缘,布置一排或数排。 抗滑桩的平面位置 、间距和排列等取决于滑体的密实程度、含水情况、滑坡推力大小及施工条件等因素。 对于 浅层或中厚层滑坡,应采用钢筋砼钻 26 孔桩;对于大型 滑坡,宜采用大截面的挖孔桩,采用分 排间隔设桩或与抗滑挡土墙结合的形成。 抗滑桩的桩距应为桩径的 2~ 4 倍,桩的锚固深度应通过计算确定。 ③锚杆支护:对于顺层滑坡,可采用锚杆加固,阻止岩层沿斜坡滑动。 锚杆长度应根据地层 情况和锚杆的抗拔力决定。 一般情况下,锚杆宜穿过滑动面进入完整岩石一定深度。 锚杆的 锚固长度不得小于 3m,宜为 4~ 10m。 崩塌: 1)清除坡面危岩; 2)坡面加固:如坡面喷浆、抹面、砌石铺盖等以防止岩石风化;灌浆、勾缝、镶嵌、锚栓以 恢复和增强岩体的完整性; 3)拦截防御:修筑落石 平台、落石网、拦石堤、拦石墙; 4)调整水流:修筑截水沟、堵塞裂缝、封底加固附近的灌溉引水渠等,防止水流大量渗入岩 体而恶化斜坡的稳定性。 5)锚杆喷射混凝土护坡:对有软弱结构面而易引起崩塌的高边坡,可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 护坡,防止软弱结构面的张开和扩大。 167。 防、排水工程 (一)、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 检查管节的混凝土强度报告和浇筑外观,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有蜂窝、麻面、孔洞、裂纹的管节严禁使用。 按设计要求认真密封接头,严防管节漏水。 地下管道在覆盖之前,必须进行观场工程质量检验和分项工程质 量检验评定,未经监理工程师检 27 验签证严禁覆盖。 有通水条件的应进行通水试验,检查管道是否有漏水现象。 (二)、浆砌排水沟、边沟 按设计进行基础开挖,监理工程师须对基础开挖进行工序检验,确认基坑平面位置、标高、尺寸。 纵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未经监理检验签证严禁进行支砌。 过沟施工时,应采用定形内横架进行控制净空尺寸。 监理人员每 200 米进行不少于 2 点的破坏性检查,包括断面尺和施工质量的检查。 严格控制外观线形,做到直线段顺直,曲线段圆滑,过渡段顺适,特别是外帮顺顶轮廓线和内帮顶外轮廓线必须顺直、圆滑 、顺适、平面不得有折点,纵面不得有起伏;凡不符合规定者,必须修整或返工,直至达到要求;这不到要求的监理工程师不准签认《中间交工证书》。 没有盖板的边沟,完工后须经监理工程进行检验后方准安装盖板。 盖板要求浇筑规范,表面平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安装稳定,接缝稳合无高差;板项与内沟帮顶平齐无高差,板顶大面无起伏。 麻面、缺边、裂纹、漏筋、翘曲的盖板不准使用。 (三)、盲沟 基坑开挖完工后必须报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工序检验,监理工程师对基坑尺寸、沟底标高、纵坡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签字同意进行下道工序。 排水材料填好后须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工序检验,监理工程师对填料规格、质量、厚度、排水效果进行检查确认后,方能签字同意进行下道工序。 土工布覆盖好后须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工序检验,监理工程师对覆盖 28 物的规格质量、宽度、格接头、平整度等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对盲沟进行中间交工验收,签发《中间交工证书》之后,才能进行回填。 确保盲沟排水畅通。 (四)、急流槽、跌水 为防止路面溅水,路基上边坡设置急流槽而不设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