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医药公司dna基因芯片项目商业计划书(28页)-医药保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任务是面向 21世纪,为全军培养具有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高级专业人才,并承担军队和国家的高层次研究课题任务,成为国家和军队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专业基地。 经多年建设,培养了一批熟悉并能应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人才,已形成一支年龄 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人员数量较为合理的人才队伍。 自 1981 年以来,培养了研究生 118 名,其中博士 57 名、硕士 61 名,是全军培养研究生最多的专业学位授权点。 在科研方面,曾获得国家“ 863”计划 2 项;军队“九五”攻关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 项;军队青年基金 2 项。 同时,广泛与国际国内建立合作关系,如与美国 NIHNCIFCRDCABL 实验室在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上密切协作;与日本国重点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京都大学本庶佑教授在抗体基因研究上有密切的人员和学术交往,本庶佑教授为本校客座教授;与美国 La Jolla Institute for Allergy and Immunology 川上敏明教授在信号转导研究领域有密切合作;与香港大学在疾病基因筛选方面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并聘请孔祥复教授为客座教授;与美国董子纲教授了签订了成立“信号转导研究中心”的协议;法国科学院韩家骥教授资助建立了图书资料室。 四、 强生 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特点 从公司的研究机构设置和研究方向可以看出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效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专家机制 管理和效率是企业的生命,合理的管理是高效 益的前提。 作为高科技公司,科研和产品开发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如何能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让科技人员潜心从事科研和产品的开发,是科研管理的核心问题。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公司成立专门“技术开发部”,实施对科研的管理,包括技术咨询、信息查询、技术论证、后勤服务,最大限度保证科研人员的工作时间和精力、使科研产品的开发更具合理性和有效性。 专家机制是保证研究开发产品可行性的前提条件,公司从研究项目开始就组织专家论证,包括项目可行性、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生产等诸多方面。 公司不但有顾问专家委员会提供技术咨询、论证,而 且还有技术开发部对项目的具体管理,从产品的各个方面对产品的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独立的研究机构和特色的研究开发方向 研究机构是企业产品开发和企业发展潜力的保证,为发展企业的高科技事业,公司投资建立了专门的生物技术研究所。 强生 生物工程研究所为独立的研究开发单位,配备有齐全的研究设备,聘请了一大批高技术人才。 目前,研究所的专职研究人员达 15 人,专家教授达 5 人。 除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外,尚有临床医学、药学和电子学等方面的专业人 才。 这样赋予研究所强大的研究开发实力,根据公司的发 展战略,研究所逐步形成了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基因芯片和基因工程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除此之外,研究所还从事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如具有药用价值新基因的研究与开发,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做准备。 全方位的合作机制 合作也是企业获得高技术的途径之一,虽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所,但是企业不可能投资生物技术研究的各个方面。 从企业发展角度出发,企业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和第四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包括项目技术咨询、项目论证与具体项目的合作等多方面的合作。 这种合作不但提高了公司的技术力 量,同时也可以加快产品的研究进度,体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公司发展道路。 除此之外,企业还与国内外其它单位建立了松散的技术合作关系,如中国北方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美国 Affymetrix 公司等,对公司的后续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产品研发管理 强生 公司作为高科技企业,坚持以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为主,走集团化、生物制药开发的道路,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公司特色的产品发展管理制度和严密的质量控制措施。 富有特色的产品发展管理制度 在产品开发上,公司致力于走自我 发展的道路,建立自己的生物工程研究所,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新产品的开发,不但有本单位技术开发部的调研,同时还有顾问专家委员会的评议和审查,保证产品的研发起点高、规划长远。 如基因芯片项目,在国内尚未起步的时候, 强生 公司经反复论证,投资 800 万元进行研究。 历时 3 年,终于取得了国内第一家 DNA(基因)芯片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证明这项投资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同时公司还广泛与科研院所合作,从中获得先进的技术,发展公司的事业。 如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联手,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结 果也表明这些合作是非常成功的。 在研发项目的管理上实行“项目管理完全责任制”,即从仪器设备的购买、人员分工、合格产品的出厂等均由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 项目审查实行“专家责任制”,对项目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生产工艺以及产品检验等均通过专家审查论证,从而保证项目的有效实施。 严密的研发质量控制措施 公司在研发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确保研发质量,制订了一系列的措施。 a.技术成果可转化性的论证 主要从技术成果自身角度出发,论证其可转化性,即该技术成果是否能 产业化,产业化的周期有多长。 b.制订产品开发计划 对于经过论证的项目尽快制订发展计划,设计工艺方案。 c.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评审和验证 产品的开发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实验室、小试、中试、小规模试生产。 组织好这几个阶段的评审和验证是确保研发过程质量的关键。 在产品开发的各阶段不断完善工艺流程,找出最佳工艺;制订出产品使用手册和产品质量监测手册,并由专业人员把关。 d.大规模生产 规模生产的设备必须与试生产设备的技术参数完全相同,从硬件上保证产品质量;制订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准则,从管理和生产两方面保证产品质量;生产过程中由专业质检人员负责一线质量检测,按企业标准严把质量关。 先进的技术开发、测试设备 目前,公司除已完成肝炎诊断 DNA(基因) (基因 )芯片,现正在设计一系列遗传病诊断基因芯片,预计年内可生产出第一批遗传病检测 DNA(基因)芯片的产品;基因工程药物 — “基因重组血管生长素”已经完成实验室小试和中试研究工作,正在准备申报临床研究。 设备是产品研究 开发的工具,生物高技术研究具有很强的设备依赖性。 为了保证研究设备,公司先后投资 500 万元用于购买研究设备,包括分子生物学研究常规设备,基因芯片研究和生物工程专用的大型研究设备,如基因芯片点样系统( FlexysTM Robotic system)、 基因芯片检测系统( GeneTACTM 1000 Bio Chip Analyzer, ScanArray 3000)、基因序列扩增仪( PE 9600)、发酵罐( NBS Bioflo IV)、以及蛋白分离纯化系统( FPLC, LPLC, Pharmacia)等。 除科研专用设备外,公司非常注重生产设备的现代化,目前公司拥有现代化的全自动饮料生产设备、配套的药物生产设备以及最先进的基因芯片生产设备等,同时着手建立基因工程药物生产厂,为公司产品质量保证提供前提条件。 自公司成立三年来,每年投入新产品的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总额的 5%—10%。 近三年主要投入方向: DNA(基因)芯片、基因重组血管生长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等产品的研究开发。 不断引进高级研发人员 为保持技术创新能力,公司与国内著名高等院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从复旦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沈阳医药学院、华西医科大学、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财经学院等接收大量生物工程、医药、金融、管理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硕博士研究生,充实公司研发队伍。 公司人力资源部还定时不定时地到各高等院校的研究生院去收集相关人才信息,以较为优厚的条件吸引学生到公司实习、兼职。 同时,公司提供相对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为研发人员提供一流的软硬件设备和工作环境,对高级技术人员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佳的发挥。 强生 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集中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积累了宝贵的生产管理经验。 作为高新技 术企业, 126 名员工中,高、中级职称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 79 人,占 63%;其中博士后 4 人,博士、硕士学位 26 人,学士学位以上人员 49 人。 此外还聘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公司高级顾问,有多位高级管理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同时与上海复旦、第四军医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加速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丰富的技术人力资源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技术人员一览表 姓名 学历 职务 专业 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及研究成果 博士 教授 名誉所长 分析化学 主要从事基因分析自动化技术研究 工作,包括lab on chip、 BioChip,发明了一种核酸分离方法(美国专利);发明了 3 种 DNA(基因)检测与分析技术,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 14 篇论文。 博士 教授 分子生物学 主要从事基因克隆、表达、功能研究,构建了3 种大肠杆菌表达载体,获得 2 个专利,并表达了 10 种基因;创建新的差异表达基因克隆技术,克隆得到 200 多个人类新基因; 强生 肝炎诊断基因芯片设计与研究。 博士 教授 激光物理学 主要从事激光设备的研究工作,发明了激光远程探测技术,设计和制造基因芯片阅读仪 博士 教授 物理学 主要从事自动化设备的研究工作,发明了喷墨式基因芯片点样系统。 博士 教授 博导 分子生物学 主要从事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工作,发现了 Era基因,在其功能研究方面颇有成绩,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人 BMP 基因工程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加强研发人员的培训 科技企业的发展,研究开发力量的加强,不仅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设备,更需要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意识强,具有研究开发能力的人才。 公司十分重视人才的多样化,充分发挥不同 学科交叉的优势,能做到广泛地发现人才、科学的使用人才,努力培养各方面人才,使开发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知识迭加,技能互补,更好地发挥整体效益。 公司重视人才培养,每年拿出工资总额 10%的经费用于员工继续教育。 公司建有自己的图书阅览室,订有数百种专业图书杂志。 在培训形式上,根据员工的群体结构特点和工作需要,实行有计划培养和根据工作需要定向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有计划的选派员工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考察,请有关专家来公司传授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技术,另一方面,注重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培养人才,公司的 研发人员每周都有培训、学习和交流时间。 除此之外,鼓励员工通过自学提高知识水平。 这种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几年来,有 10%的公司员工通过业余教育取得了更高的学历文凭。 合理使用人才 公司在研发人员的使用上遵循效益至上、量才用人、扬长辟短和鼓励竞争等原则。 效益至上主要是明确他们的责任和在一定时间内应达到的目标,由研发人员灵活掌握、支配时间,行政上不做硬性规定;量才用人是指公司按照研发人员的实际才能安排其相应工作。 公司将思维敏捷、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员工安排来做实验室和中试工作;社交能力 强、思想开阔、语言丰富的员工安排来做科研管理和对外社交方面的工作;对人才的使用,用其长、辟其短,不拘一格,鼓励竞争。 根据其贡献大小和能力定起位、授其权、取其酬,从而大大提高了人员使用效率。 1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强生 公司是科技合作示范企业,获得这一称号与企业的合作意识是分不开的。 公司自成立以来,特别注重与国内外高技。强生医药公司dna基因芯片项目商业计划书(28页)-医药保健(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权复印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病因资料。 …… 32 第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上级医师查记记录 、 会诊意见 、 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 ,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 ,
~放空白表格用 1 個 310 點鈔機 :2 台 311 點幣機 :2 台 312 螢幕式對講機 1 組 企业 ()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企业 () 中管网 通用业频道 6 參 .文具 .用品 (開店前 2 週完成 ) 11 白板筆 (紅、藍、黑 )各 1 組 12 白板擦 1 組 13 白板清潔液 2 瓶 14 螢光筆 ~筆尖為斜口式 4 支 15 奇異筆 :黑 .藍 .紅色各 1 組 16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酒店占地面积约 35公顷,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和独墅湖这两大天然湖泊之间。 酒店南临辽阔的独墅湖,西邻总面积达 方公里按国际比赛标准建设的 27洞高尔夫球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强生(苏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苏州工厂落成典礼新闻发布会 中文第一管理资源通用业频道 活动场地推荐 B苏州建屋美居酒店 苏州建屋美居酒店是由建屋集团建造、拥有,法国雅高酒店集团管理的酒店,建筑面积约
术,但韩国比中国价额高很多。 销售政策: 1 一次性消费折扣: 50 万以上: 折。 或送局部整形。 30 万以上: 9 折。 或送局部整形。 10 万以上: 折。 或送局部整形。 2 消费送大礼: 韩国旅游度假、韩国小吃、韩国 SPA、韩国一线名星合影留念。 促销策略: 1 企业品牌建设与宣传: 1 宣传与韩国前十大美容整形医院建立中国唯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突出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
》的规定,并应在公司内办理有关的手续。 二十一、变更、解除合同的手续,应按本制度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执行。 二十二、变更、解除合同,一律必需采用书面形式(包括当事人双方的信件、函电、电传等),口头形式一律无效。 二十三、变更、解除合同的协议在未达成或未批准之前,原合同仍有效,仍应履行。 但特殊情况经双方一致同意的例外。 二十四、因变更、解除合同而使当事人的利 益遭受损失的,除法律允许免责任的以外
路上李琦铭想到。 张晓帆的办公室一片狼藉。 一 面墙的白板上满是潦草的字迹、复杂的流程图、还有很多黄色的记 事贴,杂志和文件塞满了每一寸空间。 “决不要相信一个把桌子收拾得 整整齐齐的人,”他总是这企业执行体系案例 企业执行体系资深顾问:沈慧民 样说,“整齐的桌子标志着凌乱的思维。 ”张晓帆是个痴迷于 科技的机械工程学博士,负责家庭之星的设计和产品开发团队。 办公室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