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2500吨碳化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商业计划书)(53页)-石油化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冷却至少60 小时后,用天车吊下炉墙,再次自行冷却,并浇水冷却,然后进行劈炉。 若缩短冷却时间 ,浇水急冷,会造成碳化硅结晶表面进一步氧化,增加 SiO2层的厚度。 使用天车上配置的抓取器,将炉上的结晶筒取送至厂房里分级地点进行分级。 把连结在一起的一级和二级品用人工分开。 一、二级品分别装入专用料斗内,用铲车送至堆棚中,经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二级破碎至要求的粒度 010mm,称量包装后送入产品库。 在冶炼过程中,每吨碳化硅将产生 15%的废异物和部分可回炉使用的保温料、焙烧料,可用天车爪斗送至铲车上,运出车间堆放,废弃物含 SiO2约 5030%, SiC10%,杂质 10%。 可做为修筑公路与飞机场的筑路材料全部 销售出厂,回收后的保温料,焙烧料待下一步循环使用。 冶炼一炉碳化硅需经过配料、混料、混炉、通电开炉、冶炼、停电冷却、卸料、修炉等数个操作环节,缺一不可,根据计算生产周期为 5天,而一炉碳化硅通电冶炼时间共需 2224小时左右, 20 为了充分发挥变压器( 12500kVA 可调式)的生产能力,本设计采用外形长 ,宽 ,高 的碳化硅冶炼炉 10座,循环操作,保证每天有 2 炉碳化硅在通电冶炼。 选用 1 台 12500kVA 变压器可满足生产需要。 主要设备 冶炼设备 固定式电阻炉 10 台 炉芯产量 20 吨 /炉 混料设备 混料机 4 台 规格与型号: JS500 强制式双卧轴搅拌机 容量: 500kg 台时产量: 35t/天 功率: N=37kW 破碎设备 破碎机 2 台 规格与型号: POB600400 给料粒度: 100mm 设备详见“建筑、构筑物及设备投资表”(附表: 17)。 5. 总图运输 21 区域概况 地理位置 本项目的建设厂址位于 **市 **蓝山工业园区,距 **区 15KM。 交通 110 国道从厂旁通过, **火车站距厂 2KM。 外 运产品和原材料的运入都十分方便。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厂区内场地地势平坦,满足项目建设条件。 气象条件 年最高气温 35℃ 年最低气温 ℃ 年最大降雨量 年最大蒸发量 最大冻土厚度 地震烈度 8 度 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的厂址地势较平坦,为总平面布置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总平面布置本着满足生产工艺和总平面布置的要求进行。 原料库、 破碎、混料、冶炼车间布置在厂区的西侧,包装车间布置在中部。 办公室和职工福利设施布置在上风口,厂区内建设职工倒班宿舍,职工住宅由购买商品房解决。 22 工厂运输 工厂年运输量为 56000 吨,其中运入原料 42875 吨,运出量为产品 12500 吨,运出废弃物 625 吨。 主要原材料产地均在本市,故考虑采用汽车运输。 外运根据产品发送目的地的不同,采用公路或铁路运输。 本项目不考虑购置运输设备和生活用车,以节省项目投资。 工厂消防及绿化 **区设有消防队,该厂消防由 **区消防队负责。 厂内设有消防栓,可满 足消防部门的防火要求。 在总平面布置中已考虑了消防道路要求。 在道路两侧及周边种植花草树木,保护环境有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 绿化率达到 20﹪。 6. 电力 电力负荷及性质 23 负荷计算 根据本项目要求经计算动力及照明负荷为: 有功功率 P=12680kW(包括动力用电 180kW) 无功功率 Q= 视在功率 S=16484KVA 功率因数 COS∮ = 补偿到 年耗电量 W=104KWh 负荷性质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设备性质,全厂各车间均属二级负荷。 供电电源及供电方案 电源由 **蓝山工业园区变电所接线。 本项目的供电方案为:从蓝山工业园区的 10KV 线路“ T”接入厂内配电所,供生产变压器和生产动力、照明使用。 功率因数补偿 根据负荷计算,自然功率因数为 ,故在厂区 10KV 侧设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进行集中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达到 以上。 7. 热力工程 厂区供热 24 建设 1 台 2T热水锅炉,供冬季采暖用汽和职工沐浴用热水。 本项目生产不用蒸汽,冶炼车间不设采暖设施。 其它车间和办公室设置采暖设施。 厂区热力管网 厂区热力管网与热源联结,热力管网包括热水管道和回水管道。 热水管道和回水管道管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 热水管道、回水管道均需要保温,管道保温材料用岩棉制品。 8. 给排水 设计范围 25 本设计包括本项目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系统,厂区内的生活、雨水排放系统,车间内的给排水系统。 用水量及水源 本项目每天用水量为 ,其中:生产用水 (伴料用水 ,按原料的 5%计算);补充冷却循环水 5M3;生活用水。 供水水源由 **蓝山工业园区供水系统供给,本项目的供水管路接入园区供水管网即可。 厂区排水 本工程总排水量为 ,全部为生活排水,冬季锅炉房排污量较少未计算在内。 生产排水为冬季锅炉房排污,未受污染,且无有害物,可直接排放。 生活排水主要为厕所及沐浴排水,除厕所排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其他污水均无污染可直接排放。 全厂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及厂区内的雨排水均排入厂外附近的天然洪水沟内。 9. 采暖通风 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26 设计依据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2)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采暖设计原则 本项目设集中采暖,其采暖范围是冶炼以外的其它车间,冶炼车间不设采暖。 采暖热媒由现有锅炉房经室外供热管网统一供给。 采暖系统采用水平串联式系统。 气象资料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15 ℃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9℃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7℃ 室外年平均风速 除尘设计原则 本项目生产工艺为干法生产,主要原料为无烟煤、石英砂和木屑等。 其生产特征为扬尘点较少,粉尘散发量不大。 故不对每一个扬尘点进行收尘处理。 仅对混合、破碎车间设置集中收尘装置。 收尘措施 放散粉尘的工艺设备采取密封措施。 27 排风罩结构将采取缓冲罩的形式,以减少物料带出。 除尘系统基本按工艺流程划分,采取分散式系统。 收尘粉的处理,中碎部收尘纳入工艺流程予以配料,无二次扬尘。 通风措施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有害气体,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的少量粉尘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烟尘,通风措施采用 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以保证工人的劳动环境和身体健康。 10. 土建工程 设计原则 28 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在土建设计中应遵照以下原则: 1)遵照我国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及建筑法规进行设计。 2)根据我国国情,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前提下,吸取现有碳化硅生产企业的建设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力求作到技术先进可靠,因地制宜地尽量采用当地建筑材料,节省投资,使设计具有较先进的水平和地方特色。 建筑结构设计 主要车间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框架结构。 辅助生产车间一般采用混合结构。 基础 一般厂房拄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基础梁,自承重墙采用毛石混凝土基础。 柱子 厂房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多层厂房采用捣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屋面 屋面一般采用 6M 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框架结构的多层厂房采用捣制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辅助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板, 9~18M 跨度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薄腹梁,跨度大于 21M 采用钢屋架。 墙体 29 生产厂房一般采用 240mm 厚外墙,采暖用房采用 370mm 厚外墙,内隔 墙为 240mm 和 120mm 厚砖墙。 建筑防火 建筑防火、防爆依照国家规范执行。 承重构件、围护结构材料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对外安全疏散口的距离及宽度、数量均满足规范要求。 11. 机械维修 **市是老工业基地,具有很强的机械加工能力,一般中、小 30 修及备品备件都可以利用 **地区的机修设施解决。 故本项目不再设机修设施,只设维修工段,负责全厂的日常维护工作。 12. 环境保护 设计依据及标准 3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 告书》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82)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厂区环保设施 粉尘治理 操作环境粉尘源有三处: ( 1)无烟煤加工、碳化硅结晶块破碎,粉尘浓度最大为100mg/m3。 设计中将在各台破碎机上方设置吸尘罩,并配用MDC313 防爆型收尘器与 PDC243 袋式收尘器各 1 台做为煤粉尘的除尘用。 收尘器除尘效率可达到 99%。 完全可以满足规范标准 10mp/m3 的要求。 收尘器收集的粉尘返回各自的工艺 系统中,没有废弃物排出。 ( 2)冶炼车间粉尘主要产生于出炉时,一般为 5080mg/m3,最高可达 220mg/m3。 从国内同行业实际情况看,由于碳化硅冶炼炉炉体体积大,数台冶炼炉循环操作,出炉时间长等诸多因素,致使烟尘无法收集。 对此,设计厂房时采取三间维护一面敞开的结构型式,加强自然通风,由于产生大量粉尘的时间较短,工人生产时应佩戴防护口罩。 烟气治理 从碳化硅生成过程看,在二氧化硅被还原的过程中,可得到碳化硅,其方程式如下: 32 SiO2 + 3C = Sic + 2CO 工业碳化硅冶炼过程 中特点之一是炉内产生大量的 CO 气体,主要产生在点火开始至点燃这段时间,一般为 15 分钟,最长为 30 分钟,点燃后大部分 CO 气体在炉体表面燃烧生成无毒的 CO2气体,据测定,平均 CO2浓度为 ,符号卫生标准 30mg/m3的规定,若按作业时间 30 分钟以内,标准可予放宽至 100 mg/m3。 噪声处理 噪声产生于无烟煤破碎、碳化硅破碎,破碎机噪声可达98110( dBA)。 降低噪声的措施主要是:对震动较大的破碎机采取基础隔振设施。 废渣 碳化硅冶炼废弃物主要含 SiO2约 50%, C30%。 废弃物可做为修筑公路和飞机场的建筑材料全部外销。 废水 仅排放少量生活废水,生活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13. 职业保护及职业安全卫生 设计依据标准 3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U1679 《建筑设计。年产12500吨碳化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商业计划书)(53页)-石油化工(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