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科太阳能单晶硅棒及太阳能板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4页)-石油化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过 50 吨。 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的单晶硅出口量占 4050%。 从经济和生产实际需要看,只要工艺可行,硅片直径越大,越能满足市场需要。 多晶硅是生产单晶硅的唯一原料,而单晶硅又是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23 集成电路(电脑芯片)基础材料。 由于我国多晶硅生产技术相当落后,生产不断萎缩,目前国内多晶硅产量还不足 100吨,仅占世界产量的 %, 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至少落后 15 年以上。 近几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引进几条芯片生产线,国内电脑芯片对单晶硅片的需求大增。 单晶硅平均年增长率达22%以上。 国内多晶硅不足 100 吨的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单晶硅增长的需要,大量的多晶硅缺口只有靠进口解决。 我国多晶硅工业起步于 50 年代,到了 70 年代曾一度盲目发展,企业发展到 20 余家。 由于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等原因,绝大部分厂家都想继停产,目前只有两家还在生产,加起来年产量也只有几十吨,在全世界 2万吨左右产量中还占不到1%,根本无法参与国际竟争。 据预测,按国 内单晶硅生产的需求计算, 2020 年国内多晶硅需求量为 750 吨,缺口约为 700 吨,到 2020 年国内多晶硅需求将达 1300 吨,如果没有新建的多晶硅企业,需求缺口将更加巨大。 ( 2) 单晶硅是半导体器件生产的关键性基材。 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拥有已投产的 12 英寸生产线 1条, 8英寸生产线 9条, 6英寸生产线 6条。 2020 年中国 IC 制造业实现了超高速增长,在下游市场的拉动下, 2020 年单晶硅棒的市场需求量为 ,增长率高达 %。 同时抛光硅片的市场需求量达到了 ,实现了 %的增长。 市场对 6英寸和 8英寸硅片的需求增长非常强劲,成为抛光硅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24 片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此 近年来,中国单晶硅需求量明显稳步增长,增长的原因是一方面来自国际上对低档和廉价硅材料需求的增加。 另一方面是近年来中国各方面发展迅速,各类信息家电和通信产品需求旺盛,因此半导体器件和硅材料的市场需求量都很大。 为了满足这种巨大的需求,国内外厂家纷纷在中国建立和准备建立晶片和 IC 生产线。 北京拟在最近的十年建设 20 座 以下的 8 英寸 IC 加工生产线;上海将在未来 15 年内投资700750 亿人民币建设 10条以上高水平的 IC 生产线;另外,浙江和深圳也都在积极筹备半导体产业基地。 在硅单晶拉制和硅片加工方面,硅单晶主流产品是 100150m,也建立了直径100150mm 的硅片生产线。 目前世界硅片的主流产品是直径200300mm,中国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 中国的有研硅股和峨嵋半导体材料厂有 200mm 直拉硅单晶的生产能力,浙大海纳在宁波投资建立 200mm直拉硅单晶生产厂。 在中国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 2020 年中国半导体用单晶硅的产量是 495吨, 2020年的产量为 590吨。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 发展,拉动了对抛光硅片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生产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抛光硅片需要大量的进口。 国内 8英寸生产线用硅片几乎全部进口,大部分的6英寸硅片也需要进口。 单晶硅产业的发展依靠国外的事实不能长期下去,为了改变这样的境地,国内企业应走“产、学、研”之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因为国内很多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25 的技术成果掌握在科研单位里,通过将这些技术成果产业化,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获得客户认可,进而切入国内6 英寸和 8英寸材料市场,改变依靠国外硅片生产的现状。 ( 3)目前国内生产单晶硅的厂家虽然已有较多家,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北京、上海等地,但这些厂家生产的产品多为低档产品。 生产多晶硅的只有四川峨眉、河南洛阳两家。 高档的单晶硅、多晶硅主要依靠进口,因此,产品的需求和供给的需缺形势仍然十分严俊,预示着产品具有巨大的潜在的需求市场。 三、企业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政策优势。 本项目所涵盖的单晶硅棒太阳能电池板项目,不仅符合国家星火计划重点扶持发展的信息产业政策精神,也符合安徽省“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的政策导向。 技术优势。 本项目依托北京光电子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进整套成熟技术,同时高薪聘用原北京光电研究所 的高级工程师、技术员,已经形成了具有人才梯次的高技术核心团队,为项目的实施及顺利投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管理和资本优势 ( 1)公司已按最优经营体制组建了一个由专家型领导人参加的企业管理阶层。 项目已筹集了相当资金,现正在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支持。 ( 2)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迅速,截至 2020 年 8月,项目已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26 完成厂区总体规划设计,其中包括电力给排水系统、 水循环系统、控制系统、消防系统、园林、道路、仓储、办公等。 已经建设完成厂房 10000 ㎡; 已购置单晶硅棒生产用JDR— 800 型号晶全生长炉设备 25 台套及配套设备。 累计完成投资达 4000 万元。 目前, 一期主体厂房已经封顶;厂区土地平整已近尾声;厂大门设计完成并工程基础已经开挖;绿化、监控工程已经开始实施;供、排 水改造已经完成;供电工程已经开始施工;设备安装既将进行。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27 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和场址选择 一、建设项目条件分析 (一) 区位条件来安县地处皖东,界于江淮之间,地理坐标:北纬 32176。 10′ — 32176。 45′,东径 118176。 20′ — 118176。 40′。 总面积 1481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平方公里。 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大致为南部圩区、中部岗区和北部低丘陵区三部分。 104国道、滁天公路和建设中的蚌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县城距津浦铁路 20 公里;内河航运有汊河港、水口港直达长江。 县域东邻来安县和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西接 明光市、滁州市,南连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北界江苏省盱眙县,滁天公路、 104 国道以及正在建设的蚌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南北最长处 55 公里,东西最宽处 30 公里。 县域总面积 1481 平方公里。 全县辖 18 个乡镇, 276 个村民委员会, 2020 的底全县总人口 ,其中农业人口。 (二)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来安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北部为丘陵,主要有长山、龙王山、马头山、练子山。 南部为岗坳相间的波状平原,缓丘零星分布。 滁河、沛河、新来河两侧为较广阔的河谷平原。 全县海拔高度小于 220 米,相对高程大 于 100 米,境内地貌类型分为丘陵、阶地和河漫滩三种。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28 丘陵:分布在低山外围或居于低山两侧,呈带状,和低山组成梯状地形,约占全县面积的 30%。 阶地:县内分布高低两级阶地,约占全县面积的 40%。 河漫滩:发育在滁河及其支流两侧,地势开阔平坦,微向河面倾斜,标高 1020 米,各支流河谷漫滩发育较窄,上游标高可达 50 米,组成物为全新纪亚粘土,约占全县面积 30%。 气候、气象 来安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雨热同季,但降水不均匀、日照多、温度大,无霜期较大,为季风气候显著的副热带(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 湿润与半湿润型气候。 ①温度:本县年平均气温为 ℃,最高年份平均气温℃ ,最低年份平均气温 ℃。 最热是 7月份,平均气温℃,最冷为 1月份,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 1959 年 8 月 23 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 ℃ (1969 年 2月 6 日 )。 ②降水:本县年均降水量 , 80%保证年份降水量达 788 毫米。 降水量最多年份 毫米( 1975 年),最少年份 毫米( 1966 年)。 年际变化在 毫米之间。 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该县各季降 水量分配极不均匀,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即使同季,各年差异也很大,年季际变幅为 ,季平均降水量相对变差 57%,旱涝频繁。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29 ③风向:本县季风气候显著,静风较多,最多风向为东北— 偏东。 大风每年平均达 次,最多年 30 次( 1965 年),最少年 5次( 1961 年)。 大风风向以西北风为多,东北风次之。 水文 本县河流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总长 226 公里,流域总面积 1481 平方公里,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有滁河、来河、清流河、五加河、施河、皂河,总流域面积 1220 平方公里,属淮河水系的有白塔河,流域面积 261平方公里。 本县大部分地面系第四纪下蜀系粘土层覆盖,降水渗入甚微,储水量小,含水层差。 地表水和外来水为分区水资源。 据统计,全县径流量最丰年 亿立方米,平水年为 亿立方米,枯水年为 亿立方米。 按平水量计算,人均拥有地表水比全省和全国人均拥有地表水量低 368 立方米和 1608立方米。 地质地震 ( 1)工程地质 本县境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除缺失晚无古代早期青白口系沉积开,自中元古代起各时代地层均有发育,但大部分被第四纪地层覆盖,出露甚少。 地表所见有中元古界、震旦系、奥陶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 四系,此外,在半塔河丫口勘查石油的钻孔中见到寒武系灰色条带状结晶灰岩。 中元古界;在本县复兴和练子山以北、龙王山以南有所出露。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30 震旦系:在本县舜山以北、练子山以南和平阳水库西南有零星出露,为震旦系晚期沉积。 奥陶系:在本县平阳水库东南侧出露,为奥陶系早期沉积。 白垩系:仅上纪赤山组有零星出露,分布在本县雷官集以南和东北、独山西北、平阳水库以西与滁州交界处。 第三系:主要分布于县城至施官以北。 第四系:除在本县舜山与杨郢之间出露较少外,几乎广布于县境南北。 ( 2) 根据《安徽省地震裂度区划图》,来安县区域抗震设防 裂度为 6度,生命线工程按 7度设防。 (三) 社会经济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来安经济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以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加工为主体的一批产值超亿元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新技术的骨干企业。 如金禾化工、海达轴承、享通橡塑、赛华电缆、金邦医药、华峰医药,长年医药以及碧绿春酒业、康业油脂等企业。 2020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亿元;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 %,;实现财政收入 亿元;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 930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851元。 (四)基础设施条件 交通和通讯 来安地处东径 118176。 28′北纬 32176。 26′ ,距南京 60 公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31 里 ,104国道、 312 省道及沪洛高速公路穿越境内; 县城 距津浦铁路仅 18 公里;距南京碌口国际机场仅 80 公里;内河航运有汊河港、水口港直达长江,县城距南京港 50 公里,滁州港 8公里,来安已初步形成水路、公路、铁路互为补充的立体交通网络。 来安现已开通至合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班车。 来安工业新区紧邻沪洛高速公路来安入口处,交通十分便利。 来安县电话交换容量已达 万门,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系统覆盖全县。 供水和供电 来安县基础设施配套较为齐全, 城区现有自来 水厂,日供水能力达 万吨。 县自来水厂计划在工业区(即新城区)建设日供水能力达。 来安县城电力供应充裕,供电容量可达 12 万千伏安;距开发区 3km 内有 110KVA中心变电所 1座,城区和工业园区电网健全。 安徽省来安县工业新区作为省级工业园区,省、市、县三级领导对其项目的建设,高度重视,十分支持。 各项目基础设施条件已较完善,水、电、气及园区道路均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等为该项目设 万伏专线一条,自来水管线为 200毫米,月供水流量超过一万吨。 土地规划及使用手续齐全完备。 二、项目选址方案 (一)项目选址的原则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32 符合国家、地区和城乡规划的要求。 安全原则,防洪、防震。安徽中科太阳能单晶硅棒及太阳能板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4页)-石油化工(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