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邺区产业发展规划(doc78)-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产业结构波动比较大, 1995 年三次产业结构为 5: : ,随后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第二产业稳步推进,到 2020 年三次产业结构为 : :。 与同期南京其他几个主要区的三次产业结构相比,如玄武区为 3: 36: 61,白下区为 2: 44: 54,建邺区的三产比重相对较高。 但是区划调整以后,由于华联、东方商城等大型零售企业由建邺区划归到白下区,建邺三产比重下降, 2020 年三次产业的结构为 : 69:,形成“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但同时,随着河西新城区建设的全面铺开,原有大量工业企业拆迁,导致二产所占的比重下降,三次产业比重又呈现相对上升。 2020 年上半年,建邺三次产业结构为 : :。 表 21 南京主要区 GDP 及三次产业增加值( 2020 年) 单位:亿元 地区 GDP 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玄武区 白下区 秦淮区 建邺区 鼓楼区 0 下关区 0 雨花区 从不同行业的财政收入结构来看,目前房地产( 33%)和建筑业( 22%)所占比重较大,并且增长较快,而制造业( %)和商贸服务业( 16%)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增长相对缓慢。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区正处于大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9 页 共 75 页 开发、大建设时期,需要通过大投入来快速构筑现代化城区的空间载体;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本区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基础较薄弱,对财政的贡献程度低。 总体看来,建邺区三 次产业结构在波动中逐渐朝向合理的方向调整,三次产业比重逐渐上升,一产的比重逐渐降低。 但是目前的产业结构尚不能体现出现代化新区的城市功能定位。 传统产业的主体性特征明显,新兴的核心产业尚未形成 建邺区基本形成食品、纺织服装和机械制造三大传统支柱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第三产业主要行业为餐饮、商贸等传统产业,目前已经初步形成金陵装饰城、金盛装饰城、水产品批发中心等 10多家具有专业特色的市场群,总占地面积 27 万平方米,总营业面积 20 万平方米,年成交额约为 20 多亿元,在全市、全省乃至华东地区均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 的集聚力与辐射力。 此外,区域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近几年年均提供几十万平方米的建筑商品,吸纳大量老城疏散而来的人口,提供了雄厚的税源支撑。 总体看来,建邺产业基础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基础比较薄弱,在区域中的影响力不大。 现有行业多为低水平的传统加工工业,如机械制造、服装服饰、食品加工等,缺乏明显的优势主导产业,产业的自增长力、可持续能力、整体竞争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产业的最佳结构效益没有发挥出来。 第三产业的层次也不高,服务经济的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都有悖于河西新城区的发展定位。 产业组织“ 小、散”,难以形成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链 建邺的产业格局与南京整体产业格局基本一致,表现出“小、散、乱”的特征。 2020 年进入全国 500 强企业中的南京工业企业仅有 8 家,排名最高的熊猫集团位居第 46位。 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只有华飞彩显和宏图高科进入 500 强,没有像上海的宝钢、上汽,青岛的海尔等全国性的行业龙头企业。 民营科技企业虽数量众多,但规模都较小,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75 页 建邺区虽然已经形成南京雨润集团 林通生物、温州环球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产品区域品牌较响;金陵装饰城、金盛 装饰城等 10 多家专业特色市场也有较强的市场辐射力。 但是总体看来,本区缺乏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 现有个体私营企业 万家、注册资金仅 亿元,销售收入超过 10 亿元的只有 1 家 ,超过千万元的只有 10 多家。 这些中小企业虽然灵活、应变快,但是,这些中小企业存在一些致命的弱点:不能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知名品牌少,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构成障碍,大多数产业技术含量低,缺乏自我创新能力。 由于缺乏大规模的行业龙头企业,小企业集群的发展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产业关联。 此外,规模较小的企业布局分散,严重影响了产业 发展效益发挥。 产业空间“北商南工”格局,布局分散导致综合效益不高 从产业空间布局来看,建邺区产业发展空间整体呈现“北商南工”的基本格局,南部主要由大型工业企业支撑,如雨润、卷烟厂等,而北部主要为商业服务业,这与新区由北至南城市化程度的梯度差异相符合。 受拆迁的影响,传统工商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传统产业空间规模降低、地域收缩,而新的产业载体正在建设之中,产业空间处于重新分化组合期。 从微观层面来看,建邺的产业空间布局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带和产业集聚区。 主城中最大的工业园区 新城科技园的基础设施 和配套设施依然没有建设到位,因此并没有形成与新城品牌相适应的大规模的产业发展基地,从而影响了产业集聚效益和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 总体而言,建邺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优势的主导产业并不明显,大型的主导企业比较缺乏,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还没有成型,特别 1 江苏雨润集团是一家集食品、房地产、旅游、高科技、投融资等六大产业于一体的集团性企业,下属 36 家子 (分 )公司,分别设立在江苏、安徽、北京、上海、河北、甘肃、四川、辽宁、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新疆、黑龙江等 21 个省、直辖市。 目前已形成年屠宰生猪 800 万头,年加工熟肉制品 25 万吨的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华东为根据地,辐射全国的区域 战略格局。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1 页 共 75 页 是近期全区的商贸服务业发展较为滞缓,商业设施亟需改造,需要进一步提高规模和档次。 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般来说,区域产业发展受到区域社会消费、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传统以及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整个建邺区正处于产业重构与转移的关 键时期,面临着其他城区无法比拟的条件。 沿江大开发与河西新城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江苏沿江开发将使沿江区域成为承接国际产业与资本转移的主阵地。 与此同时,河西成为南京市政府重点发展的区域。 根据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老城外围东、西、南、北四片要强调完善公共设施、市政设施和交通设施的配套,形成服务相对综合、自我完善的综合社区,减少对旧城的依赖。 而在这些外围片区中,西片区的河西将建成主城重要的综合性新城,和市中心区一起共同承担对外辐射、对内服务的功能。 在近年 南京 城建重点 项目中, 河西新城的建设 一直是 重头 戏。 这些为新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性环境。 一是可以带动大量政府和民间资本进入,从而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资本。 例如,仅仅在 2020 年的城建项目中, 河西新城 就将投资 17亿 , 河西滨江风光带 将 投资 亿,十运会 “ 10+2” 场馆建设 将 投资 亿 ,河西成为市政府发展的重中之重。 建邺不仅是市政府重点建设的区域之一,而且已经成为很多品牌地产开发商的首选片区。 从 1999年- 2020年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保持了 24%的增长速度。 10 余栋标志性建筑和其他大量居住小区、基础设施正在大规模的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配套招商平台。 欧尚、家乐福、明基等一大批境内外大企业、大项目已经逐渐落户建邺区。 从 2020 年和 2020 年南京主要区外商直接投资额来看, 2020 年,建邺的 FDI 仅高于鼓楼区和下关区,而到 2020年,建邺的 FDI 已经仅次于玄武区和白下区,翻了一番多。 新批的三资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2 页 共 75 页 企业数量也迅速从 2020 年的 15 个上升到 2020 年的 30 个,仅次于雨花区。 表 22 近年南京主要区外商直接投资于新批三资企业数 地区 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 新批三资企业数(个) 地区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玄武区 3021 5266 27 24 白下区 3187 5504 15 28 秦淮区 2018 3155 21 29 建邺区 2108 4567 15 30 鼓楼区 2020 4047 22 26 下关区 1703 3374 17 28 雨花区 3030 3567 59 37 二是可以吸纳人口,集聚人气,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河西新城建设所带来的集聚效应正在逐渐浮现。 从南京市民购房需求调查来看,由于河西作为近几年来南京市政府重点发展的区域,交通、配套、绿化等方面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瞩目的 焦点,在七大板块中,仅次于城东板块。 随着新城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未来河西将进一步集聚人气,从而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省、市实施沿江开发、拓展“一城三区”的格局中,建邺都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是省、市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棋子,新建邺将是一个集中展示沿江开发成果和现代化新南京建设成就的标志区。 “十一五”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河西都将是省、市集中建设,各方资本竞相涌入的重点区域,这样一个独特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确实是建邺前所未有的,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助推力,使建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高标准的规划和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石 建邺南部有相当一部分区域是农村地区,拆迁成本小,便于规划和建设。 同时,由于得到多方的重视,规划与建设起点高,各种相应的配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3 页 共 75 页 套设施能一次到位,可以最大程度地克服传统城市空间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端,如交通组织混乱、层次低、布局分散、基础设施不配套等弊病。 高标准的“筑巢”对好“凤”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这些高标准的规划和建设为未来建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空间重构打下了基石。 区划调整和拆迁大大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 2020 年 10月的区划调整为建邺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经过调整,新建邺拥有更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尤其是在南部地区,土地储备丰富,产业发展空间大,新建邺将成为老城向外扩张的首选区域,便于接受从老城区转移来的产业和人口,从而为现代化新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随着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的推进,北部两湖地区原有的一些工业企业和零星商贸业,将会搬迁或者重建,由此也可以腾出部分发展空间给服务业,如白敬宇二药厂退出后,原有地块改造成三产发展基地,目前的云霄宫桑拿会所、商务办公经营的景气程度较高。 而南湖周边的环境改造,同样提供了商业街建设 的空间。 目前水西门大街、南湖东路、长虹路、茶南大街等多条街道已经作为重点商业街进行建设。 空间区位优势逐渐彰显 区划调整后,从整个都市区来看,建邺区紧邻都市区的中心位置,在南京市的整体功能空间布局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随着跨江通道和连接河西的东西向交通通道的建设,建邺区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体现,彻底摆脱原来“边缘化”的地位。 尤其是地铁 1 号线建成通车以后,将大大缩短建邺与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对建邺吸纳人口、集聚人气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这种区位非常有利于吸纳城市中心区的辐射,随着过江隧道的建设,建邺可以承担继续向都 市区外围辐射的“二传手”的作用。 生态和旅游资源丰富 首先,江心洲有 万亩农田,生态环境良好,具有独特农业和旅游资源,具备农业新产品的生产环境。 江心洲已经成为部分知名农产品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4 页 共 75 页 的生产基地,如“江心雨露”牌韭菜已经通过省级无公害品牌认证。 江心洲还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全岛绿化覆盖率达 47%以上,与城区相比,岛内景色美丽、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