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检查课程培训讲义(99页)-石油化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得穿越不使用氢房间和其它辅助用房; ⑧管道和汇流排及其连接的气瓶均应互相跨接和接地。 氯气管道: ①管道必须完好,连接紧密,无泄漏; ②定期清理管道内的反应生成物; ③管道连接垫料应选用石棉板、石棉橡胶板、氟胶料、浸石墨的石棉绳,严禁使用橡胶垫。 ④钢瓶出口管应采用透火处理的紫铜管。 ⑤贮罐输入或输出管道,应安装两个以上截止阀门。 氯乙烯管道: ①宜采用架空敷设; ②不应穿过非氯乙烯生产使用的建筑物; ③不应靠近热源敷设; ④氯乙烯管架上不应敷设动力电缆和电线; ⑤与道路路面垂直净距不小于 5m。 3)电器接线 ①电气线路应敷设在爆炸危险小的环境。 ②易燃物比重大,线路在高处架设, 易燃物比重轻,电气线路在低处敷设。 ③电气线路的沟道、电缆或钢管,所穿过的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应用非燃材料严密堵塞。 ④在 1区内电缆线路严禁有中间接头 在 2区内不应有中间接头 ⑤在 1区、 2区应采用钢管配线,采用铜芯线;Dg25mm以下的钢管螺纹旋合不应少于 5扣。 ⑥ 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严禁跨越爆炸性气体环境 水平距离> ,特殊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可适当减少距离。 ⑦爆炸性气体环境接地要求: 正常情况下不需接地,而在爆炸环境中仍应接地;所有的电气设备均应采用专门的接地线;接地干线在不同方向不少于 2处接地。 ⑧火灾危险环境 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的电气设备,应远离可燃物质;在火灾危险环境中,不应使用电热器;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线路,应采用电缆或橡套软线;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接地干线应不小于两处与接地体连接。 防爆车间是否有不防爆现象,如检修工具、电气设备不防爆 防爆车间 爆炸性气体环境 爆炸性粉尘环境 ( 1)爆炸性气体环境 ①在大气条件下,易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②闪点 ≤ 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③物料操作温度高于闪点,可燃液体可能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 2)分区 O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 3)释放源 连续释放源:长期释放或短时间频繁释放的释放源 —— O区 第一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周期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 —— 1区 第二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不会释放 —— 2区 ( 4)分级 按其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 MIC)分级 ( 5)分组:按引燃温度分组 级别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MESG)( mm) 最小点燃电流比( MICR) IIA ≥ > IIB < MESG< < MICR≤ IIC ≤ < 引燃温度 t( ℃ ) T1 450< t T2 300< t≤450 T3 200< t≤300 T4 135< t≤200 T5 100< t≤135 T6 85< t≤100 ( 6)防爆电气的分类 隔爆型( d)、正压型( p)、增安型( e)、充油型( o)、本质安全型( ia、 ib) 旋转电机防爆结构的选型 注: 表中符号:○为适用; ∆为慎用; 为不适用(下同)。 绕线型感应电动机及同步电动机采用增安型时,其主体是增安型防爆结构,发生电火花的部分是隔爆或正压型防爆结构。 无火花型电动机在通风不良及户内具有比空气重的易燃物质区域内慎用。 爆炸危险区域 防爆结构 电气设备 1 区 2 区 隔爆型 d 正压型 p 增安型 e 隔爆型 d 正压型 p 增安型 e 无火花型 n 鼠笼型感应电动机 ○ ○ ∆ ○ ○ ○ ○ 绕线型感应电动机 ∆ ∆ ○ ○ ○ 同步电动机 ○ ○ ○ ○ ○ 直流电动机 ∆ ∆ ○ ○ 电磁滑差离合器(无电刷) ○ ∆ ○ ○ ○ ∆ 低压变压器类防爆结构的选型 爆炸危险区域 防爆结构 电气设备 1 区 2 区 隔爆型 d 正压型 p 增安型 e 隔爆型 d 正压型 p 增安型 e 充油型 o 变压器(包括起动用) ∆ ∆ ○ ○ ○ ○ 电抗线圈(包括起动用) ∆ ∆ ○ ○ ○ ○ 仪表用互感器 ∆ ○ ○ ○ 低压开关和控制器类防爆结构的选型 注: 电抗起动器和起动补偿器采用增安型时,是指将隔爆结构的起动运转开关操作部件与增安型防爆结构的电抗线圈或单绕组变压器组成一体的结构。 电磁摩擦制动器采用隔爆型时,是指将制动片、滚筒等机械部分也装入隔爆壳体内者。 在 2区内电气设备采用隔爆型时,是指除隔爆型外,也包括主要有火花部分为隔爆结构而其外壳为增安型的混合结构。 爆炸危险区域 防爆结构 电气设备 O区 1区 2区 本质安全型 ia 本质安全型 ia,ib 隔爆型 d 正压型 p 充油型 o 增安型 e 本质安全型 ia、ib 隔爆型 d 正压型 p 充油型 o 增安型 e 刀开关、断路器 ○ ○ 熔断器 ∆ ○ 控制开关及按钮 ○ ○ ○ ○ ○ ○ ○ 电抗起动器和起动补偿器 ∆ ∆ ○ ○ 起动用金属电阻器 ∆ ○ ○ ○ 电磁阀用电磁铁 ○ ○ ○ 电磁摩擦制动器 ∆ ○ ∆ 操作箱、柱 ○ ○ ○ 控制盘 ∆ ∆ ○ 配电盘 ∆ ○ 灯具类防爆结构的选型 爆炸危险区域 防爆结构 电气设备 1 区 2 区 爆炸危险区域 防爆结构 电气设备 1 区 2 区 隔爆型 d 增安型 e 隔爆型 d 增安型 e 隔爆型 d 增安型 e 隔爆型 d 增安型 e 固定式灯 ○ ○ ○ 指示灯类 ○ ○ ○ 移动式灯 ∆ ○ 镇流器 ○ ∆ ○ ○ 携带式电池灯 ○ ○ 信号、报警装置等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选型 爆炸危险区域 防爆结构 电气设备 0区 1区 2区 本质安全型 ia 本质安全型 ia、 ib 隔爆型 d 正压型 P 增安型 e 本质安全型 ia、 ib 隔爆型 d 正压型 p 增安型 e 信号、报警装置 ○ ○ ○ ○ ○ ○ ○ ○ 插接装置 ○ ○ 接线箱(盒) ○ ∆ ○ ○ 电气测量表计 ○ ○ ○ ○ ○ ( 7)爆炸性粉尘环境 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环境 11区:偶尔出现爆炸性粉尘的环境 爆炸性粉末 爆炸性粉尘环境,粉尘种类 可燃性导电粉尘 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可燃纤维 注意: 爆炸性粉尘环境在建筑物内部,宜以厂房为单位确定范围 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电气设备最高允许表面温度有规定,如引燃温度组别为 T13,无过负荷时 120℃ ,有过负荷时 110℃ 爆炸性粉尘 10区内所有的电气设备应设专门的接地线 不防爆现象: 存在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汽和易燃物质的粉尘,其泄漏后与空气混合能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 存在足以点燃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火花、电弧和高温。 电气设备产生火花、电弧和高温 —— 车间存在敞开式电器:拉线开关、闸刀开关 车间配电盒、箱、柜为非防爆型 行车、吊笼电机为普通型 配套的电机不防爆(油泵电机) 电器安装不规范: 未整体穿管 电机接线穿管处未用防火泥堵塞 电缆架桥、线缆穿墙处未堵塞 电风扇或排风扇不防爆 电子计量称 移动电器 应急灯充电开关为照明插座 自动监控系统的电器不防爆 临时照明灯 本质型安全系统电路和非本质型安全系统电路的导体接触,接触点产生电弧或电流增大,产生静电或电磁感应。 装置内的地沟、电缆沟等是否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或可燃液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