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一级内环车削的工艺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 较薄,而粗车时留给精车的长度余量较大,虽然经过反复吃刀,仍然产生了较大的切削应力变形,再加上 60 工序支靠面有 的变形,所以在自由状态下造成如下后果: 的壁厚尺寸局部严重超差;长度尺寸177。 , 177。 局部超差;小外圆Φ 0 的尺寸只能取平均值;大外圆Φ 0 的尺寸取平均值局部超差。 工艺调整说明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分析;在 保持原 60 工序和 70 工序加工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作出相应改进。 夹具改进 把 60 工序和 70 工序的精车工序的夹具由原来的两套拼装夹具合并成一套专用夹具, 设计两套压板, 夹具设计以工件 的 Φ 0 内孔为定位 , 左端面为支靠面夹具外圆直径应小于Φ 。 第 14 页 2020626 第 14 页 共 30 页 60 工序装夹示意图 图四 第 15 页 2020626 第 15 页 共 30 页 70 工序装夹示意图 图五 第 16 页 2020626 第 16 页 共 30 页 在加工 60 工序时,由 6 点支靠改成全面支靠,支靠面经过磨削后达到平面度要求,压紧面和定位面不动,压板压紧时用力均匀。 在加工时,把内型面分粗;精车, 严格按顺序加工,先加工远端面,精车时先加工大内孔到尺寸,车内锥面时注意刀具的锋利,最后加工 177。 的尺寸。 加工内孔尺寸Φ。 长度尺寸 177。 分别加工到Φ 、Φ ,177。 将177。 的尺寸尽量加工到 0 左右,因为在压紧状态下此零件的变形还是较小,后面增加一道钳工研磨工序,主要是研磨零件的支靠面,在保证 零件壁厚不小于 177。 的情况下,要求零件的平面度在 以内。 在加工 70 工序时作如下调整: 参照 60 工序全面支靠的专用夹具,在压紧面上也作一个全面压紧的专用压板,加工时,首先把尺寸 177。 , 177。 粗车留余量 177。 留余量 , Φ 0 Φ 0 留余量 , 0 先加工到 , 177。 先加工到 就可以了。 精车时先加工 60 工序的尺寸因此时余量较少,刀具要求一定要锋利先加工好大内孔尺寸Φ 长度尺寸 177。 接好 177。 的圆弧,再加工Φ 尺寸,接着加工 177。 接好 177。 的圆弧,这样加工完后不要卸下工件,接着加工 70 工序的尺寸,安装时先按 70 工序的要求安装好,再拆60 工序的压紧压板。 加工时先加工长度尺寸 177。 0. 1 到上差, 177。 尽量到上差, 100 到尺寸, 177。 到尺寸, 177。 也尽量到下差,加工壁厚 0 时要特别注意零件的变形量,进刀时尽量控制进刀量的大小,加工完一刀后及时测量,确定零件变形量的大小。 在加工尺寸 177。 时,因为是支 第 17 页 2020626 第 17 页 共 30 页 靠面,在加工过程中可以直接加工到尺寸,在接槽内两个 R1177。 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刀具锋利,尽量控制刀尖圆弧尽可能的小一些,以免圆弧接出来后槽内右端面尺寸 177。 往外倒,这样加工完后还要修尺寸 177。 , 177。 到尺寸。 最后加工外圆尺寸Φ 0 ,Φ 0 由于其它尺寸都已经加工好,零件很薄,所以在加工零件时,要考虑到零件的变形较大,形位公差非常小(同轴度 在机床上检测)为确保零件的尺寸和形位公差合格,就一定要有小的进给量和较锋利的刀具。 五、 经过对以上工艺的过程调整和改进,以后几批零件的加工的质量检测,达到如下效果: 原夹具经过重新申请后,其夹具的装夹定位方式已符合工艺要求。 解决了因夹具装夹时引起的零件变形。 有效地解决了改进前遗留的质量问题,如壁厚 0 和外圆关键尺寸Φ0 和Φ 0 以及同轴度 等技术条件都能达到图纸要求,使零件合格交付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精车分粗、精车削,使刀具磨损减小。 六、 根据零件材料性能、差别及其特征,加工时还要采取以下措施: 1 . 2 热处理改善高温合金可切削性 高温合金的可切削性很差, 切削刀具表面上不 断增加的接触温度 , 促使流出的切屑与刀具前面发 生粘附、 粘结, 限制了硬质合金刀具 的应用, 特别在 断续切削的情况下, 很难使用。 所以, 通常采用高速 钢刀具。 可是, 将高速钢和高温合金的物理一机械 性能联系起来, 就不能采用超过 3 8 m / mi n 的切削 速度 , 而且刀具的耐用度依然不高。 第 18 页 2020626 第 18 页 共 30 页 由此看来, 寻求改善高温合金的可切削性的方 法是非常迫切的, 这种方法借助于特殊热处理来改 变合金的组织。 同一种合金因组织状态不同往往引起可切削性 的变化很大。 对于含碳化物相的奥氏体相合金, 淬火会使可削性显著恶化, 而且合金中碳含量愈多, 恶化愈甚。 在淬火中, 奥氏体被碳合金化 , 切削时将析 出亚显微相, 使切削加工时塑性变形的阻力增大, 所 以主要的切削加工应在热处理前进行。 对于含金属 间化合物相的合金则恰好相反, 淬火能改善合金的 可切削性, 第二相 ( 金属间化合物 ) 愈弥散, 可切削性 愈恶化。 为了使高温合金获得可切削性最好的组织, 可 进行特殊 ( 补充 ) 热处理。 例如镍基高温合金 G H 3 3 在 1 0 2 0 ( 3 时加热 8 小时淬火, 在空气中冷却, 再在 9 2 0 ~ C 下作 1 6 小时时效处理, 在空气中冷却。 经过特殊热处理后合金组织相 当 于已软化状态, 强化相的百分含量较小, 并且在这 样的特殊热处理后 , 强化相更加凝聚, 均匀地分布在 固熔体的小晶粒内和晶界上, 晶粒也细化, 因此可切 削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刀具耐用度提高。 在加工零件时, 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从而 避免零件表面产生加工硬化; 用 Y G 8 车刀对高温合金 G H 3 3 车削时的切削用 量。 ( 1 ) 切削速度 从图 5 可看出, 切削速度 V=2。低压一级内环车削的工艺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新版改善案结案报告表(表格模板) 改善案结案报告表 工程改善案 配方改善案 事务改善案 年 月 日原专案编号改善项目 完成改善日期 年 月 日改善内容及修改情况预期改善结果厂处理意见研 究小 组意 见
内容并且冻结振荡器 ,禁止所用其他芯片功能,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为止。 另外考虑到在调试过程中实验器材的现实情况,该系统选选用 AT89C52单片机为主控芯片。 AT89C52 的概述及功能特性 AT89C52 是美国 ATMEL 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 COMS 8 位单片机,片内含 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 PEROM)和 256 bytes 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
(也称半刚性型 )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 后三种属于粒料类松散性材料,在不含土的情况下,无抗弯拉强度。 这些基层的共同特点 是 :压实后比较密实,孔隙和透水性较小,水稳性较好,强度比较稳定,适宜于机械化施工。 以往常用的手摆片石和干压碎石基层,由于技术性能不好,难以保证路面质量 ,不再推荐使用。 要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取材和提高基层强度的原则,确定基层材料。 公路路面等级与材料选取
续发展。 据《陶谷清异录》称 :“显德中创尊重缬 ,淡墨体 ,花深黄。 二部 郎陈昌达 ,好缘饰 ,家贫 ,货琴剑做缬帐一具。 ”这述说了一个穷书生由于爱好扎缬 ,甚至可以卖掉琴和剑去换回一顶扎染帐子的故事 ,反映了当时的扎染流行程度以及扎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6 到了宋代 ,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制作精美的扎染制品当中。 其中的“鹿胎缬”更是费工费时 ,这令一向提倡节俭的北宋政府难以承受 ,天圣二年
图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同样为电桥电路,如图 : 图 电容式传感器的温度稳定性好,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好,可进行非接触测量, 然而,输入阻抗高,负载能力差。 电容式传感器精度可达 %。 其运用实例有电容传声器、转速测量、电容测厚仪、电容式油量表等。 电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把被测的物理量如位移,压力,流量,振动等转换成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变化
热释电红外 人体感应电路 激光发射电路 震动感应电路 MCU AT89S52 红外开关电路 无线发射模块 无线接收模块 MCU AT89S52 LCD 液晶显示 液晶显示 图 11 系统整体框图 第 3 页 共 16 页 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的实现 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型的建立 AT89S52 作为普通 51 单片机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中,其接口简单,方便使用,且功能强大,因此本系统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