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盐化工行业发展分析报告20xx年3月(37页)-石油化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基氯苯、氯乙酸、氯化苄、氯乙酰氯、氯化亚砜 )等;另外还有 20余种农药产品。 耗氯产品除 PVC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可以配套建设大规模的生产装置外,其他氯下游产品多属于精细化工产品,单套装置规模有限,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也是我国的氯碱行业的薄弱环节。 氯产品行业特点 17 氯产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十五 ” 期间,我国 PVC产量年均增速达到 %,消费量年均增速 %。 进口量从 6年前曾占国内消费量的 50%逐年降低,出口量大幅度增长。 对PVC需求的快速增长是刺激我国氯碱行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力。 2020年我国PVC能力跃居世界第一位,生产能力超过 1000万 t/ a。 我国近年 PVC的供需情况见表 5。 PVC行业发展分析 18 氯产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PVC的生产方法,根据原料不同主要有两种:电石法和乙烯氧氯化法。 由于近几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高,国内的乙烯法 PVC企业的生产成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我国煤炭和石灰石资源丰富,价格低,使得电石法 PVC的成本优势得以突出表现,故新增产能大部分为电石法。 我国目前 PVC生产总量中,电石法占 70%,乙烯氧氯化法 15%,以进口 VCM(氯乙烯 )和 EDC(二氯乙烷 )单体为原料的占 15%。 目前,我国 PVC产品比较单一,应重点做好差别化、高档化工作。 如PCB(印制板 )基材、用于电子电气、医疗器械等领域的高档 PVC合金产品等。 PVC行业发展分析 19 氯产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氯气是氯碱行业的主导产品,也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轻纺、医药、化工、建材、电子、机械、造纸等行业。 氯气及其衍生物是氯碱企业的获利源泉。 因此,各氯碱企业都尽最大限度加长氯产品的加工链,争取利润最大化。 2020年国内氯产品生产耗氯约 1500万 t,产品结构以 PVC、盐酸和商品液氯为主。 其它大宗氯产品发展情况为: 1. 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受原料丙烯来源和环保限制,国内生产增长相对较慢,而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市场前景良好; 2. 甲烷氯化物产能增长过快,在建、拟建项目较多,今后几年国内市场将可能出现较为激烈的竞争局面,需配套有机氟、有机硅等下游高附加值项目,形成一体化生产,方具有竞争力; 3. TDI、 MDI、聚碳酸酯等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国内严重产不足需,今后几年这些氯产品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其他有机氯产品概况 20 氯产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4. 氯化亚砜、 CPE(氯化聚乙烯 )、氯代异氰尿酸等国内已掌握核心技术的产品生产规模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今后发展重点是拓展应用领域,开拓国际市场; 5. 氯乙酸、氯苯等国内产能很大,但多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水平较低、能耗和物耗高、污染严重,需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整合。 其他有机氯产品概况 21 氯碱行业存在的问题 1. 规模偏小,不掌握核心技术。 尽管氯碱工业产能我国已居世界首位,但个体规模较小。 离子交换膜是离子膜法烧碱的核心要素之一,目前我们所用的离子膜全部依赖于进口,其价格为 800美元/ m2, 1万 t离子膜法制碱装置约需离子膜 300m2,更换周期平均为 ,增加了离子膜法烧碱的成本,而且受制于人。 2. 产业布局与市场流通存在矛盾。 近几年,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增长很快,新增的氯碱产能主要集中在西部,但我国氯碱的主要市场集中在东部。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原盐和石灰石等矿产资源。 国家近几年推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西部氯碱工业的发展。 西部涌现出一批以电石法 PVC为核心的氯碱企业,发展迅速。 通过实现煤、电、盐、化一体化产品链,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其 PVC和烧碱成本在国内处于最低水平,利用低成本占领市场。 但西部运输和物流成本较高,特别是大量的液体烧碱产品的市场出路存在一定的问题。 22 氯碱行业存在的问题 3. 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烧碱的市场容量制约了氯气的供应,同时制约了PVC的发展。 近两年由于 PVC需求增长较快,对氯的需求持续加大,带动烧碱产量增加,使得烧碱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同时氯碱失衡的现象也会更加严峻。 近几年新建的氯碱企业基本都以 PVC作为氯加工产品,其他有机氯产品、高档产品、专用产品、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规模小,开发力度不够。 23 盐化工产业发展思路 两碱属于基本化工原料,其生产和消费受经济总体运行的影响很大。 “ 十一五 ” 期间,我国 GDP增长平均将达到 9%以上,在过去 5年,我国纯碱消费增长率 10%,烧碱消费增长率达到 19%, PVC消费增长率达到 12%。 虽然从去年到今年,我国经济运行放缓了速度,而且较多的生产企业遇到了困难。 但是如果从我国整体经济情况,我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所做的努力,以及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的现实来看,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前景还是看好的,我国的经济快速成长阶段远未结束,国民经济将在宏观调控中继续较快前行。 今后 5年,在国家有关宏观经济调控、能源价格上调、环保措施加强和人民币升值等政策影响下,以及世界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两碱的快速增长势头将有所回落,但纯碱和烧碱的消费增长率保持在年均 7%8%是可能的,5年间纯碱和烧碱需求将新增 1000万 t左右, PVC树脂的需求将新增 500万 t左右。 1000万 t的两碱产能需要 1300万 1400万 t的原盐供应。 因此,我国的制盐工业也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24 盐化工产业发展思路 2020年,纯碱年产量低于 20万 t的企业仍有 20多家,合计产能有 350万 t/ a。 烧碱年。中国盐化工行业发展分析报告20xx年3月(37页)-石油化工(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