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医院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8页)-医药保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系奠定基础。 项目建设的基本目标 本项目将严格按照国家对农村急救体系的建设标准和设置要求,以及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进行建设,改变全市急救资源总量不足,基层网络不健全,不能满足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急救需求的现状,本项目建设将逐步改变农村急救机构业务用房短缺、急救车辆不足等状况,初步构建功能完善、反应 迅速的农村急救网络,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农村居民急救服务需求。 项目建设的主要业务功能 本项目要建立快速、高效、安全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形成“高效、 13 快捷、及时、安全”的急救医疗服务,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日常急救和突发公共事件(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伤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 紧急医疗救援体系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疾病、人员伤害而提供服务;通过提供紧急或非紧急的救护车服务,降低可避免的死亡率、伤害、疼痛和痛苦;努力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医疗应急救援和快捷、方便、高效的特殊急诊服务的重要选择方式。 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的确定 根据《关于施远跟编报农村急救体系 2020年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的通知》的标准:急救机构业务用房建设以 200平方米为基数,服务人口每增加 10万人增加 75平方米。 万源市现有人口 60万人,按要求业务用房建设面积应达到 650 平方米,故万源市人民医院确定新建急诊业务用房 650平方米,并配置急救车车载设备、指挥调度设备等医疗急救设施,是比较合理的。 建设规模 新建急救中心业务用房建筑面积 650 平方米,配置急救车 2 辆、车载设备、指挥调度设备等 医疗急救设备。 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新建急救中心业务用房,配套建设给排水工程、配电及照 14 明工程、消防安全系统、通讯和计算机、避雷系统、通风系统、供氧系统等工程。 主体工程:包括建筑物的构筑与砌体、室内外装修等工程。 配套工程:改造室内外给排水系统、消防安全系统、配电及照明系统、通讯和计算机系统、通风系统、避雷系统、供氧系统等工程。 1.给水系统: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室内、外供水管网,以及与业务用房外供水管网的连接。 2.排水系统:包括室内外雨水管(渠)和污水管(渠)的建设。 3.消防安全系统:包括 室内外消防栓、消防灭火器等。 4.配电及动力照明系统:主要包括配电系统、动力系统(抽风机、风扇等用电设施)、日常照明系统。 5.通讯和计算机系统改造:主要包括楼内、外通讯和楼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6.通风系统:主要包括各室内排气、抽排烟等。 7.避雷系统:主要建设构筑物防雷接地网络。 8. 供氧系统:主要建设从中心氧库至急救中心的供氧系统。 第四章 场址及建设条件 场址原则 选址符合万源市城市卫生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到我院的服务区域、交 15 通、土地利用现状等。 选址具备工程建设要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 质条件,并避开受洪水、潮水或洪涝威胁的地区。 选址应满足功能与环境要求,满足医院急诊应急通畅顺达,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紧靠主要交通干道,便于车辆迅速出发,考虑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按照急救中心建设标准方面有关要求,协调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选址不在活动的坍塌地带、地震、断层区、地下蕴矿区以及易燃危险品库地区。 场址确定 项目选址符合城市、环境规划要求,场地地势平坦,覆盖土层较厚 ,自然条件优越。 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较好,不仅交通便利,而且供水、供电、排水可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选址在万源市太平镇。 建设 条件 气象条件 境内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亚热带,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霜日较多,雪日较少,风多、风大,常有旱涝交替发生。 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气候差异性大。 市境内受北方干冷气流和海洋暖湿气流的交替控制。 夏季,强大的夏 16 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由地势的抬升和大巴山的阻挡形成丰沛的降水。 当夏季风特别强烈的年份又容易造成伏旱。 冬季,受冬季风控制,空气干燥,雨水稀少。 按照气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春季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寒潮和冷空气活动频繁。 夏季高温多雨,多雷雨大风,日照充足,伏旱严 重。 秋季气温下降快,秋高气爽和秋雨绵绵天气交替出现。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有霜雪。 境内平均气温 ℃,最高年平均气温 ℃,最低年平均气温为℃,气温年际变化幅度小。 1 月平均气温为 ℃,极端最低气温为℃, 7 月均温 ℃,极端最高气温为 ℃。 气温日较差年平均为 ℃, 4 月最大为 ℃,其次是 8 月为 ℃。 历年中 1962 年 3月为最大,为 ℃。 工程施工组织应满足当地气象条件的特殊要求。 水文条件 万源境内江河纵横,水系发育呈树枝状的河网,支流众多地表 水:河流多,径流量较大,地表径流总量为 亿立方米。 人平拥用量 7180立方米 /人年,比全省人均量多 4052立方米。 多年平均径流深 毫米,径流规模数为 公升 /秒 • 平方公里。 地下水: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齐全,河流切割较深,岩溶裂隙发育,给地下水的储存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境内降水丰沛,使地下水有丰富的补给来源,地下水储量为 亿立方米,已利用 ,仅占地下水总储量的 20%。 17 交通运输条件 万源市的交通已经具备了达州“大都市”的基本特点,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十分突出 ,是川陕渝三省(市)结合部,七个县(市)交汇处, 210国道、襄渝铁路、襄渝铁路复线、达陕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可东去武汉,南下重庆,西至成都,北上京城。 项目所在地周边均为城市道路、交通极为方便。 环境保护要求 本项目建设所在地域开阔,大气容量大,且项目本身基本没有废渣、废气、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后统一处理,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损害。 施工条件 本项目所需的主要材料沙石、水泥等可到周边地区采购,通过汽车运输到施工场地。 水、电等可就近引入,条件可满足施工需求。 第五 章 建设方案 总平面布置原则 在总平面规划布置时遵循以下原则: 根据工艺、防火、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对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管线的统筹安排,力求做到布局合理、紧凑、节约用地以及方便经济; 18 尽量多保留植被,美化环境; 景观设计,使自然风光与人工景色相互映衬; 总体布局 项目的容积率小于 ,建筑密度 27%,建筑高度小于 20 米。 总平面布置为三层楼,按科室设置合理布置。 项目防护设施和绿化 万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救中心设门卫室,周边设围墙隔离。 主要种植花草、低矮灌木,形成高低错落的立体绿化,并进行园林化设计,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 在选择树种和草种时,应根据万源的地理气候特征重点选择一些防毒、吸尘的植物。 建筑设计本着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进行设计,尽量满足工作和管理的要求,方便操作便于安装及检修。 交通方便,机动车和行人的出入口分开设置 建筑材料贯彻节约的原则,尽量利用当地材料,选用价廉、高效、优质的材料。 大楼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窗户设置应避免排风短路。 建筑参照设计规范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16- 87 19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 2020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7- 96 建筑平、立面设计 建筑物从立面造型和风格上进行精心设计,立面简洁大方,对立面的风格重点设计,使建筑物既有美观、又有完整的总体形象, 建筑装饰 ①外装饰 外墙装饰材料使用面砖,外部色彩待主体工程竣工后,规划部门审批。 ②内装饰 墙柱面工程: 墙柱面工程一般抹灰、砼墙面、混合砂浆 天棚工程: 天棚工程一般抹灰、砼天棚、混合砂浆 ③门窗 根据情况安钢质防火门,特级防火卷闸门,不锈钢 门;塑钢窗。 ④特殊业务用房的装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一、墙面、顶棚应易于清扫、不起尘、易维修。 踢脚线、墙裙应与墙面平。 第二、调度中心、机房、库房采用耐火极限为 2小时的不燃烧体隔墙,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 20 第三、车库应按汽车库消防设施规范有关条款执行,救护车车库包括车道的室内净高大于 米。 第四、物品存放库应有防虫、蝇、鸟、鼠等动物浸入的设施和防潮设施。 第五、卫生洁具、洗涤池,应采用耐腐蚀、易清洁的建筑配件。 卫生间的洗手池和便器应采用非手动开关。 结构设计 结构参照设计规范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 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2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20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202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3- 2020 结构设计方案 该项目工程建设设计为三层,为全框架结构。 电气设计 电气设计依据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94 2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2020 业主提供的当地供电资料和项目用电的有关资料 设计范围 本设计范围包括:指挥调度室(调度室、会商室、信息机房),业务用房(车库、隔离用房)、行政管理用房(综合办公用房、专业办公用房)、后勤保障用房(各类物资库房和其它服务用房)。 用电负荷 本项目用电总安装容量。 安全节能措施 项目配置消防报警系统一套,采用烟温及可燃气体浓度探测器,配备声光报警器和手动报警按钮;采用新型节能灯具和金属卤化物光源。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本着经济合理的 原则,在保证生活、生产用水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用水。 给水水源 利用现有万源市城市供水管网,可以保证用水需求。 用水量计算: ①生活用水 ②冲洗汽车用水 ③浇洒道路用水 ,两天浇洒一次绿化用水 M3/M2. 22 次,叁天浇洒一次 给水系统 给水采用管径为 100毫米的 PE管从市政供水管网接入生产、生活和消防合用系统应建消防储水池,容积 90 立方米。 给水量本项目室外给水量为 40L/S和 30L/S,自喷用水量经计算为。 项目范围内的排 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分为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 污水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粪便水和特殊毒水采用密闭收集,合用一根污水管道,经过化粪池处理后由污水收集管道排入城区污水干管。 雨水排水系统 项目范围内的雨水采用明沟和暗沟直接就近排入城区污水干管。 排水方式 本项目生产污水和雨水排水为地下管线,钢筋混凝土管,管径 300MM。 管线按现场地形布置,但最小坡度不小于 4‰。 消防 本设计根据“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在火灾发生时,以水消防为主,化学消防为辅。 并结合《建筑防火规范》( GBJ16- 87)(修订本)中有关要求进行消防设计。 ( 1)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和耐火等级 本工程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 23 配置应遵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 ( 2)消防措施 ①消防水源:城区市政供水管网,综合楼楼应建消防储水池。 ②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88)可知,室外设消防水泵结合器和室外消防栓。 ③在室内按规定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消火栓内设有 DN65 消火栓,配消防水带 20米、水枪口径 19MM,消防栓箱的下部放置手提式灭火器,消防管道布置成环状,主管的管径为 DN100。 ④化学消防:对于可能发生火灾的危险场所,针对不同装置的火灾危险等级及生产特性,分别配置 MF4 型、 MF2 型手提磷酸铵盐灭火器; MT7型手提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救可能发生的 A 类火灾及带电火灾。 ⑤防火分区:本项目设有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分区均按规范增加一倍。 如发生火灾,除配置有单位义务消防员负责外,还要依托万源市的公安消防队伍。 ⑥电气防火:照明正常时由交流电源供电,当交流电源发生事故时由自动切换装置切换至蓄电池直流系统,事故照明电源直接供电;重要场所的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及计算机电缆均采用难燃型;电 缆构筑物均采用防火设施,如阻火隔墙、阻火夹层等,采用涂料、堵料等防火材料,对电缆进行阻燃设计满足相应的规程规范规定;所有的消防负荷均为 1类负荷,由 220V/380V 直接供电。 24 安全可靠性 本项目采取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从总图布置、火灾危险性的划分、建筑设计上都以安全、防火为出发点,有系统地进行了全面考虑。 在消防措施上,将水消防与化学消防相结合,以保证扑灭初期小型火灾。 而遇有较大范围的火灾时应求救于本单位和当地公安消防队伍的力量,并及时采取扑救措施。 灭火器设置一经审查通过,一定要严格执 行、加强管理、专人负责,要定期检查、维护消防器材,以保证灭火设施的有效可靠性。 维修设施本项目所选消防器材设备均简单可靠,基本不需大的检修工具来维修,只配备一些简单的工具即可。 通风设计原则 为了保证工作环境的空气新鲜,采用全室通风。 配电室电气设备散发大量热量的科室采用机械通风。 通信工程 根据医院急救中心工作特点,并保证车辆与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