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3021-20xx铁路机车车辆电子装置(28页)-汽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存储器,功能上应该是兼容的。 存储器与相应的 印制板组件、组件与相应插件箱的对应关系,应采用内部编码或在装置 壳体上标明。 所用的方法应向用户说明。 自检 装置的自检功能应该尽可能在每次初始化时验证系统是正常的。 如果自检失败,应该尽 可能提供诊断信息,有效地指示故障范围。 可能的话,系统应进入恢复状态。 程序监控 装置应该具备程序监控功能,在软件运行故障时(如因异常瞬态干扰而使软件进入死循 环时)进入恢复状态。 出错指示 检测到出错时,处理器应先对故障进行记录或指示,然后进入恢复状态。 恢复 装置应尽可能自动 从故障或出错状态中恢复而不影响正常的功能。 此时,处理器可能要 重新初始化。 如果某些状态不能恢复或不能安全恢复时,制造商应该说明这时恢复对装置的 影响。 8 元器件 采购 所有元器件都应该符合有关元器件功能和物理参数的详细规范。 采用的所有元器件都应按照 GB/T 19001 或 GB/T 19002 或其他等效质量体系的要求来 生产。 上述元器件规范应与以下的一项标准或文件一致: a) 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b) IEC 规范或其他国际性标准或规范;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企业 ()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企业 () c) 元器件制 造商的规范; d) 装置制造商的规范。 对于 c) 和 d),应该尽可能采用 a) 及 IEC 通用规范。 除 的情况外,应该采用能由多个制造商供货的元器件,本标准中,“多个制造商 供货”指按照 的规范在安装尺寸和功能方面能完全互换。 必须采用独家供货的元器件时,制造商在投标时应提请用户注意。 选择元器件及其系列时,应该尽可能考虑到在装置投入使用以后能长期供货。 采取 11 TB/T 3021— 2020 这些预防措施后,如果仍有某些元器件在装置供货合同期内采 购不到,电子装置制造商应该 通知用户并提供其他代用办法。 对于专用元器件,如定做的混合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 ASTC),可提供准确详尽的规 范以便能按此再设计或从其他制造商获得可以完全互换的器件。 应用 所有元器件均应适合于实际应用并满足本标准的各项要求(如环境、质量、预期的寿 命等)。 对于从未在铁路上应用过的元器件或工艺,用户可以要求证实这些元器件或工艺符合 本标准的要求。 所有元器件都应该: a) 遵守元器件制造商的基本规范; b) 不致降低装置寿 命或性能。 应该由制造商负责选择元器件的温度范围、降低定额、装配和屏蔽等。 如果在投标时用户要求,制造商应该(通过计算或其他方式)证明装置满足本标准的所 有要求,尤其是第 6 章中的元器件可靠性和寿命要求。 元器件的预期寿命一般不应低于装置 的使用寿命,但 情况下的元器件除外。 9 制造 装置的结构 装置应符合以下结构要求。 机械防护 无论在线可替换单元的哪个面放在平整面上都不致造成元件机械损坏。 必要时应安装机 械保护装置。 定位和防插错 用户可以要求在线可替换 单元装有机械式防插错编码或定位装置以防止插错位置。 尺寸要求 机箱、插件箱和插件应符合 GB/T 的要求。 推荐采用高度为 3U、 4U 和 6U、长度 为 160 mm 或 220 mm 的印制板。 插座和连接器 招标时,用户可以提出禁止使用集成电路插座和(或)边缘连接器。 元器件插装 装置应符合 IEC 60321 及以下结构要求。 布局 元器件的布置、固定和处置应考虑其结构和相互影响,使得在检查、去除和更换器件时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企业 ()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企业 () 不致损坏或影响其他部件及布线。 安装后,元器件 的标记应尽可能明显可见。 设计时,装置上元器件不应直接与接线端子相连,除非能可靠固定或有辅助印制板组件 而且保留了元器件标识。 安装的散热元件不应损害印制板或其他元器件。 固定 12 TB/T 3021— 2020 如果元器件没有机械固定,由于装置使用时产生的振动,其重量将在焊点处造成应力或 损坏时,则应加固在印制板上。 加固后更换器件时,应该确保不致损坏印制板。 所有元器件应按器件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安装。 没有要求时,应保证对器件或装置(包括 焊点)的性能没有不利影响。 元器件端接 应保证元器件连接处的机械应力或热应力不超过其极限值。 元器件引脚成形时,不应对元器件及其引脚根部产生损坏或永久应力。 预置控制 在运行时,如果需要采用预置控制进行调节(而不是内部校正),应保证在整机和邻近 装置运行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 在正常状态下,控制应能保持其设置值并能防止误调节。 调试用元器件 为了便于调试时拆换,用于调试的元器件应焊在元器件安装支架上。 电连接 电连接应为以下类型。 焊接 只能对允许焊接的元器件进行焊接。 软、绞合导线和柔性金属编织线不能焊 接只能压接,电连接前应消除应力。 镀银或镀金的导线或元器件不能焊接,除非镀层很薄而对焊点无不利影响。 焊接的导线和元器件应尽可能在拆卸时不影响其他接点。 焊膏应该是非腐蚀性的。 压接 压接应符合 IEC 60352— 2 的规定。 绕接 所有的绕接起码应符合 IEC 60352— 1 的规定且为其改进型。 同一位置不能既有焊接又有 绕接。 绕接线应适合于选定的绕接工序且至少应紧绕 3 匝以上。 其他连接 只有事先与用户达成协议才能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如压合等。 内部(光、电)柔性连 接 在弯曲导线的接头附近及沿线适当位置应有适当线夹、护套或支架。 布线应保证在极限温度下其性能不受影响。 导线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制造商规定的最小值。 若未规定最小半径,电缆弯曲处内侧半径 不应小于导线(包括绝缘层)的外径。 导线穿过可能引起磨损的材料时应加套筒或套管。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企业 ()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企业 () 内部连线应通过夹紧、埋入、导槽或其他类似方法充分固定。 对于连入插头和插座内部的导线,应避免使其连接处在正常使用和搬运时承受不利的拉 伸和扭力。 可能的话,每个导线端部都应留有适当余量以便重新连接。 屏蔽电缆应有绝缘护套。 13 TB/T 3021— 2020 所有连线应易于按接线图或接线表进行查找。 挠性印制导线 挠性印制导线应按 GB/T 和 GB/T 设计和制作。 挠性印制导线上不应有其他元器件(连接器除外)。 基板材料的温度范围和机械特性应能满足使用要求。 应耐燃、耐滴漏。 应尽可能避免过度弯曲。 最小弯曲半径不得造成基板材料或表层的破裂和损坏。 过渡端接处应足够牢固,以保证基板材料或垫层不发生分离。 采用这一技术的端接处都应能重新连接而不损坏布线系统。 挠性和刚性印制板 印制板类型 可使用 以下类型的印制板: —— 刚性单、双面板; —— 挠性和半挠性单、双面板; —— 刚性多层板。 除对外部故障状态采取特殊防护以外,内层信号线不能与车内布线直接相连。 所有焊孔都应有镀层,两面都应有焊盘。 在用户事先同意的情况下,可采用其他类型。 采购 应按 GB/T 的规定采购和制造印制板: 在用户事先同意情况下,可以采用等效的替换标准。 印制板布局 印制板应按 GB/T 布局,并考虑本标准中的使用条件。 材料 根据 GB/T12629,刚性印制板和 多层印制板的基板材料应为耐燃性(竖置燃烧试验)环 氧环境纤维层压板。 按 GB/T 13555,挠性印制板的基板材料应为耐燃性(竖置燃烧试验)挠性覆铜箔聚酰亚 胺薄膜。 也可采用满足或超过上述基板材料性能的其他材料。 印制板组件的涂覆 为了防止因潮湿和空气污染而产生的氧化或损坏,所有印制板组件上有印制电路的面都 应涂覆透明的保护层。 保护层不应对使用的元器件或其他材料产生不利影响。 集成电路座、测试点或连接器界面等不能涂保护层。 应能修复有保护层的印制板组件而不必去除整个保护层。 修复后,印制板应能就地 再次进行涂覆。 标识 印制板裸板标识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企业 ()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企业 () 印制板上应有足够的信息(包括版本号)以便于正确识别。 插件箱和印制板组件的标识 插件箱和印制板组件的标记应确保能进行正确识别(包括序号和版本号)。 所有标记应 清晰、醒目、简明和耐久。 14 TB/T 3021— 2020 在线可替换单元的标记也应包括标识名及序号,如有可能还应标明制造商或商标。 应该提供一些方法,使得在插件箱和印制板组件上能记录其装配、外形和功能的变化。 可能的话,识别标记应该放在插件面板上。 为便于维修,也希望将修改标 记放在面板上。 插件箱和印制板组件的安装位置 每个安装位置都应标明该处安装的插件箱或印制板组件的类型。 熔丝和电池标识 所有熔丝定额都应该标示在其附近。 装置内部使用电池时,应在装有电池的模块的面板上标明,并尽可能标明建议的更换日 期。 组装 应确保组装后装置能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工作。 —— 对主要装置而言,组装包括机柜以及若干机箱、插件箱和印制板组件; —— 对小型集中装置而言,组装包括单个密封的机箱。 两种情况下,其外壳都应该具有对使用条件下的必要防护措施( GB 4208 的 IP 代码), 还应允许拆卸和修复内部的装置。 对于封装的情况(如印制板组件用硅橡胶、松香或其他材料覆盖),不必另外进行防护, 除非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如远处独立安装的传感器)。 如果制造商希望采用封装,应该尽早告知用户。 注:本条款不适用于分立器件,如混合电路、 ASIC 等。 冷却和通风 不应采用将空气强迫吸入装置机壳内的方式进行冷却,除非双方协商采取措施防止杂物 进入影响装置寿命。 如果使用风机辅助冷却,应确保冷却系统发生故障时装置不致损坏。 相关的保护装置动 作之前,所有的性能指标都应保持 正常。 (本标准中,因元器件工作条件超出最大定额而影响装置寿命也属于损坏)。 材料和上漆 材料和上漆应该符合使用条件,选择时应考虑环境、磨耗和老化因素以及对人身的毒害 影响。 所有材料都应不易变形、不吸湿、防止长霉以及不易燃或阻燃。 用户应该提供国家法律禁止或控制的材料清单。 另外,制造商应指明含有毒材料元器件的处置办法。 10 安全 本条款适用于主机装置,也适用于维护装置、工具或作业过程。 总则 (按合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装置,应完全符合国家现行安全法规。 功能性安全要求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企业 ()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企业 () 装置或系统的特定功能性安全要求应与 GB/T 6990 和 IEC 61508 系列相一致。 人身安全要求 15 TB/T 3021— 2020 招标时,用户可就人身安全对装置、制造和使用材料提出要求。 11 文件编制 第 7 章已提到,装置设计时应按 GB/T 19001 编制文件。 文件的提供和保存 供应商和用户应就以下几点达成书面协议: a) 用户所需文件的份数、范围、内容、表述、媒体和更新方式; b) 供应商文件的保存范围、条件和期限。 以上协议只有写入合同方可认为有效。 硬 件和软件文件 以下清单列出了用户可能要求提供的文件,实际上可能提供的文件由供需双方协商。 硬件文件 硬件文件清单如下: a) 装置的名称和型号; b) 装置的功能; c) 成套装置的组成; d) 工作原理; e) 使用说明和预置值; f) 电路说明,包括电压、电流波形和上升时间等; g) 接口的功能说明; h) 更改情况; i) 某些生产文件(电路图、接线图等); j) 车上和地面诊断步骤及所需的试验装置; k) 存放要求; m) 带有说明的功能框图; n) 布置图和机械结构图; p) 元器 件明细表; q) (包括 ASIC、 FPGA 等的)元器件和货源(即制造商)信息; r) 测试点; s) 寿命有限的元器件清单; t) 装置内经用户同意使用的有害物质的情况; u) 装置本身或搬运使用过程中可能爆炸或压碎的情况。 软件文件 软件文件清单如下: a) 软件要求,描述制造商为满足系统要求所采取的方法; b) 软件说明,描述能满足软件要求的软件结构和设计; c) 每个模块的性能描述(如输入、输出、功能)、源代码清单(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 测试要求和测试结果; d) 定义全局变量和全局 常数的数据清单; e) 系统存贮器的分配;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企业 ()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企业 () 1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