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香港某公司化验室综合管理手册21页-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员要按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调试,并注意各项指标参数,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或鉴定,以确定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并符合有关标准规 范。 使用人要按照说明书或操作规范操作。 4. 检验器具必须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和卡片,对使用说明书和技监部门的鉴定合格证要妥善保管。 5. 要保持检测器具的清洁,对常用的检测器具,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6. 完善仪器设备技术资料,一机一档,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7. 定期用标准品测试实验设备,检验设备状态和精度。 8. 检验仪器不得随意搬动、拆装。 9. 检测仪器应作好 日常维护和保养。 如果发现仪器有问题应立即停用。 自动进入进行故障分析和排除工作程序。 8. 不 合 格 品 管 理 制 度 不 合 格 品 管 理 制 度 产品具备以下要素可以认定为不合格。 不合格品分 A、 B、 C 类。 A 类 (报废品) 不合格品的界定指标:。 不合格。 d. 封盖不良,有滴漏现象。 e. 净含量负偏差严重。 B 类 (返工) 不合格品的界定指标: a. 标签使用不规范。 b. 生产日期标注不清。 c. 净含量不够。 d. 内外包装不合格。 C 类 (次品) 不合格品的界定指标: 偏差,无法返工。 不合格品的标记、记录 不合格品的标记: 对出现的不合格品应该存放在专用库房或明显表示该区域为特殊物品存储区的地方。 对不合格产品除专门存放外,应在不合格品处加挂警告性标示牌。 警告性表示牌内容包括: “不合格品”。 2. 不合格品的处理: 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 经返修或不经返修让步接收; 报废。 a) 返工产品由品管部通知生产部作标识、隔离,并做好返工 、返修的处理工作。 b) 经返修或不经返修让步接收的产品,由品管部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交品管部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 c) 报废产品由品管部填写《产品检验 /报废单》,交品管部品管部经理审批。 d) 现场 QC 主管对不合格产品填写《不合格品登记表》,并以每月统计分析资料交由品管部经理审批。 3. 不合格品的处理由质量管理小组作出书面处理决定。 9. 检 验 员 管 理 制 度 检 验 员 管 理 制 度 1. 检验人员必须具备检验员资格 或相应专业。 2.在 总经理 的领导下开展检验工作。 独立行使 职权 ,科学、公证的提供产品检验数据。 3. 做好取样或检验的一切准备工作,并保证达到取样或检验要求。 4. 对采购的原辅材料进行验收检验,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5. 对生产加工过程中, 各道工序产品质量情况 进行检查 , 并 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6.对出厂产品随机抽查检验,内容按相关要求操作。 7.对检验出不合格产品,应加倍抽样复检。 8.认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9. 定期将委托检验的成品 或 水 样 送到指定检验机构检验。 10. 加强工作,确保安全,防止触电、中毒、等危 险事故发生,下班时要认真检查各车间和实验室卫生以及门窗、水、电是否关好,发现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报告。 10. 计 量 器 具 管 理 制 度 计 量 器 具 管 理 制 度 1. 化验组 长兼计量管理工作,负责企业计量器具台帐,检测及新增添计量器具管理。 2. 制定周期性检测计划,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贴上合格标识。 3. 计量器具必须经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凡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未经检定的计 量器具一律不准使用。 4. 在使用中发现计量器具有异常,应及时请计量部门检定修理,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5. 所有计 量器具使用要有记录,要定期保养,任何人不得外借。 11. 品 管 经 理 职 责 品 管 经 理 职 责 1. 工作总则 在 总经理 的领导下, 组织和协调全 公司 的质量管理工作,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产品检验。 1. 2 认真全面贯彻质量管理制度,负责 组织安排 对外购原辅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的检验、验证工作,认真审核并保管好各种质量文件和记录。 1. 3 组织 并 解决产品在 生产加工 制造 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 问题 ,同时协助销售部 处理 顾客投诉。 1. 4 负责成品的检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并 作出改进措施报告。 2. 质量运行管理 组织和实施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工作,按照产品标准对出厂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合格。 负责本 公司 产品逐批抽检工作,组织 化验室 参加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业务培训及比对实验。 负责 组织 质量管理小组对相关企业标准的起草和组织实施。 负责 组织安排 建立全 公司 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台帐,负责检定和(或)校准、维修和更换工作。 12. 检 验 员 职 责 检 验 员 职 责 1. 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