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通常风 险来自经营环境的变化、新员工聘用、采用新的信息系统、新技术的应用、企业改组、新会计方法的采用等。 ( 3)控制活动: 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措施 , 以保证单位目标实现的政策和程序。 它包括业绩评价、信息处理控制、实物控制、职务分离等。 ( 4)信息与沟: 与财务报告目标相关的信息系统方法和记录。 它可以确认和记录所有有效的经济业务 , 以便适当归类、提供会计报表 , 在财务报告中揭示经济业务。 ( 5)监督: 评价内部控制实施质量的过程 , 即对内部控制设置、运行及改进活动的评价。 根据内部控制具体实施的机制 , 内部控制通常又可以分为两个层 面:第一个层面是企业的管理制度 , 又称为“管理控制系统” , 它是建立在公司治理基础上 , 通过检查和改进有关管理政策和程序 , 有效控制企业运行 , 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 ,实现投资人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 第二个层面是企业的会计制度 , 又称为“会计控制系统”。 它通过适当的业务权限设置和授权 , 准确的会计记录 , 及时的实物盘点 , 以及公允的报告等程序和方法 , 保证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信息的可靠性 , 保障投资人财产安全。 这一层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认为是最具体的控制。 因为控制制度能否生效 , 取决于是否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取得适当的信息 , 而会 计信息的存在与有效传递 , 影响到控制制度的有效性的发挥。 (二 ) 公司治理机制构成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 而公司治理 结构 是公司治理 机制 的外在表现。 即本文的公司治理包括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两个部分。 具体而言 , 公司 内部治理机制主要包 括: ( 1)股东权利保护和股东 大会作用的发挥。 ( 2)董事会的形式、规模、结构及独立性。 ( 3)董事的组成与资格。 ( 4)监事会的设立与作用。 ( 5)薪酬制度及激励计划。 3 ( 6)内部审计制度等。 这些内部治理方面制度安排的目的是建立完善的监督、激励、约束和决策机制。 从市场体系的角度看 , 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 : ( 1)产品市场: 市场压力是大部分自由市场经济防止商业公司滥用它们的权利和长期维持经营的基本机制。 公司治理都要依赖产品市场。 规范和竞争的产品市场是评判公司经营成果和经理人员管理业绩的基本标准 , 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能起到激励和鞭策经理人员的作用。 ( 2)经理市场: 功能完善的经理市场能根据经理人员的前期表现对其人力资本估价 , 因而能激励经理人员努力工作。 ( 3)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公司治理机制又可以划分为股权市场的治理机制和债权市场的治理机制两部分。 ( 4)并购市场: 从 公司治理的角度而言 , 活跃的控制权市场作为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有独特的作用 , 适度的接管压力也是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并购机制的发挥需要支付较大的社会成本和法律成本 , 而且需要发达的具有高流动性的资本市场作为基础。 ( 5)市场中的独立审计评价机制: 这主要靠市场中立机构 , 如会计师、审计师、税务师和律师事务所等的客观、公正的评判和信息发布。 外部治理机制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 主要是利用市场机制让经理人员感受到持续的、无处不在的压力和威胁。 它与内部治理机制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公司治理体系。 ( 三 ) 公司治 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分析 一个公司要想达到一个满意的内部控制环境 , 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做基础 , 可以说是合理规范的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有效保障 , 有效的内部控制将有助于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及作用的发挥。 在公司制企业的基本制度中 , 内部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 其控制目标与公司治理具有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实现需要以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为前提。 同样 , 公司治理结构效能的发挥又取决于公司内部控制的好坏 , 需要以内部控制为手段。 一般而言 , 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 是第二层的控 制 , 是公司内部人的约束机制 , 是制衡公司内部各种权利、协调股东、管理者和广大员工的既定利益 , 使其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 ,是一种内部制度的安排 , 而且是一个过程和实践 , 是精心设计的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 还有内部控制的首要要素是控制环境 , 而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最好的控制环境要素。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 只有在规范、完善的公司治理这个制度环境下 , 设计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方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 如果内部控制是在不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下运行 , 设计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流于形式 , 反之亦然。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体现的基本原则都是内部牵制 , 内部控制的核心原则是内部牵制 , 而公司治理 4 结构体现的基本原则也是内部牵制 , 公司内部控制中牵制的利益相关各方是董事会、经理以及其他人员;而公司治理牵制的利益各方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 共同的原则需要采用相似的措施或手段 , 即实施的原理相同。 当然内部控制还有许多局限性 , 它需要依靠公司治理的完善来解决。 可以说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关系。 所以我们要在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要做到加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 将监事 会做实 , 从公司治理机制设计上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保驾护航 , 加强预算控制、推进全面预算管理 ,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5 二 、 工商银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分析 (一) 工商银行 公司治理 与内部控制 概况 1. 公司 治理的情况 ( 1)一以 A+H 同步发行上市为契机完善治。会计学--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