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9页)-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点,将起到连贯孙家花园 景区、乐涧套景区、南塘湖景区、岚香湖景区、淝水之战遗迹文化园的作用,将成为节点性轴心景观,增强八公山旅游区的整体性,丰富景观天际线。 (5)忘情谷 白塔建成后,可沿山谷通往山顶的步道两侧增设游客游息设施和公共卫生设施,而工作重点在林相改造、园林绿化,环境整治方面,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造景观。 (6)淝水之战雕塑文化广场 规划在妙山村对面,花山脚下,利用石料厂停采的天然石壁采用微差爆破等手段,开发由东晋武士雕像以及反映淝水之战壮烈过程、以及宏大场面的巨型圆雕组成的石雕群,来反映发生在八公山地区著名的“以少胜多” 的古代战争。 雕像群置于马鞍山西南坡采石场,长 100 米至 300 米,高 5 米至 15 米,并将庙山村整体搬迁,将山间谷地整平,形成大型广场。 (7)淝水之战纪念馆 规划按晋军营帐形式在花山西坡文化广场的南端建设淝水之战纪念馆,作为淝水之战大型雕塑及文化广场的配套性建筑。 包括辕门中军帐、一般营帐、马场、射箭场等。 中军帐内安置谢石、谢玄、刘牢之等军议场面的蜡像。 花山顶建淝水之战纪念碑。 (8)地质博物馆及古生物遗迹景观 除了对本区域地质遗迹采取切实措施加以保护外,拟在东侧山洼处建设地质博物馆,该馆前面为两层古典风格建筑, 用于收藏、陈列各位古生物学家历年来收集到的古生物遗迹化石、学术专著,以及各类成岩矿物、动植物化石,同时普及地学知识。 后面山洼建设透明穹顶的植物生态园,作为中小学生的课外实习基地。 (9)淮河风情园 对皖淮厂废弃的泡沫车间加以改造,建设淮河风情园,用来收集、展示淮河沿线工农业生产、生活场景及日用品。 复原民间古老婚俗活动、民间娱乐活动;设淮河名人馆,着重介绍自古以来淮河流域的名人,并图文并茂的展示其重大成果和文化艺术作品;在车间东侧山谷建设淮夷部落,复原远古时期淮夷部落刀耕火种、捕鱼畋猎的生活场景,供游客参与。 (10)老君庙 在原遗址或其附近恢复建设老君庙。 庙设山门及正殿,东西设庑廊组成道观院落。 山门内置老君庙碑,两侧碑廊刻制《道德经》部分内容,向游人介绍道德经的主要内容及其学术价值。 (11)传统豆腐文化村 规划在老庙台东侧的山间谷地(现皖淮长火工品仓库一带),按照原始古村落的形式,建设纯木结构或石木结构的传统豆腐文化村,融合传统豆腐制作工艺展示、自古以来豆腐制作工具、器皿展示,形成历史文献与豆腐文化研究、豆腐餐饮为一体的豆腐文化村。 (12)洗云泉、沁月泉 首先必须在泉周围汇水范围内设立绝对保护地带,周边山 坡要加强封山育林,涵养水土,在其上游不得打井和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要争取恢复泉眼的自然状态,拆除覆盖建筑,以利观赏和泉涌环境。 疏浚溪流,泉溪间按园林要求进行有计划的整治、清理。 附近的适当位置,按风景景观要求配置小型亭阁,亭上设泉名匾额,使亭、泉组成优美画面并有利游人小憩、品茗。 (13)桃园人家 (观光果林游览带 ) 在南塘盆地南塘路两侧(着重西侧)现有果园、果树林的基础上,精选品种,逐步开发为旅游观光果林带。 依托古泉水以及观光果林带建设“桃园人家”果园农家乐项目,将现有水厂厂房按照古建筑外观改造成农舍,并在 茵席山南侧山坡,沿着水渠开发风格一致的农舍。 (14)乐涧套奇石景观群 规划对鬼门关附近的奇石群适当进行清理,除去杂草,点缀虬松地柏,突出“官财石”、“莲花宝座”、“牧羊石”、“药碾子”、“药臼子”。 将此地建成为供游人欣赏的“天然盆景”。 (15)石门潭、一箭谷 石门潭为八公山重要景观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还处在原始状态,整治石门潭环境,规划沿“洗云泉”的自然流向,新修水渠、跌水坝,开凿挖深石门潭,扩大石门潭上游蓄水面积,加大落水高差,必要时可利用南塘水库的水源循环形成人工瀑布来增强视觉效果。 沿“一箭谷”两侧半 山腰,新修栈道以及连接两岸的铁索吊桥,恢复石门潭应有的“名潭”地位。 (16)乐涧套山区农家乐活动 规划以现有小水库为基础,将护林队用房加以改造成为山村农家乐。 拟组织果林欣赏,采摘果实和山村短期休闲度假,品尝瓜果野味旅游活动。 为此要求村庄保持原有建筑的朴素风貌,加强内部卫生设备装修,开展分户接待或有组织的集中接待游客食宿(建少量简易休闲屋)。 并同时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确保游客安全。 山坡的果树林要划定范围,进一步做好培育工作,除供休闲度假游客采摘、品尝外,还要适合广大过路游客欣赏、参观。 配套相应的小型生态停车 场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兴修通往传统豆腐文化村以及孙家花园景区的人行石阶步道,再往南接通白塔后实现与淝水之战遗迹文化园景区之间的连接。 ( 17) 白塔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八公山山深林密,风光秀丽,历史悠久,历朝历代都有众多僧人、尼姑、道士在山中建筑寺庵道观,学佛修道。 据寿县县志、凤台县志记载,鼎盛时,道场多达数十处,其中最具盛名的为白塔寺庙群。 目前复建后的白塔寺,南派建筑风格,前后两进院落,占地 6000 平方米,于 1999 年底撒净开工, 2020 年 8 月底完工,同年 9 月 10 日举行盛大的开光大典,轰动淮河两岸。 在花山 、倒挂山和钯齿山一带恢复建设 4 座寺院,与白塔寺和汉淮南王宫共同组成独具风格的寺庙建筑群体。 茅仙洞 景区 (1)福地洞天 茅仙古洞贯通扩容工程分二期进行,第一期由淮河民俗文化广场至古洞,全长约 700 米,辅以 36 个侧洞室。 洞室内 必须突出道教全真派、儒释道三教合一主题, 以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淮河民俗文化 精粹 为题材,用雕塑、壁画、石刻 进行装饰,辅以声光电动景。 二期由真洞贯通至淮河岸的香山寺,长 550 米左右,再 辅以 36 个侧洞室。 二期扩容工程洞室内装饰以淮河 古 军事文化为题材。 洞室内可适当增设可游、可观、可赏等寓教于 乐 的 项目, 具有 趣味性、参与性 的 项目。 (2)寿唐关古军事 要塞 旅游项目 在古寿唐关一带,以寿唐关景点为主,结合上马石、 下 马石、古 军事 营 寨 、古烽火台、长城式步道和女儿泉、淮河水景,以寿唐关为核心,形成古军事旅游项目。 修复古关隘寿唐关、古烽火台、修建长城式步道 1200 米,实施古战场再现工程。 碑刻淝水之战等战争故事、开辟新的旅游观光线路,连通清天观至寿唐关旅游路线等。 (3)淮河水上风情旅游带 淮河三面环绕,景区内河道长 16 公里,水面 公顷。 将上下游风景区(点)连成一线,上下可延伸游览河道近 100 多公里 ,是开展淮河 文化 风情游的最佳河段,也是本风景名胜区一大特色旅游项目。 规划 水上游艇观光、快艇 冲浪观光、河心洲观光、山水观光、地质遗迹观光、文物古迹观光、水上娱乐、水上就餐、水上摄影及其他亲水旅游项目等。 (4)马趵泉 — 独龙冲生态观光区 该区域包括:马趵泉、独龙冲、果园、森林等自然景观。 规划面积 150 公顷。 该区域生态植被条件好,林木茂密,林木覆盖率达到 80%以上,在保育生态环境的条件下,适当开展春游、野餐、 伊斯兰风情烧烤、 果园观光、采摘、农业观光、登山 科考 等旅游项目。 (5)淮河文化博物馆 该馆位于双峰山东坡 ,系列展现淮河历史文化、淮河历史名人世纪展览及淮河历代大师图文实物展览,包括水利、农耕、地方风俗民情,历代名人题咏等。 项目建成后也是淮河人民开展文化、经济、科技交流的重要场所,占地 3000平方米。 (6)双峰塔 规划在双峰山顶西侧兴建双峰塔,七层宝塔,六角短飞檐,宋式古典建筑砖石结构 , 为茅仙洞景点标志性建筑。 塔内每层装饰佛道故事壁画、浮雕、名人题记、碑铭文字,集淮河文化精华于一体。 (7)清天关 由于目前规模较小,己不适应当前文化旅游发展的需要,规划扩建三清殿、四御殿。 增设钟鼓楼,藏经楼及相应旅游配套设施 等,规划扩建 7000 平方米,古典建筑。 (8)硖山口古文化遗址 规划修复大禹治水遗址 —— 禹王庙, 及晋建东林寺、西楚项羽营地霸王井及宋代《筑城记》摩崖石刻、“淮上津要”硖石东城、“峡石晴岚”慰农亭; 保护古名木皂角树等历史文化遗迹。 (9)香山寺 规划位于硖山口魏家山,淮河岸上,占地面积约 4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 平方米,仿唐式古建筑,三进院落,分为前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及东西寮房。 卧龙山景区 (1)卧龙湖 卧龙湖景点原为水库,夹于山间,形成了优美的山水景观,拓宽游览步道,整理湖旁绿 化,使人们可观可赏可游,处理局部湖岸,在其周边修建人造沙滩,满足人们亲水的需要。 (2)钓鱼台 整修游览步道及绿化配置,使人们可观可赏可游,处理局部湖岸,结合湖面开展垂钓休闲活动。 (3)御史墓、圣旨牌坊 整修游览步道及绿化配置,结合历史文化古迹开展文化游,使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相融合。 四顶山景区 (1)梨园人家 规划把万亩果园建成集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果园,形成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景象。 (2)廉颇墓 鉴于古墓现状以及古墓旅游的市场状况,廉颇墓不宜大规模开发和大兴土木进行建设,主 要进行环境整治,丰富廉颇墓旅游内涵。 建设引景空间。 修建由合阜路通向墓地的登山步路,路两边设立柱浮雕,展现廉颇生平事迹以及完壁归赵、负荆请罪、将相和等历史典故。 景观整治。 登山步路两侧以种植松柏等四季常青树木为主,间植腊梅、桂花等其他树种,突出庄重肃穆氛围,强化了游客的凭吊缅怀效果。 建设将军亭。 在墓园较为平缓开阔的空间适当选址建 “ 将军亭 ” ,为游客提供凭吊、观光、休憩场所。 将军亭建设体量要小、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要遮掩审美视觉廊道。 景点解说碑文。 在将军亭中设置解说石碑,介绍战国时代背景、廉颇生平和历史 故事等内容。 (3)老康乡村会所 针对四丁山景区,把乡村会所建成集活动参与、乡村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农家乐,与梨园人家形成互补,成为四顶山景区的重要旅游节点。 规划生态果园、乡村垂钓园、休闲吧、紫金馆,开辟纪念林园。 (4)中华豆腐文化园 紧紧抓住豆腐发祥地这一核心竞争优势,将淮南王墓、豆制品厂和大泉豆腐文化村三个区域融为一体,深入挖掘豆腐文化内涵,按照豆腐文化寻根 —— 豆腐文化参观 —— 豆腐文化体验 —— 豆腐文化休闲的脉络打造中国最具有特色的豆腐文化主题园。 (5)八公亭 规划在山顶修建观光亭台,称为八公亭,作 为本风景区的至高点。 依山就势开辟旅游观光蹬道,形成旅游观光环线。 也可以考虑沿山崖修建登山步道或者栈道,将八公山风景区及周边美景尽收眼底。 (6)淝水之战纪念林 在八公山淝水之战遗址用松柏等树种建设纪念林,设立巨石解说牌,显示古战场的苍凉悠远,与古城外淝水之战遗址公园形成呼应。 珍珠泉景区 (1)淮王丹井 规划恢复淮王丹井和涌泉书院原貌,建仿古景观亭,立石刻碑文,标明淮王丹井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培育养身主题森林景观,建设养生主题草药园并配套建设围绕康体养身配备现代化休闲设施。 (2)珍珠泉 “ 温泉 ” 度假会 所 把珍珠泉景区改造成为 “ 温泉 ” SPA,建设大型人造温泉 SPA 度假会所,成为皖北独一无二的人造温泉 SPA 旅游地。 以真实山体为原形,巧妙利用山体地形、岩石、植被,精心设计园林式景观,营造优美休闲度假环境。 (3)团结湖淮河风情文化园 规划兴建团结湖淮河风情文化园,体现古代造城思想的 “ 山水城 ” 格局,形成 “ 山水城 ” 景观意象。 彰显淮河文化魅力,打造淮河风情特色品牌,成为珍珠泉景区重要景观之一。 (4)淮河湿地公园 规划在蜘蛛湖附近兴建淮河湿地公园,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构成山水城格局和景观意象的重要节点,提供 特别的生态观光和生态休闲,扩展游客在景区内的旅游体验。 第 三十 条 游赏组织分区 淮河风光展示区 主要以茅仙洞景区淮河部分为主,通过游船码头的建设开展淮河风光游、从淮河上感受八公山将别有一番风味。 该区域只提供水上游览观光,不允许进行其他游憩活动。 茅仙洞景观展示区 以福地洞天以及 寿唐关古军事 要塞 旅游项目 为主要内容,该区域是茅仙洞景区景观主要的集中区域,以洞穴景观为主题,该区域只提供洞穴游,不允许其他游憩活动。 生态森林培育区 以田园风光为特色,可以作为整个景区的苗圃基地,且可以开展一定程度的森林观 光旅游。 不允许开展其他游憩活动。 地质文化展示教育区 集地质遗迹、河流 地貌、风景名胜、森林资源等于一体,是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的好地方 ,主要景点有淮南虫化石、后周南塘古遗址等景点。 可以开展地质遗迹游览、科普教育等活动,不允许其他游憩活动。 乐涧套生态度假区 该区域环境优良,且离核心景区较远,可以适度开展生态度假旅游项目。 南塘景观区 该区是风景区景点最为集中的区域,相对其他景区开发较为成熟,景区内有石林、孙家花园 、汉王宫 等主要景点。 主要开展步行游览观光,适度开展宗教文化旅游等。 古战场展示区 主要是展示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以及南唐之役。 可以开展遗址观光旅游、文化体验旅游,不允许其他游憩活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