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成本计量会计处理与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票据贴现是物流企业较为常见的业务,但因其账务处理复杂,导致会计实务中存在混乱现象。 2020年我国出台新企业会计准则以后,对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也做出了新的规定,按照金融资产的核算原则进行处理。 本文以例解的方式,对物流企业应收票据贴现业务的不同处理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其中重点分析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的两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比较不同方法的利弊,加强人们对新准则的理解和认识,以期更好地指导物流企业会计实务。 (1)物流企业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的会计处理 物流企业将不 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企业在转让票据所有权的同时也将票据到期不能收回票款的风险一并转给了贴现银行,企业对票据到期无法收回的票款不承担连带责任,即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因此,将不带追索权的商业汇票贴现时,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贴现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贴现票据的账面金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按贴现票据已经计提的利息,贷记“应收利息”科目,实际收到的贴现款与贴现的商业汇票的账面金额及已经计提应计利息金额的差额借记(贴现款小于应收票据账面金额及已计提的利息时)或贷记(贴现款大于应收票据账面金额及已计提的利 息时)“财务费用”科目。 例:某物流公司持有一张签发承兑日为 10月 1日的银行承兑汇票,面值为400000元,利率 %,期限 6个月。 次年 2月 10日( 2月份为 28天),该物流公司将这张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银行规定的月贴现率为 %。 票据到期利息= 400000 % 6/12= 19200(元) 票据到期值= 400000+ 19200= 419200(元) 贴现天数= 50(天) 贴现息= 419200 % 50/360= 4192(元) 贴现净额= 419200- 4192= 415008(元) 借:银行存款 415008 贷:应收票据 400000 应收利息 9600 财务费用 5408 (2)物流企业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的会计处理 物流企业将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并未转嫁票据到期不能收回票据款的风险,贴现企业因背书而在法律上负有连带偿还责任,这种责任可能是部分的,也可能是完全的。 企业对票据到期无法收回的票据款所承担的连带偿还责任,是企业的一种负债,这种负债直至贴现的票据到期由贴现银行收到票据款后方可解除。 因此,将带追索权的商业汇票贴现后,不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不应冲销应收票据账户金额。 会计实务中,反映因应 收票据贴现而产生的负债的方我的毕业设计 企业物流成本计量 会计处理 与分析 会电 0832 班 10 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将因票据贴现而产生的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以资产的备抵项目反映。 会计核算上,单独设置“应收票据贴现”科目核算已贴现票据的账面金额,并将其作为“应收票据”科目的备抵科目。 物流企业将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后,根据实际收到的贴现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贴现票据的账面金额贷记“应收票据贴现”科目,实际收到的贴现款与贴现的商业汇票的账面金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资产负债表上,应将“应收票据贴现”科目的余额作为“应收票据”的减项列示。 例:仍以上例,假设该物流公 司贴现的是一张商业承兑汇票,其他条件不变,则该物流公司 2月 10日贴现时应做如下处理: 借:银行存款 415008 贷:应收票据贴现 400000 应收利息 9600 财务费用 5408 假如票据到期时付款人足额支付票款,则物流企业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票据贴现 400000 贷:应收票据 400000 第二种方法是,将因票据贴现而产生的负债单独以“短期借款”科目核算。 会计核算上,不单独设置“应收票据贴现”科目。 企业将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后,不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不应冲销应收票据账户。 此时,应根据实际收到的 贴现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 物流企业不单独设置“应收票据贴现”科目核算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业务的情况下,将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后,无论票据付款人是否足额向贴现银行支付票款,均满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应终止确认应收票据。 其中,该票据的付款人于汇票到期日将票款足额付给贴现银行,企业未收到有关追索债务的通知,则企业因票据贴现而产生的负债责任解除,应作为偿还短期借款对待,借记“短期借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应收利息”科目,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如果该票据的付款人 于汇票到期日未能向贴现银行足额支付票款,物流企业则成为实际的债务人,收到银行有关偿债通知后,企业应借记“短期借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应收利息”科目,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科目,同时物流企业应按票据到期值中付款人的未付金额,反映对该汇票付款人的债权,借记“应收账款”科目,并根据银行对该票据到期值的扣款方法,贷记“银行存款”或“短期借款”科目。 例:沿用上例,若该物流公司不单独设置“应收票据贴现”科目,则 2月 10日贴现商业承兑汇票时,物流公司做如下处理: 我的毕业设计 企业物流成本计量 会计处理 与分析 会电 0832 班 11 借:银行存款 415008 贷:短期借款 415008 若 4月 1日票据到期时,付款人无法足额向贴现银行支付票款,银行按规定将该物流公司存款 300000元全部扣收,另 119200元做物流公司的逾期贷款处理。 借:短期借款 415008 贷:应收票据 400000 应收利息 9600 财务费用 5408 同时: 借:应收账款 4192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短期借款 119200 以上两种处理方法相比较,第一种方法能单独反映物流企业因票据贴现所产生的负债,但由于将“应收票据贴现”作为“应收票据”备抵项目反映,导致企业负债总额低估,不利于报表使用者进行分 析和决策。 第二种方法将贴现商业汇票产生的负债计入企业负债总额,便于报表使用者分析企业负债情况,但难以通过报表单独了解物流企业因票据贴现产生的负债。 我国 2020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采用第二种方法处理。 我的毕业设计 企业物流成本计量 会计处理 与分析 会电 0832 班 12 二 、 企业物流成本计量 会计处理与分析 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物流成本计量 会计处理与分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 现代物流管理已成为企业降低成本 , 创造利润 , 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 1962 年学者 P德拉卡在《好运》杂志中 , 把物流比喻为“降低成本的最后处女地”。 此后在 1970 年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把他的著作《流通费》的副标题写作“不为人知的第三利润源泉”。 从此 ,“第三利润源泉”的提法流传起来 , 人们取得“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这一共识。 降低物流成本乃是物流部门的传统课题 , 把物流管理的历史叫做降低成本的历史 , 也绝非言过其实 近些年来,我国 物流 成本管理实践与科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取得了一定的业绩。 但是与发达国家物流业相比较,还存在 很大的差距。 从物流成本的构成、特点和企业物流现状的分析说明通过树立现代物流理念 ,建立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 ,加强企业物流成本核算 ,发展第三方物流 ,从而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增大企业利润空间, 使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企业获得利润的第三源泉。 通过 和国际上对企业 物流成本 计量 及各 会计处理 的比较分析,寻求 企业 物流成本 计量 和会计处理 的变化趋势和差异所在,以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我国物流 成本计量 会计处理及分析的 水平。 (二) 企业物流成本计量 会计处理与分析存在的问题 企业物流成本 的 计量 存在 问题 (1)对物流成本 计量 缺乏相应的认 识。 我国企业界普遍认为所谓物流成本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发生的相关成本或是一般企业发生的运输费用。 其实,物流成本包括的内容很广泛,一般来说物流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取决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管理的目的。 为适应成本管理的需要,物流成本一般可以从物流过程、支付形式、物流功能等三个方面来分类。 按物流过程可以把物流成本分为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退货物流成本,以及废弃物流成本等;按支付形式可以把物流成本分为企业内部物流费、委托物流费和外企业支付的物流费;按物流功能可以把物流成本划分为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包 装费、流通加工费、情报流通费和流通管理费等。 (2)企业难以正确计量 实际的物流成本 通常的企业财务决算表中表示的物流费,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 对于企业内与物流中心相关的人员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则是与其他经费统一计算。 因而,从物流管理的角度看,企业难以从外部正确把握实际的物流成本。 我的毕业设计 企业物流成本计量 会计处理 与分析 会电 0832 班 13 (3) 对 物流成本费用 的 计量和核算 缺乏相应的政策指导和方法。 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将物流成本描述为 “ 物流冰山 ” ,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物流成本隐含性特征。 但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对物流成本进行界定,也没有相应的核算规章制度体系,结果企业只有根据现行的规章制度体系来对物流成本费用进行计量和核算。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被广大企业普遍所接受的物流成本只包括有 “ 外付运费 ” 和部分营业费用,而这只不过冰上的一角。 企业所发生的其他物流成本费用如采购环节的运杂费被计入商品的采购成本并最终计入产品成本中,商品的仓储费用和物流信息费用被计入管理费用中,制造过程中的物流费用被计入制造费用并最终也计入产品成本中等,而且这些费用在最后又不能或很少能以物流成本费用的形式反映 出来,这就给企业进行物流成本因素分类、物流成本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 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指导,大多数企业把采用计算机和网络加强联系以便及时了解物流情况看作物流成本管理的全部。 其实这只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一个方面,还算不上真正的方法体系。 真正的物流成本管理是指在完全市场条件下,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运用相关知识制定一套科学、适用的方法体系。 这套方法体系的基本目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让混入到其他费用科目的物流成本浮出水面,使企业能够清晰地看到潜藏在海平面下的物流成本的巨大部分,以 便挖掘降低成本的宝库和开拓 “ 第三利润源泉 ” ,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物流成本最小化。 实际上,完全市场条件下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这种理想状态并不否定常态,即在现行情况下,可以通过对理想状态加上一定的修正值,就可以应用了。 (4)没有从物流的“效益递反”规律来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管理物流成本中各项目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即某些项目成本的削减可能引起其他项目成本的增加。 因此,物流成本间各项目是相互关联的。 此外,企业没有充分应用物流成本的乘数效应来改进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没有体现出物流成本削减所带来的巨大的 乘数效益。 企业物流成本会计处理 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 (1)物流成本 会计处理过程中 没有分列记账 ,分摊不平均 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是将企业所有的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