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36)-医药保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备声源若采取隔声、消声、吸声等措施,则其噪声可得到有效控制,加上建筑物阻隔和空间衰减等因素,设备噪声在本项目边界可符合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中 2类标准的要求。 针对各噪声源采取的治理措施和环境影响分析如下: 备用柴油发电机设置在综合楼地下室专用发电机房内,柴油发电机组的设备基础进行隔振设计;柴油发电机房的间墙均砌实心体砖墙,四壁顶棚挂贴吸声维护结构,护面为镀锌穿孔板,中间填岩棉;柴油发电机房的门采用 GM 标准隔声门;发电机配两级消声器;对发电机房进、排风风机进行减振,并采用消声弯头进行消声处理;对进排风通道采取消声处理。 发电机放置在综合楼地下室内,通过上述处理措施以及建筑物隔声和距离衰减,发电机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水泵、风机、中央空调 水泵、中央空调放置在设备间内,并进行减振、隔声处理。 各类进、排风机进行隔声处理,另外其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除机械噪声外,主要还来源于气动性噪声,应对进排风系统进行消声、减振处理。 通过上述处理措施以及距离衰减,水泵、中央空调、风机等设备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冷却塔 冷却塔选用低噪类型,放置在综合楼建 4 层天面并进行隔声、基础减振处理。 放置冷却塔的位置位置目前尚未确定,在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其放置位置应与周围敏感建筑保持 20 米左右的距离。 通过上述处理措施,发电机噪声不会 对周围环境以及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机动车 建设单位应通过划定机动车行驶范围、限速、禁鸣等措施控制车辆噪声。 同时注意派专人组织好车流。 如此,机动车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大型综合医院产生的固体包括医疗废物和一般生活垃圾。 一般生活垃圾来自办公室、公共区,食堂等处,另外还包括部分无毒无害的医药包装材料等。 类比同类型综合医院,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吨 /日。 医疗废弃物来源广泛、成份复杂,如化学试剂、过期药品、一次性医疗器具、手术产生的病理废弃物有毒 有害废液等;废弃物成份包括金属、玻璃、塑料、纸类、纱布、废液等,往往还带有大量病毒、细菌,具有较高的感染性。 其中医院临床废物和各种废液已列入我国危险废物名录,必须安全处置。 本项目医疗废物的产生量约为 t/d (其中首期工程约 )。 第 12 页 对于上述固体废物,一般生活垃圾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需分类妥善收集后交 XX 市医疗废物处理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 另外本项目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会产生一定的污泥、传染病楼化粪池会产生一定的沉积物,均属于危险废物,需定期清理,并作为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 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通过上述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可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和水土流失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上述范围内的植被将被清除,被城市建筑和人工绿化所代替。 原有稀疏幼林成为高低有致的乔、灌、草结合的人工群落代替,植被多样性有所增加。 本项目建成后绿化率约 45%,对比目前稀疏的植被覆盖状况,绿地率和生物量将有所提高。 项目建成后以稀疏幼龄果树为主的农业生态景观为人工绿化和建筑结合的城市生态景观所代替。 本项目建设后,地表除 45%的绿地外,其他基本为硬化地面层,其透 水性差,会对雨水下渗、地表径流条件等产生一系列影响。 就本项目而言,由于其占地面积不大,尚不能对当地水文条件构成明显影响。 但从整片城市区域开发的角度上看,这样的影响将会比较明显,在此方面,这只能在城市区域开发中整体考虑。 就本项目而言,可以采取的措施是设法增大下渗面积,减轻这方面的影响。 具体做法包括建设绿化停车场、停车场建成有孔地面,利于雨水下渗;同时医院内的部分步道也可做成有孔地面或不连续硬地,利于雨水下渗。 评价区内目前由于由于当地植被不合理的砍伐,改种果树后整体覆盖率较低,表层土壤在雨滴击溅和冲刷下随径流 沿坡面向下移动,造成一定的土壤侵蚀。 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工地将首先被推平压实,由于在大范围看本项目用地地势平缓,坡度不大,消除局部起伏后工地内水土流失基本消失,但在工地边缘填土面或开挖面则有可能产生局部的土壤侵蚀。 建设单位应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预防,包括: 1)开挖面和填土面做一定保护,包括及时压实开挖面或填土面、倾斜度较大的作业面在雨天设置一定覆盖措施等; 2)余泥及时回填或运走,余泥和散体材料临时堆放场地设置边坡防护措施; 3)工地污水循环使用、有序排放,避免污水横流,造成水土流失; 4)工地内和工 地周遍考虑设置排雨水结构,使暴雨时雨水能及时排走,避免雨积聚,浸泡土层而产生土层松动进而造成水土流失。 总体而言,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本项目施工期间水土流失现象可得到有效控制。 外环境对本项目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一综合医院,本身为环境敏感目标,对外环境中的各种污染因素比较敏感,因此有必要就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进行分析。 现状外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所在地区为规划中城市开发地区,项目周围目前均为空地、荒地、幼龄果园,周围无 第 13 页 明显的污染源。 本次评价的环境现状监测也显示,该地区水、气、声环境良好。 因此 就目前而言,本项目周围无明显的污染因素,外环境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 未来外环境影响分析 从本项目所在地区的规划看,项目用地周围以住宅、商业区为主,其西北面隔规划的文昌路(40m)为人民公园用地,东北面隔规划的纬十四路 (40m)为居住用地,东南面隔规划道路 (24m)为商业中心用地,西南面隔规划路 (20m)为居住用地、用地内规划配套小学和中学。 从上述规划功能上看,项目周围无工业污染源,外环境中可能对本项目产生影响的污染因素为未来文昌路和纬十四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 交通噪声影响分析 交通噪声 与车流量和车速关系密切。 文昌路和纬十四路目前处于规划阶段,其车流量较难预测,类比 XX 目前交通情况,选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J 00596)中推荐的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系列模式对机动车产生噪声进行模拟预测。 本项目各建筑中,距离 文昌路最近的建筑为康复疗养中心,距离纬十四路最近的建为传染楼。 上述建筑物距离道路边界均为 40 米。 预测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道路噪声传至建筑物边界,昼夜均略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2类标准,超标范围 dB(A);但本项 目在上述道路边界均退缩 10 米设置了绿化隔离带,同时按照规划上述道路中线均设置了 6米的绿化隔离带,对照同类情况,通过上述措施,道路噪声可削减 35 dB(A),即在设置绿化隔离带后,道路车辆噪声传播至上述建筑边界时可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2类标准的要求。 道路汽车尾气影响分析 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包括 HC、 CO、 NOx等,参考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项目的研究成果,当车流量 3000辆 /h以下的时候,汽车尾气的影响范围一般在 025米之间。 本项目各建筑距离 文昌路和纬十四路均在 40 米以上、上述道路车流量小于3000辆 /h,同时 在上述道路边界均退缩 10米设置了绿化隔离带,可有效削减汽车尾气的影响。 按此分析,文昌路和纬十四路汽车尾气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 外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就目前而言,本项目周围无明显的污染因素,外环境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 按照规划,未来外环境中可能对本项目产生影响的污染因素为未来文昌路和纬十四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 经过预测, 在设置绿化隔离带后,道路车辆噪声传播至医院建筑边界时可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2类标准的要求。 由于有较大的退缩距离,未来上述道路的 汽车尾气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 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应认真落实规划平面布置,保证建筑物的退缩距离,落实绿化隔离措施,如此外环境中各种污染因素不会对本项目造成明显影响。 项目选址和平面布局和排污口设置分析 项目选址合法合理性分析 该项目选址于 XX 市城西区文昌路东边纬十四路南地块,项目用地已取得 XX 市人民政府《关 第 14 页 于人民医院建设用地的复函》(河府办函) 218 号文同意,该项目选地是合法的。 本项目目前已经纳入《 XX 市东城西片区规划》当中,作 为新开发城市区域的医疗卫生配套机构,是必要和合理的。 根据本次评价结论,本项目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因素经过治理后不至对周围环境和项目自身产生明显影响,同时经过退缩和绿化防护,外环境的各种污染因素也不会对本项目产生明显影响。 因此,项目选址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是合法合理的。 项目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项目平面布局中,将东南、东北、西北边临近道路一侧均向后退缩 10 米并设置绿化隔离带,可有效削减周边道路对医院自身的影响,同时使医院与外界相对隔离,也可避免车流、人流、物流的无 序流动,导致医院和外界相互影响。 医院各主要建筑边界均设置绿化带,并以道路、绿地进行分割,使用医院门诊区、住院区、后勤区和办公教学区相对独立。 同时设置了两个次入口和一个污物出口,使用医院内部各功能区相对分隔,可有效避免不同病区病员的交叉感染。 由于项目西南面规划有小学和中学,因此传染楼向北面设置,远离敏感人群。 传染楼收治传染病患者,按规定设置了独立进出口。 同时向内退缩 40 米,一方面使传染病就诊者与医院内其他人群分割开来,另一方面以退缩的 40米加上西北面纬十四路 40的路宽,使传染楼与项目西北面规划的住宅区域距 离达到 80 米以上,形成了有效的防护距离。 在医院内部设置上,传染楼附近设置高压氧、集中绿地、道路、绿化停车场等,使用传染楼在医院内部也相对独立,大大减少了传染病病人与医院内其他人群接触的机会。 医院污水处理站在处理污水过程中,污水本身携带各种病菌,同时排放出的气体也可能携带病菌,因此需要独立设置,避免无关人员接近。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设置在地块东角集中绿化带内部,从地形上看处于地势低位,有利于污水的收集;污水处理站周围以集中绿地作为隔离,使其距离医院内通道以及周边道路达到 25 米以上,形成有效的防护。 该污水处理站需密闭设置,建议采取地埋式结构使其不影响周围景观。 同时密闭的污水站排出气体须消毒后方可外排。 从项目整体布局上看,各功能区清晰明确、相对独立,医院整体以及局部的传染楼、污水处理站等均考虑了有效的防护隔离空间、传染楼设置了专用入口,可有效避免医院内外车流、人流、物流的无序流动,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其布局整体上是合理的。 建设单位在建设的过程中,应主题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种环保治理要求,强化各功能区的防护效果。 项目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主要排污口包括污水排放口、油烟和发电机尾气排放口。 本项目污水排放口设置在项目西面小溪,该地表水属于工农业用水和景观水体,水质按照GB3838202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Ⅲ 类水标准执行;根据规定,本项目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可排入该水体,经过预测,达标污水外排进入该水体后,其水质仍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Ⅲ 类水质。 因此,本项目排水口的设置是合理的。 本项目所在地区属于环境空气 2 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按规定本项目的油烟和发电机尾气经过治理达标后可排放,经分析不会对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因此,本项目 废气排放口的设置是合理的。 第 15 页 第四章 建设期间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施工期污染因素 本建设施工过程将产生下列大气污染源:扬尘,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废气污染物,施工人员就餐临时食堂炉具产生的废气污染物。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建筑材料运输、开挖土方运输和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以及施工场地地表开挖后风吹起的扬尘等。 施工机械及施工运输车辆在作业过程中,燃油会产生一定量的大气污染物。 另外施工期公里的临时饭堂会产生的油烟废气等污染物。 若在施工时采取控制措施,包括工地洒水和降低风速(通过挡风栅栏),则可明显减少扬尘量。 据估算,采用以上两种措施并规定在积尘路面减速行驶,清洗车轮和车体,用帆布覆盖易起扬尘的物料等,则工地扬尘量可减少 70%以上,可大大减少工地扬尘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 施工机械一般燃用柴油作动力,开动时会产生一些燃油废气;施工运输车辆一般是大型柴油车,产生机动车尾气。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产生的废气污染物 CO、 NOX、 PM10,因此,施工机械操作时应尽量远离居民区,物料运输路线也应该尽量绕开居民区,最大程度降低运输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机械包括挖掘机、电锯、风动机等,其他噪声约 80100 dB(A)。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拆迁废物、施工及挖掘土方产生的废物以及生活垃圾。 建设施工期污染防范措施建议 为防止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发生上述污染环境的现象,借鉴其他工地的经验,必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使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限度,为此,建议采纳如下污染防范措施: ①合理安排好分期施工,做好时间上、空间上的衔接,减少影响范围与时间。 必须将各施工期的时间、施工范围安排协调好,防止施工与社会正常生活运转发生冲突,对影响交通的路段设绕行道路。 ②文明施工,利用合适的材 料,将工地与外界隔绝起来,减轻对周围的影响。 对施工工地的边界,尤其是已入住的住宅楼与交通道路的,应该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