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ebook人权标准指南(doc53)-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被认可作为部分或所有员工的谈判代表,他们也有权利保护他们会员的职业利益,包括在相关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代表员工的利益进行申诉。 员工代表应有适当发挥他们作用的必要便利,包括接近工作场所。 E. 工厂必须有一套员工参与解决工厂纠纷的机制。  工厂应该实施一套明文规定的解决工作纠纷的机制,无论是员工之间的或是员工与主管之间的。 员工能够向指定的人或委员会汇报问题而不是向他的直接主管。 这套机制应该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向员工传达。  工厂必须采用并公布一项非报复政策,保证那些报告问题或弊病的员工不会遭受负面结果。 领导的实践活动 工厂应有由员工自由选举的代表组成的工会,投诉委员会或员工与管理人员的纠纷仲裁委员会,他们负责收集和调查工厂内的投诉。 这种团体允许员工参与工厂管理的决定并主动调查主张对报告问题的员工进行报复的人。 员工的投诉得到及时处理,对相同或类似事情的抱怨就不会再次发生。 VII. 不骚扰 Reebok 公司寻求的商业伙伴,能够尊重他们的员工。 员工不会受到任何身体上的、性方面的、心理上的或口头上的骚扰或侮辱。 A. 工厂要有一项能发挥作用的不骚扰政策。 工厂管理者不宽恕员工会制造或导致 一个威吓的,不友好的或无礼的工作环境。  要有书面的政策写明应禁止的某些行为。  雇主不能使用体罚 (或威胁体罚 ),包括打耳光,推人或其他形式的身体接触。  雇主不能使用吼叫、威胁或低级的语言。  雇主应该禁止不受欢迎的性暗示, 性要求,或其他带有性意思的语言或身体接 触。  雇主不能以优惠工作安排或其他优惠待遇进行性交易或暗示性交易,也不能为了报复员工拒绝性暗示而对他们进行不公平对待。  安全保卫措施必须考虑性别因素且不能侵犯人身。  食物、水、上厕 所、医疗护理,就诊或其他基本必需品的获取既不能作为一种报酬,也不能作为一种处罚。  雇主不能不合理地限制员工的活动自由,包括在餐厅内,工间休息时,上厕所、打水或去看病。  雇主不能侮辱、骚扰或辱骂工人 B. 工厂须对员工和管理人员进行有关不骚扰政策的培训。  雇员的培训内容应该包括详细解释工厂的 (1 )不骚扰政策; (2 )骚扰报告草案和 (3 )规范的调查程序;  雇主定期向经理或主管人员培训关于工厂的不骚扰的政策,这种培训也包括指出适当的处分措施。 C. 工厂要有规范的报告和处罚程序用以实施其不骚扰政策。  员工能够向他人而不是向直接主管人员投诉。  员工报告工厂里的骚扰和辱骂应当得到保密。  工厂管理者要处罚 (可以包括忠告、警告、降级和解雇 )那些采取任何身体上的、性方面的、心理上的或口头上的骚扰或侮辱的人 (包括经理或共事的员工 )。  雇主对员工的处罚应该是渐进式的,例如:采用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暂时停职和解雇等逐步加重的处罚。 违反这条规定的人,例如,对盗窃或殴打别人的人立即解雇,都将被记录或向员工传达。  雇主要保存所有采取的处罚措施的文字记录。 VIII. 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内容 简介与总体要求 A. 危险物品和易燃物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 17 B. 消防安全 21 C. 工厂条件概况 25 D. 操作安全 29 E. 医疗急救 34 F. 员工的健康与卫生 37 G. 宿舍条件 40 H. 附录 43 VIII. 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Reebok 公司寻 求的商业伙伴,能够力求保证员工有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场所,不让员工面临危险的工作条件。 Reebok 标准大范围地涵盖了工厂生产条件和运作过程中主要影响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部分,也涉及到周围环境中影响健康和安全的因素。 Reebok 标准的定性和定量要求是依据惯例和规章,依据与地方或地区职业卫生专家咨询的结果,依据公立机构和私立机构及国家标准制定机构的建议。 (如美国职业安全和卫生机构 OSHA) 在世界范围内,领先的制造商已发现环境安全和健康方面的计划不仅能创造更安全的工作环境,消除环境对员工的危险,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同时有助于改进企业的操作和降低成本。 这些领先的制造商为员工提供与他们的工作责任相关的全面培训。 教育有关健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雇主与员工共同保持一个健康安全的工厂的义务性。 Reebok 标准要求工厂定期实行有效的培训,并向员工传达安全知识。 除口头培训外、录像、布告和书面材料应辅予海报和其他图示,贴在工厂的显眼位置以便让没有文化的员工了解安全措施。  Reebok 坚持厂方全权 负责安全程序的实施和执行,建议让员工介入到整个过程的方方面面。  每个工厂须指定一名具备资格的人来负责健康和安全问题。  生产现场必须有有关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证书和许可证的复印件。  工厂应以员工和主管人员都熟悉的语言公布法律规定的健康与安全方面的消息。  所有安全和事故报告必须在厂内保留一年。 安全事实 : 许多工厂有由主管人员和员工组成的委员会,负责检查安全条件并提改进意见。 由员工和员工选出的代表参与的委员会最能有效地保证一个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没有人比员工更有决心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给 员工以此重任有助于产生良好员工和厂方之间的关系。 A. 危险及易燃材料的管理 通过减少化学品的使用和排放,改进有害物质的处理,工厂能产生许多经济和环保的效益,包括减少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危害,减少原材料及废料处理的成本。 为了节省与这些效益相关的费用,工厂应努力的方向是:  尽可能用无毒害的材料替换有毒材料,以避免为了鉴别该材料而增加企业的间接成本。 培训如何安全使用及确保不排放有害物质。  减少用于相似用途的产品数量,如清洗液。  在使用有害物质时进行存货管理,把浪费降到最低,并且确保员工有效使用材料,把浪费降到最低。  通过提供培训和随时交流安全经验与如何处理紧急情况,把事故和安全隐患的危险降到最低。 这部分包含以下内容 : 安全事实 : 新工人的培训对工厂的安全和生产率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在美国工厂里, 40%的工伤事故发生在工作不到一年的新员工身上。 大部分的工伤是由于设备使用的培训不够。 信息来源: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总会 一个工厂遍及全世界的主要消费品公司在 1990 年至 1994 年期间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75%。 他们通过替代化学品,改进工艺,重新设计产品和安装污染控制设施来达到这一效果。 甚至在印度、土耳其和中国这样的国家里,上述的大多数措施虽还未被当地的法律所要求,但这些措施还是减少了危害,节约了资金。 信息来源:社会责任商业机构 1. 化学品的管理机制  工厂保存一份用当地员工 熟悉的语言写的原材料安全数据单 (MSDS)。 .MSDS 包含 以下所有事项:化学品制造商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商品名称; CAS 号码;成分;化学品分子式;所有的已经证实对健康有害和占化合物比例 1%或更多成份的化学品及其常用名; OSHA 最大暴露限度 (PEL),ACGCH 最低限度值 (TLV)和制造商使用的其他暴露限制;物理数据 (沸点,蒸汽压力 );化学反应;消防数据(燃烧点,爆炸界限,救火程序);爆炸的迹象和征兆;进入的主要途径;急救程序;安全处理与使用的一般预防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如何处理溢出和渗漏;废物处理; MSDS 的日期, (见附录 MSDS 范例 )  培训员工读懂并理解 MSDS。  MSDS 应放在所有操作化学品的员工容易拿到的地方。  化学品在交货时应检查以确保其容量、浓度和质量符合购买要求。  化学品容器上必须正确粘上标签,注明名称和相关的危险符号。  有化学品的工厂或有化学品泄露危险的工厂都必须设置可供员工使用的洗眼器 (见页 20 的详细描述 )。 洗眼器应设在最靠近放有大量化学品的地方,比如配胶房 或洗衣房。  每次发生化学品泄露或其他类型的事故或准事故,工厂管理者要进行调查,完成事故调查报告,并且决定如何在将来避免发生这类事故。 安全事实: 所有化学品的安全数据单 (MSDS)都要保存在化学品配料房,污渍清洗区或其它可拿得到地方,供员工们查看。 他们在处理化学品泄露或清洗溢出液体时,可能需要紧急指示。 工厂每引进一种新的化学品,都必须制作它的 MSDS 供查阅。 MSDS 必须是随时更新的,并保持无破损和字迹清楚。 2. 化学品的存放  化学品的储存间不能设置排水沟,溢出的化学品不能直接排入下水管道。  双层容器可 以减少渗漏或溢出。  容器须密封并放置于远离阳光直射的、阴凉、干燥的房间,并与生产线,生产材料和员工区分开。 容器不管是满的还者是空的,都不能放在楼梯间,靠近生产线的地方,或者是靠近潮湿的工作区,如靠近染色设施或洗衣设施。 不相容的的化学品必须分开存放 (MSDS 应能分清这种情况 )。 例如:氯化剂 (如过氯化氢 )不能和易燃液体放在一起。  化学品储存间必须位于标有“禁止吸烟”的地方。  化学品储存间必须有适合于房间内化学物的防火设备。  危险品和易燃品不能放在宿舍里。  存放化学品的地方须有能吸收的材料用于控制化学品的溢出和能溶解的清洗剂用于清理溢出的化学品(如柠檬清洗剂 )。  化学品容器应定期检查是否泄漏。  服装厂用在洗衣设备内的化学品应存放在和洗衣操作间分开的地方。 如果用于洗衣的化学品使用大容量的储存罐,储存间应配备充足的防溢容器。  化学品储存间和配胶房的地板应磨光并铺上橡胶垫或其它能减少磨擦的垫子。  存放在金属罐的化学品运输时应避免磨擦,决不能在水泥地上拖拉,它产生的火花会引燃易燃液体。  工厂应保持最新的化学品储存清单 (例如胶水、溶解剂、处理剂、油漆和清洗剂 )并且注明产 品的有效日期。  应定期检查储存间中的化学品是否失效和过期。  设有地下储存罐的工厂应与当地管理机构一起调查决定对监控、解除失效系统以及新罐二次防护系统结构的各方面要求。  地上储存罐应贴上标签注明罐内物品并有二次防护。 3. 生产中化学品的使用  培训  员工接受与他们工作职责相关的关于安全使用化学品或其他危险材料及其对溢漏如何清理的培训。  工厂须有处理和使用化学物品及其他危险物品的书面程序。 程序应张贴出来让员工看。  配胶房  配胶房要位于独立的、通风良好的地方,与生产线隔开一段安全距离。  配胶房的窗户要敞开,除非风或气流干扰了排气装置的运转。  配胶房应配备空压搅拌机。 任何电子设备如电动搅拌机或其他电子用具都不能在该区使用或存放。  配胶房不应有排水明沟。  紧急情况  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必须张贴在配胶房和化学品储存区。  如果发生溢漏,要使用吸湿性材料吸收残液,并用生态清洗剂清洗,如柠檬清洗剂。 不要使用溶剂清理溢漏残液。  洗眼器应设在使用化学品的区域附近。  生产线  运送化学品的常用通道应保持通畅。  运送化学品的员工穿着的衣服或携带的装置须有听得见或看得见的信号指示其他员工让道,这包括戴亮色的帽子或 穿亮色的背心或者携带可以发光或发声的装置。  装胶水或处理剂的碗要最大范围地盖住,或使用弹压式的容器。  不使用时,碗要完全盖上。 安全事实 除了生产上使用的或用于清洁的化学品,令人担忧的是其他化学品可能影响环境、健康和安全。 举三个例子:用于灭害虫或霉菌的杀虫剂或杀菌剂,作为电子变压器零件的印刷电路板和工厂里作为绝缘材料的石棉。 要特别注意尽量减少这些化学品在员工、社区和自然环境中的暴露程度。 4. 化学品和有害废弃物的处理  培训员工正确处理化学品和有害废弃物的方法。  危险材料的处理要符合所有的相关法律和规定。  用完的化学品容器应送回制造商或者由经许可的单位进行处理。  空的化学品容器不能在工厂外随意使用。  空的化学品容器必须每天数次从生产区搬走并存放在指定的地点直到从工厂运走为止。  化学品废料要存放在密封的、贴有标签的容器里,并且及时、定期地从厂区运走。  无法清除污染的个人防护用品必须同有害废料一样处理。 5. 控制化学品的暴露  工厂第一优先考虑的是消除危险物质,第二优先考虑的是建立减少暴露的工程控制设施,如排放通风设备。 如果这些方法还不是很有效,应要求员工配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手套和护目镜 (见操作安全D部分 )。  工厂指导工人正确使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