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m实施体会(doc51)-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员很是忙乎了一阵,终于初见成效,进入 系统应用推进阶段,却遇上了难题,究竟是那些因素会引起此种现象的发生,各位可一起探讨吗。 谢谢。 数据库结构已搭建起来,系统功能也基本实现(当然难说有预期的理想),现需导入大量的产品数据以丰富数据库内容,如大量的 CAD 图档等,这势必加大技术部门的工作量,但系统只有在用,才能进一步完善,也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怎样才能得到用户部门的配合。 秋叶: 成功 PDM 实施分四个阶段: 启动期:特点是人员热情高,大家参与比较热情,提出了很多问题希望解决,领导也重视。 也很快安装系统进行了大量培训,开始应用一些流程。 但实际上基本还 是为实施而实施。 平台期:由于业务应用很快遇到数据瓶颈和习惯业务模式冲突,实施进入了一个进展缓慢的阶段,特点是怀疑的声音大量出现,软件功能上不断出现不能适应或者要求调整的情况,很多部门实施工作实际上停留不动。 倒退期:前期矛盾集中爆发,很多部门干脆就停止使用,回到老的方式上,保留一些数据用于测试或者给领导演示,实施经理陷于空前困境。 飞跃期:即使在倒退期如果实施经理坚持不懈,加上个别部门领导对信息化有不同的认识,逐步找到将管理系统和自己业务结合的兴奋点,开始系统形成自己企业实施的个性,并对其它部门产生极大触 动,通过样板开始使企业实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实施开始和效益挂钩,不是为实施而实施。 一舟: 我特想知道坛主这四期从哪学来的。 (请给我发过来)有点意思,有点新意。 其实 PDM 实施的困难重重。 首先, PDM 是一把手工程;其次 PDM 是一种管理软件。 这就决定 PDM 在推广使用上从一开始不会得到人人认可,有可能产生的非议更大(以后再详述),人们的工作行为被约束,工作习惯被改变,试想底下的人还有谁赞成使用。 PDM 虽然提高工作效率,但也使工作透明化,谁还能赞成使用。 所以只有高层管理者明白这些并强力推行才行。 主题: 2020 年 PDM/PLM 栏目精彩大回放 02 如何管理图档。 秋叶: 就图档管理而言,第一要搞清楚管理哪些文档。 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清楚的认识。 或者谁能清楚告诉我和产品相关的文档具体是哪些。 秋叶想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回答完整的人不多。 第二这些图档都是在什么阶段什么工作中产生的。 这些图档在后续工作中应用在哪里。 第三现在这些图档是如何组织管理和检索的。 现在检索方面人们希望通过计算机得到的效果是怎样的。 等将这些问题考虑到了,我们再来看是用产品管,还是用项目管。 还是都需要。 意义: 首先,文档通过项目来组织还是由产品来组织,是由 PDM 系统是由项目为主线还是产品为主线决定的。 我认为 PDM系统应该由项目为主线,当然文档就相应是由项目来组织。 原因: 1) PDM 系统管理的是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所有与产品相关的过程,它提供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也就是从前期的市场需求调查、可行性分析到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工艺设计、样品试制、批量生产最后到产品销售、维修、 报废、回收,都应在 PDM的管理范围之内。 所以,现在 PDM的概念也上升到了 PLM的概念。 2) PDM 产品一般由项目为主线或产品为主线。 但我们可以从上面 PDM 的概念可以知道,如果以产品为主线,仅能管理与产品设计相关领域内的信息,对产品的前期的市场需求以及售后难以管理。 所以以产品为主线的 PDM对于企业的改型设计或做配套加工的企业有用,但对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就无能为力了。 而如果以项目为主线,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如果以项目为主线,则产品在项目中产生,关于产品的文档属于产品,也属于项目的某个阶段。 PDM管理的 文档有那些。 我认为主要分为三类。 1)与产品相关的文档,图纸、产品技术文件、产品明细、工艺文件、技术手册等。 2)与产品无关与项目有关的。 市场调研报告、项目任务书,项目评审报告、合同等。 3)公共信息类文档。 如企业标准、 ISO质量控制文档、参考手册等。 秋叶: 对这个问题我发表几点不成熟看法,第一在 PDM里按照项目管还是按照产品管首先要看企业对文档管理是怎样进行的。 而且为什么这样进行。 有什么管理上的便利。 这么说企业设计有研发型设计、变型设计、改进型设计、测绘仿制设计、引进型设计,这些过程中都会产生和利用文 档,此时文档是按照项目组织还是产品组织。 我还没有看到有人认真分析这个问题,项目管理用在什么地方。 或者说怎样的设计需要项目管理。 在非研发型的变型设计中对文档的检索往往就是对历史产品的检索,然后根据产品目录或者文件目录去找对应文档,在 PDM里找到产品就找到文档了,所以很多人就说按照产品组织。 不过到了大型项目开发阶段,很多人发现很多文档和产品无关,适合项目,就要求按照项目管理文档。 此时困难在于如何将项目过程中产生的产品树和产品文档自然结合又不改变设计逻辑。 最后还发现很多管理文档,不针对项目也不针对产品,对这 个部门适用的,看来还需要针对部门的文档管理,呵呵。 另外对最终设计用户而言按照项目管对它有什么好处。 按照产品管对它有什么好处。 用户就一定按照这几种方式查询文档吗。 那用户在设计工作中根据什么查文档的呢。 这个问题需要好好调研,不同企业不一样。 这恰恰是我们设计图档属性数据库的关键。 游客 电子图纸的版本与生产中的兰图的版本如何保持一致。 将 PDM 系统中图纸的版本信息导出到底图中,每次打印的底图,其版本都与 PDM系统图纸的最高版本统一,能行得通吗。 网标 版本管理的确是 PDM 系统中的一个难题,我赞同秋叶的观点 “ 最高版 本未必就是生产版本 ” ,在 IMAN的版本配置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那就是版本配置分 “ 精确配置 ” 和 “ 非精确配置 ” 两种类型,所谓精确配置是指选用 ITEM 要明确到版本号,因此,随着该 ITEM的版本号的升级,不会对这样的版本引用带来变化,这在某些场合下是非常有必要的。 “ 非精确配置 ” 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可以设定很多规则来实现,象目前我们国内大多数企业会选择最 “ 新发布的版本就是最后的版本 ” 这样的规则。 吴虎 我觉得版本的概念许多人没有搞清楚: 1。 在实际的企业生产中可能存在代号相同,但设计稍有区别的零部件或图纸,这样不 同的东西才能称为不同版本的东西,一般通过代号和版本号能唯一确定一个对象。 零部件和图纸只有经过发放到生产部门才产生新的版本,没有发放的东西是不产生版本的,每个版本都有有效性的限制如生产阶段,批次,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的信息。 这些信息将在产品的版本配置中用到。 生产版本肯定是发布的版本,最高的版本不一定是当前生产的版本。 2。 零部件或图纸在设计过程中,每次向数据库中 Check In 并不需要产生新的版本,但数据库中一定有历史的记录,甚至可以还原到历史的记录。 这个历史记录在企业中一般不称为版本。 这些历史记录在配置中是 用不到的,只用于记录和追溯设计过程,还有就是备份以前的设计思路,与产品配置达不上边 . GTMP 关于图纸的版本问题,我所见到的 PDM 系统只对当前版本和历史版本进行管理,我们现有以下两种需求: 1。 对于外协件,我们不得不提供图纸给配套厂家报价,但在没有确定合作关系之前,我们出于保密的需求,想把当前版本图纸中一些关键的尺寸信息在不影响他们报价的前提下要隐去,生成报价用的版本。 2。 在销售时,有的客户要求我们提供图纸供他们论证,出于担心我们的核心设计信息泄漏出去,怕客户不买我们的产品,却把我们的设计信息提供给我们 的竞争对手,所以也想在不影响介绍我们产品功能的前提下把核心信息隐去,生成销售用的版本。 如何生成报价版本和销售版本这两个版本,并且和当前版本同时存在于系统中,请各位高手不吝赐教,万分感谢。 秋叶 这个第一 AUTODESK 提供了一个专门的工具可以将图形信息自动处理后给用户,而不泄密,你可以问他们; 第二你的问题不是可以有几个版本的问题,而是可以给每个版本加入个性标志,然后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浏览不同的版本。 可能需要一些开发。 GTMP 谢谢秋叶坛主的指点,但您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我还是不明白。 我们的需求是对 于某一个产品,我们既要有常规的历史版本和当前版本(本单位内部用),又要求有供外部用的报价版本和销售版本,并非在不同的阶段,而是任何时候,最好是只要设置了候补供应商和客户两个权限,当前版本就分别显示成报价版本和销售版本。 网标 我觉得 GTMP 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对企业来说工艺是最重要的,你只要出售你的产品,其他人就可以通过 3D 测量技术准确获取该产品所有零件的外形尺寸。 所以你提不提供尺寸都无所谓。 只有工艺别人是学不去的。 如果你一定要去掉这些尺寸的话,也是有办法的,不过这和版本无关。 可以写一个程序去掉所有尺寸 (不 用打开 AutoCAD,在 PDM 的下载过程中可以加载这个组件 ),这些活我们能做,有兴趣可以和我联系。 zhizhi PDM 管理文件的几种技术 办法之一,采用 MS 的 OLE 技术,把图纸文件作为 OLE 对象,嵌入到数据库二进制变长字段里。 好处:程序很简单,技术很可靠,界面上和报表放图形很容易实现。 缺点:丢失了图纸文件之间的联结关系,数据库体积可能太大而性能降低。 办法之二,采用 MS 的 OLE 技术,把图纸文件作为 OLE 对象,链接到数据库二进制变长字段里。 好处:程序很简单,技术很可靠,界 面上和报表放图形很容易实现。 采用操作系统文件目录方式存文件,可以保留图纸文件之间的联结关系,便于备份操作,数据库体积不大。 缺点:操作系统文件目录访问权限控制处理比较麻烦。 状态控制不容易实现。 办法之三,建立在程序控制下访问操作系统管理下的文件的机制。 用户不能直接访问文件。 好处:权限控制和工作流容易实现,容易实现 checkin, checkout 控制,文档状态控制。 图形功能也不难实现。 缺点,保留文件之间的联系有难度,如 CAD 图纸之间或 word 文件的链接或其他关联关系 三维模型的几何关联约束等等。 弥补第三种方法缺点的手段是,采用项目管理文件目录的技术。 只给项目组中授权用户访问文件权限。 这个技术的缺点是,通过因特网协同工作有一定困难。 另外,第一和第二种技术,难以管理海量的图纸文档。 zhizhi 图纸电子化并非只有手工操作 CAD 软件重新画一遍的唯一办法。 一、可以用图纸扫描方式和相关软件按图象方式存储旧图纸。 有多种格式可以选择。 二、可以使用矢量化软件对图象格式的文件完成矢量化格式转换。 也有多种软件可以选择。 矢量化的实际效果有很大差别。 例如,质量不高的底图或蓝图上的线,可能经过矢量化软件转 化后,变成断断续续多多条线,而且比例和坐标都不准确。 重新修改利用的价值受转化软件质量高低和原始图纸质量高低的限制。 (手工写的)文字标注识别的质量高低,就看软件的智能水平高低了。 关键的问题其实是建立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图纸和 BOM 应该把过去手工操作业务模式遗留下来的问题尽可能地理清楚。 当然,这要受到人力财力的一定限制。 把所有旧图纸都纳入图纸档案管理系统,和把图纸和 BOM 的关联关系理清楚有很大差别。 而后者更重要。 任何重新画过或输入过的图纸都能找到当初参照的图纸和生产的产品结构,对技术管理、质量跟踪、售后 服务和继承设计技巧和知识都十分有价值。 比较现实的办法是有计划分轻重缓急,逐步完成利用过去 “遗产 ”的旧图纸整理工作。 这项工作也可以考虑外包完成。 但是承接外包任务的人必须懂你的设计专业。 懂专业的人整理过的图纸,质量很高,还可以贯彻技术管理要求和纠正很多过去的差错。 网标 PDM 上线后就不应该再有蜡纸图这样的管理模式了,在合力的 PDM 实施过程中,定版发布一个零部件,就封存该零部件的蜡纸图。 你现在如果去合力要图纸的化都是通过 PDM 用高速打印机打印,也就是说这些零部件没有 “蓝图 ”而是 “白图 ”。 至于以前的蜡 纸图,这也好办,首先问一下这些蜡纸图对应的零部件是否还在企业使用、或被新的设计引用。 如果是,你还是建议企业化些时间把这些蜡纸图通过扫描也好(不要去尝试矢量化,这个东西没有用的)、重新画也好,总之要把他们纳入 PDM 的管理范围, HELI就是这样做的。 主题: 2020 年 PDM/PLM 栏目精彩大回放 03 PDM 实施真的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赛。 武且言: 国内 PDM 好像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版本。 大家都选择 “边实施,边完善 ”的发展道路。 可怜我们做 PDM 实施的。 除了进行需求调研、软件安装、操作培训外,还得不断收集用户的意见、要求。 我们成了 “风箱里的老鼠 ”。 用户对软件不满意,有时埋怨我们,其实这破软件又不是我写的。 回到公司,开发人员也烦我们,觉得开发要求提得太多,给他们添麻烦了。 难道, PDM 实施真的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赛。 Franky。 Lou: 其实就国内的实际情况,能保证基本成功的也只是 PDM 中的几个模块:文档管理,简单配置管理,版本管理。 至于项目管 理和流程管理,真正实施成功难度太大,但用户就是上帝,它们需要当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