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分析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doc19-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这两个相关因素作为分类时的计算对象 ,这时也会出现上述方法中的统一单位的问题。 目前我国超市业发展迅速,货架使用面广而且在逐步统一标准之中。 所以本文建议一种较新的方法:按货架陈列量与销售额这两个因素进行分类,分别计算陈列量与累积陈列量所占总陈列量的比例和销售额与累积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举个例子:某超市销售 8 种方便面,根据以上方法列表计算如下: 表 1 ABC 分析计算表 (单位:袋) 品目名 销售额 累积销 售额 比例( %) 陈列量 累积陈 列量 比例( %) a 61 61 61 27 27 27 b 15 76 76 25 52 52 c 8 84 84 16 68 68 d 6 90 90 13 81 81 e 3 93 93 11 92 92 f 3 96 96 2 94 94 g 2 98 98 3 97 97 h 2 100 100 3 100 100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9 然后依据 ABC分析画出曲线: 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这种方法其实是品种、销售额法的演化,它只适用于同一品种的 ABC 分类,如上例中的方便面就可以统一按袋为计量单位进行计算。 这样便于把握一 个品种中的重点项目,但不适用于整个商店的所有商品的 ABC 分类。 我们不妨可以在目前所有商品单位还无法统一的情况下,把企业的重点品种选出来进行重点中的重点管理,采用这种方法进行 ABC分类。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我们所讲到的 ABC 分类的标准是基于统计数字的,所谓 20%或 80%等并不是一个绝对值。 而企业在进行实施时,如何确定这个划分界线,就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依据适当原则选择自己的标准,所以一定要注意我们前面提出的实施前提。 2. 实施进行阶段 ( 1) ABC分类的步骤 运用 ABC分析,最基础也是最麻烦的工作是 对全部库存物品的 ABC分类。 以上我们已经讨论了关于分类标准的问题,接下来便谈谈分类的步骤、程序。 ① 确定统计期:对库存情况的统计调查,应该有一个期间,叫统计期。 该期间应该确定在能反映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供应销售和储存形势,对于生产、 100 C 90 80 b B 累 70 积 60 a 销 50 售 额 A 比 例 ( %) 0 累积陈列量比例( %) 图 4 ABC 分析曲线 这样,从曲线图上就可以看出 a、 b 类属于 A 类品目, c、 d、 e 类属 于 B 类品目, f、 g、 h 类则属于 C 类品目。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0 经营情况较稳定的企业,可采用稍长一点的统计期,如一季、一年;对于变动幅度较大、频率较高的企业,尤其是零售业,可采用较短的统计期,如一旬、一月,并可针对部分销售情况较稳定的商品来进行统计分析。 ② 统计出该期中每种存货的供应、销售、储存数量、单价和金额、出入库频度和平均库存时间等,并可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原来的仓库卡片,对每一种存货制作一张 ABC分析卡,如表 2。 把卡填好,但存货顺序号暂不填。 表 2 ABC 分析卡 (编号) (名称) (规格) (顺序号) 单价 数量 单位 金额 在库天数 周转次数 估计货损率 ③ 将每种存货的 ABC分析卡,按金额大小顺序排入,并将顺序号填在分析卡上。 ④ 制作各种存货的 ABC综合分析表,如表 3。 表 3 库存物品 ABC分析表 编号 名称 品种数 品种数累计( %) 单价 平均库存 量 平均资金占用额(元) 平均资金占用 额 累 计( %) 分类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⑤ 绘制 ABC 分析图:以品种累计百分比为横坐标,以平均资金占用累计百分比为纵坐标,按 ABC 分析表中第四栏和第八栏数据填在坐标图上取点,并连接成曲线,绘制成 ABC 曲线图;再按照企业自身规定的 ABC分类比例把曲线分成两段或三段。 按每段中包括哪些品目来确定各种存货的分类归属,填入表二中的第九栏。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措施就会把库存物品较合理地分为 ABC 三类或重点与非重点,这里要说明的一点 是把库存分成几类并不重要,关键要便于今后的分类管理。 ( 2) 针对不同品目的处理方法 进行完分类后,下面就要结合已有的库存管理方法和各种库存控制系统模型,来对不同品目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① 对于品种数量少而占用资金数额多的 A 类存货要加以重点控制。 其主要措施是:精确计算每次的订货数量和再订货点;严格按照预定的数量、时间、地点组织订货;认真进行市场预测和经济分析,尽可能使每次订货量符合实际需要,力争避免多储或少储。 ② 对于 B 类存货的控制不必象 A 类那样严格,但也不宜过于放松。 一般是按大类来确定订购数量和储备金额;根据不同情况 ,灵活选用存货控制方法。 ③ C 类存货品种数量多而资金占用量大,故对其的控制可粗略一点。 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定量订货控制法,集中采购,并适当增大储备定额、保险储备量和每一次的订货批量,相应减少订货次数。 在实际工作中,可采用“双堆法”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1 或“红线法”进行粗略控制。 所谓“双堆法”就是将存货分别放在两个空间中(如两堆、两箱、两桶等),当第一个空间的存货用完后,即发出订货单,并同时从第二个空间开始供货;当第二个空间的存货用完后,第一个空间的货物到货,开始供应。 如此交替存货,不断往复循环,以满足生产、经营上的需 要。 “红线法”也是一种类似的粗放式控制的方法。 其具体做法是,在存放货物的箱子上,从底部起于一定的高度处画出一条红线,红线以下的数量代表保险储备量和提前期内的需要量,当货物在供应中降至红线时,即进行订货,以便把存货恢复到原有的水平。 现将 ABC分类管理总结成下表: 表 4 ABC 分类管理表 分类 项目 A B C 价值 高 中 低 管理要点 将库存压缩到最低水平 库存控制有时 可严些有时可松些 集中大量订货,以较高库存来节约订货费用 订货量 少 较多 多 订购量计算 方法 按经济批量 计算 按过去的记录 按经验估算 定额综合程度 按品种或规格 按大类品种 按总金额 检查库存情况 经常检查 一般检查 季度或年度检查 进出统计 详细统计 一般统计 按金额统计 保险储备量 低 较大 允许较高 控制程度 严格控制 一般控制 控制总金额 控制系统 连续型库存观测系统 综合控制法或连续、定期法 定期型库存观测系统 其中的连续型库存观测系统,其基 本原理时连续不断地监视库存余量,当库存余量下降到订货点时,就向供货厂商提出订货,经过一段备运时间,新的订货到达,补充库存;而定期型库存观测系统不存在固定的订货点,但有固定的订货周期,每次订货没有固定的数量,但需要补充到固定的目标库存量。 ( 3)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运用 ABC分析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不同企业由于其生产及经营特点和所需用的物品、销售的商品范围的不同,ABC各类的构成也会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