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凤凰世纪大讲堂(全集)8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国际金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那么另外呢,它应该是一个高度开放的,高度开放的这样一个世界型的一种城市,有很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等等,那么这是全球型的。 那么我们再看区域型的金融中心,区域型的金融中心的特殊条件,除了一些包括我们讲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外,那么它还应该有自己区域的色彩,那么也就是说独特的区域的风格,一个金融中心实际上像一个人一样,它应该有自己的魅力和风采。 香港,实际上是一个区域型的重要的金融中心,它是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这样一个氛围,从一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说,香港是最传统的,因为在香港,你可以进入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写字楼,看见招财老猫在向你招手,非常传统的中国的东西,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是非常现代的,它是把这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所以它有很浓厚的区域性的色彩,这一点我们也是要注意到的。 在讲了这些定义、这些概念、这些规律之后,那么我们的话题就转向了我们中国自己,那么中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二十年以后,飞快地崛起,成为世界的,逐渐要步入世界的经济 强国,中国一定需要金融中心,需要国际金融中心,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说,现在我们有一个香港,是亚洲的区域型的国际金融中心,那么香港这个金融中心,它是非常特殊的,它是唯一的一 ?quot。 一国两制 的这样一个金融中心,也就是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我们实行的是金融高度自治的这样的一个政策,它的制度和国内的内地的制度是不同的,它有自己的一套金融业运作规则和管理的办法,是 一国两制 的金融中心,这在全世界都是没有的,这是一个它的特殊性。 第二个特殊性,它是一个集成性的金融中心,所谓的 集成性 ,就是说它不区分离岸 业务和本土的业务,它是合在一起的,所以在香港我们知道,任何的本地银行和外资银行都享受同样的待遇,受同样的法规的监管,它是一个不区分内外的一体型的金融中心,这是它的第二个特殊性。 第三个特殊性,它在服务于亚太地区的金融业的同时,服务于中国,作为中国内地的一个筹资中心,这是它的第三个特殊的地方。 那么现在香港,实际上它在发挥着它的亚洲的区域型的金融中心的作用和中国的筹资中心的这样的作用。 另一个我们不得不提起的地方,就是上海,很多人说,香港的今天,就是上海的昨天,因为在本世纪初的时候,当上海已 经是一个远东著名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的时候,那么香港当时还比较落后,还没有成为东方的明珠,但上海非常的辉煌,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有怀旧的情结,包括在我们国内的一些小说,国外的一些小说里头,大家都爱回忆上海当年的辉煌的情况,但是也有一种说法,上海的明天可能会超过香港的今天。 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什么地方呢。 那么首先上海是在中国的本土上,上海这个城市在中国的本土上,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它在中国的本土上,它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上海是处在沿江和沿海地区的一个交点的地方,它等于是一个咽 喉,在沿江地区它是一个入海口的要道,那么在沿海地区,它是处在一个中间的位置,所以上海的地理位置是非常的重要。 那么上海现在应该说,它是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中心,那么在长江三角洲的省份,生产全国国民生产总值 GDP 的四分之三,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上海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它的经济基础是非常雄厚的,而且它是在中国的本土上,这是我们注意的第一个特殊的地方。 第二个非常特殊的地方,上海近年的金融业,特别是 1992 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说,中国要发展国际金融中心,要依靠上海,从这之后,上海的金融业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上海有全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有全国的外汇市场,外汇交易市场,它的中心在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中心在上海,那么现在在上海已经开或是马上要开黄金、白银、钻石的交易所,上海的金融业是非常发达的,它的金融业的从业人口,占它整个就业人口的数量,在 2020 年的统计,已经达到了几乎 20%,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这个数字还比较低。 所以它的金融业应该说已经成为全国的一个核心了。 另外,第三个,我们要注意的,上海现在是外国银行和外国大型的跨国公司选择的地方,选择设立总部的地方,在香港回归 之前,有一些外国银行,或者外国投资的跨国公司,他们就把总部从香港迁到上海,那么现在上海具有的外资银行数量大概是全国最多的,全国大概是 125 个外资银行,上海有 69 个,另外它还有很多的金融机构,另外陆家嘴那个地方是全国重要的金融区,所以上海是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国的银行和各国的跨国公司的总部来进行投资,所以我们说,上海具有很大的发展的潜力,我自己的预测,在未来,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上海将发展成为,像纽约、伦敦和东京那样的中国的第一个本土型的、全球型的金融中心,当然这个需要假以时日。 那么现在的一个问题 就是说,上海发展了,香港怎么办。 好多人近年来提出这个问题,说上海会不会抢了香港的饭碗,是不是上海辉煌了,香港就暗淡了。 那么我自己不是这样看这个问题,因为我自己觉得,中国的幅员这样辽阔,完全可以容纳两个,甚至更多的金融中心,以美国的情况看美国,不只纽约一个金融中心,还有芝加哥,还有费城,还有其他的地方,所以中国有两个金融中心,应该说不算多。 另外上海和香港它们是有竞争关系,但是也有互补关系,有很强的互补关系,那么至少现在区域上,上海更倾向于服务于华东地区,那么香港是服务于华南地区,它们在区域上有所分 工,另外在业务上也有不同的分工,上海现在更多地是作为中国的,国内的金融中心在发挥作用,香港是作为中国的离岸的筹资中心发挥作用,所以这方面它们也有分工,所以互补性很强。 所以我觉得不用担心上海辉煌了,香港就暗淡了。 当然这里肯定有竞争性,但是有竞争性是不是好事呢。 我们应该认为是好事。 因为从我们国家计划经济发展的规律看,如果什么东西没有竞争性,那么一定是垄断性,一定是没有活力的,如果有了竞争,它就有对手比照着它,它就会更加努力,所以香港和上海作为两个比翼齐飞的金融中心,它们会竞相地来提高自己的金融业服务水平,来发展 自己的服务潜力,来为中国和亚太地区的金融业的客户进行服务,所以我觉得,竞争性也是一个好事。 当然,从现在的情况看,一个问题,上海要追上香港要多少年。 一个统计数据表明,如果从经济发展的速度来看,上海和香港都按照过去各自十年的平均的年经济增长率进行发展的话,实际上,上海要达到香港的水平,需要十年,在1998 年的时候,上海的 GDP 的水平是 461 亿美元,香港是 1392 亿美元,所以要在 GDP 上追上,那么需要十年。 那么在人均的收入,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应该说,目前上海大概是四千多美元,香港是两万两 千多美元,如果保持过去的速度的话,那么上海追上香港要二十年。 所以我们将会期待,就是说香港继续作为一个亚太地区的中国的筹资型的离岸中心发挥作用,日益走向它的繁荣,那么香港特区政府现在也在用很多的办法,来保持和巩固它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包括很多新的引进人才的措施,把香港作为新的数码港来建设,来引进高科技,创设第二板等等,同时上海也将稳步前进,迈向中国的未来的全球型的金融中心,我的结论就是这样的。 这里就用了一些时间,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国际金融中心最基本的知识,一些情况,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得到启发。 主持人 :谢谢胡老师。 这位网友叫 让新世纪充满爱 ,他说,我不想问您问题,只想对您 1999 年声援建立人道救援基金表示诚意和感谢,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您抛开自己的伟大事业,远离利欲熏心的社会氛围,支持姚志勇老师,救助叶茂同学苦难的弟弟,并支持用剩余的钱建立基金,在全校范围内以防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