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管理大师及其思想-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路。 文 /林嵩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 克里斯坦森的思想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Clayton Christensen)是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教授,他不仅是个杰出的管理学者,而且是身体力行的管理实践者。 克里斯坦森在研究中发现,许多优秀的企业 —— 曾经被人们崇拜并竭力效仿 —— 最终却在市场和技术发生突破性变化时,丧失了行业领先地位。 而导致这些领先企业衰败的决策,都是在它们被普遍视为世界上最好的企业的时候做出的。 克里斯坦森指出,良好的管理是导致这些企业衰败的原因。 这一结论出人意料,但却非常合理。 这些企业被顾客的意志所左右,勇于投 资新技术,用这些技术向其顾客提供更多他们所想要的那种更好的产品;它们认真研究市场的趋势,系统地将资本投向那些可以保证最佳回报的创新上面。 在这样的原则下,积极投资于突破性创新不是这些企业的理智的财务决策,所以绩优企业反而难以应对突破性创新。 克里斯坦森提出了一套突破性创新原则,主要内容是: 创建一个围绕突破性技术的新的独立事业部门,不受主流客户的左右,而把自己融入那些需要突破性技术的产品的客户中。 把实现突破性技术商业化的责任,下放给规模恰好与目标市场相匹配的一个小一点的组织,从而更容易对小型市场 上出现的成长机会做出反应。 既定的思维模式和已有的知识不足以支持对突破性变化进行判断,因此要有计划地学习所需要了解的东西。 组织潜能(组织运行程序和价值观)的可塑性是有限的。 分析组织现有的潜能和缺陷,并创造一种新的潜能来解决新的问题。 密切关注市场趋势,了解主流客户如何使用产品,才能在所服务的市场上抓住竞争基础变动的关键环节。 这一管理思想对中国经理人有三个主要意义: 1 突破性创新是宏观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个体经济动力。 2 被广为接受的良好的管理原则,实际上是因时而异的。 克里斯坦森 的思想可以帮助经理人员判断,什么时候应该遵从那些广为接受的优秀管理原则,什么时候采用其他原则更合适。 3 在突破性创新原则的指导下,企业管理者可以同时做好两件事情,一方面保证企业近期内的健康运行,同时动员足够多的资源,关注那些最终可能导致企业走下坡路的突破性技术。 文 /邱琼(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彼得斯的思想 “市场变得像时装、流行色一样不可捉摸,产品更新必须跟上这个‘毫微秒’时代。 ”被《财富》和《经济学家》誉为“管理学大师的大师”的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学博士汤姆彼得斯( Tom Peters)如是说。 彼得斯认为:成功的企业各具特色,但其成功经验却都浅显平常,人人皆知,没有什么“新式武器”。 他主张面向市场、面向顾客。 企业的所有活动都要围着市场和顾客转,而且要把顾客当成有血有肉的人,热爱顾客,满足顾客越来越特色化的特定需求,对顾客偏好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一切以顾客的感觉为依归。 客户服务的思想已经在中国企业中受到重视,这一思想也将成为中国企业生产销售的主导思想。 中国的市场已不再是过去的需求单一的市场。 顾客需求的多样性要求企业在进行所有经营活动时,从顾客角度出发,秉承顾客至上的信念进 行决策,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需求,实现企业增长。 竞争的白热化。 愈演愈烈的竞争中,产品差别将不再是竞争的主要焦点。 客户服务质量将成为竞争的关键,企业的客户服务做得越好,越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上风。 全新销售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销售战略强调的更多是“我们的产品与竞争对手不同”,而未来销售时代将是与顾客合作的时代,要合作,就要和顾客站在一起,为了顾客的利益销售,达成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战略,共同分享回报。 文 /闫立罡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明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